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二臺灣

bookmark

二百二十二 臺灣

說李自成部,自被朱斌、盧象升、孫傳庭等部接連戰惶不可終日,就在將要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滿清卻幫了他個大忙!

崇禎總以爲此時流寇主力盡失,早已成不了氣候,殲滅只早早晚之間。因此,他將圍剿流寇的全部主力,拉去對付清軍,流寇由當地官府絞殺。可是這樣一來,等於給了李自成一個喘息以圖東山再起的機會。

李自成率領極少數部衆從陽進入河南以後,遇到了極爲有利發展的形勢。原因在於是時兩京、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大旱蝗,至冬大飢,人相食。河南地區災荒尤重,李自成的軍隊一到河南,當地饑民紛紛響應,使李自成的闖軍聲勢甚至超過了從前…

完全恢復過來的李自成,以幾十萬大軍連破宜陽、永寧、萬安、偃師等縣,官兵節節敗退,根本沒有力量阻擋!

面對李自成軍隊的猛烈攻勢,一些士子看到大明王朝大勢已去,率先加入賊軍。

縣舉人李巖,本是尚書李精白之子,曾經拿出上千石糧食賑濟饑民,很是受到百姓擁戴。繩妓紅娘子率衆造反,愛慕李巖,強與他結爲夫妻。李巖不敢反抗官府,偷偷跑回家,反被地方官投入監獄。

而紅娘子在當地饑民配合下救出李巖,到了這個時候不反也得反的李巖率衆一起投奔了李自成。

盧氏舉人牛金星,考試複查時被取消了資格,心中不滿。自願加入李自成軍中出謀劃策。他看到流寇有前途。就回家搬取妻子,被鄉人告發遭逮,處以死刑。後被減刑。李自成大軍一到,他趕快去見李自成,並向他推薦了卜者宋獻策。

宋獻策是個三尺多高的儒,善奇門遁甲術,他告訴李自成一句語:“十八子,主神器”。“十八子”合爲“李”字。意思是姓李的應當做皇帝。

而李巖、牛金星和宋獻策這三人都成爲李自成地主要謀士。

這三人中又以李巖地作用最爲突出,他向李自成提出的建議,一取天下以人心爲本,請勿殺人以收天下心。這一條建議當即爲李自成採用,以後“屠戮爲減”。

二是勸說李自成每攻下城市,把俘獲錢米賑濟饑民,以籠絡人心。分到糧食的百姓弄不清李巖和李自成地區別,乾脆高喊“李公子活我”。

三是針對明末三餉加派。明確提出“迎闖王,不納糧”的革命口號,使兒童又唱又傳,飽受沉重賦役之苦的百姓因此被動員起來。徹底倒向了李自成一邊…

大明朝廷岌岌可危,隨時都有被洪水沖垮的那一刻。

而在這個時候。一直留守京城,請險些被崇禎拿住的陶慕晴和小井兒兩母子,因爲朱斌在江南稱王之後,已經無法讓陶慕晴公開露面,失去了活動價值的她,接到朱斌地命令,在京城人員的掩護下,回到了久別的江南。

從崇禎六年底到如今的崇禎十三年年底,整整七年時間,陶慕晴在新婚之後便駐留京師,爲自己的丈夫傳遞情報,當年那個十六歲的清澀少女,也變成了如今二十多歲的成熟婦人。那小井兒也早成了個十二歲的標緻丫頭。

“江南省各府官員,江南軍將領參加王妃!”

才一進入杭州,、刻意歡迎陶慕晴地江南文武官員齊聲喊道。

陶慕晴可想不到離開江南七年,如今的丈夫已經有了那麼大的排場,倒把她給嚇了一跳。邊上的小井兒卻一點也不陌生,好奇地看着迎接他們地人,她可想不到自己的義父居然會有那麼多地手下…

“夫人,七年,辛苦了,辛苦了…”文武官員兩邊分開,武英王朱斌從後走出,握住了自己夫人的手,一時間百感交集,也不知道說什麼纔好。

“米小脂、藍渺渺、寇湄參見王妃。”這時候,三位朱斌的小妾走上來,齊齊作福說道。

雖然早就知道自己的丈夫,一口氣納了三房小妾,可初次見到,心裡總是有些酸溜溜的,也難怪,她在京師甘冒奇險,丈夫卻是享福納妾,又怎麼能讓她心安?可這大丈夫三妻四妾,原也平常,就算再不樂意,也只能接受了這事實!

“聽說還有個叫陳圓圓的,怎麼不也一起叫了過來啊?”陶慕晴板着臉說道。

朱斌尷尬地笑了下:“果然什麼都瞞不過夫人,這個,這個陳圓圓未得夫人許可,我不敢私自迎娶回家,來,圓圓,見過了夫人!”

這話可當真虛僞到了極點,明明三個已經娶了,偏偏還好意思說不得老婆允許不敢娶。陶慕晴鼻子裡哼了一聲,也不點破。可待見到陳圓圓怯生生地上來,心裡一聲嘆息,這女子果然絕美,也難怪自己的丈夫會動心…

“真是我見猶憐。”陶慕晴嘆了口氣,輕聲道:“你現在好歹也是王爺了,我也無法管你,這,這陳圓圓,就留了身邊吧…”

朱斌大喜過望,讓陳圓圓謝過了王妃,討好地說道:“我已命人在王府設下酒宴,專程爲夫人洗塵,夫人,請,請…”

“娘,這人是誰啊,爲什麼牽着你的手?”陶慕晴身邊忽然一個漂亮可愛的小女孩說道。

她不認識朱斌,朱斌可從她的眉眼之間一下就認出了她,一下把小女孩抱了起來:“小井兒!”

小井兒倒也任他這麼抱着,只是好奇地說道:“你爲什麼要抱着我,爲什麼知道我的小名叫小井兒呢?”

朱斌哈哈大笑,正想說話,陶慕晴已經把小

了過來,白了朱斌一眼說道:“還小井兒,你是怎麼個大名也不給你女兒取。我自作主張給小井兒取了個名字,叫朱蘭慧。”

“好,好。朱蘭慧,就叫朱蘭慧。”朱斌一邊笑着,一邊聽陶慕晴對小井兒說道:“小井兒,這就是當年你在京城裡的爹啊,天天想着念着,怎麼見了面反倒不認識了…”

在那席間。衆文武官員紛紛向陶慕晴敬了酒,朱斌關心着京裡地情況,問道:“此刻各地流民聲勢大作,連克各地,朝廷和皇上,不知可準備採取什麼舉動?”

“哪裡有什麼舉動。”陶慕晴嘆息了一聲,放下杯子說道:“要剿匪就要有銀子,可現在各地餉道斷絕。朝廷早已拿不出銀子來了。雖然周延儒重新出任內閣首輔後,採取了一系列地措施,可短時間裡哪裡能見到成效?再者說了,這周延儒又認爲弄銀子和自己沒有關係。他也懶得去管,要用了只管問聖上開口去要。可聖上又哪裡去找?有大臣建議聖上向江南要餉,可聖上死活不肯同意,還對建議的大臣說,‘武英王只管做他的江南之王去,朕就是餓死了,也不會問他要一兩銀子…’”

“死要面子活受罪。”已升爲蘇州總兵地黃溪在邊上冷冷地哼了一聲:“再者說了,他要了咱們也未必便會給他了,當初朝廷怎麼對咱們,咱們現在就怎麼對他!”

“這事都過去了,不說。”朱斌擺擺手道:“難道聖上就準備眼睜睜地看着流寇肆虐?朝廷上下那麼多大臣,一點辦法也都想不出來?”

陶慕晴冷笑了一聲:“難道你還指望這些大臣?搜刮民脂民膏他們倒在行,可讓他們拿個辦法出來的話,真比讓他們上吊還難。你們知道有個侍郎出了個什麼主意不?這侍郎居然讓聖上御駕親征,說什麼必能激勵士氣等等,可笑的是聖上居然還就準了。要不是周延儒等苦苦勸住的話,沒準現在皇上正準備出發了…”

席間衆人面面相覷,這御駕親征豈是說做就做的?不說這皇帝會不會打仗,皇上出征,那真浩浩蕩蕩,不知有多少事情要去辦理。況且,這皇帝到了前線,前方將士非但無法安心作戰,反倒還要分兵保護。這御駕親征可一點作用沒有,反倒是在那給人添亂了…

“還有。”陶慕晴接着說了下去:“也不知聖上是怎麼想的,那楊嗣昌屢屢喪師失地,可皇上就是對他寵愛有加,無論大臣們怎麼建議撤換查辦楊嗣昌,可皇上就是鐵了心地不肯!”

“這些都是朝廷該擔心的事,咱們暫時也管不着。”黎風這時說道:“咱們有自己的問題,昨天,當地百姓又和外省百姓在常州大打出手,要不是張雲樂及時制止,恐怕還會鬧出人命來。”

這是最近一直困擾着朱斌的問題,本來看起來有些愁眉不展的朱斌卻忽然笑了下:“我倒想到了一個解決的辦法…”

衆人眼睛一亮,紛紛看向朱斌。

“只是這辦法啊,得看咱們的陶家父子能不能幫咱們解決糧食和軍餉啊…”朱斌似笑非笑地看向了陶一元和陶海父子。

這隊父子一怔,都不知關自己什麼事,只聽朱斌慢悠悠地說道:

“咱們不必非得在自己家裡發展啊,外面除了大明的疆土,地方還大着呢,比如我就知道咱們有兩個地方,被一些西洋地洋毛子霸佔着呢…”

“大人說的是臺灣和鏡?”黎風眼睛一亮,問道。

朱斌微笑着點了點頭:“正是這兩個地方。咱大明好好的土地,怎麼住進了西洋生番?本王看着可有點不太順眼了,這事你們如何認爲?”

早在萬曆二十九年,荷蘭人就“駕大艦,攜巨炮”,以“通貢市”爲名,對大明沿海各地進行着侵擾,企圖奪佔一個地方,作爲控制對大明貿易和劫掠財富的基地。

荷蘭人先是佔據了爪哇島,接着與葡萄牙爭奪鏡,被葡萄牙打敗後,逃到澎湖。其後荷蘭駐爪哇提督韋麻郎率艦二艘,由爪哇出發,八月抵達澎湖。由於當時大明朝廷派駐澎湖地軍隊已經撤回,荷軍於八月七日在未遇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順利在澎湖登陸。

不久,荷蘭軍頭目高文律於天啓二年派兵騷擾福建地漳州、泉州一帶,要求開闢租界。福建巡撫得悉後,命令都司沈有容率帆船五十艘於十一月十八日前往澎湖,責令荷軍離去,並禁止百姓下海,以斷絕對荷軍的物資供應,荷軍被迫於十月月十五日撤離澎湖。

可是荷蘭人對臺灣的野心始終未死,幾十年裡屢次侵犯。

天啓四年十月二十五日荷蘭人抵達臺灣西海岸,騙得當地居民的信任,經臺江在安平地區登陸。大明朝廷於收復澎湖後,爲勝利所陶醉,沒有派兵追擊,結果使荷蘭士兵在臺灣南部站穩了腳跟。

崇禎四年荷蘭人在安平構築臺熱蘭遮堡,企圖長期盤踞。

“這是咱大明的恥辱和悲哀啊。”朱斌冷冷地說道:“那西班牙人看到荷蘭人在臺灣登陸,認爲他們的利益受到了威脅,結果和荷蘭人在臺灣打了一仗,西班牙人敗了。兩個西洋生番在咱的地盤上打仗,可咱大明的朝廷卻熟視無睹啊,就這麼眼睜睜地看着…”

“本王決定收復臺灣和鏡。”朱斌忽然站了起來:“這是咱大明的土地,是咱漢人的土地,哪裡容得生番在此囂張,我要把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洋毛子全部都趕出去!”

五十二劉鴻訓和周延儒十五清雅院五百五十三信任一朱斌一百四十報功八十八峰迴路轉四百零四收復琉球四二百九十四重回寧遠一八六生擒高迎祥上三百五十一忠奸之間三十九朝廷調令一百三十九大路小道二百二十四福建總兵鄭芝龍四百六十八石川由比之會二百六十六大勝三十二抄家滅族的事情三百四十五門派五百十四皇帝和朝廷四百九十一三十年九十三青場嶺之伏四百四十二我是吳三桂五百二十九開戰五百零七諾利斯四百四十六收稅官二百七十六國難銀第565章 - 百年歐洲戰爭四百九十七自作自受三百五十英國二百零一外虜內寇四百六十五金澤城的歡迎四百五十二皇帝三百九十武英社的青年軍官四百三十八大明的瀋陽一百十四老子名叫李天齊七十九弔喪三百五十英國二百四十五大明出擊二百十二軍民合圍一百九十一徵稅四百一十宣戰十三天字第一營三百四十二民間四百九十五功勳一百五十二軍令狀五百二十大明之天子下三百零七定賊四令八十一常州府五十三軍令狀二百八十四神奇到達的糧食五百三十一盟友十八賭博四百九十八佈置五百三十三形勢突變一百七十四處處援兵四百二十一反間五百四十海盜艦隊一百零七請戰一百三十六圍殲五十君臣之交十八賭博四百二十八大明雙驕中四百四十三布木布泰四百十四急速變幻的世界局勢四百九十三日本的惡夢二百二十六海戰一百九十四連環畫二百六十浴血山海關三百十九擒賊二百二十四福建總兵鄭芝龍四百零三收復琉球三四百四十四牛皮將軍四百六十一揆軍的出現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五百零四新的征程四百六十六金澤暴亂三百十六國債三百二十六孟養九十死境四十七初見崇禎五百四十九布哈拉城八十四官員的貪婪七十初戰三百七十六盛京城的皇宮四百零三收復琉球三一百二十四熟人五百十三克倫威爾五百三十六大海戰中三百四十收心二百十四武英王和睿親王三十九朝廷調令五百三十國王陛下的讓步二百六十九矛盾交織四十三左副督御史二百七十一獻計六十三統規一百零二練兵七十六清算上二百三十七濟南李天齊五百三十七大海戰下
五十二劉鴻訓和周延儒十五清雅院五百五十三信任一朱斌一百四十報功八十八峰迴路轉四百零四收復琉球四二百九十四重回寧遠一八六生擒高迎祥上三百五十一忠奸之間三十九朝廷調令一百三十九大路小道二百二十四福建總兵鄭芝龍四百六十八石川由比之會二百六十六大勝三十二抄家滅族的事情三百四十五門派五百十四皇帝和朝廷四百九十一三十年九十三青場嶺之伏四百四十二我是吳三桂五百二十九開戰五百零七諾利斯四百四十六收稅官二百七十六國難銀第565章 - 百年歐洲戰爭四百九十七自作自受三百五十英國二百零一外虜內寇四百六十五金澤城的歡迎四百五十二皇帝三百九十武英社的青年軍官四百三十八大明的瀋陽一百十四老子名叫李天齊七十九弔喪三百五十英國二百四十五大明出擊二百十二軍民合圍一百九十一徵稅四百一十宣戰十三天字第一營三百四十二民間四百九十五功勳一百五十二軍令狀五百二十大明之天子下三百零七定賊四令八十一常州府五十三軍令狀二百八十四神奇到達的糧食五百三十一盟友十八賭博四百九十八佈置五百三十三形勢突變一百七十四處處援兵四百二十一反間五百四十海盜艦隊一百零七請戰一百三十六圍殲五十君臣之交十八賭博四百二十八大明雙驕中四百四十三布木布泰四百十四急速變幻的世界局勢四百九十三日本的惡夢二百二十六海戰一百九十四連環畫二百六十浴血山海關三百十九擒賊二百二十四福建總兵鄭芝龍四百零三收復琉球三四百四十四牛皮將軍四百六十一揆軍的出現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五百零四新的征程四百六十六金澤暴亂三百十六國債三百二十六孟養九十死境四十七初見崇禎五百四十九布哈拉城八十四官員的貪婪七十初戰三百七十六盛京城的皇宮四百零三收復琉球三一百二十四熟人五百十三克倫威爾五百三十六大海戰中三百四十收心二百十四武英王和睿親王三十九朝廷調令五百三十國王陛下的讓步二百六十九矛盾交織四十三左副督御史二百七十一獻計六十三統規一百零二練兵七十六清算上二百三十七濟南李天齊五百三十七大海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