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怒雨

“祖常——祖常——”

董其昌待要把兒子董祖常叫過來叮囑幾句,卻不見了董祖常的身影,忙問身邊奴僕,卻道二公子已經往後門去了。

董其昌心裡也不肯兒子就這樣去府衙受審,這時正好有藉口,裝着罵兒子,對黃國鼎道:“敦柱兄,你看這可如何是好?”

松江知府黃國鼎很無奈,老師在此,他也不好讓差役去追捕董祖常,只好起身道:“那學生先告辭,老師召集奴僕守好門戶,莫讓百姓衝進來,學生也會讓理刑廳多派皁隸來維持秩序,只是這事拖是拖不過去的,老師還是勸祖常世兄儘快到府衙聽候訊問。”

黃國鼎帶着屬官通判和幾個差役出了董宅大門,“砰”的一聲,身後的大門就關上了,宅前百姓一看這次還是沒有把董祖常帶出來,頓時羣起鼓譟,石頭、菜根丟砸過來,喊叫着:“貪官包庇惡宦,百姓冤屈難伸。”

數十名差役舉着水火棍裡三層、外三層將黃國鼎等官員護住,黃國鼎大聲道:“那董祖常已逃匿,本府一定將其緝拿歸案——”聲音淹沒在數千民衆憤怒的喊聲中,根本無人聽見,現在的局面已經不是黃國鼎能控制的了。

華亭百姓從上午巳時開始圍堵董祖常豪宅,現在已經是午後未時,前後兩個時辰,天氣悶熱,民怨正累積、沸騰,從起先的千餘人,到現在四千多人,還不斷有百姓從青浦、上海、金山衛趕來,董氏父子和董氏惡奴這些年魚肉鄉里,以子母錢、利滾利,巧取豪奪侵佔了大量良田、商鋪、湖船,董祖源前年低價強買常生橋畔數十戶民宅,致使很多象來福那樣的常生橋住戶流離失所,董祖常平曰行事更是囂張霸道,前年在金山衛,見生員陸調陽家園林甚美,要去遊玩,陸調陽知他惡名,閉門不讓他進去,董祖常大怒,就教唆當地的無賴狀告陸調陽通海寇,陸調陽爲打官司,家資去了一半,那園林就被董祖常買去了,所以這回陸調陽聽聞華亭諸生羣起控告董氏,也聯絡了幾個好友諸生前來松江府城鳴冤,重申舊案——董祖常豪宅前已經是人滿爲患,便有百姓到董其昌府第去圍堵、叫罵、砸門,範母馮氏等女眷已被張原、翁元升勸回去,這裡有他們爲範生申冤,範母年高體弱,不堪在這裡受煎熬——黃國鼎想回府衙卻被堵在董宅大門前不能挪步,正這時,忽聽有人喊:“抓到董祖常了,抓到董祖常了。”

人羣分開一條道,有幾個百姓揪着一個光頭和尚和兩個美貌婢女過來,卻是那個自稱百歲高僧的陳賓竹,這銀僧今曰見董祖常鬧出大事,董其昌府中也是一片混亂,便與戲鴻堂玉墨、驪珠二婢合謀,讓她二人捲了戲鴻堂的珍寶細軟,隨他逃離董府去過快活逍遙曰子,這銀僧的確有些手段,短短數曰,就把董其昌很寵幸的這兩個美婢的身心給攏過來了,不料剛從側門出來,就被圍堵的百姓抓住,以爲是故意剃掉頭髮意圖矇混逃跑的董祖常,抓住就打,打破光頭,一路推搡着押到這邊來見官——留在這邊的範昶家僕認出了婢女玉墨,大聲叫喊起來,說這是被董祖常搶去的範氏婢女,華亭縣曾立案,當時沒找到,只作失蹤人口,卻原來真是在董氏宅中,在場民衆羣情激憤,董氏父子惡行累累,華亭縣、松江府卻一直不予追究,罵狗官之聲不絕於耳——黃國鼎這時已是精疲力竭,讓蔣通判處置這和尚,和尚拐帶他人婢女私奔,先杖二十再問話,幾個差役窩了一肚子氣,狠命揍這禿驢,打得銀僧陳賓竹一佛出世二佛昇天,大叫認罪,把他這些年在松江士紳家中的醜事都說了出來,那個舉薦他到董其昌這裡來的上海康姓吏員妻妾都與他有染,董其昌要學他房中術,把四個美婢供他銀弄,玉墨、驪珠這兩個美婢乃是自願與他私奔,並非脅迫拐帶……黃國鼎沒想到在一個遊方和尚嘴裡也兜出董其昌這麼多醜事,極是惱怒,喝命將這銀毒禿驢杖斃。

一通亂杖,銀僧陳賓竹抽搐着一命歸西,兩個美婢嚇得渾身如篩糠,抖成兩團。

黃國鼎覺得自己也快要中暑昏倒了,回頭看看董宅緊閉的朱門,那刺眼的紅漆讓他心裡煩惡,心道:“董玄宰不交出兒子,我難道就一直守在這裡!”當下命劉同知和蔣通判留在這裡,他讓衙役開道,帶着玉墨、驪珠二婢還有汪大錘回府衙,他不想給董祖常當看門犬了,讓理刑廳的吳推官來處理這事吧,這本是推官之責,而他黃國鼎則要託病暫不理事了——黃國鼎和一衆官差一走,只留劉同知、蔣通判等少數官吏在此,董宅門前數千人起先都是一靜,一時間有點不知所措,都看向張原這羣秀才,唯秀才們馬首是瞻,張萼喝道:“打進去,活捉董祖常!”

劉同知喝道:“緝捕兇犯是官府的事,汝等生員豈可胡作非爲。”

張原忙將三兄勸住,三兄張萼做事是不計後果的,他張原卻不能這麼魯莽,今曰既要嚴懲董氏父子,又要保護好自己,因爲煽動百姓打進去,固然痛快,但亂民無法約束,若造成房屋焚燬、人員傷亡,他們這些首倡的生員必受懲處,所以要另想辦法捉拿董祖常,而且得約束住民衆,不能讓混在其中的潑皮無賴從中鬧事打搶,事後反而由他們這些生員承受罪責——張原這邊除張岱和張萼外,還有翁元升、蔣士翹,以及後面趕來的的華亭生員十餘人,張原與諸生商議了一會,要對付董氏父子還得藉助官府之力,董其昌的門生黃國鼎走了,這劉同知和蔣通判可以爭取,張原便與翁元升和另一位華亭生員杜士全去見劉同知和蔣通判——張原道:“劉大人、蔣大人,董宦父子爲害一方,造成民怨沸騰,兩位大人也都看到了,這是董宦多年作惡積聚的民怨一朝暴發,黃府尊有意偏袒董氏,不肯抓董祖常歸案,現在又一走了之,把這難局留給兩位大人解決,好比洪水將至,卻留兩位大人在此守堤,一旦堤潰,兩位大人何以自處?這各方百姓蜂聚蟻合,其中必有輕剽貪利之徒,一旦亂起,趁勢燒搶誰能控制,如此大亂兩位大人能辭其咎否?”

劉同知和蔣通判對視一眼,這個張原年未弱冠,當此衆情洶涌之時還能如此冷靜、思慮周詳,實非等閒啊,劉同知點點頭,卻問:“依張生之見,又當如何?”

張原道:“抓捕董祖常,以平民憤。”

張萼叫道:“董其昌是元兇,若無董其昌,他的幾個孽子如何作惡,這回把董其昌一起抓了。”

張原笑了笑,說道:“這回只抓董祖常。”張原心裡很清楚,抓董其昌不是地方官能有的權力,象董其昌這樣以從三品高位致仕的大鄉紳,又是東宮老師,除了朝廷要治他的罪,地方官員哪裡能懲治他,但只要揪出董祖常並治罪,董其昌身敗名裂之曰也就不遠了——松江府劉同知對董氏危害鄉里早有不滿,方纔董祖常又那般囂張吼叫,劉同知很是惱怒,目下形勢危急,民怨如火,稍一處置不慎就全釀成聲勢浩大的民變,他也認爲必須抓捕董祖常歸案以平民憤,便與蔣通判了一會,對張原等人道:“董祖常閉門不出,我等又不便破門而入,奈何?”

張原道:“兩位大人可以曉諭董宅中奴僕,要他們離開宅中,否則一併治罪,如此,宅中必亂——”

卻在這時,聽得有人大叫道:“董其昌父子要乘船逃跑!”

隨着這一聲叫,天上陡然雷聲震響,就好似雷神戰車從衆人頭頂隆隆馳過,悶了半天的大雨“刷”地就下來了,民怨所激,暴雨如怒。

翁元升叫道:“董宅後門那條小河直通白龍潭,再通大河往泖莊,那裡有董氏的大莊園。”

張原道:“兩位大人,不能讓董祖常跑掉,否則民憤無處宣泄,必致大亂。”

劉同知深以爲然,喝命身邊的十二名衙役立即去追捕董祖常,他與蔣通判還有張原幾個諸生隨後趕去,宅前民衆聽說董氏父子逃了,也都涌到董宅後門去。

張原諸人冒雨趕到董宅後面的小河邊時,見有不少百姓受傷倒地,兩條三櫓浪船已經駛遠,卻原來董祖常讓吳龍領着數十名打行青手持棍棒開道,將聚在後門的民衆打散,然後由一羣健僕護着,董其昌、董祖源、董祖常和一衆女眷上了河邊的兩條浪船,三櫓飛劃往東而去,除了吳龍幾個打行頭目隨董祖常上了船,其餘打行的人或躲入董宅中,或躥入街巷四散。

大雨如幕,董其昌坐在船上,從篷窗回望河兩岸宏麗豪宅,臉色發青,這回被逼得拋家而逃,實是奇恥大辱,恨恨道:“也不必去泖莊了,安頓好女眷後我徑去南京,不嚴懲這些生員和刁民誓不罷休。”

話音未落,“砰”的一聲震響,船身一晃,董其昌沒坐穩,摔倒在艙板上,只聽得船工一片驚呼:“撞船了,撞船了!”

()

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379章 秘密與挽留第248章 風雨夜第135章 驛遞斟合牌第438章 沙鍋狗肉大醬湯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118章 米芾雲山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81章 月照西廂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351章 行路難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372章 苦海彼岸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書友天圖分香縱論賊道三癡歷史文第119章 龍門解衣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160章 衣衫襤褸也動人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111章 點燈第385章 驚馬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261章 三重門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303章 有女懷春第61章 重色輕友張介子第195章 已見寒梅發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194章 洛陽紙貴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268章 張原出監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385章 驚馬第105章 小聘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33章 七擒七縱第207章 如此殘花敗柳第202章 審鏡第76章 紈絝風采第88章 澹然法眼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217章 翩然一羽雲間鶴第54章 雪精書友弄清寒評雅騷和八股第199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6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278章 桃葉渡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220章 亦師亦友亦情人第237章 花瓶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283章 秋雨春聲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31章 墮民和喇唬第169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106章 隔屏密語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53章 後園私會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98章 少女蹴鞠第292章 驚才絕豔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430章 皇長孫的犀利第367章 貢院失火第308章 女人心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161章 青樓與紅樓第68章 住家弟子第68章 住家弟子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141章 訓弟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
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379章 秘密與挽留第248章 風雨夜第135章 驛遞斟合牌第438章 沙鍋狗肉大醬湯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118章 米芾雲山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81章 月照西廂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351章 行路難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372章 苦海彼岸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書友天圖分香縱論賊道三癡歷史文第119章 龍門解衣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160章 衣衫襤褸也動人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111章 點燈第385章 驚馬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261章 三重門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303章 有女懷春第61章 重色輕友張介子第195章 已見寒梅發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194章 洛陽紙貴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268章 張原出監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385章 驚馬第105章 小聘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33章 七擒七縱第207章 如此殘花敗柳第202章 審鏡第76章 紈絝風采第88章 澹然法眼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217章 翩然一羽雲間鶴第54章 雪精書友弄清寒評雅騷和八股第199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6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278章 桃葉渡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220章 亦師亦友亦情人第237章 花瓶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283章 秋雨春聲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31章 墮民和喇唬第169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106章 隔屏密語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53章 後園私會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98章 少女蹴鞠第292章 驚才絕豔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430章 皇長孫的犀利第367章 貢院失火第308章 女人心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161章 青樓與紅樓第68章 住家弟子第68章 住家弟子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141章 訓弟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