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

關於大辯論的奏疏是十一月二十日呈上去的,但深宮中的萬曆皇帝久久未批覆,就在大臣們以爲那些奏疏又要留中時,臘月十六,詔旨下,萬曆皇帝下令將南京教案中的王豐肅、謝務祿這兩位傳教士押往澳門,不許再入大明傳教,教徒中聚衆鬧事的首犯鐘鳴禮、張寀二人充軍發落,封鎖正陽門教堂,其餘教士和教衆則不予追究;大統歷屢出舛誤,禮部與欽天監要儘快着手修歷,暫不引用西洋曆法;翰林院可以開設譯書局,翻譯西洋歷算、地理、醫藥、農田、水利書籍,以廣眼界,以正缺失——

皇帝還有專門的諭旨給方從哲、吳道南這兩位閣臣,說閣臣點檢題奏、票擬批答、平允庶政,乃是爲皇帝代勞分憂,必得和睦共濟,以國事爲重,以後上呈的奏章必須經由首輔簽署,其餘閣臣有異議可附擬於後。

萬曆皇帝當然不允許方從哲辭職,但吳道南也是他看重的,內閣現在就只有這兩個大臣,若趕走了吳道南,吏部少不了又要會推閣臣,爭得不可開交是肯定的,這與萬曆皇帝“無爲而治”相悖,萬曆皇帝只想維持現狀。

對於方從哲而言,皇帝重申首輔的職權存了他顏面,但吳道南也沒有因此被奪權,依舊能對首輔的票擬持異議,明代內閣與前朝的宰相制度差別很大,內閣沒有決策權和行政執行權,只是一個議政機構。而且萬曆當政後內閣權力更見萎縮,前首輔葉向首就曾說“設立閣臣,不過文學侍從,其重亦止於票擬,委任權力與前代之宰相絕不相同,以無權之官而欲作有權之事,以有權之事而必責於無權之官。此從來閣臣之所以無完名也。”所以說在內閣權力衰落之際,首輔與次輔的職權差別不大,一切事務還都要皇帝來定奪——

萬曆皇帝沒有應沈榷之請而宣佈禁絕天主教。也沒有應徐光啓之請援引西洋曆法修改大統歷,這是萬曆皇帝一貫對付外臣紛爭的辦法,沈榷如願驅逐了王豐肅等人。但並沒有能禁絕天主教,徐光啓如願開設譯局,但引進西洋曆法修改大統歷的目的卻沒有達到,大辯論聲勢不小,前後歷經數月,繞了一個大圈,回到了原點,似乎什麼也沒有改變,這就是萬曆朝的政局。

沈榷對這一結果是不滿意的,他本想借禁絕天主教贏得朝野保守勢力對他的讚許。但皇帝沒有頒發禁教令,只驅逐了兩個耶穌會士,天主教在大明照常傳播,這實在是沈榷的失敗,而且京師士庶都知道他在辯論中敗給了張原。有損他的聲譽,且喜方從哲欣賞他,暗示明年京察後讓他升任北京禮部侍郎,北京禮部侍郎可不是南京禮部侍郎能比的,這讓沈榷感到欣慰,他打壓天主教的目的也正是爲此。以後要再接再厲,——

徐光啓對未能保住王豐肅、謝務祿感到遺憾,但張原對這一結果卻是滿意的,王豐肅在南京傳教過於張揚,若留在大明,早晚還會激起保守的儒家士紳和佛教徒的強烈反對,而現在,因王豐肅、謝務祿的被逐,在大明的耶穌會士必得要調整傳教策略,這是張原所樂見的,最重要的是,張原開設譯局、翻譯西學典籍的目的達到了,大辯論看似沒有改變什麼,但其中的潛移默化,只有張原最明瞭——

因這次國子監大辯論,燈市街翰社書鋪六千餘冊西學書籍被搶購一空,很多士子還向武陵詢問利瑪竇的記憶法,武陵很聰明,不說沒有此書,只含糊說將隨後推出,把這些讀書人的心吊住,不時再來光顧,也會買些其他書。

臘月二十休沐日,武陵回到李閣老胡同向張原彙報書鋪經營狀況,武陵道:“少爺,到底有沒有‘利瑪竇記憶法’這種書?”

張原道:“我曾問過金尼閣,記憶法是有,書沒有。”

武陵道:“不如編這麼一本書,肯定大賣,很多書生都到咱們書鋪問這本書呢。”

張原靈光一閃:何不把利瑪竇記憶之宮與亞里士多德的《工具論》結合起來編成一部書,引進西方邏輯學對混亂的大明思想界是大有裨益的,可以培養一種理性思維,邏輯學是梳理思想和知識的工具,理論和科學的產生有賴於邏輯學,明代工藝技術很發達,卻不能產生系統的科學理論,正是因爲邏輯學的缺失。

張原即命武陵和來福去宣武門那邊請金尼閣來這裡,順便把那個書坊老闆袁朝年請來商議事情。

姚叔駕車送武陵、來福去宣武門,張原入內院到商澹然房間逗兒子鴻漸玩耍,自十一月下過兩場大雪後,天氣晴朗至今,但因爲寒冷,四合院裡清理積雪堆起的幾個大雪人並不融化,看來要等開春纔會消融了,商澹然道:“京師冬季嚴寒,室內卻是溫暖,我不大習慣,近來有些上火,睡眠不佳,就連鴻漸嘴上也起了一個熱皰,痛得哇哇哭呢,昨日點了一些清涼藥末,纔好些。”

張原抱起兒子看,小嘴上的小皰也可愛,向着父親嘻嘻笑,四肢亂動,發出“哦哦”的聲音。

張原道:“慢慢就習慣了,我們可是要在京中長住的,冬季就讓廚下多煮些綠豆粥,平日泡金銀花茶喝也是清熱的。”又見妻子雙手輕揉胸乳兩側,便問:“又脹得難受了?”

商澹然面色微紅,說道:“鴻漸現在不專吃奶了,所以常常有些脹痛。”

張原道:“鴻漸也算是肚皮大會吃的,看來你奶水真是足。”近前在商澹然額頭吻了一下,低聲道:“夜裡我來吃,現在不方便,等下有客來訪,我吃了奶出去會客,想想都會笑出來。”

商澹然羞紅了臉,說道:“說話要注意些了,兒子能聽懂的。”

張原笑道:“難道鴻漸生而知之,哈哈,你看他,翹着屁股在地上爬,哪裡象是聽得懂話的?”

商澹然看着九個月大的兒子扶牆爬地的樣子,不禁莞爾。

“小姐,小姐,姑爺,家裡來信了。”

門外傳來婢女雲錦歡快的聲音,很快就推門掀簾進來,將一疊信遞給張原,張原看到最上面一封正是父親張瑞陽的筆跡,喜道:“二老終於回信了,這往返八千里,等一封家書真是望眼欲穿啊。”

張原在九月底就給家裡寫了信,報知澹然母子已經平安到達,請二老放心,歷經三個月,終於得到回信,張原看完了一張信紙,就交給澹然看,說道:“二老身體都好,母親就是非常掛念小鴻漸——”

雲錦把小鴻漸抱過來,說道:“鴻漸小少爺,來,看老爺老夫人寫的信哦,大家都喜歡你呢——”

鴻漸不知好歹,手卻伸得快,一把就從母親澹然手裡把信搶過來,抓成一團,就要往嘴裡塞,商澹然趕忙攔住,一邊哄着一邊掰開兒子小手,取回信,說道:“阿姑知道鴻漸這般活潑可愛,可知有多高興。”

張原飛快地看信,喜道:“伊亭姐厲害,生了雙胞胎啊,兩個男嬰。”

王微、穆真真都過來了,很爲伊亭高興。

現在有暇,張原即回書房磨墨提筆給二老寫回信,寫好兩封信,武陵來報說金司鐸和袁朝年來了,張原便去外院見金、袁二人,請金尼閣飲茶,他要先和袁朝年說一些事,就是想出銀把袁朝年的書坊買下,請袁朝年出個價。

袁朝年早就想攀狀元公的高枝,恭恭敬敬道:“張大人,晚生的書坊本已維持不下去,是張大人讓晚生那間小書坊起死回生,張大人既要那書坊,晚生情願奉送。”

武陵、來福他們在京中人生地不熟,有時辦事難免磕磕絆絆,張原既要在京中開辦書局,就需要袁朝年這樣有經驗的人,笑道:“難道我要霸佔你的書坊嗎,這樣吧,你自己估算一下,你的書坊裡裡外外所有器物、包括房產,一共值多少銀子,我讓我的家人小武與你籤一份契約,你的書坊值多少銀子,我這邊就出一倍的銀子,以後書坊無論經營規模有多大,書坊的股份你都是三佔其一,盈利你也是三得其一,空口無憑,立契爲證。”

袁朝年大喜,忙不迭地答應,當即到一邊與武陵商議具體事宜。

張原這纔回到茶桌邊,笑問金尼閣:“金司鐸,這江南岕茶如何?”

金尼閣點頭道:“好茶。”望着張原道:“張修撰是大明少有的智慧開明的官員,不以官勢壓人,明白交換的正義纔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易的行爲準則,希臘聖賢亞里士多德就有關於契約論的著述。”

張原心道:“我正要與你說亞里士多德,你倒先提起了。”說道:“亞里士多德乃西洋大哲,我聽說過他的大名,此人學問宏富、著述等身,是不是有一種叫《工具論》?”

金尼閣驚訝道:“張修撰博學多聞讓鄙人實在敬佩,《工具論》好比貴國聖賢孔子的《論語》,並非亞里士多德親手編著,是其學生門人編輯成書,乃西洋哲學極其重要的典籍。”

張原道:“不知金司鐸可有此書,翰林院即將開設譯書局,這《工具論》應該優先翻譯。”

張原只是聽說有《工具論》這部書,是邏輯學的源頭,他並沒有讀過,而且就算他能找到這部書,但大明除了傳教士誰又懂拉丁文,所以必須與傳教士合作,這纔是張原力保耶穌會士的主要原因啊……悲催地求各種票票。RQ

朱怡璇mm評雅騷千人千面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505章 兵臨城下第301章 橫刀奪愛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332章 自投羅網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263章 無故加之而不怒第474章 八百館生第2章 釣之夏第183章 復古或者求新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141章 訓弟第203章 航船夜雨一夕燈第461章 處士與少女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197章 疑似舞弊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71章 嬰姿第78章 蟹會第157章 忠臣、名妓和太監第31章 墮民和喇唬第155章 百人敵第98章 少女蹴鞠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316章 獨木橋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342章 後花園情結第314章 洞房花燭(上)第385章 驚馬第426章 生財有道第458章 痛打禿驢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202章 審鏡第504章 薩爾滸!薩爾滸!第368章 一石二鳥第83章 外來和尚好唸經第67章 馴騾第281章 調虎離山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252章 男女真情名教僞藥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40章 絕不饒恕第17章 思無邪第503章 決戰前夕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141章 訓弟第347章 騎驢找驢第36章 後臺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207章 如此殘花敗柳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38章 蓬門美玉第133章 敢送太監春宮冊第499章 風狂雨急能立定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156章 宵小奸謀第242章 並蒂蓮第71章 嬰姿第261章 三重門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13章 蜀道難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69章 風月場老手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479章 約戰第248章 風雨夜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192章 怒其不爭第75章 天生此才第26章 後生可畏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3章 山陰縣衙第246章 殺威棒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62章 泥妝杜麗娘第4章 兔亭第37章 二顧茅廬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278章 桃葉渡第5章 名門美眷第63章 姚記書鋪第273章 女花榮第246章 殺威棒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118章 米芾雲山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
朱怡璇mm評雅騷千人千面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505章 兵臨城下第301章 橫刀奪愛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332章 自投羅網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263章 無故加之而不怒第474章 八百館生第2章 釣之夏第183章 復古或者求新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141章 訓弟第203章 航船夜雨一夕燈第461章 處士與少女第448章 東嶽廟的恐怖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197章 疑似舞弊第176章 握手不罰目眙不禁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71章 嬰姿第78章 蟹會第157章 忠臣、名妓和太監第31章 墮民和喇唬第155章 百人敵第98章 少女蹴鞠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316章 獨木橋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342章 後花園情結第314章 洞房花燭(上)第385章 驚馬第426章 生財有道第458章 痛打禿驢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202章 審鏡第504章 薩爾滸!薩爾滸!第368章 一石二鳥第83章 外來和尚好唸經第67章 馴騾第281章 調虎離山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252章 男女真情名教僞藥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40章 絕不饒恕第17章 思無邪第503章 決戰前夕第298章 人生百年天涯海角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141章 訓弟第347章 騎驢找驢第36章 後臺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207章 如此殘花敗柳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38章 蓬門美玉第133章 敢送太監春宮冊第499章 風狂雨急能立定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156章 宵小奸謀第242章 並蒂蓮第71章 嬰姿第261章 三重門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13章 蜀道難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465章 謀定龍山巔第69章 風月場老手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479章 約戰第248章 風雨夜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192章 怒其不爭第75章 天生此才第26章 後生可畏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3章 山陰縣衙第246章 殺威棒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62章 泥妝杜麗娘第4章 兔亭第37章 二顧茅廬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278章 桃葉渡第5章 名門美眷第63章 姚記書鋪第273章 女花榮第246章 殺威棒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118章 米芾雲山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