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鏗鏘三人行

“小高,你看到誰了?”

一輛黃花梨木大馬車裡傳出一個婦人的聲音,嗓音並不清亮,似乎有些沙啞,卻另有一種嬌慵的媚意。

那個十六、七歲的小內侍翹首而望,答道:“小的看到運河船上有個人好象是江南紹興府的張公子,就是與鍾公公交情好的那位張公子。”

“我知道這個人——”

華貴馬車裡突然響起一個少年尖銳的聲音,語速很快,“他叫張原字介子,山陰人氏,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是個忠臣,對了,他還能聽什麼記什麼,絕頂聰明。”

“哥兒說得好。”與少年同車的婦人笑吟吟道:“這些四字詞都是鍾公公教你的吧,學問有長進。”

“奴婢也聽鐘太監說起過這個張原,江南才子,每次科考都是第一,爲人也講義氣。”

自稱奴婢的是一個四十來歲的內侍,頭戴束髮冠,穿着玄色紵曳撒,狹長臉,尖鼻子,兩頰微陷,臉色有點病態的蒼白,胯下是棗紅色大馬,跟在這輛華貴馬車邊上。

“魏朝,你去喚他來,我要看看這個張原。”馬車裡的少年吩咐道。

“這不好吧。”騎着棗紅馬的內官魏朝不禁躊躇,壓低聲音道:“咱們這是偷偷出宮呢,怎好讓外人知曉,而且鍾公公又不在這裡,咱們與這張公子又有什麼話說!”

“不行,我就要看看江南的張忠臣長的什麼模樣,是不是象義薄雲天關王爺那樣的紅臉膛、長鬍子。”少年很任性。

馬車裡的婦人就問那小內侍:“小高,你看清楚了沒有,是不是那個張公子,別亂認人。”

小高肯定道:“小的不會認錯,那個眼珠子藍幽幽的墮民女也跟着張公子來了,怎麼也不會認錯。”

那婦人便叮囑少年道:“哥兒你答應我,咱們喚那張公子過來,你待在車裡不許出聲說話,偷偷看兩眼就行,聽到了嗎?”

“好,我不說話。”少年一口答應。

魏朝只好吩咐道:“魏哥,你和小高去請張公子過來讓哥兒看看,不要提到哥兒在這裡,就說是鍾公公同僚慕名要見他一面。”

一個年齡比魏朝還大着幾歲的內侍答應一聲,和小高往碼頭而去。

……

臨近年關,朝陽門運河碼頭愈發繁忙,各種駁船、夾板船擁擠在河邊,岸上的馬車、牛車、擡轎的、趕驢的、牽駱駝的、商賈、旅人、腳伕、牙儈,來來去去,雜亂喧囂,冰冷的空氣中摻雜着江南冬季所沒有的氣味——

暖暖冬陽斜照,張原一行六條船泊在朝陽門碼頭下,便有一羣車伕、轎伕、腳伕擁上來熱情詢問客人何往,他們熟知京城內外,從東城的泡子河到西城的海淀、從北城的滿井到南城的盧溝橋,沒有他們不知道的去處,可以快捷、安全地把客人送到,若是客人要住店,那他們亦可推薦乾淨寬敞、價錢公道的客棧……

“是紹興府來的船嗎,我家虎子少爺到了沒有?”

一箇中年僕人擠在一羣腳伕當中伸長脖子大叫,邊上另有一個牛高馬大的健僕看到船頭的張岱了,快活地大叫:“宗子少爺,宗子少爺,小人能樑啊。”踊躍着身子使勁揮手。

這是祁彪佳之父祁承爜和張岱的二叔張聯芳派來接船的僕人,信里約好在朝陽門運河碼頭下船的,祁氏家僕和張聯芳的僕人能樑從十二月初五就開始在這碼頭上等了,每日一早來,入夜纔回去,都等了二十天了,這個能樑就是能柱的同胞兄長——

徐光啓帶着金尼閣直接趕去宣武門內東城隅的天主教堂見龐迪峨和龍華民,陳說利害,請龐、龍兩位神父立即修書勸誡南京的王豐肅等人傳教要謹慎,近期更要深居簡出,莫惹事端——

張岱邀張原隨他一起去二叔張聯芳處,張原道:“我要去見內兄商周祚,明日再來拜見葆生叔。”商周祚在信裡說了要張原到京後住在他那裡。

祁彪佳去他父親祁承爜的官衙,而那些沒有親友可投的舉子則去本省的會同館,南北會同館就在六部衙門附近,是供各省進京公幹的官吏和赴考的舉子居住的館舍,有食宿照應,衆舉人相約明日巳時在戶部衙門前相聚,再伏闕上書懇請皇帝儘快下詔給山東六郡免除賦稅、賑濟災民——

清墨山人帶着小嬌妻董奶茶向張原告辭,感謝張原的救命之恩,必有報答之時,張原早幾日就贈了清墨山人五兩銀子,這時說道:“清墨山人,你在東四牌樓一帶找客棧住下,我內兄住所就在東四牌樓的大慈延福宮西南邊,你找好住所就來告知我一聲,以後我有事也好尋你,你在京若有什麼難處也儘管來找我,家鄉人,不要見外。”

清墨山人連聲答應,攜董奶茶去了。

張原叫了兩輛馬車,立在岸邊看着汪大錘和來福在搬取船上行李上車,兩個宮城內侍擠了過來,那個年少的內侍叉手道:“張公子,張公子,小的小高啊。”

張原轉頭一看,認得這是太監鍾本華的乾兒子高起潛,去年在南京還見過,一年不見,和武陵一樣長高了許多,喜道:“小高公公你好,是出城公幹嗎,這位公公是?”看着小高身邊的那個身材高大的內侍,這內侍年約四十五、六,膚色微黑,高鼻闊口,兩道濃黑的壽星眉,整個人看上去相貌堂堂,因那兩道長長的壽星眉又顯得人很和氣的樣子,這時已經躬下身去施禮道:“魏進忠見過張公子,張公子才名遠揚,皇宮大內也流傳張公子才名。”語氣很熱情——

“魏進忠!”

張原只覺頭皮微微一炸,他怎麼也沒想到甫至京城就會遇到魏忠賢,魏忠賢初入宮時名叫李進忠,現在已經恢復本姓叫魏進忠了,看樣子還只是一個低等級的內侍,誰能想到幾年後這個人能一手遮天掀起殘酷的黨爭?

小高介紹道:“這位魏公公與鍾公公一起在慈慶宮執事,魏公公還兼在甲字庫當差——”

驚詫的情緒瞬間就已控制住,張原拱手道:“魏公公好。”

“張公子。”小高朝松樹林一指:“那邊還有一位魏公公也想和張公子見一面——”解釋道:“慈慶宮有兩個魏公公,這位是大魏,那邊那位是小魏,都是鍾公公的朋友,小魏公公是慈慶宮少監。”

張原心道:“哪裡還有一位魏公公?”

張原知道明宮太監的等級,閹割入宮後起先只能做看門、挑水、劈柴、跑腿這些雜活,叫小火者,小火者往上升一升就是手巾、烏木牌,這已經是固定差事了,但還不入流,如果幹得好,有人賞識,就會升到當差、長隨、典簿,這纔是有品秩的內官,當差是正七品,典簿是正六品,再往上就是正五品的監丞,監丞之上是少監,從四品,少監輔佐太監管事,太監是正四品,一般會主管一個監局司庫,由此可見要被人尊稱一聲太監有多麼不容易,小高特意點出那小魏公公是少監,是要提醒張原不要怠慢,從四品的小魏公公比眼前這位七品當差大魏公公可有權勢得多——

多認識一些內官不是壞事,張原隨小高和李進忠往那輛華貴馬車走去,穆真真和武陵跟在身後。

少監魏朝已經下馬,迎上幾步,含笑施禮:“山陰張公子,久仰大名,久仰大名,雜家慈寧宮執事魏朝——張公子進京有何貴幹?啊,張公子已經是舉人了嗎,恭喜恭喜——”

一邊的武陵聽少爺只說是舉人,忍不住插嘴道:“好教公公得知,我家少爺是浙江鄉試第一名解元。”見少爺橫了他一眼,嘿嘿笑着退後半步。

魏朝、魏進忠肅然起敬,魏朝連聲道:“了不得,了不得,那張公子明年春闈定是要高中的了,少年進士,前途無量。”

張原還禮、謙遜、寒暄,心道:“這個魏朝我知道,是魏忠賢第一個踩着往上爬的人,現在魏忠賢與他稱兄道弟,幾年後他就要死在魏忠賢手裡。”

張原正要向魏朝詢問鐘太監近況,身邊那輛華貴馬車突然響起一陣笑聲,是少年人那種快活得發瘋的笑,笑個不停,精緻車窗木櫺裡的帷幕都在晃動——

“這是?”張原朝馬車一指,眼睛看着魏朝。

魏朝有點尷尬,不知怎麼向張原解釋,卻望着魏進忠,魏進忠笑道:“小孩子難得出來一次,高興,哈哈。”話峰一轉:“鍾公公若知張公子到京定然大喜,定會找機會與張公子見一面的,張公子在京可有落腳處?”

馬車裡的少年還在笑,又聽到有婦人輕聲責備,少年笑聲未止,突然“刷”的一聲,帷幕連同窗櫺都被推滑到一邊,張原看到車廂裡婦人的容色,縱然他素來淡定,又有王微提高了曾經滄海的眼界,但乍看到這婦人也感驚豔,這婦人年約二十六、七,宮人打扮,青紗護髮,玉釵斜插,身穿紫色緣巽襖,圓領窄袖,衣上繡着折枝小葵花,衣裙極其絢麗,但衣裙的鮮豔卻絲毫不掩其麗色,額頭光潔寬廣,眉毛又細又長,眉梢斜飛入鬢,眼梢斜挑,似丹鳳眼形狀,但丹鳳眼狹長,這婦人的一雙美眸卻是又大又清亮,因爲車窗突然被推開,婦人有些吃驚,側過頭,身子扭着,睜大了眼睛,與張原的目光對上了,雪白有臉頓時泛起一抹胭脂色,輕輕搡了一把歪膩在她身上的少年,紅脣嘬起,啐道:“坐端正了。”又瞟了窗外的張原一眼,也沒立即把車窗關上——

少年眉毛也是細細長長,容貌算得清秀,十來歲的樣子,原本眼睛溜溜的轉,見張原看他,他眼神瞬間顯得呆滯,裝傻的樣子——

張原腦海靈光一閃:“這是皇長孫朱由校和乳孃客印月嗎?”恭恭敬敬施下禮去,沒說什麼話,也不再朝車窗裡看。

魏朝趕緊過來從外面把車窗推上,但裡面的車帷卻無法拉起,車內的美貌婦人透過細格窗櫺看着張原和魏朝說話,過了一會,魏朝跨上大馬,一羣內侍簇擁着馬車返城,婦人這才把車帷掩上,輕聲責備那少年道:“先前我怎麼叮囑你的,讓你不要出聲——”

少年眼神又活泛起來了,辯道:“嬤嬤是讓我不要說話,不是不要出聲,我可是一句話也沒說。”

這宮人裝束的美婦忍俊不禁,搖着頭道:“成何體統啊,你可是——”,不說了,改口問:“哥兒看這位張公子好不好,我看很有禮貌。”

少年道:“沒有紅臉膛沒有長鬍子,不威風,是個白面書生。”

美婦笑道:“本來就是書生啊,聽到沒有,鄉試解元呢,真是很有才學。”

騎馬跟在馬車邊上的魏朝心道:“鍾本華結交的這位張原看着是個人物,四元連捷,不簡單哪,鍾本華去年從杭州織造太監卸職回京,本可去鐘鼓司任掌印太監,卻主動要求來慈慶宮教哥兒認字,宮中人都笑他‘燒冷竈’,他倒安之若素,難道是想等哥兒日後即位執掌司禮監?”

想到這裡,魏朝笑了笑,心想小爺還在做戰戰兢兢的太子,要輪到哥兒即位,那要等到猴年馬月,而且哥兒與鍾本華不親近,哥兒與老魏最相投,還有——

魏朝眉頭微皺,不再多想。

……

張原看着那一羣內侍簇擁着馬車走遠,路上行人看到這羣內侍也沒有驚訝的表示,只是稍微讓道而已,想必是這京城太監極多,經常能看到,所以不稀奇,誰又知道那馬車裡坐着的是當今皇長孫呢。

張原心道:“那少年必是皇長孫朱由校無疑,朱由校生於萬曆三十三年,今年虛歲十一歲,與這少年年齡正相符,少年是朱由校,那美豔婦人就一定是其乳保客印月,只有客印月纔有這樣的美貌。”

馬車裡那婦人的美貌給張原印象深刻,張原有種奇怪的感覺:這婦人不象是漢人女子,膚色的白有點象穆真真,恍若北國的冰雪,但史載客氏是河北保定府定興縣人,保定還在北京的西南方,不與蒙古、女真接壤,這客氏怎麼看着會有異族風韻?

——張原心裡清楚,只要朱由校即位,這個美婦就會成爲宮中最有權勢的女人,這個似乎難以改變,因爲朱由校依賴她啊,張原要改變的是魏忠賢與客氏狼狽爲奸,單是客氏一人是無法興風作浪的,這該怎麼着手呢,魏忠賢、客氏還有未來的皇帝朱由校,在他進京第一天就一齊遇上了,雖只是匆匆一面,但三人的性情還是可以揣摩出一些,魏忠賢圓滑、客氏輕佻、少年朱由校呢,雖然一直在笑,但那瞬間呆滯的眼神有着明顯的壓抑……

“少爺,走嗎,車伕等得不耐煩了。”武陵過來催促道。

張原留下來福和船工夫婦守船,汪大錘、武陵和穆真真隨他去東四牌樓尋找內兄商周祚的居所,車伕駕車從護城河上的石橋駛過,入朝陽門,朝陽門是北京內城九門之一,先前張原他們的船經過了外城的廣渠門,外城的城牆沒有內城城牆高大,這朝陽門的城牆高達八丈、底厚七丈,城樓更是巍峨壯闊,分佈着敵臺、女牆,看上去固若金湯,但一座城若人心散了,銅牆鐵壁也沒有用啊——

張原沒有坐車,他要步行看看這北京城,北京城的街道寬廣,直來直去,兩邊建築也講究高大壯麗,但不如江南亭臺樓閣那麼精緻,街道上積雪清掃得乾乾淨淨,車馬行人駱驛不絕,這時已經是黃昏時分,這大明帝國的首都暮色即將籠罩而下——

朝陽門距離東四牌樓東門不到兩里路,兩輛馬車從那座四柱三間式的木牌樓下經過,往大慈延福宮駛去,兩邊民居逼仄,幾無空地,街道也沒有大待,張原這時坐上了車,又行駛了半里多路,紅牆黑瓦的大慈延福宮就在道路南側,大慈延福宮是道教的宮殿,祀天、地、水三神,俗稱三官廟,據說籤卦靈驗,香火頗盛,張原的馬車繞到三官廟西南,車伕依張原的吩咐向路人打聽都察院的商御史住在何處?接連問了三個人,問到了,車伕駕着馬車很快到了商御史宅前,是一座四合院,坐北朝南,金柱大門,這種門不算豪華,但也顯示主人是有品秩的官宦——

朱漆大門關閉着,武陵前去叩門,一個老家僕開門一看,即驚喜道:“是紹興來的張姑爺嗎,請進請進,老爺等了多日了,老爺今天還沒從衙門回來。”一邊扭頭吩咐某僕婦趕緊進去通報,就說張姑爺到了。

張原進了金柱大門,這是前院,前院縱深較淺,不過兩丈,呈長方形,右側是一個小門廳,左側有廂房,從門廳往西走幾步就是正門,張原還沒走到正門前,一個僕婦先跑出來了,喜道:“真的是張姑爺,太太,太太,真的是張姑爺。”這個僕婦就是三年前隨商夫人傅氏從會稽進京的,認得張原——

張原向那僕婦微笑致意,快步到大門前,就見嫂嫂傅氏在幾個僕婦丫環的簇擁下正朝大門碎步走來,那跟在傅氏身邊的少女正是商景蘭,三年不見,再過幾天就是十三歲的商景蘭個子長高了許多,有點亭亭玉立的少女樣子了,可是,小景徽呢,小景徽怎麼沒有衝出來?

張原還清楚地記得那年冬天他第一次上會稽商氏的門,木骨牆門開處,一羣人迎了出來,衝在最前面的就是六歲的小景徽,婢女芳華想要拉住她不讓她跑得那麼快,卻被她這麼個小小的人拽得跌跌撞撞——

小景徽怎麼了?

————————————————————

感冒尚未痊癒,努力碼了五千字奉上。

第190章 小人的中庸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414章 說死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449章 葉赫那拉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414章 說死第231章 火燒董宦(下)第387章 落水第485章 呼吸之間第132章 三英戰呂布第427章 大雪中的辯論(上)第351章 行路難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第69章 風月場老手第379章 秘密與挽留第362章 歲在丙辰第267章 司業與祭酒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350章 不狎妓是罪過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40章 絕不饒恕第242章 並蒂蓮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500章 漢奸可畏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130章 日子也可以這麼過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75章 天生此才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238章 朝中無人莫經商第29章 訓師第358章 無極長生第37章 二顧茅廬第3章 蒙目棋第256章 波心蕩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270章 梳攏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441章 自討苦差書友蚊子mm論張原青浦之行伏筆第256章 波心蕩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229章 先慮敗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356章 點石成金第175章 樂不可極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338章 水中仙第73章 一出門就相見第292章 驚才絕豔第385章 驚馬第41章 秋葵之美第318章 總裁錢謙益第356章 點石成金第94章 二醜第41章 秋葵之美第25章 煙鎖池塘柳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172章 生而知之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201章 遙望薩爾滸第395章 昏招第362章 歲在丙辰第137章 襲胸第275章 家書抵萬金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96章 暴死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299章 通天塔第2章 釣之夏第477章 景福宮之變第329章 疑似警幻仙子第439章 風雪夜歸人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490章 過家門而不入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80章 良師箴言第496章 行路難第299章 通天塔書友天圖分香縱論賊道三癡歷史文
第190章 小人的中庸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277章 微姑你好找棋子第414章 說死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449章 葉赫那拉第108章 歪打正着第414章 說死第231章 火燒董宦(下)第387章 落水第485章 呼吸之間第132章 三英戰呂布第427章 大雪中的辯論(上)第351章 行路難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第69章 風月場老手第379章 秘密與挽留第362章 歲在丙辰第267章 司業與祭酒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350章 不狎妓是罪過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40章 絕不饒恕第242章 並蒂蓮從上品寒士到雅騷流轉的意境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500章 漢奸可畏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130章 日子也可以這麼過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75章 天生此才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238章 朝中無人莫經商第29章 訓師第358章 無極長生第37章 二顧茅廬第3章 蒙目棋第256章 波心蕩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270章 梳攏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468章 從公主到翁主第441章 自討苦差書友蚊子mm論張原青浦之行伏筆第256章 波心蕩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229章 先慮敗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356章 點石成金第175章 樂不可極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338章 水中仙第73章 一出門就相見第292章 驚才絕豔第385章 驚馬第41章 秋葵之美第318章 總裁錢謙益第356章 點石成金第94章 二醜第41章 秋葵之美第25章 煙鎖池塘柳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172章 生而知之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201章 遙望薩爾滸第395章 昏招第362章 歲在丙辰第137章 襲胸第275章 家書抵萬金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96章 暴死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299章 通天塔第2章 釣之夏第477章 景福宮之變第329章 疑似警幻仙子第439章 風雪夜歸人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490章 過家門而不入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80章 良師箴言第496章 行路難第299章 通天塔書友天圖分香縱論賊道三癡歷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