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

鄭貴妃待朱常洛離了啓祥宮後,又向萬曆皇帝哭訴道:“皇上,這要是把龐保、劉成交出去受審,天知道那些外臣會怎麼教唆編排臣妾,臣妾一族要死無葬身之地了。[本書來源?/?穀粒網]”

萬曆皇帝道:“誰說要把龐、劉二人交出去受審?”

鄭貴妃鬢釵不整,臉上脂粉雜着淚痕,疑『惑』道:“皇上不是答應哥兒拿問龐保、劉成嗎?”

萬曆皇帝道:“是答應了,但朕沒說要送到宮外審訊,朕只讓三法司在文華門前審問龐、劉二人,還要命司禮監的人在旁監督,豈容外臣編排你。”

鄭貴妃這才安心,拜謝皇上寬容恩寵。

六月暑天,外面赤日炎炎,高廣軒敞的啓祥宮後殿卻是清涼舒爽,萬曆皇帝讓鄭貴妃在他身邊坐下,端起龍苑報春茶抿了一口,對鄭貴妃道:“阿秀,你以後對哥兒要和善一些,哥兒別無長處,勝在仁孝。”

鄭貴妃辯道:“臣妾何時對哥兒不和善了,難道皇上還在疑心臣妾?”

萬曆皇帝微笑道:“你是何等聰明的人,怎麼會派個半瘋半傻的人去闖東宮。”

萬曆皇帝這話雖是在爲鄭貴妃開脫,但在鄭貴妃聽來卻很是刺耳,不悅道:“皇上此言何意啊!”

萬曆皇帝道:“別無他意,朕只是要讓你明白,哥兒的儲君之位誰也不能動搖,不然會生大『亂』,洵兒在洛陽也很好,安安穩穩做他的福王,不用多『操』心,你也看到了,朕當這個皇帝其實並沒多少快活,還好遇到了你——”說着,輕輕撫了撫鄭貴妃的手背,略有些浮腫的大臉顯現溫柔神『色』。

鄭貴妃幽幽嘆了口氣。當年洵兒出生時,皇上曾向她許諾立洵兒爲太子,但隨即被外廷大臣察覺苗頭,要求冊立皇長子爲太子的奏疏如雪片般飛來,慈聖皇太后那邊也支持立朱常洛,皇上想盡辦法拖了十幾年,最終還是扛不住來自太后和外臣兩方面的壓力。只有立朱常洛爲太子,洵兒不得不就藩洛陽——

時勢如此。想要易儲已無可能,鄭貴妃算是死了心了,說道:“皇上的恩龐,臣妾豈有不知,只是洵兒自前年離京,我們母子已有兩年多未曾相見,臣妾是日夜思念。時常落淚。”

萬曆皇帝寬解道:“當年母后也很思念我弟潞王,卻也不能想見就見,祖制如此啊。”

西暖閣外的庭院陽光熾熱,恩愛三十餘年的萬曆皇帝和鄭貴妃二人坐在閣中長窗下,望着庭院邊那兩株古柏鋪展出的濃蔭,久久不語,大明朝這一對最有權勢、最尊貴的人此時與那些爲兒女煩惱的尋常老夫『婦』沒什麼兩樣。

……

六月初六,北京習俗管這一天叫天貺節,這日民衆汲井水做醬醋、浸瓜茄,又將衣物在烈日下曝曬。俗語有云“六月六,雞子要曬熟”,這日的陽光是最熾烈的,皇宮內府也把列朝實錄和列朝御製文集鋪在烈日下曬——

翰林院這日也在曬書,張原、周廷儒幾個年輕翰林跟在侍讀學士郭淐身邊幫忙整理晾曬典籍,大約巳時初刻,忽有內侍來傳旨,皇帝要在慈慶宮召見內閣輔臣、六部五府堂官以及科道官。翰林院除堂官外再着兩名修撰前往,以備修書撰史——

郭淐驟聞諭旨,驚惶失措。他在翰林院十幾年,從未有過皇帝召見之事。只從實錄中知道皇帝上一次召見大臣申時行、王錫爵、許國、王家屏是二十六年前的事,張原在一邊道:“郭學士,皇帝召見定是爲梃擊案之事,郭學士趕緊去吧。”

郭淐慌忙整理冠帶,叫周延儒和張原隨他一起去,周延儒是去年升任翰林院侍講的,原先也是修撰,熟知文翰制度,郭淐年老乘轎,張原、周延儒二人步行,從東安門入皇城,在宮城東華門外稍等了片刻,六部五府的堂官基本到齊,便有內侍出來引導衆官入東華門,來到慈慶宮大門外。

慈慶宮現在非復梃擊案前無人把守的樣子,而是警衛森嚴,內閣首輔方從哲、次輔吳道南,以及諸給事中已經先到了慈慶宮外,外臣們個個神情激動,皇帝已經幾十年沒召見過大臣了,上次傳臚大典只是過了一下形式,這回是真正的召見文武羣臣,真可謂是四十年來未有的盛事啊,雖然衆官都知道皇帝此次召見定與梃擊案有關,算不得什麼喜慶之事,但不管怎麼樣,皇帝肯出來視朝那就是國家百姓之福。

衆官分班列隊,方、吳兩位閣老在前,由司禮監的太監引導進入慈慶宮大門,過二門,直到穿殿的階墀下,卻見頭戴通天冠、身穿玄衣黃裳的萬曆皇帝已經在穿殿左門柱下西向而坐,皇太子朱常洛戴翼善冠、穿盤領窄袖赤『色』袍,立在萬曆皇帝右側,朱由校、朱由楫、朱由檢、朱徽嫙這四個皇孫、皇孫女並排立在左階下,都穿戴着皇室燕弁服,端端正正站在那一動不動,神情顯得有些緊張,尤其是六歲的朱徽嫙,小嘴緊抿,眼睛睜得大大的,看着一羣官員快步走近,她都要嚇得哭起來了,她因梃擊案受了驚嚇,當夜就生病了,這兩天才好了一些——

衆官見皇帝已經先在,便趕緊跪倒在階前行禮,沒什麼繁文縟節,萬曆皇帝開口道:“朕自前年聖母升遐,哀痛不已,今春以來足膝無力,不良於行,每日靜攝調養,昨忽有瘋癲張差闖入東宮傷人,外廷有許多閒言,今張差已畏罪驚嚇而斃,止將龐保、劉成、李萬倉、李自強四人拿問,其餘不許波及無辜之人,免傷天和——”

說了這些,萬曆皇帝有些氣喘,歇了片刻,又道:“皇太子乃國之根本,素稱仁孝,今年已三十五歲,如此長大,朕豈有不愛之理,且皇孫振振衆多,尤朕所深喜。奈何外廷紛紛疑我有他意,褔王已之國,去此數千裡,自非宣召,彼豈能『插』翅飛至?”說着,拉起太子朱常洛的手對階前跪着的羣臣道:“此兒極孝,我極愛惜。”

正巳時的太陽已經很曬。衆官跪在慈慶宮穿殿階前的日光裡一個個汗流浹背,伸長脖子望着殿檐下的萬曆皇帝。聆聽皇帝的訓示,張原聽力好,不用側耳靜心也能聽得一清二楚,心想:“皇帝這是在表演父子情深呢。”眯起眼睛細看階墀上萬歷皇帝一家子:

皇帝朱翊鈞方面大耳,坐在那裡自有一種養尊處優的帝王威勢,太子朱常洛畢恭畢敬侍立一邊,朱常洛也肥胖。父子二人形貌頗爲相似,站在左階 第 410 章 ,同意刑部的處理意見,同時將御史劉廷元貶爲鄧州判官、刑部郎中胡士相貶爲鄧州知州、刑部主事鄒紹光貶爲靈璧縣知縣、刑部主事王之寀貶爲全椒縣知縣、工科給事中何士晉出爲浙江僉事、在慈慶宮狂吠的御史劉光復削職爲民——

浙黨三人、東林黨二人被貶出京,看似雙方各打五十大板,但劉廷元是浙黨首領,在姚宗文聲譽受損的情況下,劉廷元又被貶,浙黨損失遠大於東林,本次梃擊案可以說以東宮和東林獲勝告終。

六月二十五日,王之寀離京赴南直隸滁州全椒縣任職,東宮太監王安悄然相送,王安對王之寀被貶感到很歉疚,王之寀笑道:“但得東宮安穩,王某縱死亦不足惜,貶爲縣官已是皇恩浩『蕩』。”

王安低聲道:“心一兄放心,早晚有回京重用之日。”王之寀,字心一。

王之寀正『色』道:“下官並非爲他日的榮華富貴計。”

王安忙道:“是,是,心一兄忠義,王安敬服。”

王之寀微微一笑,壓低聲音道:“梃擊案總算了結了,王公公此計絕妙啊,下官真正敬服的是王公公。”

王安道:“雜家也是有高人指點。”

王之寀一驚,忙問:“何人?”

王安道:“也是一名內官,暫不泄『露』其姓名,此人對東宮忠心耿耿。”

王之寀嘆道:“天下才智傑出、智謀深沉之輩多有,就看其才智是用在爲善還是爲惡上。”說罷,向王安一揖:“拜別公公。”解纜揚帆南去。

——————————————————

六千字更到,梃擊案結束,介子做講官的日子開始,向書友們求一張推薦票。()

第437章 天大的秘密第52章 憂心錯占鳳凰儔第40章 絕不饒恕第32章 金剛怒目第11章 竹亭、盲棋、看雨第102章 將何往?二封感言端午節的暖鞋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11章 竹亭、盲棋、看雨第480章 不見天日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336章 龍山與陶庵第418章 翻雲覆雨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217章 翩然一羽雲間鶴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228章 沉舟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477章 景福宮之變第325章 巧遇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353章 鏗鏘三人行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246章 殺威棒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132章 三英戰呂布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69章 風月場老手第44章 我意獨憐才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489章 景徽的病第52章 憂心錯占鳳凰儔第204章 紈絝情興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242章 並蒂蓮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141章 訓弟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449章 葉赫那拉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146章 敢有儒童操選政第451章 慕少艾第342章 後花園情結第378章 小手婆婆朱怡璇mm評雅騷千人千面書友何剪燭2012評賊道三癡之四善第272章 第一等聰明人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73章 一出門就相見第72章 越王橋上第32章 金剛怒目第455章 誓言與喜事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140章 眉月第152章 孺子護母第33章 七擒七縱第348章 金山夜戲第90章 夫人不如鳥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303章 有女懷春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52章 憂心錯占鳳凰儔第248章 風雨夜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404章 雄辯與強記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159章 將飲茶第351章 行路難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472章 夜宿碧蹄館第224章 頂缸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371章 聲東擊西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399章 私慾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第218章 白晝聽棋第474章 八百館生第496章 行路難第268章 張原出監第138章 履純履潔
第437章 天大的秘密第52章 憂心錯占鳳凰儔第40章 絕不饒恕第32章 金剛怒目第11章 竹亭、盲棋、看雨第102章 將何往?二封感言端午節的暖鞋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11章 竹亭、盲棋、看雨第480章 不見天日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336章 龍山與陶庵第418章 翻雲覆雨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217章 翩然一羽雲間鶴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228章 沉舟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477章 景福宮之變第325章 巧遇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353章 鏗鏘三人行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377章 天上神仙第246章 殺威棒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132章 三英戰呂布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69章 風月場老手第44章 我意獨憐才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489章 景徽的病第52章 憂心錯占鳳凰儔第204章 紈絝情興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242章 並蒂蓮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141章 訓弟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449章 葉赫那拉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146章 敢有儒童操選政第451章 慕少艾第342章 後花園情結第378章 小手婆婆朱怡璇mm評雅騷千人千面書友何剪燭2012評賊道三癡之四善第272章 第一等聰明人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73章 一出門就相見第72章 越王橋上第32章 金剛怒目第455章 誓言與喜事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140章 眉月第152章 孺子護母第33章 七擒七縱第348章 金山夜戲第90章 夫人不如鳥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303章 有女懷春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第243章 晨曦之美第52章 憂心錯占鳳凰儔第248章 風雨夜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404章 雄辯與強記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159章 將飲茶第351章 行路難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472章 夜宿碧蹄館第224章 頂缸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371章 聲東擊西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399章 私慾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第218章 白晝聽棋第474章 八百館生第496章 行路難第268章 張原出監第138章 履純履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