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一抄到底

張原卯時初起牀,吃了半碗肉餡匾食,現在是辰時三刻。就已經覺得有點餓了,長耳竹籃裡有六塊巴掌大的sumi餅,手指輕觸,還有餘溫,便拈起兩塊su黴餅吃了,喝了兩口水,打量整個考棚,考棚呈長方形,三面透風,只一面有牆,棚內擺放着二十八張連座長條桌,每張桌子有兩夾多長,可坐八人,整個考棚可容兩百多人,象這樣的考棚有十二個,呈八卦狀排列,圍在中心的是大堂和申明亭考生陸續到來,原本空闊的考棚越來越擁擠,張原所在的那條連座長桌很快就坐滿了人,這些儒童磨墨、吃食、搶座位、考籃碰撞、

呼朋喚友,一時間考棚內嘈雜無比,張原只在社學讀過半天書,所以不認識什麼人,獨自安安靜靜坐在一邊,他不認識別人,可別人認識他,在他右側的一個二十來歲的儒童向他拱拱手,低聲道:“張公子,還請多照應啊。”

又來一個要照應的,看來縣試作弊是很普遍的,張原微笑道:“在下亦是心裡七上八下打鼓呢,仁兄若作得早,還幫小弟代作兩篇如何?”

那儒童愕然道:“張公子是口占八股、七步成詩的呀,怎麼一?”

張原道:“那都是傳言,傳言信不得的,知道嗎,1小弟今日就仰仗仁兄了,等下你寫一個字我就抄一個字,一抄到底,絕不遺漏一”

那儒童目瞪口呆半晌,提着考籃去找別的座位坐,不和張原同桌了,這寫一個字就抄一個字的誰受得了啊。

人丁,丁”擊磐六響,兩千五百二十三名考生盡數入場,考棚龍門封門落鎖,這時是正辰時,要三個時辰後才能放頭牌開龍門。

山陰縣令侯之翰是主考官,從出題到閱卷都是主考官一個人的事,孫教諭、朱訓導等教官只幫忙維持考場秩序。

見縣尊大人步入考棚中心的大堂,十二座考棚再千五百多考生霎時都安靜下來,等待出題,很大一部分考生都在心中默禱,期望能猜中題一過了大約半刻時,十二個縣衙胥吏舉着十二塊題牌進入十二個考棚,張原眼力不好,離得遠,還沒看清題牌上的字,他身邊的一個儒童就已經嚷嚷道:“一個題是“國有道不”另一個題是“如有用我,便有儒童叫苦道:“我的親孃哎,我只知邦有道,不知國有道,哪位仁兄指點一下,這題是出自哪裡啊?”

沒人搭理他。

那胥吏大聲道:“題目就在題牌上,看清楚了,眼睛不好使的豎起耳朵聽好了,一個題是“國在道不”另一個題是“如有用我,一”

一邊說着,一邊舉着牌子繞棚一週,然後將題牌插在考棚正前方的木臺邊,這胥吏坐在高高木臺上俯視衆考生,還有一個衙役在考棚那一端監考,見考棚交頭接耳、盈盈沸沸,胥吏喝道:“各安本座,不得喧譁,再看到交頭接耳說話者,叉出考棚,發現夾帶抄襲者,戴枷示衆。”

考棚漸漸靜下來,然後便是展開卷紙的“沙沙”聲、咳嗽聲、鞋子磨地聲、嘆氣咂嘴聲,難有真正的靜。

張原倒了一點水在紅絲硯上,捏着牛舌墨慢慢地磨,一邊思索“國有道不”這道小題,此題出於《中庸》,完整的句子應該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這是截上題,是縣試常用的小題出題法,想了大約半刻時,一硯墨已經磨得膠濃,張原沒有動筆,繼續想另一道題“如有用我”這題出於《論語》,全句是“如有用我者,吾其爲東周乎?”這也是截上題這兩題不算難,張原心中篤定,也不忙作文,方纔思考了一刻時,兩篇八股題的破題、承題都想好了,他的長處就是善於打腹稿,這與下盲棋是一個道理,心裡有一張紙,心意一動,墨字滿紙冷眼看考棚內其他考生,煞是有趣:有那連題目出處都不知道的,抓耳撓腮,不停嚥唾沫:有那伸長脖頸想偷看鄰座的,鄰座卻橫着肘護着捲紙不讓他看,當然不讓看了,不然抄得一模一樣,縣尊大人肯定要追查的:絕大多數考生都在起草稿,邊想邊寫,張原發現有不少連座的考生互相打眼色,將草稿紙暗中傳遞,木臺上坐着的胥吏也不怎麼管,可當你以爲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管時,他卻突然跳下木臺,揪出一個考生,扯着那考生的青衿,那青衿裡側密密麻麻寫着淡紫字跡後面的衙役也過來幫忙揪扯,說道:“這是用藥汁寫的,用壁泥一滲,先前搜檢時看不出來,現在用手一搓,泥粉脫落,字跡就顯現了。”

胥吏道:“只聽說鄉試時有這作弊的法子,沒想到小小的縣試也有,走,見縣尊去。又着那哭哭啼啼的儒童出考棚去了。

殺一儆百,衆考生都慄慄危懼,各自收斂,考棚爲之一肅。

又過了一個時辰,張原依舊不答題,將幾塊sumi餅吃光,然後雙肘支桌,雙拳抵額,閉目養神,兩篇八股已在心裡,只等“颼颼颼”動筆刷到紙上。

近午時,侯之翰巡場踱到二堂東號這邊,看到了張原,別有考生都在一邊思索一邊作文,張原支着腦袋象是睡着了,看張原面前的捲紙和草稿紙,一個字也沒有…

侯之翰眉頭微皺,心想:“怎麼回事,這兩道小題把他難住了?”

輕輕敲了一下桌子,提醒道:“趕緊答題。”

張原“啊”的一聲坐端正,向侯縣令一躬身,提起筆在捲紙上就寫,竟不起草稿,侯縣令就站在邊上看他寫,張原現在的一筆小楷已大有長進,雖算不得好,但中規中矩,看着不會覺得礙眼了,先作的是“國有道不”這題,只見張原寫道:“達觀其所守,而君子之大勇見矣。蓋達則所守易變也,而能不變焉,非大勇則孰與於斯。且和不流,中不倚,固可以言強矣,然未於其所遇觀之故之也……故曰強哉矯,信乎非天下之至強弗能也。”

張原下筆如風,看着那羊毫筆尖在捲紙方格上騰挪跳動,很快一篇近四百字的四書小題八股文就寫好了,緊接着就作下一篇“如有用我”破題道:“聖人廣賢者之見,示以用世之大權焉。蓋東周可爲,用則實有其事矣。此夫子無可無不可,非子路所能知也……”

張原寫這後一篇八股雖也是代聖賢立言,卻也有自己深沉的感慨,孔子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的仁義之道,卻最終只能回魯國授徒講學,他張原生逢此末世,yu要力挽狂瀾,比孔夫子匡扶周室還要艱難百倍吧,孔子有堅定不移的理念,絕不願改變,而他不同,他要與世浮沉,從中尋找一切可能的契機,在這篇八股文的大結中他寫道:“用而興周室,聖人神化不測之用,子路尚未能知,後人之紛紛揣度又奚爲也。”

侯之翰見張原不須一頓飯時間將兩篇八股文寫完,笑了笑,說道:“填好名字,揭去浮簽,交到大堂來。、,一邊走一邊微笑搖頭,搖頭絕不是表示張原八股文寫得不好,而是驚歎其捷才,只兩刻時,兩篇八股刷到紙上,當然,張原先前已想了很久了,但這樣不用草稿,直接謄真能不錯一字的,恐怕只有張原一個人吧。

張原捧着捲紙出考棚來到中心大堂,向侯縣令行禮,又向旁邊的孫教諭施禮,孫教諭笑呵呵過來接他捲紙,轉呈侯之翰道:“張原是第一個交卷的,縣尊現場批卷吧。”

侯之翰先前已看過,這時執着硃筆,一路閱卷一路圈點下來,兩篇八股文滿是硃筆圈圈,然後遞給孫教諭道:“教官且看看,此捲過得否?”孫教諭執卷細看,不時用手敲一下膝蓋,須臾兩篇看完,道:“鄉試中式的墨卷也不過如此,依下官看,本次縣案首非張原莫屬。”侯之翰是主考官,當然要矜持一些,不肯輕易許諾,說道:“後面還有兩千多考生,焉知沒有更佳的制藝。”對張原道:“不枉王老師對你的悉心教導,這樣的制藝中是必中的,三日後揭曉出榜,本縣還要把前十的墨卷張貼示衆,看誰還有閒言碎語。”

看來考前有針對張原的流言,無非是說侯縣令會包庇張原云云,但在這件事上,侯之翰絲毫不懼流言蜚語,張原是提學大宗師親口說了要送到道試去考的,而且張原也的確才華高妙,這樣的八股制藝就是在會試中式也不是不可能,那些宵小流言,又何足懼!

侯之翰對張原道:“現在還只是午時,你且在申明亭等着,再有幾個人交卷,就放你出去。”張原便去考棚提了長耳竹籃到申明亭上坐着,等了大半個時辰,亭上有子二、三十個交卷的儒童,衙役班頭劉必強便過來招呼放頭牌出去,一出考棚龍門,卻見幾班吹鼓手上前報喜,問那住得近的儒童,就吹吹打打送到家去報喜討賞,有一個交卷早的考生是因爲題目都不知道出處,破不了題,胡亂寫了幾句就交卷了,卻也被當作放頭牌的優秀儒童送到家中討賞,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書友們果斷支持一下一抄到底的張介子吧,求票求票!@。

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248章 風雨夜第496章 行路難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474章 八百館生第424章 口福第286章 童年的承諾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229章 先慮敗第441章 自討苦差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263章 無故加之而不怒第405章 奸臣第29章 訓師第299章 通天塔第477章 景福宮之變第163章 蓮花原屬似花人第76章 紈絝風采第343章 將遠行第371章 聲東擊西第203章 航船夜雨一夕燈第201章 遙望薩爾滸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長成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451章 慕少艾第499章 風狂雨急能立定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第231章 火燒董宦(下)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456章 山海關第53章 後園私會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466章 端陽雨第222章 吳龍惡手第174章 期待聊齋**第225章 棄子第129章 撒嬌也生硬第412章 顏面第241章 射蟬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155章 百人敵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153章 天降小任第1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139章 百般刁難張案首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464章 啞女之秘第261章 三重門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19章 左耳進右耳出第77章 牛刀小試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265章 射圃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408章 木瓜詩第380章 疑雲第305章 王見王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229章 先慮敗第118章 米芾雲山第196章 送師南浦第89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135章 驛遞斟合牌第184章 九字訣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98章 少女蹴鞠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400章 有喜第457章 詩與血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255章 佳麗地第32章 金剛怒目第125章 夜船航第225章 棄子第255章 佳麗地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335章 打臉第499章 風狂雨急能立定第56章 剎那養成第408章 木瓜詩第268章 張原出監第321章 瘋狂的石頭書友何剪燭2012評賊道三癡之四善
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248章 風雨夜第496章 行路難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128章 西湖功德主第474章 八百館生第424章 口福第286章 童年的承諾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229章 先慮敗第441章 自討苦差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263章 無故加之而不怒第405章 奸臣第29章 訓師第299章 通天塔第477章 景福宮之變第163章 蓮花原屬似花人第76章 紈絝風采第343章 將遠行第371章 聲東擊西第203章 航船夜雨一夕燈第201章 遙望薩爾滸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長成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451章 慕少艾第499章 風狂雨急能立定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第231章 火燒董宦(下)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456章 山海關第53章 後園私會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466章 端陽雨第222章 吳龍惡手第174章 期待聊齋**第225章 棄子第129章 撒嬌也生硬第412章 顏面第241章 射蟬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155章 百人敵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153章 天降小任第1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139章 百般刁難張案首第294章 湖心亭看雪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464章 啞女之秘第261章 三重門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19章 左耳進右耳出第77章 牛刀小試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265章 射圃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408章 木瓜詩第380章 疑雲第305章 王見王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229章 先慮敗第118章 米芾雲山第196章 送師南浦第89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135章 驛遞斟合牌第184章 九字訣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98章 少女蹴鞠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400章 有喜第457章 詩與血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255章 佳麗地第32章 金剛怒目第125章 夜船航第225章 棄子第255章 佳麗地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335章 打臉第499章 風狂雨急能立定第56章 剎那養成第408章 木瓜詩第268章 張原出監第321章 瘋狂的石頭書友何剪燭2012評賊道三癡之四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