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

..順天府至公堂面闊七間,五脊懸山頂,青磚牆,琉璃瓦,是順天府貢院最氣派的建築,匾額上的“至公堂”三個大字是萬曆初年張居正下令重修貢院時親筆所題,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皇帝對其進行清算,差點開棺戮屍,張居正施行的卓有成效的新政也大半被廢除,但這塊匾額卻沒人更換,至今猶高懸着——

在至公堂右側第三間有一塊漆成黑色的板壁,違式的硃卷就貼在這裡,大約有四、五十份,遮蔽了大半板壁,這些違式的卷子有的是因爲首場七篇的凡起與大結的字眼相同、有的是二場詔表格式違例、有的是在卷中自敘生平,但犯廟諱的卷子獨此一份,徐光啓微微躬着身子,正在細看這份卷子,一頁頁的翻,從第二篇看到第七篇,夕陽從堂前的兩株樹葉脫盡的柿子樹間照過來,徐光啓神情肅然,他將揭起的卷子放下,在廊上踱了一會步,拿定了主意,返回《春秋》閱卷一房,把房官張鶴鳴請到這邊來看這份落卷——

張鶴鳴看罷,半晌方道:“這應該是今科會試名列前茅的佳作啊,可惜是犯諱,若只是塗抹污卷這樣的違式,我都會持捲去劉院長處說情,可惜,可惜,愛莫能助啊。”

張鶴鳴連連搖頭,惋惜之情溢於言表。

徐光啓不肯就這麼放棄,他敢斷定這卷子就是張原所作,他必須要幫助張師弟,說道:“張大人請細辨這違式的首篇與其他六篇的區別。”

張鶴鳴又細看第一篇,皺眉道:“這第一篇與其他六篇相比遜色不少,科場重首藝誰人不知,爲何該考生會如此顛倒,還犯廟諱!”

“張大人請看這最後一篇。”徐光啓將卷子翻到最後一頁。指着那個缺了一筆的“鈞”字:“該生作到最後一篇。應是精力疲倦之時,卻猶記得避御名之諱,怎麼可能會在第一篇時犯先帝廟諱!”

張鶴鳴濃眉一聳。側頭看着徐光啓,神色凝重,問:“徐翰林是指此卷首篇謄錄有誤?”

徐光啓道:“應該是刻意爲之。”

科場舞弊。非同小可,張鶴鳴看了看硃卷上的戳印,謄錄生名叫卓笑生,說道:“但拆彌封驗墨卷要等到放榜後——”

徐光啓道:“若等放榜後再驗證,那豈不是爲時已晚。”

張鶴鳴直視徐光啓,問:“你知這考生是何人?”

徐光啓搖頭道:“不知,但人才難得,相信張大人也是這麼考慮的。”

張鶴鳴點點頭,躊躇片刻。說道:“子先兄與我一起去見劉院長,看看能否破例先驗這份墨卷。”便將這份貼出的卷子揭下,房官把已貼出的違式卷子又揭下。這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因爲事後很容易遭致非議和彈劾。

劉院長就是今科會試的副主考官劉楚先,身兼數職。既是禮部尚書,又是翰林院大學士兼掌詹士府事,是徐光啓的頂頭上司——

在副主考閱卷房,劉楚先聽了張鶴鳴與徐光啓之言,又仔細看了這三場硃卷,除了違式的首藝,其他無論是經題八股還是詔表策論,皆是上佳的制藝,劉楚先沉吟道:“茲事體大,還得請吳閣老作主。”

於是,劉楚先又領着張、徐二人到主考官吳道南處,吳道南是江西崇仁人,萬曆十七年己丑科榜眼,歷任少詹事、禮部右侍郎,去年入閣爲輔臣,爲官清廉正直,平易近人,不屬東林,也不屬浙、楚、齊三黨,但因爲六年前庚戌科狀元韓敬涉嫌通關節舞弊是吳道南首先揭發,而韓敬是宣黨首領湯賓尹的門生,宣黨自然視吳道南爲敵,此次吳道南主持丙辰科會試,朝中宣黨官員都盯着吳道南呢,所以吳道南在貢院內簾分外謹慎,儘量不要授人以柄,不料還是出事了,副主考劉楚先和春秋房的張鶴鳴、徐光啓給他出了難題——

吳道南看了卷子,這制藝的確優秀,就是取爲第一名會元也無人能指摘,但首卷犯諱如此明白,謄錄生還有補註,這表明不會是謄錄生疏忽寫錯,那就只有兩個可能,一是原墨卷的確如此,這考生精雕細琢卻在最關鍵處出了大漏洞,這隻能怨命;二是那位名叫卓笑生的謄錄生被收買故意寫錯來陷害這位考生,可是墨卷送到謄錄所已經是彌封好的,那謄錄生怎麼可能辨別出哪份墨卷是他要陷害的那個人的?

這樣一想,吳道南不禁心頭悚然,若真是那位謄錄生要陷害這位考生,並且能確認彌封好的墨卷,那就表示這謄錄生在貢院內還有同謀,這要是牽扯出來,就要釀出科舉大案了,恐怕對他這個主考官來說也很不利,宣黨、齊黨甚至浙黨的言官必以此事掀起大波瀾,但若說要將此事壓下去不聞不問那更是後患無窮,而且他吳道南也絕非那等人——

吳道南深思熟慮後開口道:“原墨卷在外簾收掌試卷官處,現在內外簾隔絕,也無法去外簾調取墨卷來驗,目下只有一個辦法,暫把這份卷子放在我處,算是取中的,今科例取三百四十四人,我填寫紅號草榜時就把這個卷號添在末尾,然後交監臨官去調取墨卷來驗,若墨卷首藝也違式,那就黜落,少取一人也是可以的,這個往科有先例,如果其中真有舞弊陷害,那就從這個謄錄生開始嚴查,絕不放過幕後元兇——劉尚書,你們三位以爲如何?”

劉楚先、張鶴鳴、徐光啓皆道:“吳閣老處置很得大體,下官敬服。”

就這樣,《春秋》閱卷一房的閱卷風波暫時平息,內簾的閱卷、薦卷照常進行,寫紅號草榜及調墨卷、拆封、唱名將於二月二十六日傍晚開始,二月二十七就是正式放榜之期——

……

這日清晨,張原在院中兩個大荷花缸之間練太極卷,商周祚推門出來立在高高的階墀上看着,張原收勢向內兄施禮,商周祚含笑道:“介子。今日是澹然二十歲的生日啊。你還記得否?”小妹澹然幼失怙恃,依兄嫂長大,商周祚對幼妹的生日比自己兩個女兒的生日記得還清楚。

張原應道:“是。這幾年澹然生日我都會去見她,今年卻分隔兩地了,極是想念。”現在他心裡最牽掛的是澹然的分娩。

商周祚擡眼望着對面東廂房屋脊。目光悠遠,說道:“會稽二月,春暖花開,那杏花寺的杏花這時都綻放了吧,歲月如流,我妹澹然轉眼就雙十年華了,我已有五年多沒看到她了。”目光下移,看着張原:“介子,這次你中了進士。就把她接到京中,嗯,七、八月間去接。那時天氣不冷不熱正好。”商周祚看了張原的三場制藝。說必中無疑,就看名次高低了。

小景徽笑眯眯走了出來。這女孩兒總是這麼高興,婢女芳華已經侍候她梳洗停當,女孩兒前發覆額,後發垂肩,不再穿臃腫的冬衣寒裘,而是薄襖長裙,顯得嬌小伶俐,先向爹爹和張原各行一禮,然後脆聲問:“爹爹,那小姑姑來京時是不是把小寶寶也要抱來?”

商周祚笑道:“那是當然。”

小景徽便問張原:“張公子姑父是喜歡男寶寶還是女寶寶?”

張原笑,答道:“都喜歡。”

小景徽道:“那就讓小姑姑各生一個好了。”

商周祚板着臉道:“不許饒舌。”

小景徽看着爹爹的臉色,察知爹爹沒有生氣,又道:“爹爹,小姑姑是今天生日,那明天就是我的生日,明日我想讓張公子姑父帶我去滿井遊玩,請爹爹准許。”

商周祚皺眉道:“又要糾纏你姑父嗎。”

張原對商周祚道:“大兄,遊滿井是我早就答應了景蘭、景徽的,明日我族叔、族兄還有祁虎子都會去,待放了榜,不管中沒中,怕都沒時間、沒心情遊玩了。”

商周祚這才點頭允了,小景徽甚喜,向張原揚眉一笑,蹦蹦跳跳往後院看穆真真練小盤龍棍去了。

商周祚看着小女兒的背影,對張原道:“當初澹然裹足,痛得直哭,我不忍心,就沒讓她裹,如此一來,這兩個小的就跟她姑姑的樣,都不裹足了,以前還擔心她們嫁不出去呢,哈哈。”

張原笑道:“大兄英明,不裹足好啊。”

商周祚道:“也是緣分,恰好遇到介子就是不喜裹足的。”

張原道:“我將號召翰社同仁摒棄這裹足陋習,祁虎子已然熱烈響應。”

商周祚哈哈大笑,西廂房裡還傳出傅氏的輕笑。

商周祚去都察院後,張原也帶了武陵和汪大錘出門前往大隆福寺,他今日召集翰社諸人在大隆福寺聚會,張聯芳、洪承疇、黃霆、孫元化,還有其他十幾位浙江舉人也都參加了,出示各自科場中的制藝,相互品評、切磋,公推張原的制藝爲第一,認爲張原這次一甲有望,張原自己當然是很謙遜的,會試結果由考官來定,翰社公推算不得數——

黃昏時分,張原回到內兄的四合院,穆真真迎了出來,手裡拿着好幾封信,喜道:“少爺,若曦大小姐、微姑,還有青浦楊秀才的信到了。”

“姐姐她們應該才收到我的信吧,怎麼就有信來?”

張原很是高興,先拆姐姐的信看,姐姐的信是大年三十除夕夜寫的,那時他的信纔剛寄出,姐姐當然還沒有收到,只是牽掛着赴京的弟弟,先就寫信來了,盛美商號已在去年十一月底與民信局訂立合作契約,對於盛美商號的信件或物品,民信局會優先、優質運送,張若曦在信裡向弟弟張原報知盛美商號近來的發展情況,除青浦外,就數杭州分號盈利最多,南京分號將於新年二月初開張,也是王微一手籌備的,王微很有經營頭腦,此時此刻她寫信,王微就在她身邊,在信的最後,張若曦說將於二月上旬啓程回山陰母家,幫母親照看好澹然,請張原放心——

而在王微信裡,卻是隻字不提盛美商號的事,滿紙情意綿綿,信末附詩一首,這是她從南京去青浦途中泊舟白蜆江畔時寫的,詩曰:

“一葉浮空無盡頭,寒雲風切水西流。蒹葭月裡村村杵,蟋蟀霜中處處秋。客思夜通千里夢,鐘聲不散五更愁。孤蹤何地堪相托,漠漠荒煙一釣舟。”

詩寫得楚楚可憐。

張原微笑着,最後看楊石香的信,楊石香向他彙報翰社書局的情況,《喻世明言》二十卷本已經刊刻印行,還有《警世通言》前十卷,銷售勢頭甚好,乙卯年翰社書局(不包括範文若的蘇州分局)共盈利一千八百六十七兩銀子,根據書局頭三年的盈利不予分紅的契約規定,已把這些銀子全部作爲各股東的追加股本——

小景徽過來問:“張公子哥哥,是小姑姑回信了嗎?”

張原道:“不是,是我青浦的姐姐寫來的信。”岔開話題道:“明日一早去遊滿井,準備好了沒有?”

小景徽喜道:“準備好了,明日天一亮就去嗎?”

張原道:“讓廚下早些煮匾食,吃了就去。”

……

翌日一早,祁彪佳就趕來了,僱了兩輛馬車,在岳父大人宅中吃了匾食,張聯芳和張岱叔侄也到了,都帶着女眷,於是帶上景蘭、景徽姐妹一起去遊滿井,滿井在北京外城的東北方,從東四牌樓到滿井大約有十二、三里路,馬車出了東直門,折而向北,半個時辰也就到了。

初春,安定門外士女雲集,都是來遊滿井的,但見高柳夾堤,一望空闊,被冰雪嚴寒困在城中數月的京城士女,此時若脫籠之鵠,個個臉上喜氣洋洋,眺望遠山,山爲冬雪所洗,鮮妍明媚,娟然如倩女新妝;近看古濠水,冰雪融化,波色乍明,岸邊柳枝將舒未舒,柔條拂風,春意盎然——

景蘭、景徽這兩個女孩兒最是歡喜,來北京三年,還是第一次到北城外遊玩,小景徽東張西望問:“滿井在哪裡呢?”

張聯芳是好遊的,年年開春都要遊滿井,指着不遠處一個八角亭道:“井在亭中。”

————————————————————

科舉最後的重頭戲,請書友們多些耐心,多多支持,明日揭榜,精彩紛呈,呃廣告。..

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103章 誰解風情?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53章 後園私會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261章 三重門第53章 後園私會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405章 奸臣第265章 射圃第101章 就是她第317章 何愛阿堵物第52章 憂心錯占鳳凰儔第97章 春夢第462章 小貞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83章 外來和尚好唸經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292章 驚才絕豔第402章 非禮勿多視第264章 祭酒面試第264章 祭酒面試第270章 梳攏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424章 口福第437章 天大的秘密第470章 私約第238章 朝中無人莫經商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217章 翩然一羽雲間鶴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2章 釣之夏第478章 挑釁第181章 雙姝操選政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396章 暴死第51章 悶騷第23章 山陰縣衙第250章 官高即是仙第240章 有我之境第414章 說死第159章 將飲茶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99章 芳心繚亂第102章 將何往?第8章 宿慧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173章 磨鏡焚香說楊妃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308章 女人心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89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228章 沉舟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96章 飽暖思美人第3章 蒙目棋第324章 宜冠本房第6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401章 吃奶第253章 周瑜打黃蓋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161章 青樓與紅樓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412章 顏面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48章 真真認主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301章 橫刀奪愛第339章 解元第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317章 何愛阿堵物第174章 期待聊齋**第325章 巧遇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224章 頂缸第360章 呂仙乞夢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201章 遙望薩爾滸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4章 兔亭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四封推感言第103章 誰解風情?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280章 嫁禍大名士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381章 空惹一身羶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
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103章 誰解風情?第326章 我愛燧發槍第53章 後園私會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261章 三重門第53章 後園私會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405章 奸臣第265章 射圃第101章 就是她第317章 何愛阿堵物第52章 憂心錯占鳳凰儔第97章 春夢第462章 小貞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83章 外來和尚好唸經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292章 驚才絕豔第402章 非禮勿多視第264章 祭酒面試第264章 祭酒面試第270章 梳攏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424章 口福第437章 天大的秘密第470章 私約第238章 朝中無人莫經商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217章 翩然一羽雲間鶴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2章 釣之夏第478章 挑釁第181章 雙姝操選政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396章 暴死第51章 悶騷第23章 山陰縣衙第250章 官高即是仙第240章 有我之境第414章 說死第159章 將飲茶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99章 芳心繚亂第102章 將何往?第8章 宿慧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173章 磨鏡焚香說楊妃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308章 女人心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89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228章 沉舟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96章 飽暖思美人第3章 蒙目棋第324章 宜冠本房第6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401章 吃奶第253章 周瑜打黃蓋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161章 青樓與紅樓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412章 顏面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48章 真真認主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301章 橫刀奪愛第339章 解元第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317章 何愛阿堵物第174章 期待聊齋**第325章 巧遇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224章 頂缸第360章 呂仙乞夢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201章 遙望薩爾滸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4章 兔亭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四封推感言第103章 誰解風情?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280章 嫁禍大名士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381章 空惹一身羶第429章 大雪中的辯論(下)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