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大明特色

已經是戌時初刻,一輪皎月從德勝門東南面的龍華寺方向升上來,前海、後海附近的十餘座佛寺鐘鼓聲彼此相應,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氣氛,無須鐘鼓聲催促,月光已經鋪灑下來,暮色被泠泠清輝掃淨,天地間、水雲間、花樹間、眉目間,融融澄澄,如薄霜輕拂,肝膽冰雪——

鐘太監來到後院向翰社諸人敬酒祝賀佳節,見在場的有翰林、庶吉士,有新任京官、觀政進士,還有祁彪佳這樣的少年舉人,高談闊論,酒香飄溢,鐘太監心頭的鬱悶稍解,京中太監即便是司禮監掌印、東廠提督也不能請到這麼多清貴名流赴宴,這當然是張原給他的面子——

鐘太監也知趣,知道如今不比當日在杭州總理織造衙門時那些地方官要奉承他,現在這些翰林、京官若不是因爲張原的緣故哪個會搭理他這麼一個無權無勢的太監,所以向衆人一一寒暄後,他便退出捲棚,讓這些翰社才俊自由飲酒交談,只請張原隨他到側廳說話。

張原跟着鐘太監到側廳,卻見客印月也在廳上,正獨自拈個小酒杯在喝悶酒,蹙着眉,眼眸眯起狹長,張原拱手道:“客嬤嬤,昨夜受驚了,事情可調停好了沒有?”

客印月趕緊起身向張原還禮,委委屈屈地道:“算是調停好了吧,就是讓鍾公公破財了。”

鐘太監有些尷尬,對張原道:“邱乘雲仗着人多勢衆。咬定是客嬤嬤打了他乾兒子,到內官監大吵大鬧,最後內官監掌印宋晉調停,讓雜家賠了邱乘雲一百兩銀子了事。”又道:“這事若發生在三個月前,只怕更麻煩。”

張原明白鐘太監的意思,是說如果沒有梃擊案使得東宮地位提升,邱乘雲更要藉此事羞辱他和客印月。張原寬慰道:“公公莫與那等沒眼力的蠢人一般見識,敢調戲客嬤嬤,簡直是不知死活——”稍覺不妥。閉了嘴。

客印月卻已經舒眉展顏歡笑起來,說道:“調戲小婦人又能怎麼樣,還不是要靠鍾公公幫忙才勉強躲過一劫。”

鐘太監恨恨道:“邱乘雲數次對雜家冷嘲熱諷。這次想做白浪子強與客嬤嬤對食,客嬤嬤不允,就反誣客嬤嬤打了他乾兒子,哼,此仇不報……”

客印月道:“我倒真是打了那兩個攔路的烏木牌幾個耳光,兩個腌臢貨竟想拖我到北花房去弄我,還好我不是嬌滴滴裹腳婦人,大腳板保定農婦也有兩把子力氣,不然就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張原微笑着打量客印月,打了兩個年輕內侍又能脫身。身手不錯啊,這婦人到底是何身份實在讓人猜測不透,是不是侯二的妻子還不確定,不過既然能做皇長孫的乳孃,曾經分娩是肯定的。不然哪來的奶水,客印月十一年前就進宮了,若果真有什麼目的,實在是太沉得住氣了,張原雖知客印月來歷有些不明不白,卻並未感到多大的威脅。因爲他知道客印月對皇長孫朱由校是很愛護的,客印月不奶自己的兒子侯國興,卻奶朱由校,就算有求富貴或別的目的,一個從小奶大的孩子怎麼都有感情的,對張原而言,只要客印月對朱由校好,那別的都好說——

鐘太監越想越憋屈,說道:“邱乘雲欺人太甚,藐視我東宮的人,張修撰可有什麼應對之策教教雜家,這口氣實在難忍,客嬤嬤你說是不是?”

客印月道:“是,小婦人昨夜哭了半宿,若張先生肯幫忙,小婦人感激不盡。”那雙水汪汪大眼睛滿懷期待地看着張原。

張原心道:“我可以爲鞏固東宮地位出謀劃策,你們太監爭風吃醋也要我幫忙,那我這個翰林官也太沒品了。”一時沉吟未答。

鐘太監立知自己把張原牽扯到內官糾紛不妥,趕忙道:“張修撰是外廷官,鞭長莫及啊,客嬤嬤,莫讓這等小事煩了張修撰。”

客印月卻依舊凝目看着張原,張原開口道:“想要立即報復回去不可能,還得忍,但我看那個邱乘雲行事囂張,似乎很會得罪人,鍾公公可慢慢收集他的過錯,找好機會迎頭一擊打倒在地讓其不得翻身這才痛快,現在賠一百兩銀子又算得什麼。”

鐘太監道:“邱乘雲得罪人是不少,但他對有權有勢的太監巴結起來也是很賣力的,還有,邱乘雲與鄭貴妃手下的太監劉朝關係很好。”

張原道:“那就更要忍,總有你們出氣的時候,今夜是中秋佳節,我敬鍾公公和客嬤嬤一杯。”

剛喝了一杯酒,卻見門房老僕急急忙進來報:“老爺,小魏老爺來了,大發脾氣呢。”

鐘太監忙對張原道:“張修撰,你自去後院捲棚與諸友賞月吧,雜家去見那魏朝。”

張原心裡暗笑,這回是真正的爭風吃醋了,拱拱手,回到後院,就聽阮大鋮與張岱、倪元璐三人在唱戲,唱的是《唐明皇遊月宮》,文震孟與錢士升端着酒杯邀月而酌,他便也去斟了一杯太禧白酒,一邊飲酒一邊在前海右岸踱步,賞月思鄉,想着去年的兩個中秋節都是在杭州西湖上過的,而今卻已離杭州三、四千裡,父母雙親此時想必也在天井邊擺了西瓜、葡萄、月餅慶中秋吧,二老定是強顏歡笑,他離鄉已近一年,月初澹然和小鴻漸又啓程來京了,二老難免感到悽清,好在履純、履潔二人比較熱鬧,伊亭姐也會搬回東張一起住——

又掛念澹然和小鴻漸,不知她們母子的航船已經到哪裡了,這長途旅行,小鴻漸可不要生病啊,又想到大辯論之事,此事極關鍵,雖說他有信心辯論獲勝,但還得精心準備才行,還有,先要讓禮部和內閣同意辯論,否則他準備得再充分也無用武之地,徐師兄的奏疏今天就已經呈上去了,不知內閣會如何票擬?

明月西斜已三更,張原諸人從鐘太監外宅告辭各回寓所,臨別時張原問鐘太監:“鍾公公,那魏朝魏少監沒鬧事吧?”

鐘太監道:“被客氏呵斥了幾句,灰溜溜走了,昨夜就是魏朝貪杯,這才致客嬤嬤險些受辱,竟還有臉面來這裡吵鬧。”

張原微笑道:“鍾公公以後也要提防着魏朝一點,大魏小魏都要提防。”

鐘太監搖着頭笑:“雜家這也是沒事惹事,俗雲沒吃到羊肉惹了一身羶就是雜家。”

……

次日傍晚,張原去見師兄徐光啓,把寫好的辯護奏疏給徐師兄看,徐光啓看罷甚喜,說道:“介子此疏寫得極好,你準備何時呈上去?”

張原道:“我想等師兄的奏疏批覆下來再呈上去,文震孟、錢士升幾人也將有奏疏支持西學。”

徐光啓道:“僅僅支持西學只怕不夠,對天主教也要支持纔好。”徐光啓是虔誠的天主教徒。

對於這一點張原與徐光啓是有分歧的,張原道:“師兄,王豐肅在南京那樣大張旗鼓宣揚天主教,龐迪峨、龍華民也一反利公當年的溫和傳教方式,不許信教民衆祭祖、不許信教的士子祭孔,這把儒家也得罪了,天主教在大明陷入幾面受敵的困境那可大大的不妙。”

當初利瑪竇來大明傳教,定下的傳教方針是合儒闢佛,這與佛教東來時把道教作爲攻擊對象一樣,都是挑軟柿子捏,總要樹立一個對手纔好表明本教的觀點並發展教衆,利瑪竇寫的《天主實義》抨擊佛教,讓以蓮池大師爲首的僧衆很惱怒,現在龍華民等人的激進傳教方式必然引起大明保守勢力兇猛的反擊,龍華民等人實在是看不清形勢自不量力啊——

利瑪竇道:“祭祖、祭孔這與天主聖教的基本教義不符,利公當年也是不得已而爲之,若長此以往,聖教在大明豈不是不倫不類?”

張原道:“不然,這不是不倫不類,而是有大明特色的天主教。”

“有大明特色的天主教?”徐光啓愕然。

張原鄭重點頭:“對,入鄉隨俗,即如佛教南傳,現在的很多佛教經義與當初在天竺時迥異,天台宗、華嚴宗和禪宗都是佛教進入中土後才產生的宗派,所以說天主教義必須改造,要有大明特色纔好傳播,不然憑天主教這外來宗教如何能改變中華數千年根深蒂固的傳統,而且祭祖、祭孔並非惡習,天主教義講求忍讓、謙遜,應該包容並蓄纔對,不然的話,就算我們能幫龍華民他們這一次,但早晚還會有衝突爆發,去年我就幫了王豐肅一回,他依舊我行我素,這纔有今日之禍。”

徐光啓沉思不語。

……

八月十八日,徐光啓的《辯學章疏》批覆下來了,那批語明顯就是方從哲擬的,對徐光啓爲天主教的辯護不予理會,並說已下令拘捕南京的王豐肅和謝務祿,“禁教令”也將隨後下達。

徐光啓大驚失色,立即來與張原商議對策,張原皺眉道:“皇帝有先入爲主之觀念,經內閣票擬的奏章大致不差的一般都依內閣票擬,內閣的權力也就在此——師兄莫急,我們一起去拜見吳閣老吧。”

——————————————————

謝謝書友們關心、支持。

第155章 百人敵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411章 疑似偷歡第325章 巧遇第29章 訓師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335章 打臉第450章 坦白第37章 二顧茅廬第240章 有我之境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371章 聲東擊西第224章 頂缸第36章 後臺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361章 情與禪第40章 絕不饒恕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49章 我意孤行第81章 月照西廂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230章 火燒董宦(上)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385章 驚馬第94章 二醜第48章 真真認主第248章 風雨夜第241章 射蟬第38章 蓬門美玉第391章 朱徽嫙第36章 後臺第19章 左耳進右耳出轉兩篇誇小道誇雅騷的帖子第160章 衣衫襤褸也動人第157章 忠臣、名妓和太監第49章 我意孤行第38章 蓬門美玉第72章 越王橋上第444章 又見方鴻漸第55章 湖心亭看蘿莉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456章 山海關第382章 鴻漸於陸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284章 思君如流水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16章 蝴蝶振翅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16章 蝴蝶振翅第395章 昏招第255章 佳麗地第181章 雙姝操選政第313章 牆頭馬上二封感言端午節的暖鞋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459章 平壤的舞女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348章 金山夜戲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325章 巧遇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302章 難題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362章 歲在丙辰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194章 洛陽紙貴第4章 兔亭第156章 宵小奸謀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274章 打破狗頭第304章 動心污跡第418章 翻雲覆雨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30章 草繩少女第362章 歲在丙辰第407章 慈母心第340章 父與子第427章 大雪中的辯論(上)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286章 童年的承諾第351章 行路難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48章 真真認主第183章 復古或者求新
第155章 百人敵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411章 疑似偷歡第325章 巧遇第29章 訓師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315章 洞房花燭(下)第335章 打臉第450章 坦白第37章 二顧茅廬第240章 有我之境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371章 聲東擊西第224章 頂缸第36章 後臺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361章 情與禪第40章 絕不饒恕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49章 我意孤行第81章 月照西廂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230章 火燒董宦(上)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385章 驚馬第94章 二醜第48章 真真認主第248章 風雨夜第241章 射蟬第38章 蓬門美玉第391章 朱徽嫙第36章 後臺第19章 左耳進右耳出轉兩篇誇小道誇雅騷的帖子第160章 衣衫襤褸也動人第157章 忠臣、名妓和太監第49章 我意孤行第38章 蓬門美玉第72章 越王橋上第444章 又見方鴻漸第55章 湖心亭看蘿莉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456章 山海關第382章 鴻漸於陸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284章 思君如流水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16章 蝴蝶振翅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16章 蝴蝶振翅第395章 昏招第255章 佳麗地第181章 雙姝操選政第313章 牆頭馬上二封感言端午節的暖鞋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459章 平壤的舞女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348章 金山夜戲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325章 巧遇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302章 難題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362章 歲在丙辰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194章 洛陽紙貴第4章 兔亭第156章 宵小奸謀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274章 打破狗頭第304章 動心污跡第418章 翻雲覆雨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30章 草繩少女第362章 歲在丙辰第407章 慈母心第340章 父與子第427章 大雪中的辯論(上)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286章 童年的承諾第351章 行路難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39章 快使用雙截棍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48章 真真認主第183章 復古或者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