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私慾

孫承宗微笑道:“殿下莫要心慌,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知道的就回答,即便是回答錯了也無妨。”

孫承宗黑臉大鬍子,神情不怒自威,讓朱由校瞧着有些畏懼,這時見孫承宗和顏悅色說話,這才稍稍心安,應了一聲:“是,孫先生。”

孫承宗便又問:“殿下《千字文》唸到了‘景行維賢’,可知‘景行維賢’四字是何意思?”

朱由校下意識地又把腦袋轉向鍾本華,鍾本華道:“哥兒只把平時學到的向孫先生、周先生、張先生說就是了,說錯了也不妨事,不要緊的,儘管說。”

朱由校想了想,答道:“景行維賢的意思是說品行高尚、行事光明正大才是賢者。”

孫承宗誇獎道:“殿下說得很對,‘景行維賢’下面一句是‘克唸作聖’,意思是剋制自己的私慾才能成爲聖人——”見皇長孫嘴脣動了動,似乎想說什麼,便道:“殿下有何話說,儘管講。”

朱由校壯起膽問道:“孫先生,私慾是什麼?”

皇長孫果然好問啊,“私慾”二字要說得深入淺出讓一個剛啓蒙的孩子聽懂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孫承宗答道:“私慾就是一個人的種種私心雜念,私心雜念多了,就妨礙我們領悟天理和宣揚道義——殿下聽明白了嗎?”

朱由校搖頭,老老實實答道:“沒聽明白。”

孫承宗眉頭微皺,他在中進士之前也曾在幾個高官府中教導其子弟。但那些子弟都已經通讀了四書五經、悟性也好,並不需要從最基本的義理教起,眼前的皇長孫其實更需要社學裡的蒙師來教,不過能被選爲東宮講官那是極大的榮譽,社學蒙師哪有這個資格,孫承宗思索着怎麼才能讓皇長孫明白何爲私慾,沉吟了一下。問道:“殿下平日喜歡做些什麼?”

朱由校遲疑了一下,還是很誠實地答道:“我喜歡做木工活。”

孫承宗無語了,他本來以爲皇長孫會回答喜歡遊樂玩耍、鮮衣美食。那他就可以說那些就是私慾,可皇長孫卻回答喜歡做木工活,這可難辦。你不能說做木工活是私慾啊,那可是普天下木匠賴以謀生的技能,可一個尊貴的皇室繼承人卻說喜歡做木工活,這可讓人怎麼說!

朱由校見講官孫先生爲難了,說道:“孫先生,私慾是否就是指我很想做卻有人要管着我不讓我做的那些事?”

孫承宗如釋重負道:“殿下說得是,譬如殿下想做木工活,這對殿下而言是不妥當的,就不應該做。”

朱由校道:“可是我就喜歡做,孫先生。這怎麼辦?”

孫承宗道:“這就是景行維賢、克唸作聖這八個字所要教導的,有些我們喜歡做卻又是不大好的事我們就要剋制,這樣才能成聖成賢。”

朱由校卻問:“爲什麼要剋制?爲什麼要成聖成賢?”

孫承宗額角有點冒汗了,答道:“私慾不加以剋制就會危及自身和他人,而聖賢的言行則是立世之基。這世上若沒有聖賢、沒有聖賢留下的學問,那就好比天上沒有太陽一般,全是漫漫黑夜,這豈不可怕。”

豈料朱由校脫口道:“那到處點起燈來也很好玩。”

這簡直是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翻版啊,坐在一邊的張原心裡暗笑,孫承宗臉色就沉下來。嚴肅道:“沒有太陽,五穀不能生長,百姓不能耕織,食物、衣裳一概沒有,殿下以爲這很好玩?”

聽孫承宗語氣嚴厲,朱由校不敢正視,低下頭去說了一句:“孫先生,這不是打比方嗎。”

張原嘴角噙着笑意,心道:“要當小木匠的老師並非易事,小木匠其實是很聰明的。”

孫承宗覺得自己被皇長孫繞進去了,哭笑不得,說道:“雖是譬喻,但聖賢之於國家百姓,無異於太陽之於萬物,沒有太陽,萬物不能生長,就只有黑暗和死亡,沒有聖賢,民衆就沒有指引,言行就會混亂,種種悖逆詐僞、奸邪淫盜就會迅速滋生,四民淪爲禽獸、乾坤化爲地獄,比之沒有太陽尤爲可怕,殿下知之乎!”

朱由校聽孫承宗說得這般嚴重,哪敢再有異議,唯唯稱是。

孫承宗也覺得皇長孫年幼,現在和他說天理、道義沒什麼用,還是先教他識字、練習書法爲好,等唸完《千字文》開始讀四書時再慢慢解釋、引導,於是和周延儒、張原議定,由周延儒和張原二人把剩下的《千字文》教完,他則進講《通鑑綱目》,讓皇長孫明白前代興亡事實,三位講官輪流來教,每人一天,每日上午要督促皇長孫先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各三遍,然後教新課,午前再臨摹大字帖六十字,下午溫習上午學的新課,再臨摹法帖一百字,最後半個時辰由講官提問或答疑——

這日朱由校讀《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前面一小部分各三遍之後,到主敬殿偏殿休息,孫承宗、周延儒、張原三位講官自有內侍捧上香茶和宮廷茶食點心享用,一邊商議如何把皇長孫教導成賢良君子,周延儒主意比較多,張原沒說什麼,只說皇長孫聰慧過人,因啓蒙晚、玩性重,需循序漸進、慢慢引導纔好——

中午時光祿寺準備了精美酒食款待衆位講官,這與當年朱常洛出閣講學時講官要自帶飯盒相比,待遇今非昔比,這也表明太子在宮中的地位有了明顯提高,在處理梃擊案的態度上,萬曆皇帝認爲朱常洛仁孝識大體,現在想立福王爲儲也不可能,所以萬曆皇帝對自己這個長子也親善起來,皇帝一看重,宮中從大太監到小火者也都對東宮尊重起來,那些原先託病不到東宮執役的內侍紛紛迴歸,王安、鍾本華也跟着水漲船高受到宮人們的尊重——

黃昏時分,張原出東安門,穆真真、武陵和汪大錘等在東安門外,張岱先從翰林院出來,也在這邊等着張原,見面就問:“介子,當這東宮講官得意否?”

張原笑道:“還好,宮中酒食頗爲可口。”

張岱只問了這一句,便轉換話題道:“介子,我有一大事與你商量,你今晚且到泡子河畔歇夜,你我兄弟飲酒長談。”

張聯芳赴揚州如皋任職後,那泡子河畔的豪宅就歸張岱居住了,那宅子極是寬敞,景緻亦好,張岱邀張原與他一起住到那裡去,張原婉拒,澹然她們進京後還是住在李閣老胡同的小四合院更好,張岱之妻劉氏頗爲拘謹古板,與澹然怕是合不來,住在一起必有齟齬,那時再分開住就不美了,倒不如偶爾聚一聚更能增加兄弟妯娌之間的情誼——

張原讓武陵和汪大錘回東四牌樓告訴內兄一聲,他與大兄張岱往泡子河方向行去,問:“大兄有何要緊事?”

張岱道:“介子還記得舊院李雪衣之妹李蔻兒否?”

張原笑道:“那是大兄要養成的小美女,爲何問我記得不記得。”

張岱“嘿”的一笑,說道:“去年離開金陵赴京的前夜,我不是答應今年或者明年迎娶李蔻兒嗎,現在中了進士、又考上庶吉士,三年兩載是出不了京城了,四月初我曾寫了信去南京舊院,昨日收到回信了,李雪衣、李蔻兒姐妹二人都寫了信來,李雪衣說頗有士紳商賈想要梳攏蔻兒,蔻兒今年十五歲,在曲中舊院也算是成人了,那女孩兒對我還真是一片癡心呢,問我何時去接她,言詞楚楚可憐,我不能負她,只是我現在無法離京,李雪衣在信中問能不能讓蔻兒與王微姑一道進京,她們知道弟婦和王微今年會入京的,只是這裡又有兩個不妥之處,第一,蔻兒尚未脫籍;第二,弟婦、王微她們進京是與我父和我妻一道的,我父親只怕不肯莫名其妙帶一箇舊院少女來京——”

張原已知大兄心意,笑問:“那大兄待怎樣?”

張岱就笑嘻嘻道:“令寵王修微女中豪傑,慣行遠路,而且也熟悉金陵之事,請她幫蔻兒贖身並帶到京城——這就是愚兄要求介子弟之大事。”

張原道:“大兄,這事我可以幫你,只是我和修微只恐會因這事得罪了嫂嫂劉氏,這你可得向爾弢叔和劉氏嫂嫂說清楚。”

張岱道:“我父親那裡問題不大,至於劉氏,說清楚與否都一樣,不管那麼多,反正你定要幫我這一回,不然若蔻兒歸了別人,那我後悔何及。”

來到泡子河畔張氏豪宅,張聯芳走後,這豪宅頓時冷清了許多,每日高朋滿座沒有了,張岱其實也好客,但畢竟現在是庶吉士,每日要到翰林院學習,閒暇時間不多,在京時日也短,除了與庶吉士們和翰社一幫人往來,尚未結交京中三教九流——

張原即寫信給王微說了李蔻兒之事,又給南京守備太監邢隆寫了一信,上次王微來信說邢隆曾送了賀禮恭喜他會試高中,一直忘了寫信去致謝,寫罷兩封信,想想又給邢隆手下的東廠理刑百戶柳高崖寫了一封信,爲李蔻兒脫籍這種事當然不好向邢太監說,那是小題大做,也有點不敬,拜託柳高崖正合適,張岱也給李雪衣、李蔻兒姐妹寫了信——

夜裡,兄弟二人在後園張燈飲酒,張岱指着泡子河對岸那一片黑黢黢的園地道:“董氏宅園廢了……RQ

第80章 良師箴言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27章 靜夜思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第129章 撒嬌也生硬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89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100章 景徽心事四封推感言第438章 沙鍋狗肉大醬湯第215章 草包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460章 勇氣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441章 自討苦差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227章 千夫所指第141章 訓弟第305章 王見王第265章 射圃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371章 聲東擊西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506章 稍縱即逝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80章 良師箴言第244章 難求一夕歡第172章 生而知之第392章 波瀾起第15章 將遊園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469章 筆談與手談第98章 少女蹴鞠第505章 兵臨城下第472章 夜宿碧蹄館第270章 梳攏第474章 八百館生第286章 童年的承諾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280章 嫁禍大名士第274章 打破狗頭第400章 有喜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399章 私慾第349章 揚州慢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196章 送師南浦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405章 奸臣第340章 父與子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483章 追語第59章 貼身肉搏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77章 牛刀小試第309章 我見猶憐第404章 雄辯與強記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30章 草繩少女第70章 臨死抱佛腳二封感言端午節的暖鞋第101章 就是她第398章 從翰林院到文華殿第418章 翻雲覆雨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430章 皇長孫的犀利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181章 雙姝操選政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朱怡璇mm評雅騷千人千面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40章 絕不饒恕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187章 居然草堂面試第172章 生而知之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155章 百人敵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109章 龍山雪月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180章 及時雨第412章 顏面第444章 又見方鴻漸第241章 射蟬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464章 啞女之秘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220章 亦師亦友亦情人
第80章 良師箴言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27章 靜夜思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第129章 撒嬌也生硬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89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100章 景徽心事四封推感言第438章 沙鍋狗肉大醬湯第215章 草包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460章 勇氣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441章 自討苦差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227章 千夫所指第141章 訓弟第305章 王見王第265章 射圃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371章 聲東擊西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506章 稍縱即逝第7章 白晝讀禁書第80章 良師箴言第244章 難求一夕歡第172章 生而知之第392章 波瀾起第15章 將遊園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469章 筆談與手談第98章 少女蹴鞠第505章 兵臨城下第472章 夜宿碧蹄館第270章 梳攏第474章 八百館生第286章 童年的承諾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280章 嫁禍大名士第274章 打破狗頭第400章 有喜書友陳成強論雅騷那些事第399章 私慾第349章 揚州慢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196章 送師南浦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405章 奸臣第340章 父與子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483章 追語第59章 貼身肉搏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77章 牛刀小試第309章 我見猶憐第404章 雄辯與強記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30章 草繩少女第70章 臨死抱佛腳二封感言端午節的暖鞋第101章 就是她第398章 從翰林院到文華殿第418章 翻雲覆雨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430章 皇長孫的犀利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181章 雙姝操選政第498章 城破和軍歿朱怡璇mm評雅騷千人千面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40章 絕不饒恕第134章 煙柳斷腸時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187章 居然草堂面試第172章 生而知之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155章 百人敵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109章 龍山雪月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180章 及時雨第412章 顏面第444章 又見方鴻漸第241章 射蟬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464章 啞女之秘第454章 拾遺之鞭第220章 亦師亦友亦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