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在廣寧

有鳳凰驛的民戶聽到這邊的火銃聲,便向鎮守百戶稟報,那鎮守百戶趕緊召集起六十名軍士匆匆趕來,在鳳凰山北麓藥王廟外見到累累的死屍,這鎮守百戶驚得面無人色,所幸除了錦衣衛副千戶甄紫丹受傷之外,大明和朝鮮使團的其他官員都安然無恙,不然他這個百戶承擔不起罪責,因爲這一帶是他負責守衛的地界。

兩個錦衣衛校尉進廟來向張原稟報俘獲的建奴馬匹數目和相關器物,建奴屍首十二具和俘虜一人,本應有十三匹馬,但只找到十匹,其中五匹馬被火槍擊傷,未能找到的那三匹馬想必是跟着退走的建奴一起跑了——俘獲的馬匹上還找到幾個包裹,除了少量乾糧和酒水外,包裹裡都是金銀財物,計有黃金六百兩、白銀三千餘兩,還有不少金銀首飾,張原看到其中一個金耳墜還牽連着一塊肉片,顯然是從婦人耳朵上生生扯下來的,還有一個銀製八卦鎖,這是小孩兒掛在脖頸上保平安的,八卦鎖也被鮮血染紅——張原神色冷峻,對阮大鋮等人道:“這隊建賊在襲擊我們之前還搶掠了其他漢民,搶的還是婦孺,不知殺害了多少人命,可恨!”

幾個錦衣衛校尉上前對俘虜的那個建奴騎兵拳打腳踢,逼問這俘虜在哪裡劫掠了漢民,這俘虜咬牙不說,錦衣衛們就狠揍,打得這俘虜吐血——這次連同甄紫丹有六十一名錦衣衛扈從張原出使朝鮮,方纔一戰就死了十二人、傷了二十一人,首領甄紫丹傷勢也不輕,這些錦衣衛對建奴的仇恨可想而知,張原看着錦衣衛虐俘,也不阻止,只是道:“不要打死,暫留他一條狗命,審問清楚後再千刀萬剮不遲。”

鳳凰衛百戶只想着使團趕緊離開他管轄的地界,向張原拱手道:“張大人,卑職看到錦衣衛中有不少重傷者,須儘快趕到連山關救治,連山關衛所有軍醫,專治刀箭之傷。”

藥王廟不宜久留,鳳凰百戶所的軍士都是步卒,沒有能力去追捕那十九名建奴騎兵,張原把十餘匹受傷的馬留在鳳凰驛,另從鳳凰驛站徵調了十輛馬車幫忙運送死屍和傷者,輕傷的經過止血包紮處理再內服一種錦衣衛秘製的傷藥即可,而那些傷重的只有趕緊送往連山關。

午時前,使團車馬離開鳳凰山向連山關進發,錦衣衛和火槍手沿途哨探,建奴騎兵來去如風,得嚴加提防——先前在心裡腹誹張原怯懦的那些人現在對張原是肅然起敬,若不是張原慎重,從連山關調來了一百名火槍手,那使團上下這時只恐都成了建賊的刀下鬼,六十名錦衣衛根本抵擋不了那隊建奴騎兵啊。

阮大鋮與張原是相交數年的朋友了,以前張原的制藝才識讓他佩服,而張原這次的歷險應變能力讓他對張原更是刮目相看,想着自己面對建賊來襲時的驚慌失措,對比張原的指揮若定,阮大鋮不由得心生慚愧,心道:“張介子人傑也,非阮某能及。”

張原卻沒有沾沾自喜,擊斃後金五大臣之一的扈爾汗只給了張原短暫的驚喜,建奴騎兵的戰鬥力讓他憂慮,方纔一戰甚是兇險,如果不是穆敬巖率先擊斃了扈爾汗、如果建奴騎兵沒有因爲扈爾汗之死而驚懼撤退而是堅決衝殺、再如果扈爾汗多領二十名長甲軍前來,那使團這邊定然凶多吉少,好在這時的建奴騎兵尚未有面對大明軍隊的強烈自信、好在扈爾汗只爲搶劫而來所以只帶了三十一騎……這不是事後諸葛亮,而是必要的總結,等到了廣寧衛,張原還要會同遼東巡撫、總兵、都司全面總結扈爾汗的這次突襲,因爲經此一事,奴爾哈赤侵略遼東極有可能提前——夕陽西下,使團行至連山關東南十餘里處,連山關守將陳千戶已得到消息,率人來迎,得知錦衣衛和他派去的火槍手死傷如此慘重,陳千戶也自驚心,立即遣使飛報廣寧衛。

當夜,陳千戶遵照張原的命令把十二名建奴屍首的腦袋砍下用石灰木盒盛放,這些首級是要帶到廣寧城的,得防腐處理一下,而屍體就地火化。

四名死亡的火槍手都是本地軍戶,由眷屬將屍首領回去安葬,除了衛所正常發放的撫卹銀之外,張原命張儒紳以魯太監的名義給這四戶每戶一百兩銀子,受傷的九個火槍手每人二十兩銀子,其餘火槍手每人一兩銀子——張儒紳認爲張原給傷亡軍戶的銀子太多,這是慷他人之慨,不是從建奴那裡得了很多金銀嗎,撫卹銀爲何不從那裡面出,張儒紳心下不快,面上陪笑道:“張大人,這筆銀子可不是小數目,小人該如何向魯公公說明?”

張原道:“到了廣寧,我自會向魯公公分說”。

那十二名錦衣衛的屍首因爲中途遙遠,暫時無法運回北京,只有以棺木盛殮,寄放在普慈寺,普慈寺原主持戒勉已罰作苦役,新主持是從廣寧來的。

在連山關,張原與穆敬巖和陳千戶幾人仔細檢查了那些建奴的遺物,首領扈爾汗是連環鎖子甲,頭盔是綢布加棉花,外裹鐵皮,貫以銅釘,極爲堅韌,若非大力貫刺,尋常刀劍難傷——熟知建州故事的朝鮮書狀官金中清說道:“時值盛暑,這隊建州長甲軍只披了一層護甲,而據在下所知,奴爾哈赤正式征戰時,麾下騎兵往往披三重護甲,重達八十斤,不畏箭矢和火器。”

一邊的客光先連連點頭,陳千戶卻不以爲然,張原沒多說什麼,只讓陳千戶把這十三名建奴騎兵的佩戴的盔甲、軍械和所受的傷一一詳細記錄,他要帶到廣寧去。

六月十八日一早,使團一行在陳千戶的一百名火槍手和一百名步弓手的護衛下離開連山關,六日後抵達廣寧城,遼東總兵張承胤、都指揮使韓原善、鎮守太監魯淮,還有剛從撫順巡視歸來的遼東巡撫李維翰都已得到連山關陳千戶急報的軍情,這日都到城外來迎接張原和朝鮮使團一行——朝鮮政變之事比陳千戶的急報還早了三日傳至廣寧,巡撫李維翰很是惱怒,對鎮守太監魯淮道:“廢立之事,二百年來所未有者,一朝傳聞,豈不駭異!”

魯太監道:“張狀元在朝鮮那邊,知事並悉,待張狀元回來再作定奪。”

所以張原一到廣寧,立即與朝鮮奏請使禹煙一道向李維翰彙報朝鮮撥亂反正之事,李維翰聽說仁穆王大妃有奏章給萬曆皇帝,沉吟半晌,問禹煙:“朝鮮還安定否?”

禹煙道:“反正之日,市不易肆,朝野晏然,此爲張、阮兩位天使親見。”

張原道:“光海君與建州奴酋交通,忘恩背德,撥亂反正之事乃朝鮮大小臣民不謀而同,仁穆王大妃令綾陽君權署國事,待稟明皇帝后再行冊封。”

李維翰看了禹煙呈上的申文,又聽張原如此說,便道:“那就由張修撰回京向皇帝和禮部解釋吧,只要朝鮮國不亂就好。”

張原又向李維翰詳細說了鳳凰山遇襲之事,並呈上陳千戶的詳細申文——事關重大,李維翰把都指揮使韓原善、總兵張承胤和鎮守太監魯淮一併請到巡撫衙門聽取張原的彙報,並告訴張原前日靉陽衛有軍文送到廣寧,報知有一隊山東商人在靉陽衛被洗劫,死傷十餘人,這想必就是遭扈爾汗搶劫的商隊。

張原就把從建奴包裹裡繳獲的金銀財物編制清單如數交給巡撫衙門,請巡撫衙門將這些財物交還給那支遇劫的商隊,張原此舉讓某些錦衣衛心有不滿,這些錦衣衛認爲這是他們的戰利品,應該分發給他們,他們何曾想到出使朝鮮會經受生死考驗——範通事探知隨行錦衣衛的怨言,便向張原稟報,次日上午張原與副千戶甄紫丹長談了半個多時辰,錦衣衛其他人由甄紫丹去解釋,大明錦衣衛難道是和建奴一般的強盜習性嗎,這是大明子民的財物,不是建奴的財物,當然應該還給那夥山東商人,反正該說的道理都說了,若還有人不服那就由得他們不服,強行壓制就行,張原自知不可能讓所有人心服口服。

這日傍晚鎮守太監魯淮專請張原赴宴,魯太監比較勢利,只看得上張原,連副使阮大鋮都不請,一見面,魯太監就讓人擡上兩箱銀子,皮笑肉不笑道:“張先生,雜家上回說過,雜家送給張先生的禮物先暫存在這裡,待張先生歸來時一併帶回京中——這是一千兩銀子,張先生笑納。”

張原作揖道:“張原在連山關已經預支了魯公公的禮物,何敢再受公公厚禮。”便把撫卹軍戶之事說了。

魯太監早已從張儒紳口裡得知詳情,卻沒想到張原會說是預支禮物,忙道:“雜家知道這件事,張先生是以雜家的名義撫卹那些死傷的軍戶,那些銀子就算是雜家出的,這一千兩銀子張先生一定要收下。”

張原推辭不得,便道:“張原就代那些戰死的錦衣衛家屬謝魯公公恩賞。”

魯太監見張原不貪不吝,說話也順耳中聽,就命人再取三百兩銀子作爲錦衣衛傷亡的撫卹。

第29章 訓師第229章 先慮敗第204章 紈絝情興第401章 吃奶第4章 兔亭第157章 忠臣、名妓和太監第195章 已見寒梅發第505章 兵臨城下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400章 有喜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324章 宜冠本房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393章 大風圈外第469章 筆談與手談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490章 過家門而不入第185章 南屏晚鐘第229章 先慮敗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17章 思無邪第36章 後臺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03章 誰解風情?書友蚊子mm論張原青浦之行伏筆第124章 靜止的相片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451章 慕少艾第312章 欲寄彩箋兼尺素第245章 子不語第272章 第一等聰明人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371章 聲東擊西第94章 二醜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弄清寒mm論春夢及其他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450章 坦白第158章 丹汞難得眼清明第270章 梳攏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267章 司業與祭酒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61章 重色輕友張介子第12章 白頭蹉跎老神童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170章 情挑張案首第477章 景福宮之變第158章 丹汞難得眼清明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55章 湖心亭看蘿莉第341章 蘇幕遮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387章 落水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40章 絕不饒恕第33章 七擒七縱第73章 一出門就相見第281章 調虎離山第400章 有喜第159章 將飲茶第384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215章 草包第492章 秋夜第92章 大宗師到第289章 三千里外萬言書第27章 靜夜思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289章 三千里外萬言書第382章 鴻漸於陸第316章 獨木橋第384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160章 衣衫襤褸也動人第36章 後臺第144章 欺負痛了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第99章 芳心繚亂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124章 靜止的相片第507章 蝴蝶的翅膀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150章 禍起蕭牆第442章 寒夜綺語
第29章 訓師第229章 先慮敗第204章 紈絝情興第401章 吃奶第4章 兔亭第157章 忠臣、名妓和太監第195章 已見寒梅發第505章 兵臨城下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400章 有喜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324章 宜冠本房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393章 大風圈外第469章 筆談與手談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490章 過家門而不入第185章 南屏晚鐘第229章 先慮敗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17章 思無邪第36章 後臺第205章 倒董檄文第482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03章 誰解風情?書友蚊子mm論張原青浦之行伏筆第124章 靜止的相片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110章 年節、燈景、拙荊第451章 慕少艾第312章 欲寄彩箋兼尺素第245章 子不語第272章 第一等聰明人第259章 夜船無人私語時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84章 夕陽下說書人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371章 聲東擊西第94章 二醜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15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弄清寒mm論春夢及其他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450章 坦白第158章 丹汞難得眼清明第270章 梳攏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267章 司業與祭酒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61章 重色輕友張介子第12章 白頭蹉跎老神童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170章 情挑張案首第477章 景福宮之變第158章 丹汞難得眼清明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165章 硯底金箔紙第55章 湖心亭看蘿莉第341章 蘇幕遮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387章 落水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40章 絕不饒恕第33章 七擒七縱第73章 一出門就相見第281章 調虎離山第400章 有喜第159章 將飲茶第384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215章 草包第492章 秋夜第92章 大宗師到第289章 三千里外萬言書第27章 靜夜思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289章 三千里外萬言書第382章 鴻漸於陸第316章 獨木橋第384章 反正我是信了第501章 雪夜論兵第445章 登門打臉第160章 衣衫襤褸也動人第36章 後臺第144章 欺負痛了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第99章 芳心繚亂書友一年一悟論雅騷的底蘊和美女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124章 靜止的相片第507章 蝴蝶的翅膀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167章 姐姐犀利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150章 禍起蕭牆第442章 寒夜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