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六十四切諾德上尉流血事件

大明武英八年元月,大明武英帝朱斌帶着自己的臣子們,拜祭了崇禎帝。同時被皇帝陛下和大明的大臣們拜祭的,還有那些在歷次戰爭中,爲了大明而慷慨捐軀的將士們。在大明的所有戰爭之中,爲了大明的強大,總計有六十二將士因爲各種原因而慷慨獻身!

在這一刻朱斌很想告訴崇禎帝,你看到了嗎?看到了嗎?你沒有完成的事情,我幫你完成了。你沒有做到的宏圖偉業,我也幫你做到的。大明的疆土前所未有的龐大,大明的信心前所未有的強大。而這一切正是陪伴你在身邊,長眠於地下的英雄們做到的。

在亞洲,整個亞洲已經統一在了大明的周圍;在歐洲,我們的海軍艦隊正在巡視着遼闊無邊的茫茫大海;在非洲、在美洲到處都有我們的殖民地…

可惜你看不到了,但我知道你在天上一定能看到。這是大明的驕傲,是朕的驕傲,也同樣是你的驕傲。大明已經不再是曾經瀕臨亡國邊緣的大明,而是一個現在任何國家,任何力量都要感覺到畏懼的國家。而這樣的強大,還將會無限地延長下去。

正在這個時候,嶽謹元慢慢地走了過來,當他看到皇帝陛下的時候說道:“陛下,大明武英七年十二月七日英國向法國宣戰,次日法國向英國宣戰!”

朱斌並不覺得如何驚訝,只是淡淡地“哦”了一聲,這樣的戰爭早就已經在他的預計中,甚至爲了這一天的到來,大明已經耗費了極大的人力和物力,支持英國取得了對西班牙和荷蘭人戰爭的勝利,而現在,是到了大明得到回報的時候了…

大明武英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英法邊境發生“切諾德上尉流血事件”。

關於“切諾德上尉流血事件”一直都有不同的版本。而比較可信地一個版本,是說切諾德上尉在駐防於英法邊境地時候,愛上了一個法國姑娘。而不巧的是。這位法國姑娘早已經訂婚了,她未來的未婚夫,偏偏正好是與英國相隔僅僅數裡地法軍皮斯諾中尉。

完全可以想像地是,本來英法兩軍軍官就互相敵視,雙方都很清楚英法之間遲早難免一戰,而當切諾德上尉公開宣稱他已經不可自拔地愛上了那位法國姑娘後,皮斯諾中尉心中的那份憤怒有多麼的強烈。很快,皮斯諾要求與切諾德決鬥。

驕傲的切諾德當然不會拒絕這樣的要求,他不但同意了決鬥。而且堅決要求在英法兩國士兵們的面前決鬥,無論誰輸了決鬥,只要他還活着,就必須向勝利的一方低下曾經高昂着的頭顱,並且從此以後,退出對那位美麗的法國姑娘地追求。

公證人的選擇非常的奇怪。當時大明派駐在法國的特使何凱將軍,正好由法國回到英國,雙方不約而同的都提出由何凱將軍來充任決鬥的公證人,當這一請求被轉達給何凱將軍後,大明這位年輕地將軍,並沒有經過多少的猶豫,就愉快地接受了這份工作。

決鬥選擇在了一個暖洋洋的下午進行。地點選擇在了英法兩國交界處中的中間。這裡既不屬於英國的領地,也不屬於法國的領地。大約有一千名英法士兵,親眼目睹了這場決鬥,當檢查完了雙方的武器,作爲公證人地何凱將軍,宣佈了決鬥地開始。

決鬥本身並沒有什麼好說的,技高一酬地切諾德上尉取得了勝利,皮斯諾中尉很不幸敗在了他的劍下,中尉的左臂被刺傷了,勝利的切諾德上尉顯然非常愉快,他並沒有進一步傷害到皮斯諾中尉的性命,而是在何凱將軍的宣佈下,接受了英國士兵的慶祝。

但就在這個時候,悲劇卻在所有人都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發生了。

在垂頭喪氣的法國士兵中,忽然響起了一聲槍聲,正在喜氣洋洋接受部下慶賀的切諾德上尉,完全沒有任何準備,他的身子晃了晃,回頭看了一眼,幾乎每個法國士兵都能從上尉的眼睛裡看到憤怒,上尉慢慢地倒在了地上,他死了。

每一個人都被這慘劇驚呆了,一直到上尉死了一會,他們還無法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何凱將軍搖了搖頭,在他離開現場的時候,他帶着憤怒的語氣說道:

“我一直以爲法國是個文明的國家,但現在我才知道,法國有多麼的無恥!”

無恥!無恥的法國!!卑鄙的法國!!!

他們在決鬥輸了的情況下,竟然卑鄙無恥的暗殺了切諾德上尉,一個受人尊敬的勝利者。在那一瞬之間,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英國士兵醒過來了,爲上尉報仇,殺光那些卑鄙無恥只會做些下流事情的法國人,在聲聲報仇的怒吼聲中,一個接着一個英國士兵勇敢的衝了上去!

法國人當然不甘心束手就擒,一場混戰轉瞬間就爆發了,這就是著名的誰也無法預料到會演變成什麼可怕事情的“切諾德上尉流血事件”。

混亂的場面最後變成了雙方互相以火器對射,大約有超過一百名的英法士兵在這場戰鬥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又有上百名士兵受傷。隨着時間地推移,雙方的士兵都增援了上來,決鬥竟然演變成了戰鬥。一直到了天黑的時候,雙方纔暫時停止了行動。

但是,當第二天太陽纔剛剛升起來的時候,接替切諾德上尉指揮的英國軍官,再次指揮着他的士兵們,越過了雙方早就默認的軍事緩衝區,並在將近一天的戰鬥中,成功擊退了同樣想奪取這裡的法國人,英國人的戰旗,在這高高地飄揚了起來….

邊境上的局面,很快傳到了兩國國內,讓人奇怪的是,本來是罪魁禍首的皮斯諾中尉,居然成爲了法國人心中的英雄。把一個失敗者,一個靠竊取勝利的暗殺者當成自己的民族英雄崇拜,這樣可悲可笑的事情,也只有自大的法國人能做得到了。

英國人的自尊被嚴重挫傷了,國內原本還存在着的一些矛盾,也隨着邊境上這次流血事件而消失得無影無蹤。英國的民衆們紛紛走上街頭,要求英國政府出面,給予法國軍事和政治上的巨大壓力,迫使他們交出殺害上尉的兇手,並給予切諾德上尉的家人以賠償。

而在白廳前的廣場上,做爲當時者之一的大明何凱將軍向激憤的人羣說明了他所親眼目睹的那件可怕的悲劇:

“是的,我看到了,我親眼真切地看到了,正在勇敢的切諾德上尉取得了勝利後,在法國人的士兵中,卑鄙的槍聲響了,英勇的切諾德將軍倒在了血泊之中,無恥,我用軍人的名譽向你們每一個人發誓,這是無恥的暗殺,它奪走了一個年輕軍官的生命…”

好吧,現在一切都夠了,大明將軍的證詞已經證明了這一切。本來英法關係就已經嚴重緊張,現在“切諾德上尉流血事件”,好像在堆滿火藥的地方扔下了一個火把,而這個火把足以產生劇烈的爆炸,無論英國和法國,都會淹沒在這爆炸聲中。

也許全英國唯一要感謝法國人的,就是英國的國王查理一世了,英國經過這些年的武裝,已經擁有了強大的海軍和陸軍,他正在尋找一個藉口,好發動一場對法國的戰爭,可現在這個機會就這麼突然出現了,查理一世必須要讚美上帝的智慧,讚美這一不可思議的奇蹟。

查理一世當着羣情激憤的人羣宣佈,法國踐踏了英國的尊嚴,居心叵測的想要挑戰英國人的心理底線,好吧,現在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英國人的底線已經被突破了,既然他們需要一場戰爭來贖罪,那麼,就讓這場戰爭立刻到來吧!

查理一世明智地徵求了中國人的意見,駐紮在英國的大明最高軍事長官李睿將軍,強烈譴責了法國人的行徑,並對切諾德上尉和他的家人表示哀悼,同時他告訴英國的國王,英國人之後的一切行動都是正義的。好了,現在中國人對此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了。

英國率先宣佈,已經佔領的軍事緩衝區,將納入英國的領土,同時他們要求法國方面立刻交出殺害上尉的兇手,交由英國方面審判,最後定奪他的罪名。

法國方面斷然拒絕了英國人的要求,並且他們要求,英國人應當立即撤退,軍事緩衝區是雙方約定的地界,不管英國或者法國,都沒有權利在那駐紮軍隊。

在交涉無果的情況下,武英七年十二月七日,英國向法國宣戰。法國政府也迅速做出了迴應,於第二日向英國宣戰,英法間的戰爭終於爆發了!

三百六十四京城瑞雪二百十七寧遠總兵吳三桂三百八十四談笑定亂兵二百二十二臺灣二百七十五一代梟雄的末路一百六十七離京三百七十四學子二百四十八得子嶺三百二十三發放國債二百五十四山海關下的激戰三百七十草原三百六十五重聚五百六十一投降四百四十八兩個縣令一百七十八姐弟一百零四用人五十三軍令狀三百四十二民間二十九夜審要犯四百七十九倭島之亡一三百零六屏山三戰五百十四皇帝和朝廷九十死境四百十六前奏十朱大人的妙計一百零二練兵三百五十六漢陽城二十九夜審要犯二百四十七舉火自焚三百五十六漢陽城五百二十二歐洲之王一百四十三西洋教士馬葛利一百四十八大淩河之戰五百十二戰鬥戰鬥戰鬥三十五建昌之戰三十凱旋三百三十七小圓三酌樓四百四十九出兵五百五十九此戰必勝勝必在我三十八撤兵一百十一太平城三百九十武英社的青年軍官三百十三起義大軍三百八十八除夕一百二十一意外的金幣四百九十五功勳六十六水軍二百零四江南之王三百十四倭島五百四十一協約二百十五是功是罪二十九夜審要犯三百七十三孔聖人和讀書人一百十二太平城保衛戰四百六十四你可以叫我暴君朱由斌二百十八亂局三百二十八可怕的象兵二百三十六中原危局一百三十二點將出徵五百四十二利益爭奪三百十二守衛臺灣六十三統規三百三十四大明律四百八十四倭島之亡六三百二十八可怕的象兵十七分別二百二十八開炮二百零七一門忠烈四百六十一揆軍的出現五百零三皇宮三百六十一殺父五百五十四留給後世的財富二百九十九李定國三百六十三天朝之恩三百九十八朝鮮李朝的終結四百四十那些無恥的漢奸們四百十三刺刀三百九十五宗主國和藩屬國二百九十一御林軍二百七十一獻計一百二十九花魁大會七十一火炮間的較量三百二十二讀書人十九輸紅眼的公子們三百二十革制七十六清算上十五清雅院三百十二守衛臺灣一百二十八孫家當家二百三十七濟南李天齊五百三十三形勢突變四百十一完敗之薩琴爾二百四十五大明出擊一百八十四洛陽會戰六二百五十從選擇到另一個選擇七十一火炮間的較量一百五十六視察三百四十八兩朝對峙五百零一榮耀和忠誠一百六十八狗官朱斌
三百六十四京城瑞雪二百十七寧遠總兵吳三桂三百八十四談笑定亂兵二百二十二臺灣二百七十五一代梟雄的末路一百六十七離京三百七十四學子二百四十八得子嶺三百二十三發放國債二百五十四山海關下的激戰三百七十草原三百六十五重聚五百六十一投降四百四十八兩個縣令一百七十八姐弟一百零四用人五十三軍令狀三百四十二民間二十九夜審要犯四百七十九倭島之亡一三百零六屏山三戰五百十四皇帝和朝廷九十死境四百十六前奏十朱大人的妙計一百零二練兵三百五十六漢陽城二十九夜審要犯二百四十七舉火自焚三百五十六漢陽城五百二十二歐洲之王一百四十三西洋教士馬葛利一百四十八大淩河之戰五百十二戰鬥戰鬥戰鬥三十五建昌之戰三十凱旋三百三十七小圓三酌樓四百四十九出兵五百五十九此戰必勝勝必在我三十八撤兵一百十一太平城三百九十武英社的青年軍官三百十三起義大軍三百八十八除夕一百二十一意外的金幣四百九十五功勳六十六水軍二百零四江南之王三百十四倭島五百四十一協約二百十五是功是罪二十九夜審要犯三百七十三孔聖人和讀書人一百十二太平城保衛戰四百六十四你可以叫我暴君朱由斌二百十八亂局三百二十八可怕的象兵二百三十六中原危局一百三十二點將出徵五百四十二利益爭奪三百十二守衛臺灣六十三統規三百三十四大明律四百八十四倭島之亡六三百二十八可怕的象兵十七分別二百二十八開炮二百零七一門忠烈四百六十一揆軍的出現五百零三皇宮三百六十一殺父五百五十四留給後世的財富二百九十九李定國三百六十三天朝之恩三百九十八朝鮮李朝的終結四百四十那些無恥的漢奸們四百十三刺刀三百九十五宗主國和藩屬國二百九十一御林軍二百七十一獻計一百二十九花魁大會七十一火炮間的較量三百二十二讀書人十九輸紅眼的公子們三百二十革制七十六清算上十五清雅院三百十二守衛臺灣一百二十八孫家當家二百三十七濟南李天齊五百三十三形勢突變四百十一完敗之薩琴爾二百四十五大明出擊一百八十四洛陽會戰六二百五十從選擇到另一個選擇七十一火炮間的較量一百五十六視察三百四十八兩朝對峙五百零一榮耀和忠誠一百六十八狗官朱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