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

六月初六拙政園雅集,馮夢龍與其兄馮夢桂都來參加了,馮夢龍是春風得意,侯慧卿昨天夜裡就已到了他宅中,那流芳館的鴇母王六媽嚇得不輕,她聽說侯慧卿懸樑自盡時急急趕去,見侯慧卿摔到地上,樑上垂着斷帛,侯慧卿頸間一道紅痕,起先都沒鼻息了,是馮夢龍趕到,又是接脣渡氣、又是搓胸搖臂,才救回一條命,隨後請來的醫生對侯慧卿進行診治,醫生說懸樑時勒壞了頸骨,怕是以後要癱瘓了,馮夢龍不離不棄,依舊願爲侯慧卿贖身,接回宅中調養,那王六媽畢竟是婦道人家,慌得沒主意了,見馮夢龍還肯出八百兩贖身銀,當即寫了婚書,簽字畫押交給馮夢龍,收拾了一些侯慧卿日常用具,當夜將侯慧卿送到馮夢龍宅中——

在拙政園的荷風四面亭,張萼見到馮夢龍,低聲笑問:“子猶兄,昨夜樂否?”

馮夢龍嘿然道:“多謝賢昆仲妙-計相助,銘感五內。”

昨日馮夢龍起先還真以爲侯慧卿懸樑傷到了頸骨,沒想到將侯慧卿擡回宅中,侯慧卿就自己下轎了,拜倒在地,感馮郎恩義,流下歡喜的眼淚,往日她與馮夢龍一起譜山歌、唱吳曲,爲湯顯祖《牡丹亭》題記裡寫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而感動,而今日,馮夢龍在誤以爲她真的傷了頸椎的情況下依然要把她接回來調養,魚玄機詩曰“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侯慧卿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運的女子,夜裡對馮夢龍的溫柔那真是不足爲外人道也——

宗翼善對張原道:“介子兄,那徽商平白折了一千六百兩銀子,只怕不會善罷甘休。”

張原道:“有四百兩是在王六媽那裡,王六媽若貪財不怕惹麻煩,那就留下銀子…若害怕,那就送還,這是王六媽的事,我們犯不着多管…至於另外那一千一百六十兩銀子,與其還給那徽商,不如用來行善,那算是我們拾到的錢財,捐給長洲養濟院,那徽商抓不到我們任何把柄,而且現在流芳館之事已傳揚開…徽商仗着錢多拆散有情人,差點逼死人命,蘇州市井百姓對這種人是切齒痛恨,我料那祝朝奉只有吃這啞巴虧,哪還敢在蘇州拋頭露面——”

張岱道:“倒是便宜了長洲養濟院的官吏,少不了要貪墨剋扣。”

洪武五年,朱元璋詔令全國各郡縣設立養濟院,收養孤貧殘疾無依者…蘇州府有兩處養濟院,一處在吳縣,另一處便在長洲鼓樓西北…昨日傍晚,張原兄弟三人由範文若陪同,將一千一百六十兩銀子捐贈給了長洲養濟院,管理養濟院的小吏又驚又喜,小吏不認得這三個年少秀才,但陪同這三人來的範文若範孝廉他是認得的,是本縣頭面人物,進士都去當官了,在地方上自然以舉人爲大,範文若叮囑這小吏購置賑濟米和布分發給貧苦民衆…要賬目清楚,年底他會陪同這三位捐贈者前來複核,小吏自是唯唯稱是——

張原微笑道:“貪污剋扣是少不了的,這筆捐贈銀只要有一半落到貧苦民衆頭上那就不錯,這裡是蘇州,不是我紹興陽和義倉。”

因爲準備倉促…參加今日拙政園雅集的只有六十多人,其中嘉定縣、崑山縣的三十三名生員和童生十日前參加過上海的豫園集會,因爲知道張原將取道蘇州去南京,這三十三人便早幾日趕到蘇州府城等着,範文若傳出六月初六在拙政園舉行雅集,這些生員和童生就都來了,上回在豫園聽張原論八股,回味數日,受益匪淺,但張原這日卻沒有升座開講,只周旋諸生間,交際酬酢—

來參加雅集的大多是慕張原小三元名聲的生員和童生,有舉人功名的除了範文若之外僅有一人,姓文名震孟,字文起,是吳門大畫家文徵明的曾孫,範文若向張原引薦這文震孟時,張原喜道:“文孝廉,久仰,久仰——”

文震孟三十多歲,身材高大,目光射人,頗爲傲氣,不喜客套語,見張原出言就俗,便語含揶揄道:“張公子久仰文某什麼?”

張原含笑道:“文孝廉家學淵源,酷愛《楚辭》、專治《春秋》,書法宗東晉二王、畫技追元末四家,爲人更是剛正高潔,在下仰慕文孝廉久矣。”

文震孟頗爲詫異,他今日來拙政園只是一時興起,想看看這個倒董的張介子是何等人物,範文若事先也不知道他要來,原以爲張原的久仰只是隨口敷衍的客套話,不料張原還真知道他,他在長洲雖然有點名氣,但連續六次會試落第,少年才子名聲也漸漸的泯然衆人了,這時聽張原盛讚他,乃苦笑自嘲道:“張公子對在下了如指掌啊,只是還有一事沒說,在下七次赴京會試,七次落第,這事也算出名,蘇州兒歌唱道‘文文起,七落第,赴京趕考急,歸來袖遮面。,唱的就是在下。

張原心道:“落第七次了嗎,那還要再考三次。”

張原熟悉晚明史,這個文震孟是天啓、崇禎年間有名的剛直耿介之士,性情和劉宗周先生有點相似,也是東林黨中的著名人物,天啓年間彈劾魏忠賢,被廷杖革職,崇禎時起復,任宮廷講筵日講官時,崇禎有一次聽講時翹着二郎腿,這文震嗵就閉口不講了,盯着崇禎帝的腳,這讓崇禎帝很尷尬,用袖子遮住膝蓋,然後慢慢放下腿,讓張原對文震孟印象深刻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文震孟是天啓二年壬戌科狀元,天啓二年即公元一六二二年,而現在是一六一四年,文震孟還要再經歷兩次落第的折磨——

張原道:“文孝廉大才,暫時困於科場,早晚有名揚天下之時。”

範文若便道:“今日雅集,不能沒有論文辯難,文兄與張公子都是治《春秋》的,今日幸會,就在這荷風四面亭上暢言《春秋》如何?”

文震孟對張原頗有好感,再剛直的人也願意聽人美言啊,道:“正要向張公子請教。”

張原對馮夢龍道:“子猶兄也治《春秋》一起來辯論吧。”

荷風四面亭單檐六角,四面通透,亭在水中央,坐於亭上見池中蓮葉亭亭,蓮花盛開,岸邊柳枝婆娑,有抱柱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張原與文震孟、馮夢龍坐在亭中莞席上,近百名諸生圍亭聽講《春秋》,《春秋》在明朝時地位很高朱元璋把《春秋》作爲羣經之首,認爲孔子作《春秋》,明三綱,敘九法,爲百王規範,修身立政備在其中,而在殿試取狀元時,往往偏向本經是《春秋》的進士焦、文震孟的本經都是《春秋》,雖然如此,但《春秋》繁難諸生還是願意治其他四經,畢竟狀元三年只有一個,不敢妄想——

馮夢龍著有《麟經指月》,文震孟是弱冠舉人,二人對有關《春秋》的典籍可謂無書不讀,而張原穎悟過人,師從黃汝亨、焦這兩位大儒,又有自己獨特的創見,三人辯難由淺入深,從春秋義理到三傳文采妙語不斷,聽者屏息ˉ——

馮、文二人的學問不在張原之下,論博覽羣書,張原比不過他二人,但張原勝在條理清晰,他對《春秋》學上起秦漢下至元明的發展脈絡娓娓道來《春秋》既是經又是史,至魏晉南北朝則經史分家,唐代劉知幾標舉《左傳》是史文典範,而劉勰的《文心雕龍》則宗經,宋末以來,經史再次合流,這就是《春秋》學的文學化,至晚明更明顯,連八股文都文學化、小品化了,《春秋》豈能獨免………

不但馮夢龍、文震孟大受啓發,在荷風四面亭聽講的諸生都有茅塞頓開之感,張原的講《春秋》學從發源濫觴至發展分流,脈絡清晰、條理分明,給人以登高眺遠、一目瞭然之感,而馮夢龍、文震孟讀書雖多,但缺少張原這樣系統的領悟,這是張原的優勢,其中包含後世先進的學習理論——

夕陽西下,人影散亂,拙政園雅集雖然只有短短一日,卻給蘇州士子印象極深,與會諸生都要求加入翰社,張原因爲在蘇州不能多耽擱,就請範文若、文震孟和馮夢龍負責翰社蘇州府分社的籌建事宜,範文若爲翰社蘇州分社社首,文震孟和馮夢龍爲社副,翰社三規條的首條略作修改,不作年齡限定,因爲文震孟和馮夢龍都超過了三十五歲,規條現在可以靈活一些,畢竟只是暫行,正式規條將在明年三月在山陰舉行翰社第一次社集時商議決定——

蘇州三日,張原自感收穫不小,翰社在蘇州打開了局面,他與馮夢龍、文震孟結爲了好友,馮、文二人年齡都比張原大了一倍有餘,但都只敢與張原平輩論交,張原待人接物的穩重、學識修養的淵深,沒有人敢因他年少而輕視他——

六月初七日午後,張原一行離開蘇州,先要乘船經大運河至丹陽,因爲大運河在常州折而向北往鎮江,張原等人將在丹陽乘船進入向西的句容河,南京工部丁尚書幾年前督民夫拓寬挖深了句容河道,句容河與秦淮河連通,水路交通便捷。

那馮夢龍一直隨船送張原兄弟三人到常州,船上兩日,馮夢龍與張原暢談話本、山歌、戲曲,極是投機,馮夢龍答應在年底前寫出十卷擬話本小說交由翰社書局刊印,每卷一萬字左右,預計寫四十卷,定名《警世通言》,已完成的《古今小說》四十卷雖已由綠天館書局刊刻印行,但明朝沒有什麼版權法的,綠天館可以印,別的書局也可以印,張原將把《古今小說》改名《喻世明言》重刻刊行——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有了,《醒世恆言》還會遠嗎,明朝最著名的擬話本小說“三言”將提前問世,馮夢龍一時無構思無素材又有何妨,張原會寫信提醒他,張原熟讀“三言”,雖不能背誦,但故事梗概是知道的,什麼“賣油郎獨佔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馮夢龍只須根據這大綱演繹就行,適當灌水無妨——

若問何謂灌水?描寫人物容貌或者巫山雲雨就來大段大段詩詞那便是灌水。

月票排名掉到五十名開外了,悲摧無比,求書友們票票支持。

第320章 毀與譽第187章 居然草堂面試第299章 通天塔第424章 口福第378章 小手婆婆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221章 惡紳猛於虎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276章 遠方和天上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54章 雪精第253章 周瑜打黃蓋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486章 勝負一線書友何剪燭2012評賊道三癡之四善第125章 夜船航第333章 兩難第116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弄清寒mm論春夢及其他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216章 癲狂第16章 蝴蝶振翅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41章 秋葵之美第95章 菊花之約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411章 疑似偷歡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71章 嬰姿第63章 姚記書鋪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119章 龍門解衣第14章 兔子,走着瞧第138章 履純履潔第440章 血紅雪白第424章 口福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467章 火槍驚魂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50章 息怒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330章 溫柔鄉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318章 總裁錢謙益第78章 蟹會第339章 解元第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63章 姚記書鋪第92章 大宗師到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179章 赤須漢、姣長女第8章 宿慧第282章 無癖之人不可交第428章 大雪中的辯論(中)第206章 一招鮮吃遍天第171章 劈破玉第185章 南屏晚鐘第71章 嬰姿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130章 日子也可以這麼過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477章 景福宮之變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256章 波心蕩轉兩篇誇小道誇雅騷的帖子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193章 長袖善舞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462章 小貞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53章 後園私會第456章 山海關第29章 訓師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281章 調虎離山第302章 難題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177章 姐妹錯認第42章 華麗的蝨子第105章 小聘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305章 王見王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181章 雙姝操選政第50章 息怒
第320章 毀與譽第187章 居然草堂面試第299章 通天塔第424章 口福第378章 小手婆婆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221章 惡紳猛於虎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276章 遠方和天上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54章 雪精第253章 周瑜打黃蓋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486章 勝負一線書友何剪燭2012評賊道三癡之四善第125章 夜船航第333章 兩難第116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弄清寒mm論春夢及其他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216章 癲狂第16章 蝴蝶振翅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41章 秋葵之美第95章 菊花之約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411章 疑似偷歡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71章 嬰姿第63章 姚記書鋪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119章 龍門解衣第14章 兔子,走着瞧第138章 履純履潔第440章 血紅雪白第424章 口福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467章 火槍驚魂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50章 息怒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330章 溫柔鄉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318章 總裁錢謙益第78章 蟹會第339章 解元第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63章 姚記書鋪第92章 大宗師到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179章 赤須漢、姣長女第8章 宿慧第282章 無癖之人不可交第428章 大雪中的辯論(中)第206章 一招鮮吃遍天第171章 劈破玉第185章 南屏晚鐘第71章 嬰姿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130章 日子也可以這麼過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477章 景福宮之變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256章 波心蕩轉兩篇誇小道誇雅騷的帖子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193章 長袖善舞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462章 小貞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53章 後園私會第456章 山海關第29章 訓師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281章 調虎離山第302章 難題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177章 姐妹錯認第42章 華麗的蝨子第105章 小聘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305章 王見王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181章 雙姝操選政第50章 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