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自成與吳三桂血戰于山海關的時候,河北大地卻忽然平地響起一聲炸雷,無數面江南軍的大旗,忽然在各處高高飄揚,無數身着孝服江南軍的士兵,忽然如同洪水一般涌向河北!
與此同時,囂縣之劉風、郭飛部五千精騎,潛伏於河北徐軍之十七股三千八百江南精銳,幾乎在同一時刻亮出江南軍戰旗,以不可阻擋之勢,風捲殘雲,迅速殲滅附近之賊軍,狂飆突進,向北京方向兇猛進擊。
這是江南軍自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軍事行動,集中起來的十二萬餘大軍,毫無保留的投入到了這次被武英王親自制定,親自指揮,命名爲“決死”的軍事行動之中,
初,隨軍之江南司院少卿張溥,侍讀顧炎武等,以爲“決死”二字不祥,提議另取它名,武英王告之諸人:“先帝駕崩,我等俱爲已死之人,今苟且偷生於世上,若不能先明死志,爲先帝報仇雪恨,還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
諸儒生皆稱武英王賢德,張溥親自執筆撰文“春秋大義武英王”,洋洋灑灑數萬字,一日間一揮而就,於江南軍進軍當日,命門下弟子遍傳於各地。
全文從武英王朱由斌如何得先帝賞識,出任浙江巡撫,如何屢立戰功,挽狂瀾於既倒,又如何最終因功升任忠勇武英王、江南總督等事詳細說明。
最後還着重以萬字的筆墨,便如親臨其地一般。??詳詳細細地描繪了京城城破那日,忠勇武英王明知必死而慷慨赴死,與先帝“兩個人”面對五十萬賊軍,談笑於生死之間。??先帝於龍馭歸天之前,又如何國家大事相托……
幾日間,武英王以死明志,江南軍白衣孝服出征之壯烈舉動天下盡知。
朱斌。??百官楷模,諸王之首。??大明子民聞武英王死訊,無不黯然神傷,此刻聽聞武英王仍在,江南精銳仍在,那顆漸漸冷卻地心,卻一下最強烈地跳動了起來,凡江南軍所到之處。??河北軍民無不踊躍相助。??江南軍進軍的速度,甚至大大出乎了諸將領原先的設想。
尤其張溥這篇妙筆生花的“春秋大義武英王”,更是把朱斌幾乎推向了一個神的位置,賊子奈何他不得,金虜奈何他不得,甚至就連五十大軍奈何他不得,他就是神,一尊只有他。??才能帶着天下軍民重振大明的“神”!
“忠勇”二字名下無虛,北京城破當日,百官皆降,唯有武英王死赴國難,原先那些對朱斌不利的風言風語,也頓時煙消雲散……
這就是筆桿子地力量。??有的時候一枝筆能夠抵得上千軍萬馬。??當初江南軍將士,對武英王如此厚待於張溥等人,心中很是有些不滿,但現在地情景,才讓他們終於知道了武英王這麼做的真正目的……
張溥,天下士子之首,讀書人無不唯他馬首是瞻,以師禮待之,張溥對於武英王的極力推崇,這也讓天下之士子、鄉紳歸心於江南。??一時間。??江南軍大營囤兵之地。??各地士紳皆聞風而來,倒弄得負責接待的張溥等等人手忙腳亂……
天時、地利、人和中最重要的人和。??已經站到了朱斌這邊。??武英王“死而復生”的消息,甚至在傳到京師,“忠勇武英王天下兵馬大元帥薊遼督師江南總督朱由斌討賊檄文”,一夜之間如雨後春筍一般張貼在了大街小巷。
京師裡那寫久受賊軍欺辱地官員平民士紳商人,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了這份檄文,無數暗潮正悄悄地在京城裡匯聚到了一起。??當適當的時機到來,這這些暗潮就會在一眨眼間,變成一股足以淹沒一切的巨大洪流!
你聽,那是春雷的轟鳴……
你聽,那是復仇的吶喊……
你聽,那是千千萬萬大明子民即將爆發出的最強音!
……
四月十六日,江南軍前鋒劉風、郭飛與賊僞“果毅將軍”高思烈激戰於古縣。??其時賊兩萬八千衆,劉風、郭飛部五千精騎!
劉風親率千人,往來衝突敵陣七次,斬賊都尉馮魁以下將官八人,獲首兩百十六具,
那劉風也如鄭天瑞一般,用條銀槍,又是全身帶孝,賊人見之,無不驚呼:“又見白馬銀槍鄭天瑞來也!”
賊正慌亂之間,郭飛令主力全軍掩上,賊勢大亂,高思烈竭力組織部下抵禦,亂軍中,就聽遠處炸雷般地大喝:
“徐軍爲先帝報仇,殺賊!”
就見無數白衣將士蜂擁而來,當前一員大將,內穿鎧甲,外罩孝服,身材粗壯,面目猙獰,用口大刀,當者披靡。
身後數千江南軍,皆着孝服,後面戰旗翻飛中,又見左右各有兩面白色大旗,左面“誓死赴國難”,右面“決死雪國恥”!
戰場上,只見白色的士兵如潮水一般將賊軍淹沒,到處都能見白衣將軍,到處都能白衣士兵,白色大海洋,正在迅速地將賊人包裹到復仇的怒火之中。
白衣江南軍!
高思烈眼見敗局不能收拾,仰天長嘆:“主上,主上,非我不肯盡力,奈何白衣軍兇悍,朱由斌都詐,今大勢已去,唯願主上保重!”
一言未了,就見一將衝到面前,暴雷似地大喝一聲:
“認得大將郭飛嗎!”
一口戰刀凌空而起,如閃電一般斬落在高思烈脖上,那顆大好頭顱飛起,郭飛就空裡接着,只看一眼,厲聲道:
“賊首已死,還不下馬受縛更待何時!”
賊心早亂。這時又見高思烈身死,誰人還肯再戰,頃刻間,衆賊人紛紛扔去刀槍,蹲在地上,只求一條活路。
這一戰,江南軍三將大破賊軍兩萬八千人。??最讓賊人畏懼地,不是江南軍有多強地戰鬥力。??而是那一片的白色,那一片復仇的白色!
從此後,江南軍便又多了一個稱呼:
“白衣軍”!
“這些人怎麼辦?”徐軍擦去滿頭的汗水,指着那一地的俘虜問道。
“哪裡有空再去管這些人?”郭飛冷笑幾聲:“烏合之衆,能成什麼大事,督帥嚴令,二十日前必得京師。??我等不管此處,只管向京師進發。??”
“我亦是此意。??”劉風點頭說道:“我和郭飛馬快,只帶五千人星夜疾奔京師,徐軍你自領所部,而後接應,我等於北京城下見面!”
那郭飛劉風二人上馬,回顧部下,說道:
“京師只在眼前。??國家蒙羞,聖上遭難,皆因城中反賊。??今我等何不馬不停蹄,攻入京師,以雪國恥,以報國難。??立此不世奇功!諸軍,此刻不走,還等何時!”
那五千騎齊齊裡發出一聲吶喊,風捲殘雲,便向京師方向奔去……
……
“忠勇武英王天下兵馬大元帥薊遼督師江南總督朱由斌討賊檄文”!
這份檄文放在案几上,像是在嘲諷般地看着正在注視着自己地那個人。??那裡面最讓人觸目驚心的,是上面清清楚楚地寫着七十八名賊首地名字,而大順政權左輔牛金星的名字,也正赫然在列。
“我等都中了朱由斌地計謀啊。??”牛金星掩上檄文,長嘆一聲:“朱由斌詐死騙了天下人。??更加騙了主上。??此刻主上精銳盡出,何以防禦北京……”
制將軍劉希堯道:“無妨。??此刻北京尚有近三十萬大軍,我料朱由斌必是輕騎而來,兵力不多,我等只需緊守京師,一邊再派人通知主上,急速回防,可保北京不落朱由斌之手!”
“說的簡單,說的簡單啊……”牛金星苦笑了下:“你以爲江南軍是什麼,和以前的那些明朝的軍隊一樣?不,你錯了。??過去主上和高闖王一起,對官兵屢戰屢勝,可一旦朱由斌和江南軍出動,就連高闖王也丟了性命……三十萬?咱們心裡最清楚,這三十萬軍隊裡,真正能打仗的有多少人?而且,朱由斌還有一支百萬大軍未動啊……”
劉希堯嚇了一大跳:“百萬大軍?朱由斌哪來地這麼多軍隊?”
“就是這北京城裡地老百姓。??”牛金星嘆息着說道:“自進北京之後,主上起初還能約束部下,可到了後來,卻放縱部下劫掠殺害百姓軍民,你劉將軍只怕也殺了不少吧……現在整個北京,都對咱們大順充滿了仇恨,一旦聽到江南軍以到,豈有不羣起而反之的道理……”
劉希堯地面色很快變得輕鬆了許多:“我當是誰,原來就是那些人,左輔大人不必驚慌,我自然會親自帶兵監視着他們,只要他們稍有異動,我必然將他們殺得血流成河!”
“難道我們進了北京,殺的人還少嗎?”沉默了一會牛金星說道:“殺虐太重,主上殺虐太重啊,你殺虐太重,我也殺虐太重,這報應,眼看就要降臨到我們身上了……”
見牛金星失魂落魄的樣子,劉希堯大不以爲然,這位左輔什麼都好,可就是膽子實在太小了,他實在想不通,那些赤手空拳的老百姓有什麼好害怕的?只要自己一聲令下,不知便有多少人頭落地……
牛金星在那沉默着,他知道這些粗莽的將領,完全不懂得自己話裡地意思。
他本是個讀書人,通曉天文地理,熟讀兵法,後來因爲一些小事險些被砍頭。??當李自成重新復出之後,他敏銳地判斷出李自成必能成大事,因此纔不惜以讀書人的身份,投入到;了流寇的行列之中,想kao着自己的滿腹才華,博取一個大好前程。
未進北京前的李自成,對自己是相當尊敬的,也正是kao着自己,kao着宋獻策和李巖等人地謀略,這才順利進入了北京,可是一旦進入了這花花世界,一切卻完全變了,甚至連闖王本身也變得那麼陌生……
屠殺官員、勒索百姓、強jian搶劫,這一切的一切,和大明的那些人做的有什麼區別?甚至,大順軍的將士們做得更加過分……
江南軍的出擊,讓他感覺到了畏懼,一種發自內心大難臨頭的畏懼。
他甚至想到了投降,但很快自己又否決了這個想法,以明朝士子的身份投效流寇,已經很爲人所不齒了,若是在這個時候再行投降,從此後只怕會成爲天下人嘲笑的對象……
死吧,死吧,大家一起死吧。??牛金星心裡發出了一聲長長地嘆息,這條路是自己選擇的,既然選擇了這條路,不管是生是死,就這麼走下去吧……
……
四月十七日,江南軍前鋒馬不停蹄,抵擋北京城下!
賊僞制將軍劉希堯以以三萬人,欲要趁江南軍新到,立足未穩地機會沖垮對方。但劉風郭飛二將早有準備,面對狂呼亂叫衝上來地賊軍,不退反前,將五千騎兵全部投入到了戰場,對賊軍進行反衝擊。
賊軍看似三萬,實則戰鬥力折算下來不過幾千人,哪裡當得士氣高漲,復仇心切地江南軍主力的衝擊,交戰未久,眼見在騎兵地戰刀下死傷慘重,賊大駭,扭頭便跑。
城樓上觀戰的劉希堯眼看敗陣,部下向北京城退來,深恐江南軍在後追殺,趁勢殺進北京,急令關閉城門,將自己的部下,全部擋在了城外,聽憑他們落到江南軍的手中!
【……第三部大地風雲 二百五十五 白衣江南軍 文字更新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