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四談笑定亂兵

bookmark

大明崇禎景平二年元年二十日,在盛京爆發攝政王多爾袞暴亂,使得滿清震動。從皇太極登基再到暴斃,這對於滿清政權來說是極其致命的。在這場暴亂中,多爾袞本來眼看着就要取得了勝利,但是吳三桂的出現卻改變了這一切!

本來在盛京外駐紮觀望的漢軍正紅旗,從吳三桂下定決心站在皇帝一邊的那一刻起,整個軍隊的動作就變得迅捷無比。次日夜裡,漢軍正紅旗兩千精銳便兵臨城下,平西王吳三桂更是奇蹟般的出現在了盛京王宮之中。

憑藉着自己無與倫比的武勇,過人的膽識,和在兩次平叛中積累起來的巨大聲望,整個盛京竟然因爲吳三桂一個人而被調動起來,那些還在猶豫觀望的滿人王公大臣,迅速在吳三桂的感召之下站到了朝廷這一方。

其後,吳三桂以一百精兵一路從皇宮衝殺到盛京城的東門。這一路,吳三桂親自手刃叛亂士兵三十三人,其部下更是殺人無數,而一百精兵竟是不損一人一騎,這一戰,吳三桂名動滿清,殺得滿人人人害怕,聞吳三桂之名無有不心驚者。

及至東城城門,只見守衛城門的士卒嚴陣以待。一員女真甲喇參領來回呼喝指揮。吳三桂以刀指其道:“方彪,給我取了他的腦袋回來,以盡全功!”

那方彪一聲不響,右手刀。左手盾,以刀尖刺其馬臀,戰馬吃疼,飛也似地便向城門衝去。城門那箭如飛蝗,方彪視做不見,只以盾牌護住身上要害之處。眨眼便衝到軍中。大吼一聲,手起刀落,竟是在萬軍之中將那甲喇參領腦袋砍下。

女真人失去首領,又見方彪兇悍無比,軍中頓時大亂。本在此良機。吳三桂正可指揮軍隊衝擊,但誰都沒有想到,吳三桂居然沒有這麼做。他反而讓部下勒住戰馬,自己一個人從馬上翻身而下,竟然慢慢走到那些叛軍士兵陣中。

他手下那些士兵,雖然擔心平西王安危。心中憂慮,但吳三桂軍法嚴峻,軍令如殺,那些士兵都是一個個筆直的坐在馬上動也不動。只有他的貼身侍衛方彪,不顧雙腿中箭,也從戰馬之上下來,緊緊地衛護在吳三桂身邊。

那些變亂士兵眼看吳三桂走到自己面前,一個個都是心中駭然拿着武器卻誰也不敢刺出。吳三桂面帶微笑,走到一個年少亂兵面前。忽然開口問道:“多大了?”

“十,十五了…”那少年亂兵面對名滿天下的吳三桂,竟茫然不知所措,張口便回答道。等一出口,這才覺得自己又是害怕又是好笑。怎麼平西王問什麼自己便答什麼。“還不過是個孩子。”吳三桂嘆息了聲。用手指彈了彈他的戰刀:“就這麼死了,難道家裡的爹孃便不會心疼?若是爲大清戰死了。那還有些光彩,可你們這是在叛亂,動搖你們滿人自己地根基,就算死了也只會落個罵名。”

那些兵丁似乎誰都不敢直視吳三桂,一個個都目光遊離地躲避着吳三桂的眼神。可說也奇怪,明明他們有這麼多人,吳三桂只有一個,但偏偏所有的人,都覺得平西王在看着自己,而且不管自己的目光藏到哪裡,總能被他逮着。

“好了,大家都回去吧,我保證朝廷在定亂後不會爲難你們。”吳三桂微笑着說道:“如果誰還存心要從亂的話,你們手裡都有武器,大可以往我身上刺。但你們想一想,這一刀刺出之後,你們從此之後就再也沒有回頭地路了…”

說完,他也不管這些士兵,回頭對他的部下說道:“這些孩子知道自己錯了,把城門打開,迎接平亂大軍進城!”

他那一百名部下緩緩走到城門前,緩緩地打開了城門,整個過程竟然沒有一個亂兵阻止。

吳三桂臉上的笑容就好像永遠凝固在那一般,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後背已經完全被汗水浸溼了。整個過程之中,只要有一個人喊出鼓惑性的口號,自己當時就會被砍死在亂軍中。但他卻必須要這麼做。

一旦在城門口混戰起來,一時三刻無法分出勝負,等多爾袞的人增援上來事情將變得非常麻煩。而他之所以敢這麼做,除了憑藉自己地聲望來進行一場賭博之外,還有一個私心。他要藉着這次機會,來確立自己在滿人心目中崇高無上的地位!

吳三桂孤身赴會,萬軍中談笑風生,信手間便使一羣桀驁不馴的亂兵放下武器。這樣的神奇故事很快便會在有意無意間傳播出來,而老百姓們,卻是最喜歡聽這種聽起來荒誕不經,但卻能讓他們津津樂道的神話故事。

起碼,他終於成功了,用自己的一條命賭贏了。盛京的城門被打開,那些剛纔還是亂兵的士兵,在不知不覺間都站到了吳三桂地身邊。好像他們本來就是吳三桂的部下一樣…

兩千漢軍正紅旗地士兵,在雷大同的指揮下呼嘯着進入了盛京。這些吳三桂的部下驚訝地發現,平西王帶進盛京一百人,現在竟然還是一百人。除了方彪雙腿中箭之外,那一百名精兵看起來好像根本沒有受到任何的損傷。而且反而還多了幾百名滿人士兵以充部下。

“平西王!平西王!平西

那些士兵忽然爆發出瞭如潮水一般的呼聲,他們地王爺就是他們地神,他們眼中的戰神!那些變亂從正地士兵們,也跟着在一起大呼,聲音甚至比漢軍正紅旗的還要響亮…

洪承疇和祖大壽緩緩從城外策馬進來。看到這樣地情景,他們勒住了戰馬,含笑看着這一切,他們不想上前,他們要讓吳三桂單獨的享受這份只屬於他一個人的榮耀。

“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了。”祖大壽微笑着說道:“長伯這一戰徹底奠定了自己在大清的聲望。起碼,在漢軍八旗中。都會以他馬首是瞻。滿人就算想再像以前那樣對待我們,也不得不考慮到長伯的存在了…”

洪承疇似乎想到了什麼,嘆息了一聲說道:“如果這是在大明地話,他和朱由斌一起聯手,天下都是這兩個年輕人的。可惜啊。這是在盛京。無論長伯在這取得什麼樣的成就,他的身上也都始終無法擺脫那個惡名。大清的地方,也實在太小了…”

隨着漢軍正紅旗精銳地入城,盛京的局勢迅速向滿清朝廷一方傾斜。在得知城門被打開後,多爾袞不得不放棄了強攻皇宮的打算,而將兵力集中在了一起。他不想就這樣輸掉了一切。他還要做最後的困獸之鬥。盛京是他的盛京,他不會放棄這裡的每一寸屬於他地權利。但其後,由阿克頓指揮的正黃旗也時候進入盛京。加上盛京那些王公大臣們的勢力,整個城內的局勢,多爾袞再也無法控制住了。潰敗,對於他來說只是遲早的事情。

看見沒有遇到任何抵抗,便順利地開進了盛京,阿克頓心中的震驚無以言表。他本來已經設想好了如何佯攻東門。如何以主力奇襲西門的一串計劃,但現在這些計劃卻根本用不着了。正黃旗的士兵甚至可以一邊哼着小曲。一邊行走在盛京地街道上。

吳三桂,都是吳三桂創造出來的奇蹟!

當弄清了事情地全部過程後,阿克頓長長嘆了口氣。他雖然判斷出吳三桂遲早會出兵,但沒有想到他的動作快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吳三桂,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而等他得知了吳三桂孤身降敵的全過程。阿克頓很快在心中做出了一個抉擇。從現在開始。盡心盡力地協助吳三桂。只有吳三桂,才能帶給自己一個光明地前途。

索尼被擒地消息也傳到了阿克頓的耳中。他並不如何在意。其實從他當初勸說索尼進盛京地那一刻開始,他便已經預料到了索尼會有這個下場。索尼,自己的這位義父,只不過自己他未來飛黃騰達道路上的一塊墊腳石而已。二十三日清晨,以吳三桂的漢軍正紅旗,阿克頓的滿人正黃旗爲主的朝廷平叛大軍完全控制住了盛京的局勢。多爾袞的鑲白旗的地盤被壓縮的越來越小,最後,不得不退守到以攝政王王府爲中心的狹小戰場。

下午,已經清晰地看清失敗無法避免的多爾袞,開始組織強行突圍。但讓阿濟格這些部下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多爾袞選擇的突破口竟然是吳三桂親自指揮的漢軍正紅旗。現在的正紅旗無論在士氣上還是信心上,都已經達到了一個巔峰,多爾袞居然選擇這爲突圍方向?

面對部下無法置信的眼神,多爾袞冷冷地說道:

“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你們一定聽過。不錯,現在面對面的交鋒,我們將不是漢軍正紅旗的對手,但吳三桂卻是個聰明人。朝廷會讓一個漢人的功勞遠遠超過滿人嗎?會讓漢人真正執掌朝政嗎?只有我們的存在,才能讓朝廷不得不繼續重用吳三桂!”

多爾袞的判斷完全是正確的,面對多爾袞的突圍,漢軍正紅旗只做了象徵性的抵抗,很快就“潰不成軍”,被迫讓開了一條道路,使多爾袞帶着數百人順利突圍。

注視着這一切的洪承疇,對祖大壽說道:“長伯完全長大了,他已經懂得利用身邊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不管是朋友,還是敵人,多爾袞雖然跑了,咱們卻可以放心睡個好覺了…”

二十三日下午,盛京之亂完全終結。整個鑲白旗戰死三百餘人,大部士兵在被團團圍困,多爾袞逃出京城之後,選擇了向朝廷投降。

當吳三桂再一次重新回到皇宮的時候,他看到了才從道中出來的孝莊太后和順治皇帝。太后和皇帝的樣子看起來有些狼狽。吳三桂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武器放到了一邊,然後手裡捧着那道密旨來到孝莊太后的面前:

“臣吳三桂平叛成功,現特歸還太后和陛下臨時授予臣的一切權利!”

孝莊太后長長的出了口氣,她也終於賭贏了。吳三桂終究沒有利用自己授予他的巨大權利,卻做出顛覆大清江山的事情來。吳三桂,也許真的是一個大清的忠臣。

“臣特向太后和陛下請罪。”這時吳三桂又說道:

“盛京之亂雖然平定,但多爾袞卻得以逃脫。臣雖竭力督促部下死戰,但卻還是未能成功。臣已派出快騎,一路尾追多爾袞。”

孝莊的臉色再次變了。她是個聰明的女人,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多爾袞雖然失敗逃亡,在一樣還擁有着很強的聲望。只要他還在一天,朝廷便過不得安生日子。而放眼整個大清,起碼現在來說能和多爾袞抗衡的也就只有這個平西王了。

“有平西王在何愁多爾袞不能歸案?”孝莊太后微笑着說道:“平西王只管用心追剿多爾袞,我相信很快便能成功的。這次漢軍正紅旗於我大清有天大的功勞,平西王仔細去列個名單,朝廷一律從優褒獎。”

吳三桂大聲說道:“太后仁德,陛下仁德。請太后和陛下放心,稍做休息,臣便帶着部下出擊。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必定捉拿多爾袞到朝廷伏法。”

孝莊太后點了點頭,面上始終都帶着一份嘉獎的微笑。可她的心裡,卻是那樣的苦悶。真的走了一個多爾袞,來了一個吳三桂嗎?這大清的朝廷,什麼時候纔可以真正安定啊!

三百四十四治統和道統的區別五百三十國王陛下的讓步九十六趕赴海鹽三百二十三發放國債四百零六收復琉球六神火營出擊一百二十二南京二百四十一平西伯三百四十九盛京四百六十一揆軍的出現三百十六國債三十八撤兵七十初戰六十四海盜四百五十朵兒只唱五十五逛窯子二百五十一借兵三百九十武英社的青年軍官四百七十七計取鶴丸城上四百六十九中英聯手二百六十二傾盆大雨洗疆場一百四十四突變三百三十六國子監祭酒四百七十三王子之亂五百四十三薩非王朝的介入二百八十四神奇到達的糧食四百零四收復琉球四二百八十南京之變下一百四十四突變三百零九擴軍五百四十五準噶爾五百四十四亡國一百十三浴血城牆二百五十七重奪京師四十四聖上的意思二十二出征平匪五百二十大明之天子下九十四送大人們上路四百四十七高則陽的女人三百九十六神聖協約一百零七請戰三百五十一忠奸之間四百八十三倭島之亡五四百二十殺光滿狗方罷手四百二十八大明雙驕中一百零七請戰五百六十四切諾德上尉流血事件三十凱旋一百八十三洛陽會戰五二百七十六國難銀一百四十一構築大淩河二百九十二大西國四百八十七倭島之最後一戰五百二十三處決一百零二練兵三十五建昌之戰四百五十二皇帝三百零六屏山三戰二百四十三皇宮森森三百零四萬萬金四百二十九大明雙驕下三百八十八除夕一百六十七離京二零二赴死發兵一百三十八設伏一百五十分兵突襲三百二十八可怕的象兵二百九十二大西國三百七十九皇宮深深二百六十五雄關易幟二十七兩路夾攻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五百二十七阿斯德威根協議四百六十一揆軍的出現三百五十二金屋藏嬌三百五十六漢陽城三百十六國債二百十三亂戰三百十一必須承受的陣痛二百九十九李定國三十六搶錢搶糧搶女人一百十二太平城保衛戰四百二十三仇恨六十杖責立威四百七十三王子之亂四百五十二皇帝五百五十九此戰必勝勝必在我四十三左副督御史四百六十八石川由比之會一百五十六視察四百零七大演習五百四十九布哈拉城三百二十五正紅旗二百三十三僱傭軍四百四十四牛皮將軍一百四十四突變一百九十六橫波夫人十一得勝五百六十莫斯科之亂四十六什麼叫威風五百六十一投降
三百四十四治統和道統的區別五百三十國王陛下的讓步九十六趕赴海鹽三百二十三發放國債四百零六收復琉球六神火營出擊一百二十二南京二百四十一平西伯三百四十九盛京四百六十一揆軍的出現三百十六國債三十八撤兵七十初戰六十四海盜四百五十朵兒只唱五十五逛窯子二百五十一借兵三百九十武英社的青年軍官四百七十七計取鶴丸城上四百六十九中英聯手二百六十二傾盆大雨洗疆場一百四十四突變三百三十六國子監祭酒四百七十三王子之亂五百四十三薩非王朝的介入二百八十四神奇到達的糧食四百零四收復琉球四二百八十南京之變下一百四十四突變三百零九擴軍五百四十五準噶爾五百四十四亡國一百十三浴血城牆二百五十七重奪京師四十四聖上的意思二十二出征平匪五百二十大明之天子下九十四送大人們上路四百四十七高則陽的女人三百九十六神聖協約一百零七請戰三百五十一忠奸之間四百八十三倭島之亡五四百二十殺光滿狗方罷手四百二十八大明雙驕中一百零七請戰五百六十四切諾德上尉流血事件三十凱旋一百八十三洛陽會戰五二百七十六國難銀一百四十一構築大淩河二百九十二大西國四百八十七倭島之最後一戰五百二十三處決一百零二練兵三十五建昌之戰四百五十二皇帝三百零六屏山三戰二百四十三皇宮森森三百零四萬萬金四百二十九大明雙驕下三百八十八除夕一百六十七離京二零二赴死發兵一百三十八設伏一百五十分兵突襲三百二十八可怕的象兵二百九十二大西國三百七十九皇宮深深二百六十五雄關易幟二十七兩路夾攻五百五十七北京條約五百二十七阿斯德威根協議四百六十一揆軍的出現三百五十二金屋藏嬌三百五十六漢陽城三百十六國債二百十三亂戰三百十一必須承受的陣痛二百九十九李定國三十六搶錢搶糧搶女人一百十二太平城保衛戰四百二十三仇恨六十杖責立威四百七十三王子之亂四百五十二皇帝五百五十九此戰必勝勝必在我四十三左副督御史四百六十八石川由比之會一百五十六視察四百零七大演習五百四十九布哈拉城三百二十五正紅旗二百三十三僱傭軍四百四十四牛皮將軍一百四十四突變一百九十六橫波夫人十一得勝五百六十莫斯科之亂四十六什麼叫威風五百六十一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