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痛打禿驢

張原把朝鮮書狀官金中清請來,讓金中清向張承胤介紹朝鮮人瞭解到的建州女真兵力概況,張承胤聽罷卻不以爲然,他說建州女真人口總數不過二十萬,奴爾哈赤麾下如何能有三萬長甲騎兵和五萬步卒,這絕無可能!

張承胤說得斬釘截鐵,張原這個第一次來遼東的詞林官還真沒法和他爭辯,搖了搖頭,說道:“奴爾哈赤去年就已立國稱汗,對我大明不臣之心彰顯,張總兵還得小心提防,多派哨探、間諜前往建州打聽對方虛實,這纔是知彼知己的長遠之計。”

張承胤點頭道:“張修撰說得極是,去年老奴妄自稱汗,李巡撫業已嚴詞加以訓斥,同時派人前往偵察,獲知建州一帶水災嚴重,女真人飢寒交迫,老弱死亡無數——”

說到這裡,這遼東總兵朗聲一笑,目視金中清,大聲道:“老奴自顧不暇,還怎麼對我大明用兵!”

張原道:“建州逢天災就更要防備了,那些女真人吃不飽穿不暖就會想着劫掠我大明,這已成了女真人習俗了,叫‘搶西邊’。”

張承胤笑道:“那是早年的事了,自李老將軍平了古勒城,女真諸部都老老實實,奴爾哈赤三年前還派人入京進貢,只想獲得一些賞賜,何敢犯邊。”張承胤口裡的“李老將軍”就是李成樑,李成樑鎮守遼東三十餘載,有功有過,奴爾哈赤能擴張成今日的勢力,與李成樑養虎爲患脫不了關係。

對這個張承胤沒什麼好說的了。血的代價有時是必須要付出的,不然張原的話沒有人信,倒會有人指責、彈劾他畏敵如虎、散佈悲觀言論,張原問:“李巡撫大約何日能歸廣寧?”遼東巡撫李維翰或許可以談一談。

張承胤道:“待張翰林從朝鮮回來應該就能見到李巡撫了。”

張原又見拜會廣寧鎮守太監魯淮,還沒說上幾句話,魯太監便託張原幫他帶一批真絲、綵緞、瓷器、木器去朝鮮販賣,即命一個商人來拜見張原。這個商人名叫張儒紳,四十來歲,是魯太監手下的皇商。魯太監道:“雜家這也是爲萬歲爺辦事。”

大明與朝鮮的貿易往來密切,雙方使臣出使時往往都會捎帶一批各自國家的商品前往,晚明商品經濟真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啊。

張原略一沉吟。他也想通過這商人瞭解一些邊貿情況,便答應了。

魯太監甚喜,即命賞給與張原隨行的六十名錦衣衛、範通事和張原的七名隨從每人圓領紵衫一件、白夏布擺一件、大氈帽一頂、鹿皮靴一雙,還有白銀三兩,副使阮大鋮和隨行副千戶甄紫丹除上述衣物外,銀子增爲每人二十兩,魯太監說得很堂皇,說是代萬歲爺賞賜的,對朝鮮使臣也有一些賜物——

至於張原,魯太監笑呵呵道:“雜家送給張先生的禮物先暫存在這裡。待張先生歸來時一併帶回京中。”對於東宮日講官,太監一般都會尊稱一聲先生,聽魯太監這口氣,給張原的禮物定然豐厚。

鎮守太監本應是管理邊防軍政的,這個魯太監卻是熱衷於做買賣。萬曆皇帝派魯太監在此也是爲了斂財,自遼東礦稅太監撤消之後,萬曆皇帝覺得內庫收入損失不小,就讓鎮守太監把經商的重擔挑起來,在撫順馬市與女真人做生意的就有好幾個是魯太監手下的商人——

……

四月十五,張原一行重新上路。魯太監手下的那個商人張儒紳領着三十名隨從押送着三十輛雙轅大車隨行,柳東溟很着急,現在距離王子李祬五月初八誕辰只有二十三天了,而從廣寧至漢城還有兩千四百多里路,若是逢雨天還得耽誤,所以柳東溟與張原商議,能否早起晚宿、加緊趕路?

張原也不願意在路上多耗時間,與阮大鋮、甄紫丹還有張儒紳說了一下,使團加緊趕路,天氣晴好時,一日要經過兩個驛站,關外驛站與驛站之間的距離要比關內遠一些,關內陸路每隔四、五十里就有一座驛站,而出了山海關,差不多五、六十里纔有一座城堡式的驛站——

此後數日,日行百餘里,四月二十日渡泰子河抵達連山關,守關千戶將張原一行迎入關中歇息,次日一早衆人準備啓程時,大雨瓢潑而下,沒法趕路了,柳東溟心急也無可奈何,拗不過老天爺啊,好在這裡離鴨綠江已近,算算行程,應該能在下月初八前趕到王京。

這幾日天氣逐漸炎熱起來,大雨一下,清涼了許多,張原在驛舍與阮大鋮品茶閒話,阮大鋮是享受慣了的人,抱怨道:“旅途悶苦,不知哪裡有消遣之處?”

張原把範通事叫來詢問,範通事多次往返朝鮮,沿途都很熟悉,以爲兩個年輕的使臣旅途寂寞想尋花問柳,便說道:“要不喚幾個歌妓來唱曲玩耍?”

阮大鋮眼界挺高,說道:“這邊關軍塞能有什麼入目的歌妓,庸脂俗粉、淫詞小調,直讓人慾嘔。”

張原問:“這附近可有什麼風景名勝?”

範通事道:“城北的青嶺風景頗佳,但雨天不適合登臨,還有一座普慈寺,以荷花出名,卑職方纔看到兩個朝鮮使臣也打着傘往普慈寺去了。”

張原對阮大鋮道:“集之兄,且到普慈寺去偷得浮生半日閒,如何?”

阮大鋮笑道:“也罷,讓寺僧忙亂半日也有趣。”

張原、阮大鋮、範通事、穆敬巖、王宗嶽五人打着傘出了驛舍,馬闊齊和舍巴二人戴着尖斗笠跟着張原,張原現在對這兩條尾巴已經習慣了。

普慈寺是一座小廟,這雨天更無香客,連寺僧也沒看到,張原幾人在佛像前拜了幾拜,正待轉到寺後看荷花,聽得衣鉢寮有人在說話,雨聲淅瀝,聽不分明,走近一些,辯出衣鉢寮中人說的是朝鮮語,張原新近學的朝鮮語,正是興趣高的時候,但聽寮中人用朝鮮話說道:“小僧本系朝鮮人,祖父逃荒到此,今已三世,因爲這裡離我國近,所以我國人多有往來長住於此的,論起來這裡本是高句麗故都,鴨綠江北岸直至遼陽、瀋陽都是高句麗的領土,被中國奪去上千年了,不知何日能重歸我國?”

張原一聽就惱了,沒想到四百年前就能聽到這種論調,孔子、李白、李時珍、長白山都是你們朝鮮或者韓國人的是吧,高句麗又不是高麗,高句麗和朝鮮有什麼關係!

“咳,咳。”衣鉢寮中有人輕咳道:“戒勉大師,不提這個,不提這個,太久遠的事了。”

名叫戒勉的朝鮮和尚道:“小僧遇故國之人,暢言幾句何妨,小僧居此四十載,見中國人無論百姓還是兵丁,最是怯懦無勇,遇賊皆奔躥不敢爭鬥,遇事不敢當面直言,背地裡倒會報復害人,所以連山關衛所千戶都是招募我國善射者爲先鋒,我國一人直抵得中國百人——”

張原忍耐不住了,戒勉這禿驢居住在大明地界已歷三代,不耕不織,受大明百姓佈施供養,卻這般毀謗中國人,禿驢着實無禮,既已遇上不嚴懲更待何時!

張原大步走到衣鉢寮前,寮中一個四十來歲的赭袍僧人與朝鮮書狀官金中清各坐一個蒲團,正促膝傾身說話,見到張原幾人,金中清趕忙站起身,拱手道:“張修撰、阮行人,也來普慈寺看荷花嗎?”

張原向金中清拱拱手,盯着那赭袍僧人,問金中清:“金參軍,這僧人是你朝鮮國的?”

金中清還未答話,赭袍僧人起身合什道:“小僧是這寺院的主持,法號戒勉,是在遼陽僧綱司入的僧籍、領的度牒。”這時說的是大明官話了。

張原喝一聲:“把這禿驢拿下。”

馬闊齊應聲上前,抓住戒勉的雙手往後一扭,那禿驢大叫道:“小僧何罪,小僧何罪!”

金中清也駭然失色,拱手道:“張修撰,何故如此?”

張原冷冷道:“範通事,你來說。”

範通事便用大明官話將這戒勉和尚方纔的言語複述了一遍,阮大鋮正奇怪張原怎麼突然發火抓捕這寺僧,這時才明白,不禁大爲惱火,連聲道:“打這和尚,痛打一頓,竟敢如何大放厥詞。”

金中清額頭冒汗,心想自己方纔幸好沒有出言附和,不然就更糟糕了。

“咦,出了何事?”

柳東溟帶着兩個伴當從寺後看荷花歸來,滿臉詫異之色,向張原、阮大鋮二人施禮。

張原道:“這和尚極其無禮,先讓人押到千戶衙門去治罪,再革除僧籍,罰作苦役。”

柳東溟不知何故,忙用朝鮮語低聲問金中清究竟出了何事?

範通事在此,金中清不便用朝鮮話和柳東溟私語,當即以大明官話向柳東溟略略說了方纔之事,柳東溟“哦”的一聲,覺得張原有些小題大做了,寺中偶語,也要治罪嗎?

而且柳東溟覺得戒勉和尚說得有理,這一片土地本就是千年前高句麗的領土——

()

第338章 水中仙第160章 衣衫襤褸也動人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393章 大風圈外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184章 九字訣第3章 蒙目棋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418章 翻雲覆雨第218章 白晝聽棋第325章 巧遇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130章 日子也可以這麼過第267章 司業與祭酒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438章 沙鍋狗肉大醬湯第398章 從翰林院到文華殿第469章 筆談與手談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478章 挑釁第60章 澹然心亂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69章 風月場老手第480章 不見天日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408章 木瓜詩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18章 一概看不懂第308章 女人心第380章 疑雲第393章 大風圈外第157章 忠臣、名妓和太監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321章 瘋狂的石頭第399章 私慾二封感言端午節的暖鞋第17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40章 父與子第148章 裙底盤龍棍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492章 秋夜第103章 誰解風情?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382章 鴻漸於陸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333章 兩難第485章 呼吸之間第136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385章 驚馬第237章 花瓶第41章 秋葵之美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423章 秋思第356章 點石成金第136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1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5章 名門美眷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163章 蓮花原屬似花人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56章 剎那養成第125章 夜船航第479章 約戰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13章 蜀道難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349章 揚州慢第221章 惡紳猛於虎第5章 名門美眷第17章 思無邪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101章 就是她第329章 疑似警幻仙子第159章 將飲茶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355章 皇帝憋屈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470章 私約第302章 難題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317章 何愛阿堵物第384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407章 慈母心第138章 履純履潔第380章 疑雲第24章 不動心
第338章 水中仙第160章 衣衫襤褸也動人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393章 大風圈外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184章 九字訣第3章 蒙目棋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418章 翻雲覆雨第218章 白晝聽棋第325章 巧遇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130章 日子也可以這麼過第267章 司業與祭酒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438章 沙鍋狗肉大醬湯第398章 從翰林院到文華殿第469章 筆談與手談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478章 挑釁第60章 澹然心亂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69章 風月場老手第480章 不見天日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408章 木瓜詩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18章 一概看不懂第308章 女人心第380章 疑雲第393章 大風圈外第157章 忠臣、名妓和太監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321章 瘋狂的石頭第399章 私慾二封感言端午節的暖鞋第17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340章 父與子第148章 裙底盤龍棍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492章 秋夜第103章 誰解風情?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382章 鴻漸於陸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333章 兩難第485章 呼吸之間第136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385章 驚馬第237章 花瓶第41章 秋葵之美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423章 秋思第356章 點石成金第136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1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5章 名門美眷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163章 蓮花原屬似花人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56章 剎那養成第125章 夜船航第479章 約戰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13章 蜀道難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349章 揚州慢第221章 惡紳猛於虎第5章 名門美眷第17章 思無邪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101章 就是她第329章 疑似警幻仙子第159章 將飲茶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355章 皇帝憋屈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470章 私約第302章 難題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317章 何愛阿堵物第384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407章 慈母心第138章 履純履潔第380章 疑雲第24章 不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