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一石二鳥

已經是亥時末了,正榜卻還一個字沒寫!

貢院失火只要沒燒傷人命那就算不得什麼大事,燒燬了草卷也並不很要緊,因爲草卷不用發還給那些落第考生,問題是有一份需要查驗的草卷被燒掉了,雖說還有個謄錄生爲線索,但那謄錄生已經畏罪潛逃,在沒有抓獲審問之前,這份違式考卷的清白該怎麼證明?兩位主考官又該如何處置這份明顯是遭人陷害、卻又苦無證據的考卷呢?

還有,方纔這場火不但燒燬了全部的草卷,還連帶着把墨卷也燒燬了一百多份,明日放榜後那一百多位領不到落卷的考生豈肯甘休,落第本就心情惡劣,這下子更有理由指責科場不公徇私舞弊了,可以想見,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會試將是朝野非議最多的一科。

至公堂上的氣氛極爲壓抑,衆考官和外簾官都默不作聲,只待主考官吳道南下決定——

吳道南年近七旬,鬚髮皆白,顴骨高聳,雙頰乾癟,臉上的老年斑很明顯,眼睛卻是炯炯有神,神情嚴厲,他環視堂上衆官,半晌不說話——

存放草卷的屋舍突然起火,這顯然與至公堂上某一位甚至幾位官吏有關,這些人正是得知要查草卷,才臨時起意命人去燒燬證據,放榜前夕是貢院最放鬆的時刻,都是貢院裡面的人,偷偷丟個燭火進去燒那一堆不甚重視的草卷不是難事,至於這火爲什麼早不燒,那自然是作弊陷害者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鬧到這一地步,因爲首題犯諱肯定是要黜落的,待落卷發出去,那考生就是大喊大叫首卷被人調換了,但又有誰會信,就是信了又如何,翰林院磨勘考卷只針對中式的,從來不會去調查一份落卷。因爲這樣先例開不得,不然的話一個個落第考生都要求複查,那就混亂了——

但讓作弊陷害者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一份首題違式的考卷竟能憑藉二、三場制藝的出色讓閱卷官大起惜才之念,一路薦到主考官案頭,又有徐光啓這個做事極其認真的人的堅持,最終矛頭指向草卷——

吳道南已經把前因後果都想清楚了,這次舞弊陷害固然是針對那位尚不知姓名的考生。但對他這個主考官的影響也極大。這些人肯這麼花心機手段不惜違犯律法來對付一個考生,那這個考生顯然不是一般的考生,應該是與朝中高官大有干係的。浙黨的、宣黨的、齊黨的,或者是東林黨人的子弟?這次若沒有徐光啓的堅持,看似唱名、寫榜會正常進行。但當那個考生拿到被人調換了的墨卷,怨恨不平可想而知,自會利用其在朝中的關係大造輿論,冤氣最終會撒到他這個主考官頭上,不管其背後勢力大小,對他吳道南總非好事,他就會因爲主持一場會試而莫名其妙得罪一批人,他本與首輔方從哲不算和睦,宣黨又視他爲仇敵。那他以後在內閣的日子會更不好過,這是一石二鳥的毒計啊——

“啪啪”兩聲脆裂響,廡下兩支大紅蠟燭爆出兩朵燈花,壓抑的氣氛似有鬆動,吳道南開口了:“開始拆號、唱名、寫榜。”

衆官面面相覷,副主考劉楚先問:“吳閣老,那這份考卷怎麼處置?”指了指長桌上那份首題違式的墨卷。

吳道南道:“這份考卷的首題雖然無法以草捲來驗。但被人調換陷害是顯而易見的,那個逃跑的謄錄生必須要抓獲歸案,而這份墨卷依紅號草榜名次不變。”

依先前填好的紅號草榜名次不變,這份考卷就是第六名——

監臨官李嵩提異議道:“吳閣老,這不合規制啊。把這犯先帝廟諱的卷子取中,如何讓天下士子心服。”

另一位監臨官周師旦也附和李嵩的異議。周師旦李嵩是都察院監察御史。

《春秋》一房房官張鶴鳴道:“這犯諱明顯是有人故意陷害,這樁案子最終也會水落石出,豈能明知考生被冤屈卻視若無睹?”

李嵩道:“在沒有確鑿證據前,說什麼被冤屈都只是猜測,是作不得數的。”

周師旦道:“犯諱的卷子倒是白紙黑字,證據確鑿。”

兩個正七品監察御史很是堅持原則,在內閣輔臣面前毫無怯色,大明的言官就是這麼犀利。

徐光啓一直在考慮草卷被毀後怎麼證明此卷的清白,這時說道:“考卷作弊法有所謂活切頭、蜂採蜜、蛇脫殼這些法子,下官以爲請有經驗的紙匠、裝裱匠應該能看出這卷子的隱秘。”

彌封官周應秋暗暗心驚,冷笑道:“誰又能保證那些低賤匠工沒有被人收買。”

吳道南是確信此卷是被陷害的,不動聲色道:“作爲丙辰科禮闈總裁,老夫有權決定黜取,諸位不要多言,各就各位,開始寫正榜。”

周應秋當然不甘心,說道:“吳閣老既一力作主要錄取這份違式之卷,那以後若鬧出什麼風波,下官可不敢擔責任。”

吳道南很疑心這個彌封官了,說道:“該是誰的責任就該誰承擔,內、外簾官各有其責,現在不要多言,書吏開始覈對朱、墨卷。”

便有數名書吏上前,一一覈對朱、墨卷編號,覈對無誤後就開始拆號、唱名,按慣例從第六名拆號起,第六名就是這份飽受波折和爭議的考卷——

堂上衆官百餘雙眼睛都盯着拆封書吏的那兩隻手,看着那彌封被撕去,露出了墨卷的卷首,在拆號書吏身邊的另一位書吏看着那捲首,大聲唱名道:“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乙卯科舉子張原,年十九歲,本經春秋。”

滿堂俱寂,遠處貢院大門外的喧囂隱隱傳來——

堂上衆官中的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張原的名字,少年才子、八股名家、山陰名門、狀元弟子、翰社社首,小小年紀很會惹是生非,把姚宗文的堂弟搞到流放充軍,把董玄宰搞得幾乎身敗名裂,這份考卷竟然就是張原的!

魏廣微斜睨着徐光啓,嘿然道:“原來如此,果然是同門肯出力啊。”

徐光啓不答話,心裡波瀾起伏:遭陷害的果真是張師弟。會是誰對張師弟有這樣的仇恨?

副主考劉楚先道:“把墨卷取來給我看。”

書吏將這份墨卷呈上,劉楚先仔細看了看卷首的字,這上面的字跡與二場、三場墨卷的文字相同,與首場二到七題的字跡也相同,就是與那份犯諱的首卷的字跡有點不同,但若說是被割截了考卷,可卻絲毫看不出割截的痕跡,對着燭火看。也看不出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坐在邊上的吳道南也認真對看,說道:“這卷子到底有沒有割截,我等昏花老眼是看不出來。但宮中內侍有精於裝裱者,明日一早奏請內官監派兩個內侍來鑑定,諸位可有異議?”

監臨官李嵩咄咄逼人道:“若內侍鑑定無僞。而那個謄錄生一時又抓捕不到,吳閣老將如何向聖上交待?”

吳道南道:“老夫說過,各負其責,如何向皇帝稟報會試經過是老夫的事,李大人此時似乎不應過問,而且場中出了舞弊案,監臨官難道是沒有責任的嗎?”

李嵩、周師旦幾個監臨官默然,舞弊發生在外簾,就是外簾官的責任。

彌封官周應秋出冷汗了。現在只有寄望於來自松江的那個裝裱字畫的高手,技藝精湛,能拼接得天衣無縫,其他裝裱匠都分辨不出來。

因爲張原的這份考卷干係重大,完全吸引了衆官的注意力,所以唱名五經魁名次時都沒有往科那麼喜氣洋洋,就連官差搶喜慶蠟燭都不起勁了。

拆號、唱名、寫榜。直到二十七日凌晨寅時初才結束,這時,那些等得不耐煩的考生都快把貢院大門給打破了。

寫好的正榜還必須蓋上禮部印,劉楚先就是禮部尚書,官印隨身帶啊。當即加蓋大印,由提調官、監臨官領八百營兵護送正榜去禮部大堂前的照壁張榜公佈——

……

貢院大門外。八千考生連同親友奴僕數萬人已經等了大半夜,前半夜他們看到貢院內好似失火的樣子,但大門依舊未開,不知到底發生了何事以致榜單遲遲不能送出,一直等到寅時三刻,才聽得龍門炮響,三重大門次第打開,先出來兩隊營兵,高聲喝令有人衆退避,衆人稍稍向兩側讓開,就聽鼓樂齊鳴,儀仗列出,幾名騎馬的官員護着一個黃綢扎的彩亭出大門了,彩亭裡就是正榜榜單,廣場上的考生紛紛詢問:

“會元是誰?”

“南直隸常州府無錫縣的楊叔同中了沒有?”

“榜上有沒有王政新的大名?”

“羅傑,有沒有?”

“龐尚廉,龐尚廉——”

“張節,有沒有張節?”

“……”

喊叫聲鋪天蓋地,聲浪似乎要把騎在馬上的提調官幾人掀翻,而且人羣擁擠不散,根本走不出去,提調官與監臨官商議了幾句,便在馬背上居高臨下對廣場上密集人羣大聲道:“肅靜,肅靜,我把這次會試排名前五位的姓名提前向諸位宣佈——”

廣場上很快安靜下來,但是數萬人的呼吸聲也浩大深沉——

張原和族叔張聯芳、族兄張岱,還有祁彪佳、黃尊素、文震孟、黃霆等翰社同仁二十餘人站在離貢院大門半里遠的幾株楊樹下,這裡不會那麼擁擠,他們是亥時初到的,也等了三個時辰了,因爲離得遠,先前貢院失火他們反而更看得清,那暗紅的火光和冒起的青煙讓他們駭然失色,好在火勢沒有蔓延開,不久後就撲滅了,等到丑時猶未見開貢院大門,張岱道:“肯定出事了,該不會把卷子都燒掉了吧?”

張聯芳笑道:“卷子燒掉了就要求複試,好歹要再爭取一次機會。”

說話間,終於見龍門打開了,但那些送榜去禮部的官員卻被擠得走不出來,有個官員開始宣佈會試前五名了,張原心也提了起來,凝神傾聽,聽得那提調官高聲道:“丙辰科會試第五名是泉州洪承疇——”

洪承疇正與張原他們在一起,聞言全身一顫,這喜訊來得太快、太突然,狂喜啊,張原、張岱等人趕緊向洪承疇道喜,洪承疇喜得說話都不利索了——

張聯芳道:“別說話,聽第四名是誰?”

聽得那考官宣佈:“丙辰科會試第四名是嘉興錢士升——”

張岱對張聯芳低聲道:“錢士升是去年浙江鄉試的《詩經》魁首,這次會試竟然也冠《詩》五房,厲害。”

提調官又宣佈:“丙辰科會試第三名江夏賀逢聖——”

翰社諸人對這個賀逢聖不熟悉,繼續傾聽——

“丙辰科會試第二名陝西來複。”

張岱驚笑道:“來福,來福中第二名了,第一名必是介子,哈哈。”

張原道:“是來複,不是來福。”

來福就在邊上,咧開大嘴“嗬嗬”的笑。

“第一名會元是——”

那提調官掃視全場,全場屏氣凝神、鴉雀無聲,提調官大聲道:“丙辰科會元蘇州沈同和。”

張原的心陡地一沉,一種深切的痛楚開始蠶蝕他的心,他有這種感覺,他若不是前五名,那就極有可能名落孫山,不是他的制藝作得不好,就是再磨練三年,他也不能比這次發揮得更好,他已經盡力了,若不能取中,除了天命,那就是被人算計了,而且會元竟然是前日在北城滿井遇到的那個沈同和,那他被算計陷害的可能性就更大——

張岱等人倒沒象張原這麼想,會試名次不是很重要,沒進前五不要緊,關鍵還是殿試,最終名次是殿試決定的,授官也是根據殿試名次來的定的,會試只要能上榜就好,讓張岱等人驚怒的是會元竟然是沈同和,文震孟、範文若等蘇州府的舉人更是憤怒,忍不住吼叫起來:

“沈同和舞弊!抄襲!”

南直隸數百考生絕大多數都聽說過沈同和的可恥名聲,這時見會元竟然是不學無術的沈同和,無不驚訝、不平、憤怒,紛紛叫嚷起來,廣場上的其他考生也跟着起鬨,場面一時混亂,很多考生擁上去要搶奪黃綢彩亭裡的正榜先睹爲快,那些營兵防護不住,節節後退,監臨官周師旦不慎連人帶馬被擠到路邊溝塹中,待被營兵救上來,已經是一身污溼,狼狽不堪——

提調官見勢不妙,只有命營兵號軍護着黃綢彩亭退回貢院去,這真是大明開科取士二百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奇聞。

——————————————————————

鬧個天翻地覆吧。

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427章 大雪中的辯論(上)第67章 馴騾第283章 秋雨春聲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184章 九字訣第129章 撒嬌也生硬第268章 張原出監第340章 父與子三上架感言第489章 景徽的病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380章 疑雲第337章 澹然的病四封推感言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384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459章 平壤的舞女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441章 自討苦差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132章 三英戰呂布第353章 鏗鏘三人行第185章 南屏晚鐘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57章 及時雨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413章 鴨宴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189章 南園論道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310章 砎園夜第167章 姐姐犀利二封感言端午節的暖鞋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385章 驚馬第163章 蓮花原屬似花人第226章 怒雨第150章 禍起蕭牆第308章 女人心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216章 癲狂第87章 好戲開場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228章 沉舟第242章 並蒂蓮第199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343章 將遠行第214章 高士邪僧房中術第141章 訓弟第483章 追語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第412章 顏面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書友天圖分香縱論賊道三癡歷史文第331章 鹿鳴宴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346章 東廠耳目第414章 說死第42章 華麗的蝨子第62章 泥妝杜麗娘第105章 小聘第2章 釣之夏第391章 朱徽嫙第29章 訓師第102章 將何往?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340章 父與子第11章 竹亭、盲棋、看雨朱怡璇mm評雅騷千人千面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450章 坦白第231章 火燒董宦(下)第409章 甘露餅第264章 祭酒面試第391章 朱徽嫙第116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138章 履純履潔第472章 夜宿碧蹄館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350章 不狎妓是罪過第38章 蓬門美玉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28章 學堂樂第493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
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427章 大雪中的辯論(上)第67章 馴騾第283章 秋雨春聲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425章 知彼知己第184章 九字訣第129章 撒嬌也生硬第268章 張原出監第340章 父與子三上架感言第489章 景徽的病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380章 疑雲第337章 澹然的病四封推感言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384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459章 平壤的舞女第403章 文華殿風波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441章 自討苦差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132章 三英戰呂布第353章 鏗鏘三人行第185章 南屏晚鐘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57章 及時雨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413章 鴨宴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307章 高貴的謊言第189章 南園論道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310章 砎園夜第167章 姐姐犀利二封感言端午節的暖鞋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262章 又見阮大鋮第385章 驚馬第163章 蓮花原屬似花人第226章 怒雨第150章 禍起蕭牆第308章 女人心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216章 癲狂第87章 好戲開場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419章 小勝和大勝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228章 沉舟第242章 並蒂蓮第199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343章 將遠行第214章 高士邪僧房中術第141章 訓弟第483章 追語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第412章 顏面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書友天圖分香縱論賊道三癡歷史文第331章 鹿鳴宴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346章 東廠耳目第414章 說死第42章 華麗的蝨子第62章 泥妝杜麗娘第105章 小聘第2章 釣之夏第391章 朱徽嫙第29章 訓師第102章 將何往?第162章 今生得見挖筍人第340章 父與子第11章 竹亭、盲棋、看雨朱怡璇mm評雅騷千人千面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450章 坦白第231章 火燒董宦(下)第409章 甘露餅第264章 祭酒面試第391章 朱徽嫙第116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138章 履純履潔第472章 夜宿碧蹄館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350章 不狎妓是罪過第38章 蓬門美玉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28章 學堂樂第493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