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君臣之交

那管御膳的大太監愣了下,“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混身哆嗦的他,怎麼也想不到聖上竟然對這小食的價錢也瞭如指掌,這太監咚咚磕了幾個頭,一迭聲地說道:“陛下饒命,陛下逃命,實是宮中做法與外面大有不同……”

“也不是有什麼不同,只是從你開始,一直到下面的小太監們,所經手的事物各各都要好處,故爾一塊小小的糕餅竟然要六十多兩銀子。”崇禎淡淡地笑了一下:“這原是宮裡歷來的規矩,因此朕也不想殺你,下去領十板子吧。下次再要這樣,可就不能輕饒了。”

死裡逃生的大太監連連叩頭,心甘情願的先去領打,崇禎看了眼朱斌,苦笑着說道:“現在你看到了吧,連皇上身邊的人都想着如何貪墨,更加不用說其他人了。朕曾聽說有人朕多疑,可這樣的局面,讓朕怎麼能夠不多疑?”

朱斌嘆息了聲,他到此時才知道了崇禎的苦衷,其實,朱由檢的這個皇帝當得一點也不快樂。他想做個勵精圖治,中興大明的好皇帝,可眼前的一切,卻又讓他覺得如此無奈。

“說到銀子,朕倒想到了天字第一營。”朱由檢放下了手裡的糕餅:“朕說過天字第一營要擴大,還有,你此次前去浙江赴任也需要銀子,所以,朕想着,讓兵科無論如何給你湊上五十萬兩軍餉,爭取趕在你離開京師前湊齊。朝廷國庫空虛,這五十萬兩銀子來之不易,你千萬要好好利用了……”

朱斌胸口一熱,脫口而道:“陛下,現在各地用錢的地方太多,這銀子,這銀子還是給更加需要的地方吧,臣不要……”

“你不要?”崇禎驚訝地問道。自從他剷除魏黨親政以來,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哪去弄錢來。只要一來到朝趟上,不是這裡缺餉,就是那裡要銀子。官員們一個個看着他的眼神,簡直恨不得把他這個皇上給賣了換錢……可面前的這個纔來的宗室子弟,居然,居然放着面前的五十萬兩銀子不要?

“陛下,臣知道您的難處。”朱斌用前所未有的真誠說道:“臣從小家境不好,因此知道要弄到點銀子都難。現在到處要需要錢,臣去的又是天下富裕之地,所以這錢陛下還是留着。但臣向您保證,臣不但會練出一支精兵,而且,每過一段時候,都會向朝廷押解來一批銀子,以解朝廷燃眉之急!”

這話才說出來,朱斌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自己這是怎麼了?放着面前白花花的銀子不要,反倒要往外倒貼錢?這不是自己的性格啊。

這時,朱斌忽然驚訝的發現,崇禎帝的眼睛裡似乎閃亮着什麼晶晶亮的東西,崇禎很快扭轉頭去,擦了一下,接着又回過來來,抓住了朱斌的手,到一旁坐了下來:“朕,朕從來沒見過你這樣的官。其他人聽到銀子兩字,哪個不是拼破了頭也要往上搶?你倒好……不過這樣也好,朕現在更加知道了,只有你們這些宗室子弟纔是自己人,纔是真正向着朕,真正向着大明朝廷的……說實話,本來朕把浙江和江南交給你,心裡還是不太放心的,現在,朕再無任何憂慮了,放心的去做吧,萬事都有朕給你撐着!”

這也算是皇帝對臣下說的掏心窩子的話了,朱斌用力點了點頭,不過他覺得這樣似乎也有些不妥,這麼只會讓崇禎更加相信宗室成員和宦官,對官員的防範、猜忌只會越來越大,對整個大明王朝的前途是極其不利的。可是這卻不是他能夠左右的了……

西暖閣中,君臣兩人興致勃勃,崇禎讓所有太監全部撤下,一直在和朱斌聊着朝廷軍政事物。讓他驚訝的是,面前這個大明朝開天闢地,最年輕的十七歲的巡撫,似乎對各種事情都有着很強的見解,這也讓崇禎更加堅信了自己啓用此人的想法。

朱斌本想讓崇禎提防着祖大壽、洪承疇這些人,可轉念一想自己現在雖然是個巡撫了,畢竟和這些封疆大吏沒點交情,要真說了出來,非但驚世駭俗,反而還會讓崇禎懷疑自己,因此也生生忍了下來。

“看來朕沒有看錯人。”崇禎越說越是興奮:“對了,還有個吳三桂,那也是個年輕人,現在他在傅宗龍那,等什麼時候得空了,朕一定要親自見見他,要和對待你一樣對對待吳三桂,再委以他重任,我大明中興有望矣!”

朱斌很想對他說,您還是別提拔這個吳三桂了,將來這主可不是什麼好人,看着崇禎既熱切又興奮的樣子,朱斌不由得苦笑了下,算了,自己無法轉變歷史,就讓它這麼下去吧。

“陛下,時候不早了,該休息了。”吳直這是不知道第幾次進來了。

崇禎看了眼天色,笑道:“還從來沒有和誰聊到過這麼晚,本來想留你在宮中的,可又怕那些官員在後面說什麼。也罷,朕讓人送你出去,明日就在朝廷上宣佈你的事。”

說完,崇禎讓司禮監的太監楊祿送朱斌出去,自己便先回去休息。

那楊祿是個乖巧的人,看皇上竟然和朱斌談了這麼長時間,心裡一片雪亮,這位朱斌大人日後必定得寵,因爲,一路上都小心服侍着朱斌。

“對了,那個,那個高起潛高公公呢?”朱斌忽然想到了此人,高起潛畢竟是吳三桂的義父,自己到了京師不去拜見一下,怎麼也說不過去。

楊祿一臉帶笑:“山東起了些微叛亂,高公公已經被派去做了監軍,只怕大人等不到他回來了。不過大人儘管放心,等高公公回到京師,我一定替您轉達問候!”血沃軒轅 第一卷 邊塞風雲 五十 君臣之交

四從軍八關寧鐵騎在此二百九十二大西國三百三十一北大年大起義一百九十七道聖旨十朱大人的妙計三百九十六神聖協約四百一十宣戰五百十四皇帝和朝廷四百六十一投降二百七十一獻計五百十六海盜四十錦衣衛校尉一百五十一反攻二百二十一罵天四百十二瀾滄國的分裂二百三十六中原危局四百零八千里迢迢的大援助二百五十九僞君子和真小人五百一十章 上帝保佑國王一百六十七離京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二百九十二大西國八十三不收也得收三十凱旋二百五十七重奪京師二十四驢皮溝三百六十一殺父四百七十德里的大富豪二百二十五臺灣長官四百八十六倭島之亡八三百七十八激變一百十一太平城一百三十五奮死五百零九命運三百三十一北大年大起義三十一監運太監二百二十九大戰前夕四百二十六老部下一百零七請戰九十五經略地方四百三十六滿清皇帝一百零四用人一百三十五奮死三百五十一忠奸之間五百二十四英法之間七十四完勝一百四十八大淩河之戰四百六十一揆軍的出現二百八十七保國公的部下二十二出征平匪一百七十一催情香二百四十九吳三桂的抉擇三百七十四學子七十五撫帥凱旋四百七十德里的大富豪五百四十二利益爭奪九十死境三百零九擴軍一百零九分糧一百零六兵發山東三百九十武英社的青年軍官二百十九劫糧一百二十九花魁大會四百六十七你看那滿天的倭奸四百四十三布木布泰三百三十四大明律一百零七請戰四百六十三倭奴首級在此三百四十四治統和道統的區別五百一十章 上帝保佑國王一百三十七走狗的下場一百八十三洛陽會戰五二百十九劫糧二百七十四大順軍的末日一百七十九洛陽會戰一四百九十二倭皇之安排一百四十八大淩河之戰四百六十七你看那滿天的倭奸一百六十一天威難測一百四十四突變四十七初見崇禎五百十三克倫威爾五百五十八俄波戰爭五十一重逢二百二十七大勝二百六十八追匪十七分別一百五十三入城三衝營二百二十天文一百四十七解決二百六十四反擊的號角三百十萬將士三百八十一孝莊二百四十寧遠孤軍三十八撤兵三百三十七小圓三酌樓三百九十一大明皇家法庭
四從軍八關寧鐵騎在此二百九十二大西國三百三十一北大年大起義一百九十七道聖旨十朱大人的妙計三百九十六神聖協約四百一十宣戰五百十四皇帝和朝廷四百六十一投降二百七十一獻計五百十六海盜四十錦衣衛校尉一百五十一反攻二百二十一罵天四百十二瀾滄國的分裂二百三十六中原危局四百零八千里迢迢的大援助二百五十九僞君子和真小人五百一十章 上帝保佑國王一百六十七離京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二百九十二大西國八十三不收也得收三十凱旋二百五十七重奪京師二十四驢皮溝三百六十一殺父四百七十德里的大富豪二百二十五臺灣長官四百八十六倭島之亡八三百七十八激變一百十一太平城一百三十五奮死五百零九命運三百三十一北大年大起義三十一監運太監二百二十九大戰前夕四百二十六老部下一百零七請戰九十五經略地方四百三十六滿清皇帝一百零四用人一百三十五奮死三百五十一忠奸之間五百二十四英法之間七十四完勝一百四十八大淩河之戰四百六十一揆軍的出現二百八十七保國公的部下二十二出征平匪一百七十一催情香二百四十九吳三桂的抉擇三百七十四學子七十五撫帥凱旋四百七十德里的大富豪五百四十二利益爭奪九十死境三百零九擴軍一百零九分糧一百零六兵發山東三百九十武英社的青年軍官二百十九劫糧一百二十九花魁大會四百六十七你看那滿天的倭奸四百四十三布木布泰三百三十四大明律一百零七請戰四百六十三倭奴首級在此三百四十四治統和道統的區別五百一十章 上帝保佑國王一百三十七走狗的下場一百八十三洛陽會戰五二百十九劫糧二百七十四大順軍的末日一百七十九洛陽會戰一四百九十二倭皇之安排一百四十八大淩河之戰四百六十七你看那滿天的倭奸一百六十一天威難測一百四十四突變四十七初見崇禎五百十三克倫威爾五百五十八俄波戰爭五十一重逢二百二十七大勝二百六十八追匪十七分別一百五十三入城三衝營二百二十天文一百四十七解決二百六十四反擊的號角三百十萬將士三百八十一孝莊二百四十寧遠孤軍三十八撤兵三百三十七小圓三酌樓三百九十一大明皇家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