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揭貼之秘

京師盛夏,酷熱難當,從三月底開始,又有近兩個月沒有下雨,京畿至河南、山東一帶,旱情仍在持續,張原從邸報獲知山東青州諸郡甚至有父子兄弟殘食,婦女流鬻江南,在淮安就有所謂的人市專門買賣山東婦女,年初又有饑民張計緒、周堯德等人乘歲荒作亂,在泰山、章丘、萊蕪等處出沒,張計緒稱紅竿大王、周堯德稱平師王,搶劫富戶,截殺官兵,近被巡撫錢士完遣兵將剿捕擒斬,餘黨潰散——

張原心道:“大明朝幅員遼闊,天災難免,有小股流民作亂並不稀奇,十五年後陝西等地盜賊蜂起,那時纔是焦頭爛額難以收拾,現在應該還來得及,只是這朝廷黨爭如何是個了局,這次梃擊案算是我暗中挑起的,爲了穩固太子的根基,很有必要,萬曆皇帝已老,必須壓制鄭貴妃的野心,以免釀成更大的動亂,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我要在朝中站穩腳跟、要能說得上話,那還得新君即位之後。.”

五月二十一這日上午辰時二刻,穆真真、武陵、汪大錘送張原到了玉河北橋,看着張原進了翰林院大門,穆真真三人原路回去,傍晚時三人還要來這裡接張原,每日往返四十餘里,來去都是興興頭頭——

翰林院的儀門左側有幾間耳房,那裡是書手抄邸報之所,邸報大約五天就有一張,由六科廊的言官們根據各衙門官員的奏章輯錄編纂而成。然後交由通政司審定,再由通政司安排書手抄錄,京中各衙門當日送達,各省布政使司衙門則要通過驛遞送去。各衙門收到的邸報只有一份,所以要再僱抄報書手多抄幾份分發給主要官員閱覽,張原每日到翰林院第一件事就是到抄報耳房裡看看有沒有新來的邸報。有就先看,沒有就和那兩個抄報書手閒聊幾句之後再去見堂官郭學士——

這日張原一走進抄報耳房。房內兩個正在抄報的書手趕緊放下手中筆,起身叉手行禮,其中一個書手將一張邸報呈上:“張修撰,有新到的邸報。”這位大明朝最年輕的狀元沒有半點盛氣凌人之態,兩位書手都很願意看到這位張修撰。

張原拱拱手,微笑道:“你們自顧抄寫,我在邊上看着就行。”

一張松木長桌,兩個書手並排而坐。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那張邸報放在中間,兩邊同時抄寫,耳房低矮,又不通風,雖然是上午也頗爲悶熱,張原從袖中摸出摺扇,一邊扇涼一邊看這期邸報,這邸報比八開紙略大。單面書寫,蠅頭小楷密密麻麻,邸報上並無五月十五梃擊案的相關內容,倒是有一篇批駁冰河說蔑視天命、諂媚君上的奏疏,署名陝西道監察御史劉廷元——

張原默默地看完這篇義正辭嚴的高論。心裡冷笑:“蔑視天命、諂媚君上,這兩頂大帽子扣下來很嚇人啊,劉廷元的奏疏應該是梃擊案發生前送上去的,是想敗壞我的清譽。”

又想:“若能借此機會在大明兩京十三省範圍內掀起對冰河說的大討論固我所願也,只是現在被梃擊案搶了風頭,沒人關注劉廷元批駁我的冰河說了——浙黨劉廷元、胡士相、勞永嘉複審梃擊案已有三日,應該出結果了吧。”

就在這日下午,從午門內六科廊傳出消息,刑部完成了梃擊案的再審,案情大致如下:案犯張差,薊州井兒峪人,今年三十八歲,並無妻兒老小,平日以賣柴草爲生,因神宗爲鄭貴妃在薊州黃花山修鐵瓦殿,太監龐保、劉成準備燒製磚瓦販賣牟利,當地人李自強、李萬倉因送炭的緣故結識了龐保、劉成,二李在借勢強買張差的柴草不成後,將柴草燒燬,張差將此事上告,因牽涉到內官太監,當地官員不但不受理此案,反而將張差拘押起來,導致張差氣憤難伸而瘋癲發作,隨即於五月來京城申冤,五月十五日酉時手持棗木棍從東華門闖入慈慶宮,打傷守門太監李鑑後,衝入奉宸宮前穿殿,又擊傷太監鍾本華,隨即被擒獲,因此刑部建議將張差以宮殿射箭放彈投甎石傷人之罪處決,當日輪值的燕山前衛指揮使朱雄革職爲民——

夕陽西下,玉河清淺,一羣詞林官又在翰林院大門前議論紛紛,都說這刑部二審與當日巡視皇城御史劉廷元的初審毫無二致,就算案犯張差是瘋子吧,可一個瘋子能連闖皇城、宮城,若說無內應,誰信?

文震孟對張原、錢士升道:“皇帝對刑部報上來的這個再審結果應該是最滿意的,一件闖東宮謀害太子的驚天大案就只處決一個瘋子和貶一個宮衛指揮爲民就能了結,真是波瀾不驚、和風細雨啊。”

錢士升低聲道:“劉、胡等人明顯是迎合皇帝的心意不想深究此案,明日此案的審理結果會交由大理寺複覈,大理寺應該會有異議吧。”

文震孟道:“抑之兄不知道嗎,大理寺丞王士昌與劉廷元、胡士相乃是浙江同鄉,複覈不會有任何問題。”

張原微笑道:“與我和抑之兄也都算是同鄉。”

正說話間,黃尊素從東公生門出來,過來與張原三人相見,黃尊素就是在刑部觀政,說起梃擊案,甚是憤慨,說他看到過那個張差,身強力壯,目光清亮,哪裡象是瘋癲之人——

張原道:“這並非最終判決,大理寺要複覈,還有都察院的監督,案情到底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遠遠的,張原看到穆真真、武陵、來福、汪大錘四人從東長安街那邊走過來,張原雖然目力不佳,但看熟了的人有個大致輪廓就能辨識,當即向文震孟等人告辭,走到玉河北橋頭,先僱了一頂藤轎,穆真真已經跑了過來,問:“少爺哪裡不舒服嗎?”她知道張原是很願意步行健身的,一般不乘車轎。

張原道:“我好得很,沒事,真真你和小武先回去,大錘和來福隨我去十剎海看望鍾公公。”他先前並不知道受傷的東宮太監有鍾本華,現在知道了當然要去探望,雖然是非常時期,卻也沒什麼好避嫌的。

過了火神廟,張原在鐘太監外宅門前下轎,正見右臂打着夾板吊在脖頸上的鐘太監送一個內官出來,這內官年近五十,身形瘦削,臉有病容,站定腳步,眯目望着張原。

鐘太監沒想到張原會來,又驚又喜,忙對那內官道:“王公公,這位便是今科狀元張修撰,是雜家在杭州有幸結識的友人。”又對張原道:“張修撰,這位是千歲爺的伴讀王安王公公——”

張原長揖道:“王公公博學多才,更有赤膽忠心,在下聞名久矣。”

王安得到張原這樣的評價,即使是客套話那也是心下大悅啊,恭恭敬敬還禮:“狀元公過譽了,在下殘廢之人,何敢稱忠義,只是也讀了點聖賢書,知道善善惡惡而已。”寒暄數語,告辭回宮。

張原這才問鐘太監傷勢如何,鐘太監道:“小臂受了點傷,並無大礙,千歲爺讓雜家在宮外養傷,暫不用入宮當值,多謝張公子掛念。”邀入茶廳小坐。

二人密語移時,張原告辭,鐘太監命馬車相送,張原坐在馬車裡想着方纔與鐘太監說的話,鐘太監也不知道王安是怎麼與外官聯繫、怎麼找到張差這麼個人的,鐘太監在京中沒有人脈啊,這梃擊案都由王安籌謀,王安與東林官員關係密切,那麼具體策劃此案的又是哪位東林健將?

……

五月二十二日刑部堂會,六品以上官員都要參加,由刑部郎中通報了梃擊案的再審結果,隨後就要把此案審理結果交由大理寺複覈,就在這時,刑部提牢主事王之寀從袖中取出一揭貼,對刑部尚書李鋕和堂上衆官大聲道:“李尚書、諸位大人,這是下官昨日提牢時密審案犯張差的結果,張差招認在黃花山結識一不知姓名的太監,跟隨這太監到京城後,在一所不知道街道的大宅內,另一名不知道姓名的太監交給張差一棗木棍,指點道路,讓其闖進宮中,見一個打一個,又許諾打死了人能救的了張差——”

“哄”的一聲,刑部大堂頓時如炸開了鍋,各司官員相顧駭然,牽扯到宮中太監,事情終於鬧大了。

主審此案的郎中胡士相厲聲道:“王主事,大明律在上,你若是橫加捏造,其罪非小。”

王之寀鎮定自若道:“昨日是下官輪值提牢,我見那張差並無瘋癲跡象,便在獄中提審,張差起先仍不肯招供,只說爲了告狀撞進宮中,打死他都是這麼說,下官便威嚇說實招與你飯吃,不招當餓死,張差答曰不敢說,下官乃知其中必有隱情,遂命左右吏役退下,只留兩名獄卒,張差乃招供。”

胡士相冷笑道:“如此說張差是隻對你一人招供了”

王之寀道:“胡郎中真相信宮中無內應,一個手持棗木棍的瘋子能闖到慈慶宮去嗎?”

胡士相語塞,這是他們二審結果中最被人詬病之處,很難解釋。

王之寀斬釘截鐵道:“下官即刻上疏請求聖上傳諭九卿科道三法司會審,真相立見……有事耽擱,更新晚了,抱歉。()RQ

第473章 夜見光海君第94章 二醜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457章 詩與血第409章 甘露餅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491章 險局第156章 宵小奸謀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16章 蝴蝶振翅第407章 慈母心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228章 沉舟第423章 秋思第423章 秋思第382章 鴻漸於陸第50章 息怒第44章 我意獨憐才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412章 顏面第147章 挾妓第56章 剎那養成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第80章 良師箴言第93章 鬧市捉賊第184章 九字訣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90章 夫人不如鳥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212章 我有妙計值萬金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190章 小人的中庸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229章 先慮敗第362章 歲在丙辰第343章 將遠行第508章 杏花如夢第456章 山海關第368章 一石二鳥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478章 挑釁第427章 大雪中的辯論(上)第102章 將何往?第457章 詩與血第25章 煙鎖池塘柳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351章 行路難第17章 思無邪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458章 痛打禿驢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211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196章 送師南浦第346章 東廠耳目第208章 是神是鬼還是狐?第199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78章 蟹會第94章 二醜第463章 各懷異心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124章 靜止的相片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484章 膽小如鼠張介子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3章 蒙目棋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283章 秋雨春聲第103章 誰解風情?第458章 痛打禿驢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113章 座上諸公皆慚愧第197章 疑似舞弊第393章 大風圈外書友弄清寒評雅騷和八股第463章 各懷異心第361章 情與禪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289章 三千里外萬言書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166章 騷賦體八股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
第473章 夜見光海君第94章 二醜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457章 詩與血第409章 甘露餅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491章 險局第156章 宵小奸謀第432章 奴爾哈赤的奸細第16章 蝴蝶振翅第407章 慈母心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228章 沉舟第423章 秋思第423章 秋思第382章 鴻漸於陸第50章 息怒第44章 我意獨憐才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412章 顏面第147章 挾妓第56章 剎那養成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第80章 良師箴言第93章 鬧市捉賊第184章 九字訣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90章 夫人不如鳥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212章 我有妙計值萬金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190章 小人的中庸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229章 先慮敗第362章 歲在丙辰第343章 將遠行第508章 杏花如夢第456章 山海關第368章 一石二鳥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478章 挑釁第427章 大雪中的辯論(上)第102章 將何往?第457章 詩與血第25章 煙鎖池塘柳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351章 行路難第17章 思無邪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458章 痛打禿驢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211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196章 送師南浦第346章 東廠耳目第208章 是神是鬼還是狐?第199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78章 蟹會第94章 二醜第463章 各懷異心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124章 靜止的相片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484章 膽小如鼠張介子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3章 蒙目棋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283章 秋雨春聲第103章 誰解風情?第458章 痛打禿驢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113章 座上諸公皆慚愧第197章 疑似舞弊第393章 大風圈外書友弄清寒評雅騷和八股第463章 各懷異心第361章 情與禪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289章 三千里外萬言書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166章 騷賦體八股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