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

這一次,當常浩南話音落下之後,整個會場幾乎完全沉寂了下去。

甚至能清晰地聽到整齊劃一的咽口水聲音。

在最初設計殲10的時候,確實考慮過使用渦噴15,也就是測繪仿製R29(米格23後期型的發動機)的國產型號。

不過,在80年代末轉入正式研發過程之後,目標裝機動力很快就轉變爲了更加現實、性能更好、而且還和空軍裝備的另外一種三代機蘇27基本相同的AL31FN。

儘管只是一種標準的第三代渦扇發動機,但對於那會的華夏飛機設計師來說,這臺海平面狀態下軍用推力7.5噸、加力推力12.5噸的發動機,絕對已經稱得上是夢中情機了。

要知道,華夏當時裝機使用過的最好的發動機也就是從英國進口的斯貝而已,推力9噸級,實際推重比甚至不到5。

還是專門優化了海平面數據之後的結果。

裝機之後的可用推力甚至更低。

就這,最終造出來的殲轟7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算是華夏國產飛機中空戰性能最好的型號。

一直到兩年前殲8C服役,纔算是有了一種超過殲擊轟炸機的殲擊機。

而它的配套動力,並且如今也已經裝在另外幾個型號上面的渦噴14,也證明了華夏擁有設計製造一款高性能航發的能力。

然而,渦噴14畢竟只能算是個第二代中推,並不符合十號工程的基本要求。

總之,對於現場在座的這些技術人員來說,在今天之前,他們概念中可能獲得的發動機性能上限,就是目前已經裝在兩架原型機上面的AL31FN。

包括太行發動機在最初規劃的時候,也是一臺性能基本類似,可以實現原位取代的型號。

但……

今天這是怎麼回事呢?

怎麼跟之前說好的不一樣了?

在常浩南翻到的這一頁PPT上,用一個表格和兩張性能曲線圖明確體現出了渦扇10B和AL31FN之間的差別。

簡單來說,就是全方位包圍。

除去爲了調高加力推力和後燃速度導致加力油耗略高以外,所有性能都是肉眼可見的優勢。

實際上,如果用那個給殲11準備的、推力稍低一些的渦扇10A來對比,那麼就連加力油耗都要明顯低於AL31FN。

要知道,後者已經是第三代發動機裡面性能取向明顯偏超音速和加力工況的型號了。

就連領先半代的F110-GE-129EFE和AL41,都不敢說在這方面能夠超越。

更何況,渦扇10B的軍用推力也有8.4噸。

相比目前的型號,同樣是10%以上的提升。

意味着這個型號雖然強化了高速工況,但仍然維持了相當均衡的性能。

換句話說,相比於已經把潛力榨乾的那些三代半發動機,眼前的渦扇10雖然紙面性能基本處在伯仲之間,但卻根本還沒開始發力……

在今天之前。

在常浩南剛剛切出這一頁PPT之前。

有誰能想到,或者說有誰敢去想,華夏竟然能有一種唾手可得的三代半航發?

“……”

儘管飛行器設計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並不能簡單地認爲動力越好、最後造出來的飛機性能就越好。

但一臺高性能航發,肯定會給整個項目帶來更高的自由度,讓飛機設計人員能夠更大限度地發揮才華。

如同魚入大海,鳥上青霄。

這種脫離束縛的感覺,就突出一個舒適。

大概兩分鐘時間過去,整個會場裡仍然沒有人開口。

誰也不想打破這一刻大家沉浸在幸福之中的感覺。

“這個軍用推力……十號工程只用一臺應該是不太夠,但十一號工程那邊如果裝兩臺上去,是不是有可能超音速巡航啊……” 良久之後,宋聞聰總算開口打破了已經持續了太長時間的沉默。

不過,他還是選擇了稍微不那麼相關的話題作爲引子。

雖然也跟技術有關,但畢竟不是自己的項目,所以聊起來會輕鬆很多。

常浩南沉吟片刻,還是搖了搖頭:

“如果一定要說的話,在某些特定的高度,還有乾淨掛載下,有可能不開加力達到1馬赫左右的飛行速度……這點不要說雙發的殲11,哪怕殲10也有可能實現。”

“在設計這臺發動機的時候,考慮到三代機的氣動設計就沒有向長時間超音速飛行的工況進行優化,所以我還是要兼顧到大多數情況下的亞音速工況,沒辦法把不開加力下的後燃速度設定得太高,否則會導致飛機的經濟油耗下不去,從而影響到可用作戰半徑,這一點對於咱們十號工程這樣的中型機來說甚至更要緊一些。”

“像是美國人的F22,作戰半徑低一些還可以用他們的幾百架空中加油機進行彌補,咱們華夏空軍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有那樣大的一支加油機隊,所以……維持一個基本航程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樣一輪問答下來,整個會議室總算是重新回到了之前的工作狀態。

“浩南同志,這臺發動機……確定能趕上咱們十號工程的時間節點麼?”

下面有人舉手問道。

而坐在臺上的常浩南只是笑了笑。

兩年以來,這幾乎是他最經常聽到的問題之一。

人最怕的事情,莫過於曾經獲得過希望,但後來又破滅了。

正如打工人最痛恨的就是畫了餅但又實現不了的老闆那樣。

原本如果一直就用着AL31FN,也不會有什麼感覺。

但是在看到PPT上面渦扇10的數據,甚至都已經有人在暢想能否以此爲動力發展一種第四代戰鬥機之後,要是再用回老型號,那可就太難受了。

所以,會有這種不敢相信的虛幻感,也很正常。

於是,他調整了一下坐姿,鄭重地回答道:

“各位十號工程的同志,我之所以選擇現在這個時間點過來,就是因爲,渦扇10發動機的總體設計已經確定,各部件也已經完成了試生產和部件級測試。”

“也就是說,這上面體現出來的性能指標,並不是空口無憑的設計參數,而是……已經得到了驗證。”

“最終產品的參數,或許還會有一定微調,但已經不可能出現什麼大的變化。”

沉穩而嚴肅的語氣,讓常浩南在說話時流露出一種自然的自信。

而這樣的自信,也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到現場的其他人。

不知不覺中,似乎所有人都坐得比剛纔更直了一些……

“另外,我還可以透露一點。”

常浩南目光掃過現場的人羣,稍作停頓之後又繼續加碼:

“目前,渦扇10的所有零部件,都可以在我們國內進行生產,所以……也無需擔心生產中被斷供的問題。”

“實際上,目前唯一的問題反而是,國內的煉化企業沒辦法馬上拿出符合這臺發動機要求的、足夠高標準的航空燃油……當然,這個問題我也已經和後勤部門反饋了,他們承諾會在兩年內解決問題。”

說到最後這句話的時候,剛纔逐漸緊繃起來的氣氛又重新鬆弛起來,甚至爆發出了幾陣輕笑聲。

“總之,關於動力的問題,各位大可以放心,我,以及航發動力領域的同事們,保證可以給我們華夏的三代機提供一顆強勁的心臟!”

常浩南說着把PPT翻到下一頁,重新回到了十號工程II類原型機的總體設計上。

只不過這一次,已經沒有誰會質疑這個改進思路的可行性。

所有人都已經能預見到,一架比原來更加先進、更加全面的戰鬥機,將會在他們手中誕生。

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57章 思路轉變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48章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597章 試飛F14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38章 學年結束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692章 雙向奔赴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42章 破格,直博!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02章 生產籌備
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105章 高空臺模擬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57章 思路轉變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615章 真正的六邊形戰士第556章 聯合反潛演習!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700章 內訌,打不下去了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48章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63章 讓殲8C試試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614章 華夏戰鬥機的心臟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195章 國際倒爺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597章 試飛F14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346.第346章 是首相果然沒騙我第186章 海軍航空兵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38章 學年結束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602章 給日本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第692章 雙向奔赴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42章 破格,直博!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02章 生產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