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六大勝

二百六十六 大勝

月初一這天,兩萬清、蒙、漢聯軍,在滿清英王阿濟下,列陣于山海關下,與一路緊追不捨的江南軍,做最後的決戰!

阿濟格以一萬蒙古兵佈陣於前,五千八旗軍隨後,五千漢軍遊擊於兩翼,以圖最大限度的遲滯江南軍攻勢,爲多爾袞的撤退爭取到最大時間。

少頃,江南軍先頭部隊郭飛、劉風部趕到,這時的江南軍,兩日的追擊,也讓他們的體力透支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地步,與對面的敵人一樣,這是一場比拼毅力和意志的戰鬥。

像是爲了迎接江南軍的到來,山海關以炮火猛烈轟擊清軍做爲見面禮,在持續炮火地打擊下,尚未交戰,阿濟格已經損失千人,面對這樣嚴重不利的局面,阿濟格下令提前出擊。

戰鬥在雙方都未做好充分準備的前提下提前爆發。

其時,郭飛、劉風部六千二百衆,多以騎兵爲主。是日,天色難得放晴,江南軍的火器,從永平之戰開始,第一次在戰場上發揮出了巨大的優勢。

由劉風指揮的三千“火突騎”,將冷兵器時代的騎兵作戰,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火突騎騎兵先以火槍射擊,只一輪齊射,衝在最前面的數百蒙古騎兵,便幾乎傷亡殆盡。

後面督戰的阿濟格被完全震驚在了那裡,那是騎兵嗎?不,那不是騎兵,騎兵是什麼。疾如風、快如電,雪亮地鋼刀在敵陣中來回衝殺,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騎兵!可對面那些江南軍的騎兵算得了什麼,哪有騎士拿着火槍殺人的?

巨大的傷亡讓最前面的蒙古軍隊急紅了眼,蒙軍地指揮大將固蒙赤爾熱急紅了眼,嗷嗷叫着親自指揮着兩千餘名士兵向敵人猛撲了過去。

可惜。迎接着固蒙赤爾熱的,是又一輪新的射擊,火槍聲聲中,成批成批的蒙古士兵倒在了硝煙之中,他們甚至沒有看清敵人的模樣…

“火突騎,出擊!”

劉風拔出戰刀,厲聲呼道。

那些火突騎騎兵,將發射完火藥的火槍揹負身後。齊齊拔出戰刀,在劉風地指揮下,山呼海嘯,迅速和蒙古兵絞殺到了一起。

巳時,黃飆部、鄭天瑞部趕到參戰。時江南軍兵力已達三萬,阿濟格果然下令全軍出擊,爲了最大限度地限制江南軍巨大的火器優勢,阿濟格下令各部不按建制,自行作戰,與敵人纏在一起。使江南軍在火器的運用上不能隨心所欲。

這一命令還是非常明確地,隨後趕到的龍默寒部,面對層層絞殺在一起的明清士兵,果然心存顧忌,在勝局已定的情況下,不再像在山東戰場一般下令射擊。而只是命令其所屬火器營士兵在外圍警戒。不使一人一卒漏網。

午時,朱斌所親自指揮的主力到達,戰場上的勝負這時候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

敵人在成批成批地減少,但這羣阿濟格指揮的敵人,還是迸發出了最大的戰鬥力,在同伴大量地陣亡,即將被殲滅的情況下,依然在那咬牙苦撐…

萬軍中。只見一個滿清的年輕將領,揮動着馬刀來回衝突,勇不可擋,轉眼間。竟已有十數個江南軍士兵死在他地刀下。

“鰲拜!”

朱斌忽然雙眼通紅,咬牙切齒地道:“前次伏擊於我,使我愛將關濤捐軀,這番又在我軍中逞威,誰人給我把這狂徒拿下!”

一語方落,邊上閃出大將何凱,厲聲叫道:“鰲拜,認得大將何凱嗎?”

那鰲拜在軍中聽到喊聲,忽然大笑:“我如何不記得你,當日邊關酣戰只時,你於我有一箭之仇,今日正好做個了斷!”

鰲拜吼聲連連,揮動戰刀只管向何凱撲來。何凱卻把槍掛在一邊,張弓搭箭,略瞄一瞄,便是接連三箭射去。鰲拜既有滿清第一勇士之稱,身手何等了得,接連撥去三箭,正待還射,忽見他大吼一聲,莫名其妙的便從馬上跌下…

何凱心中驚異,忽就見身邊龍默寒收起火槍,交還手下,束手站在一旁也不說話,何凱頓時勃然大怒:“你如何敢搶我之功!”

“有火器在,又何必費那麼大的力氣?”那龍默寒淡淡地道:“我也不和你搶功,那鰲拜未死,這功便算是你的了吧。”

說着他扭頭就走,何凱心中憤怒,卻無可奈何,就見幾名士兵拖着鰲拜來到面前,那鰲拜只是腿上受傷,性命卻無大礙,一見何凱便大罵道:“這般偷襲算什麼好漢子,有本事咱們真刀真槍地殺上一場!”

何凱也不搭理他,徑自將鰲拜帶到朱斌面前,說道:“督帥,這韃子乃是龍默寒以火槍射下,於末將卻並無半分干係。”

朱斌微微一笑,可等眼睛轉向鰲拜,卻變成了森森殺機:“鰲拜,鰲拜,當日你追殺於我,殺我愛將,可曾想過有今日?”

鰲拜爲人硬氣,正想破口大罵,忽然也不知怎麼的,腦海中忽然想到了那個死在自己手中的關濤,還有那個至死都帶着微笑地小七子,他的身子竟然打了個哆嗦…

戰場上清軍的戰局已經基本潰敗,阿濟格盡到了自己最後的努力。蒙古軍被全線殺散,死的死,傷的傷,降的降,就連大將固蒙赤爾熱都成爲了對方的俘虜…

兩翼遊擊地漢軍,真正成了“遊擊”,和中軍始終若即若離,怎麼也不肯向中央靠攏。

唯一還在那作戰的,就是八旗的五千清兵,可是在江南軍地追殺下。這五千人正在每時每刻減少,眼看着一個個士兵倒在了敵人的刀下。阿濟格地心便像是被撕裂了一般…

這時,漢軍統帥智順王尚可喜和續順公沈志祥二人,帶着兩百多名士兵奔來,一見到這兩人,阿濟格發怒道:“我命你二人多次向我中軍靠攏,你等卻爲何數次抗命?”

“回英王。”尚可喜擡着頭說道:“江南軍勢大。我軍早晚必被全殲,既然這樣,卻又爲何要做無謂犧牲?”

阿濟格心裡一怔,似乎隱隱預感到了什麼:“那你二人來此卻又爲何事?”

尚可喜和沈志祥對望了一眼,似笑非笑地道:“英王啊,你看這咱們就快要大敗了,武英王痛恨的是你們金虜,我們好歹都是漢人。武英王或許會放過我們,不過,咱們心裡還是不太踏實,想着問王爺借一點東西…”

阿濟格情知有變,對身邊護衛使個眼色,冷冷地道:“要借什麼東西?”

“借王爺的身子一用!”

隨着尚可喜的一聲大喝,兩百人士兵得到命令,一擁而上,團團圍住了阿濟格。那阿濟格身邊衛士雖然忠心耿耿,但只得十來人。如何能抵擋得住?只頓飯功夫便已死得乾乾淨淨…

看到阿濟格被捆綁上來,尚可喜笑道:“王爺,這可實在對不住了…”

“尚可喜,沈志祥,你這兩個狼心狗肺的畜生。”阿濟格一邊掙扎一邊罵道:“我大清給你二人異姓封爲王公,可你等卻判我大清。我便做鬼也饒不了你們!”

“阿濟格,省省吧。”沈志祥拍了拍他:“其實,我現在心裡比你還要害怕,我害怕武英王會不會饒了我們,萬一…嘿嘿,只怕你我得一起上黃泉路…”

隨着漢軍的反正,阿濟格地被擒獲,山海關下的這場戰鬥很快就進入了尾聲。五月初一申時。江南軍發起總攻,申時三刻,戰鬥全部結束。

在這場殲滅戰中,一萬蒙古軍死三千五百人。被俘五千餘人;五千清軍,陣亡高達驚人的四千三百多人,其餘全部成爲了俘虜,自英王阿濟格起,竟無一人漏網!

這是徹頭徹尾的殲滅戰,兩萬滿清的軍隊,出了幾百人趁亂逃出,幾乎就是全軍覆滅,這對於任何一個朝廷的軍隊來說,都是一次最沉重的打擊!

當阿濟格被押到朱斌面前的時候,朱斌忽然笑了,這是江南軍抓到地滿清第一個王爺,隨着江南軍反擊的開始,天知道將來還有多少滿清的王爺、貝勒會成爲自己的俘虜…

阿濟格默默地站在那裡,一句話也不說,輸了就是輸了,沒有什麼好怨恨的,他唯一痛恨的,就是被自己人所出賣!

看着跪在自己馬前,低頭瑟瑟發抖的尚可喜和沈志祥,朱斌倒沒有想到這兩個著名的大漢奸,居然這麼快就成爲了自己的俘虜,回顧左右笑道:“這次倒當真有趣,抓了滿清的兩個王爺,一個公爵,還順便撈了個什麼巴圖魯,也算是我江南軍戰史上最值得紀念地一次了。”

“武英王。”尚可喜跪行上前兩步:“我二人當初降清,實屬無奈,今眼見武英王發十萬雄兵平定天下,我等安敢還以身侍賊,故陣前起事,以接應武英王之大軍…”

“停,停!”朱斌揮了揮手:“這些好聽的話權且不要說,你給我說說看,滿清在永平折了兩萬六千人,又在山海關折了兩萬人,現在能戰的還有多少兵力?”

尚可喜哪裡敢有絲毫怠慢,趕緊將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全部說了出來。

那滿清的朝廷,滿八旗共有三百零九個個牛錄又十八個半分牛錄;蒙古八旗爲一百一十七個牛錄又五個半分牛錄;漢軍八旗爲一百五十七個牛錄又五個半分牛錄。

滿,蒙八旗間常不滿員,經常出現一個牛錄僅指揮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人的現象。

而滿洲八旗有男丁五萬五千三百二十丁,蒙古八旗則有二萬八千七百八十五丁,而入關數年間,若滿、蒙八旗地每牛錄兵數滿員,總數爲六萬人左右。

我在漢八旗中,三順王和續順公的兵力,並不包括在漢軍八旗裡面,漢軍八旗全部,加上恭順等三王、續順公沈志祥部,兩部合計約十萬人。

當然這並非滿清全部,尚有兩部分未統計入內。一爲包衣家僕,其雖不能算爲正規兵士,但也多兇悍善戰之輩。諸王貝勒每當出征,總是私帶家中的僕人或其他閒散之人,充當士兵,每每多能建功。

第二爲外藩兵馬,及外藩蒙古軍及高麗軍,這兩部人馬加在一起又不下七八萬衆。

尚可喜一心想要立功,說得非常仔細,朱斌聽着點了點頭,說道:“這麼說來,此兩次決戰,只是把滿清打殘了,卻還沒有打廢…”

隨即,點了點阿濟格和尚可喜等人:“把他們全部先押回京師,待這事情全部了結,江南軍大軍回師之日,我再行考慮如何處置這些人…”

山海關決戰的勝利,讓多爾袞丟失了幾乎全部的輜重糧草,不光是兩王一公被擒拿,而且連高麗國王的世子,被充當人質,次番出征當隨軍筆錄的李滯也成爲了俘虜。

“高麗世子李滯恭祝忠勇武英王大捷,揚我大明國威,忠勇武英王千歲、千歲、千千歲!”那李滯爲人乖巧,叫到朱斌納頭便拜。

“起來吧。”朱斌擺手說道:“我知你高麗雖然臣服於清,然心中實爲我大明之臣,李滯,你便留在我的軍中,權且充當隨軍文書,將來有朝一日我還放你回到高麗!”

三百四十七戰和之間五十四安排五百二十五皇帝陛下的意思二百四十五大明出擊五百五十四留給後世的財富二百四十九吳三桂的抉擇四百零五收復琉球五三百四十六殺三百二十革制二百六十三血色大旗三十凱旋二百九十四重回寧遠二百六十二傾盆大雨洗疆場三百七十九皇宮深深二百四十七舉火自焚四百一十宣戰五百三十三形勢突變三百十三起義大軍一百九十九公侯結盟四百二十九大明雙驕下四百八十一倭島之亡三四十錦衣衛校尉四百三十八大明的瀋陽一百零一新兵四百零一收復琉球一三百八十親王還是大將軍三百九十六神聖協約三百七十二結盟四百四十二我是吳三桂五十三軍令狀二百十八亂局二百六十一寧走家賊不放外寇二百零九斬殺嶽託四百零八千里迢迢的大援助五百六十三戰爭來臨三十八撤兵二百四十八得子嶺三百四十三遊俠一百零六兵發山東二百三十先有朱由斌再有吳三桂二百八十九廣元大火一百九十四連環畫四百六十二踏平倭島第一戰一百二十二南京二百八十一定計太平府一百八十九占卦殺妻一百八十洛陽會戰二五百三十九波特蘭大海戰下三百四十六殺五百五十三信任二百八十四神奇到達的糧食十一得勝三百四十八兩朝對峙一百十六撫帥對督帥三百七十八激變五百二十三處決三百二十五正紅旗五百三十九波特蘭大海戰下五百零一榮耀和忠誠七十初戰二百八十六才子之爭六關寧鐵騎出擊一百八十四洛陽會戰六四百十七殺三百七十六盛京城的皇宮三百零五招賢令四百四十九出兵三百十三起義大軍六十九馮長興八十一常州府一百零五十萬火急四十四聖上的意思一百五十六視察九鐵騎衝營二百九十七定亂五百二十九開戰三百七十六盛京城的皇宮三百三十四大明律五百二十四英法之間二百五十從選擇到另一個選擇五百四十三薩非王朝的介入二百七十二山谷絕境四百二十三仇恨五百四十三薩非王朝的介入二百八十六才子之爭四百五十七薩摩藩二百二十二臺灣一百六十七離京四百二十二滿人殺滿人滿狗殺滿狗一百十八彈劾奏章三百零九擴軍一百十二太平城保衛戰四百六十五金澤城的歡迎三百四十九盛京四百十六前奏六關寧鐵騎出擊三百八十五武英社二百六十五雄關易幟四百零一收復琉球一一百七十四處處援兵
三百四十七戰和之間五十四安排五百二十五皇帝陛下的意思二百四十五大明出擊五百五十四留給後世的財富二百四十九吳三桂的抉擇四百零五收復琉球五三百四十六殺三百二十革制二百六十三血色大旗三十凱旋二百九十四重回寧遠二百六十二傾盆大雨洗疆場三百七十九皇宮深深二百四十七舉火自焚四百一十宣戰五百三十三形勢突變三百十三起義大軍一百九十九公侯結盟四百二十九大明雙驕下四百八十一倭島之亡三四十錦衣衛校尉四百三十八大明的瀋陽一百零一新兵四百零一收復琉球一三百八十親王還是大將軍三百九十六神聖協約三百七十二結盟四百四十二我是吳三桂五十三軍令狀二百十八亂局二百六十一寧走家賊不放外寇二百零九斬殺嶽託四百零八千里迢迢的大援助五百六十三戰爭來臨三十八撤兵二百四十八得子嶺三百四十三遊俠一百零六兵發山東二百三十先有朱由斌再有吳三桂二百八十九廣元大火一百九十四連環畫四百六十二踏平倭島第一戰一百二十二南京二百八十一定計太平府一百八十九占卦殺妻一百八十洛陽會戰二五百三十九波特蘭大海戰下三百四十六殺五百五十三信任二百八十四神奇到達的糧食十一得勝三百四十八兩朝對峙一百十六撫帥對督帥三百七十八激變五百二十三處決三百二十五正紅旗五百三十九波特蘭大海戰下五百零一榮耀和忠誠七十初戰二百八十六才子之爭六關寧鐵騎出擊一百八十四洛陽會戰六四百十七殺三百七十六盛京城的皇宮三百零五招賢令四百四十九出兵三百十三起義大軍六十九馮長興八十一常州府一百零五十萬火急四十四聖上的意思一百五十六視察九鐵騎衝營二百九十七定亂五百二十九開戰三百七十六盛京城的皇宮三百三十四大明律五百二十四英法之間二百五十從選擇到另一個選擇五百四十三薩非王朝的介入二百七十二山谷絕境四百二十三仇恨五百四十三薩非王朝的介入二百八十六才子之爭四百五十七薩摩藩二百二十二臺灣一百六十七離京四百二十二滿人殺滿人滿狗殺滿狗一百十八彈劾奏章三百零九擴軍一百十二太平城保衛戰四百六十五金澤城的歡迎三百四十九盛京四百十六前奏六關寧鐵騎出擊三百八十五武英社二百六十五雄關易幟四百零一收復琉球一一百七十四處處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