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拾遺之鞭

吏科都給事中姚宗文和禮科都給事中周永春原本是打算不但東林黨的官員要盡數逐出京城,與東林關係密切的兩京官員也要借這次京察或冠帶閒住、或降調出京,浙、楚、齊三黨要一統朝政,但大權在握的文選司郎中王大智卻在最後關頭改變了主意,只把六位東林官員列入察疏,而放過了一批與東林黨人關係密切的官員,比如左春坊左庶子孫承宗、右春坊右庶子成基命、任戶科給事中不滿兩年的楊漣……王大智解釋說如果牽連太廣必引起皇帝的反感,下旨取消本次京察也並非不可能,畢竟丁巳京察未獲皇帝批示——

姚宗文與王大智爭辯良久,但王大智心意已決,吏部尚書鄭繼之支持王大智,齊黨首領亓詩教也未力爭,姚宗文只好作罷,現在考察的都是五品(含五品)以下的官員,而翁正春、孫慎行這些四品以上的東林大佬還在等着姚宗文他們去拾遺彈劾呢——

內閣直房的吳道南看了吏部送上來的察疏,輕輕嘆了口氣,京察是吏部的職權,內閣無權干預,更何況首輔方從哲支持三黨主持的這次京察,他吳道南孤掌難鳴,好在三黨並未牽連太廣,但名列察疏的這六名東林官員看來是保不住了——

三月初六,察疏呈到了萬曆皇帝面前,首輔方從哲還有一道解釋奏疏,歷數京察延期的危害,把吏部和都察院不經皇帝批准就舉行京官考察理解爲忠君愛國,萬曆皇帝見木已成舟,也無可奈何,於是將察疏批紅下發,察疏上的六名東林官員被全數免職,三黨取得了京察首場大勝。

皇帝既已批覆察疏,就表明皇帝同意舉行京察,四品以上的官員就要在察疏批覆後的七日內上疏向皇帝述職,這些述職奏疏除了上呈御覽。還要向六科給事中和都察院公佈,所以官員述職時對自己溢美隱惡是不行的,給事中和御史們這些負責監督的臺垣官有權拾遺,所謂拾遺就是幫助官員回憶。諸如任職期間出了什麼差錯、收了何人賄賂、家人是否枉法,四品以上的高官交際廣泛、宗族家人牽連甚多,而且人無完人,總有可拾遺之處,所以一旦被拾遺,這個官員就只有上疏辭職,目下科道官多爲三黨中人。正多方蒐羅那些東林高官的缺點過失,沒事也要找點事出來、小過則說成大罪,要借拾遺把翁正春、孫慎行等人盡數逐出京城——

姚宗文知道王大智與張原關係不錯,王大智這次的心慈手軟或許與張原有關,張原置身丁巳京察之外,暗中爲東林張目,攪亂三黨的團結,這是姚宗文最惱火的。可是暫時又拿張原沒辦法,又擔心張原在後面的拾遺中再生風波,所以姚宗文建議禮部郎中邵輔忠再次上疏皇帝。請求儘快下旨冊封朝鮮世子,姚宗文的意思是張原要去朝鮮那就趕緊走——

三月初十,邵輔忠上疏,萬曆皇帝這次批覆得很快,三月十二日詔旨下,恩准冊封朝鮮王子李祬爲朝鮮國世子,委任翰林院修撰張原爲冊封使,又因爲是冊封朝鮮國世子,特任命張原爲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詹事府是掌管東宮事務的機構。張原作爲東宮屬官出使朝鮮國冊封其世子是最合適的,右春坊右贊善官階與翰林院修撰一樣是從六品官,並非升遷,但從翰林院到詹事府就是一個資歷的累積,這對張原以後的升遷很有幫助——

天恩浩蕩,冊封的大事終於確定下來。朝鮮使臣柳東溟、許筠等人歡天喜地,每日候在禮部衙門敦促天朝使團儘快啓程,五月初八就是王子李祬的生日,行程緊迫啊,冊封正使由皇帝定,副使則由禮部和行人司指派,行人司命阮大鋮作爲副使隨張原同往朝鮮,富貴公子出身的阮大鋮深以爲苦,且喜正使是張原,一向交情好,說得上話,那就走一趟吧,誰讓他官職是八品行人呢。

張原這幾日更是忙碌,三月十三日,他到禮部接受冊封詔書,又與阮大鋮、柳東溟等人商定出京日期爲三月二十二日,使團的其他成員要儘快確定下來;

三月十四日上午,張原與阮大鋮一道拜會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駱思恭命甄紫丹率六十名錦衣衛校尉護送張原出使,駱思恭知道張原與甄紫丹相識,故命甄紫丹同行,甄紫丹在去年底的女真奸細案中立功,從百戶升爲副千戶,正是風光得意時,本不想離京,但駱指揮有命,他豈敢不遵,當即前來拜見張原,問明出京日期,他要立即挑選校尉、準備遠行事宜,張原問起那個被捕的女真奸細昂阿巴,得知已絕食而死,昂阿巴倒是硬氣,始終未開口說出那個紅臉書生的身份;

三月十六日,張原領着穆敬巖、洪紀、洪信三人到兵部申請調令,這三人將隨他去朝鮮,張原直接找兵部郎中祁承爜,由祁承爜帶着他去辦理調令自然一切順利,而在本月初,杜青鋼已經領了兵器盔甲離開京城回榆林,這次兵部軍械司給了延綏邊衛五百支新式燧發槍;

族叔張耀芳三月初八離京回紹興,張耀芳在京爲孫兒慶了滿月,三月春暖花開,水路暢通,就決定啓程了,張原寫了家書、備了禮物讓族叔張耀芳隨船帶回家鄉交給父母雙親,隨同張耀芳回江南的還有王微和姚叔、薛童、蕙湘四人,王微處理好了南京舊院幽蘭館的事將於七月間返京——

三月十七日,張原接東宮旨意,皇太子朱常洛要接見他,派來傳旨的太監正是鍾本華,張原略作準備,跟着鐘太監入宮,路上鐘太監問起張原出使朝鮮的緣故,張原略略解釋了幾句,鐘太監道:“哥兒聽說張先生要去朝鮮,往返需半年餘,很是不捨呢,本來這月二十六又要重新開始出閣進講了。”

張原道:“皇長孫殿下聰明好學,我很願意教他,請鍾公公設法爲我保留東宮講官之位置,我從朝鮮歸來再爲皇長孫殿下講學。”

鐘太監點頭道:“張先生的事就是雜家的事,雜家自當盡力,哥兒敬重你,不會讓人取代你這日講官之位。”

詹事府少詹事錢龍錫在東華門等候張原,與張原一道去見皇太子,張原現在是翰林院修撰兼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作爲東宮屬官第一次覲見皇太子,掌詹事府事的錢龍錫禮應引見。

皇太子朱常洛在慈慶宮奉宸殿接見錢龍錫和張原,無非嘉勉了張原幾句、賜了一些禮物,錢龍錫和張原便告退了,出了慈慶宮大門,皇長孫的伴讀高起潛追了出來,叫道:“張先生請稍等,哥兒與張先生有話說。”

錢龍錫向張原拱拱手,先出宮去了。

張原立在御藥房前等候,三月中旬天氣,煦暖宜人,御藥房臨御河種了一大片罌粟,花開燦爛,嗅着罌粟花香都讓人精神一振,不知這些罌粟作何藥用,忽然想起後世有關於萬曆皇帝吸食鴉片的傳聞,萬曆皇帝就是因爲依賴鴉片才怠政不出宮門的,難道鴉片就是這御藥房熬煉的?

張原搖搖頭,深宮秘事不是他能深究的,萬曆是否吸毒只能成爲歷史永遠的謎團了——

“張先生,搖什麼頭?”

客印月的聲音在身畔響起,張原轉頭一看,客印月穿着紫色宮裙,腳上穿着綠色緞靴,高挑輕盈的樣子,細眉揚起,那雙媚目卻眯睎着,探究似的打量着張原——

皇長孫朱由校正由鍾本華和高起潛陪着出慈慶宮大門往這邊走來,客印月腿長,先趕來了,她是有話對張原說,客印月道:“張先生要出使朝鮮,是不是也要順路去一趟葉赫雙城見見我的兩位兄長?”

葉赫部現有兩大首領,一爲金臺吉、一爲布揚古,金臺吉是葉赫那拉東哥的堂兄,居葉赫東城,布揚古是東哥的胞兄,居葉赫西城——

張原微笑道:“客嬤嬤多慮了,我出使朝鮮與正月東嶽廟之事沒有任何關聯,客嬤嬤是不是東哥並不重要,我不想追究真相,只要客嬤嬤愛護皇長孫,那我就與客嬤嬤沒有任何衝突,我們會相處和很好。”

客印月美眸流轉,輕笑道:“張先生說話讓人聽着總是這麼舒服,小婦人不由得就信了——”

張原道:“建州老奴野心勃勃,意欲滅葉赫再南侵大明,葉赫忠於大明,與建州是世仇,大明一定要保住葉赫——我此番出使朝鮮,也的確想多瞭解些一些遼東邊務,不知嬤嬤可否讓令弟客光先與我同行?”

客印月雙眉蹙起,眼睛盯着張原,低聲道:“張先生莫非是想把我弟弟作人質?”

張原一笑:“客嬤嬤爲何如此多疑,我是徵求客嬤嬤意見,嬤嬤既不肯相助,我又能怎樣,罷了,殿下過來了。”

朱由校、鍾本華、高起潛三人走了過來,客印月轉而對朱由校道:“哥兒,張先生說他也很捨不得你,但國事爲重,張先生出使朝鮮歸來後還會來教你讀書的,你也莫要難過。”()

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196章 送師南浦第71章 嬰姿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324章 宜冠本房第492章 秋夜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474章 八百館生第269章 玄武湖禁地第177章 姐妹錯認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500章 漢奸可畏第462章 小貞第51章 悶騷第361章 情與禪第54章 雪精第60章 澹然心亂第146章 敢有儒童操選政第98章 少女蹴鞠第124章 靜止的相片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450章 坦白第124章 靜止的相片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352章 北京北京第16章 蝴蝶振翅第106章 隔屏密語第317章 何愛阿堵物第507章 蝴蝶的翅膀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17章 思無邪第65章 看騾吃草第63章 姚記書鋪第224章 頂缸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書友天圖分香縱論賊道三癡歷史文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轉兩篇誇小道誇雅騷的帖子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246章 殺威棒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17章 思無邪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139章 百般刁難張案首第486章 勝負一線第304章 動心污跡第483章 追語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325章 巧遇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491章 險局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399章 私慾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161章 青樓與紅樓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155章 百人敵第225章 棄子第98章 少女蹴鞠第244章 難求一夕歡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171章 劈破玉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409章 甘露餅第395章 昏招第487章 在廣寧第230章 火燒董宦(上)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8章 宿慧第405章 奸臣第390章 闖東宮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354章 溫馨四合院第409章 甘露餅第283章 秋雨春聲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64章 驕兵之策第148章 裙底盤龍棍第37章 二顧茅廬第177章 姐妹錯認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269章 玄武湖禁地
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196章 送師南浦第71章 嬰姿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324章 宜冠本房第492章 秋夜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474章 八百館生第269章 玄武湖禁地第177章 姐妹錯認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500章 漢奸可畏第462章 小貞第51章 悶騷第361章 情與禪第54章 雪精第60章 澹然心亂第146章 敢有儒童操選政第98章 少女蹴鞠第124章 靜止的相片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450章 坦白第124章 靜止的相片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352章 北京北京第16章 蝴蝶振翅第106章 隔屏密語第317章 何愛阿堵物第507章 蝴蝶的翅膀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17章 思無邪第65章 看騾吃草第63章 姚記書鋪第224章 頂缸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書友天圖分香縱論賊道三癡歷史文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轉兩篇誇小道誇雅騷的帖子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246章 殺威棒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17章 思無邪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139章 百般刁難張案首第486章 勝負一線第304章 動心污跡第483章 追語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325章 巧遇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491章 險局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399章 私慾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161章 青樓與紅樓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155章 百人敵第225章 棄子第98章 少女蹴鞠第244章 難求一夕歡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171章 劈破玉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409章 甘露餅第395章 昏招第487章 在廣寧第230章 火燒董宦(上)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8章 宿慧第405章 奸臣第390章 闖東宮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354章 溫馨四合院第409章 甘露餅第283章 秋雨春聲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64章 驕兵之策第148章 裙底盤龍棍第37章 二顧茅廬第177章 姐妹錯認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269章 玄武湖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