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落水

張原陪着侍讀學士郭淐從翰林院大門裡走了出來,邊上還有幾位侍講、編修和五經博士,自禮部尚書兼掌翰林院事的劉楚先意外病故後,翰林院就由郭淐署理院事,張原這是向郭學士建議請六部堂官、各省巡撫爲庶吉士講授實際政務和民生民情——

郭淐道:“現今京官缺額甚多,堂官往往一身兼數職,公務繁忙,哪裡有空來講課。”

張原道:“每月只安排兩堂課,一堂課只半個時辰,這點時間怎麼都抽得出來的。”

郭淐是忠厚長者,卻也是個無所作爲的人,思考問題只往難處想,說道:“翰林院哪裡請得動六部堂官和巡撫來授課。”翰林院自正統七年從午門內的文淵閣搬出之後,與內閣分離,地位大爲下降,只能算是進修養望之地,已經喪失了備皇帝顧問的職權。

張原道:“此事當然要先呈報內閣,再由六科署而頒之,庶吉士是國之棟樑,相信還是很有人願意來講課的。”

郭淐沉吟了一下,說道:“那張修撰擬一份奏章上來,我署名蓋印,送呈內閣,看聖上如何批覆。”

張原道:“好,學生明日就把奏章交給郭學士。”

明代內閣對各衙門官員的奏章,票擬處理意見後交由司禮監批紅,六科輪值的給事中每日於皇極門接收皇帝批覆的各衙門題本奏章,審覈無誤後,於五日內送交各承辦衙門執行。這就是明代政治決策的一般程序——

內閣的權力在於在皇帝批紅之前先對中外奏章擬定處理意見,並對皇帝的批紅有權封駁,而給事中則是對內閣票擬並經皇帝批紅交由六科頒發的奏章進行最後一次審覈,大事復奏,小事署而頒之,若是給事中認爲內閣票擬並經由皇帝批覆的處理意見有失誤,可以封還執奏。要求皇帝重新批覆,這就使得給事中幾乎擁有了與內閣一樣的權力,否決權是最重要的權力——

當然。給事中並不能任意使用這個封駁否決權,必須提出具體的公允的意見,胡攪蠻纏是不行的。會遭人唾棄,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很多決策都是有利有弊的,給事中若抓住那弊端加以發揮,那內閣政令就難以施行,這就是爲什麼內閣輔臣還要曲意結交七品給事中的原因——

翰林院一行人走上玉河橋頭,侍講周延儒突然拱手道:“姚大人在此欣賞玉河落日嗎?”

張原一直在與郭學士交談,沒注意橋頭,這時擡眼一看,吏科都給事中姚宗文立在橋欄邊。此前他見過姚宗文幾次,但從未說過話,同鄉是對頭啊,這姚宗文五十來歲,也是庶吉士出身。容貌與其堂弟姚復有幾分相似,顴骨聳起,兩頰瘦削,脖頸瘦長,眼神銳利,一看就不是好相與的人——

姚宗文向周延儒拱拱手。點頭一笑,即對郭淐道:“郭學士,下官要告狀。”說這話時,眼睛飛快地瞥了張原一眼,心道:“張原小子,翰林院諸詞林官在此,我要當場狠狠駁你面子,你縱奴橫行霸道,驚了我的車駕撞傷了人卻逃之夭夭,怎麼也有御下不嚴之過,這事雖然不能把你怎麼樣,卻也可讓你在這些詞林官面前大失顏面,我看你還怎麼養望。”

郭淐奇道:“姚大人要告什麼狀,姚大人這是開玩笑吧。”

張原看到穆真真、武陵就站在近處,料想姚宗文是要借那日穆敬巖驚了他車駕的事來發難,心裡冷笑,面上大笑,說道:“姚大人當然是開玩笑的,來來來,姚大人,你是我本鄉前輩,在下有一事向你請教。”熱情地上前挽着姚宗文的手臂,不由分說,拽到一邊,離郭淐等人遠一些。

姚宗文待要掙扎,但張原年輕力壯,他掙不脫,怒道:“誰與你開玩笑,放開我!”

張原笑臉向着橋頭郭淐、周延儒等人,對姚宗文低聲道:“姚大人,我們好好談談,同爲浙黨,還是要一團和氣爲好,莫讓外人看了笑話。”

姚宗文聽張原口氣似有服軟之意,冷笑道:“誰跟你說的浙黨,哪裡有浙黨,這朝中除了東林一黨,別無他黨。”說這話時聲音也壓低了,朝臣結黨是忌諱,雖然大家心知肚明,表面上卻不肯明說,誰要說誰結黨那斷然是污衊,是要矢口否認的。

張原放開姚宗文手臂,含笑拱手道:“姚大人教訓得是,在下年幼無知,失言了,還請姚大人多多教導。”

姚宗文翻着眼睛斜瞅着張原,心道:“這小子很囂張的,現在這般示弱,花言巧語,定有詭計,我豈會懼你詭計。”大聲道:“你的家奴在鬧市傷人後逃逸,你竟放任不管嗎?”

張原笑意不減,說道:“我與姚大人的堂弟姚復雖有些過節,但對姚大人還是很尊敬的,姚大人是言官首領,爲國爲家,直諫敢言,與令弟姚復禍害鄉里大爲不同,但姚大人誣我縱奴行兇就不對了——”

姚宗文的堂弟姚復因魚肉鄉里、僱兇傷人前年被判充軍宣府,當時就有御史藉此事彈劾姚宗文,姚宗文上疏爲自己辯解說離鄉已多年、與同族兄弟早無往來,族人作奸犯科沒有株連到他的道理,當時方從哲已經擔任次輔,袒護姚宗文,姚宗文未受任何處罰,但姚復之事對姚宗文的影響還是很惡劣,讓他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敢肆意彈劾他人,現在他是緩過勁來了,聽張原提起姚復,勃然大怒:“休得花言巧語,我族人既有不法之事,亦已受到嚴懲,但你縱奴行兇又如何說?”

張原向郭淐等人作揖道:“郭學士,你們幾位先走一步,學生還要與姚前輩敘敘鄉情。”

郭淐幾人當然知道姚宗文與張原的過節。不想惹麻煩,拱拱手,紛紛上車、上轎走了,橋頭只餘一夥家奴健僕,穆真真、汪大錘幾人還有姚宗文的兩個健僕離着數丈遠看着主人在說話,這是規矩,老爺們在交談。僕從怎能靠得太近——

姚宗文冷笑道:“你以爲把他們支走了,我就沒辦法對付你了嗎,須知被你家奴撞傷的那個生員和婦人都是人證。你這縱奴橫行不法之罪是逃不了的。”

張原嘴角噙笑,緩步走到河岸邊,頭也不回地道:“撞傷人的是你的馬車。”

姚宗文怒道:“是你那惡奴故意打傷我的馬。致馬受驚,才撞傷了人。”

張原看着夕陽從承天門那邊落下,玉河裡閃爍的金光霎時消失,說道:“總歸是你的馬撞傷了人,這事扯不清的老姚,別費那個神,想點別的毒計來陷害我吧。”

姚宗文氣極,張原叫他老姚,這是把他當奴僕下人啊,怒道:“你敢污辱朝廷命官!”

張原轉過身。譏諷地看着姚宗文,又看看腳下的玉河水,說道:“這也算污辱嗎,就算我污辱你了,你又想怎麼樣。彈劾我嗎?”

姚宗文盯着張原,語意森寒:“我會的,除非你象聖人一般不出半點差錯,但你顯然不是聖人,你好色、好財,不然也不會納秦淮名妓爲妾。不會入股書局、鏡坊和布莊,你結社議政、聚衆鬧事,你可供人指責之處數不勝數——”

張原很憤怒,救國之途本就很艱難,卻有這等攔路惡狗在狂吠,他明天要上疏奏請六部堂官、各省巡撫爲庶吉士講課,作爲吏科都給事中的姚宗文總能找到義正辭嚴的理由來封駁他的奏書,難道連這麼點事都無法施行嗎,真是讓人悲憤啊!

張原眼睛眯了起來,點頭道:“你對我的事知道得很清楚啊,但我要和你說一句,我做的事不是你這種螻蟻能理解的——”

姚宗文倒不象先前那般動怒了,冷笑道:“我是燕雀,你是鴻鵠,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是嗎?”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是秦末陳勝說的話,姚宗文用心極其惡毒。

菩薩慈悲,金剛怒目,張原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突然轉頭東望,露出驚訝的表情——

姚宗文倒沒受影響,只是冷冷盯着張原,心裡想着要怎麼寫措詞嚴厲的奏章來彈劾張原,但橋頭那些關注張原和姚宗文爭執的僕從不禁都轉頭往東長安街看去,以爲那邊發生了什麼變故,張原就抓住這短暫一刻,閃身到了姚宗文跟前,一把揪住姚宗文手臂,同時往後疾退,一面大叫道:“姚大人,你這是幹什麼,你這麼使勁推我作甚!”

姚宗文大吃一驚,他年老體衰,哪裡比得了張原精壯,被拽得跌跌撞撞,沒張原抵着他,他都要栽倒,這時他還不明白張原想幹什麼,怒叫道:“你——你——放開我!”

張原叫道:“你先放開過。”

在旁人看來,因爲有張原的話先入爲主,急切難辨,還真以爲姚宗文推搡張原,穆真真長裙一展,已經飛步奔來,叫道:“住手!”

“撲通”一聲,姚宗文栽下河去,張原則摔倒在地,穆真真搶步上前攙扶張原,連聲問:“少爺你怎麼樣?”神色惶急,她沒料到姚宗文竟會動手,這官老爺竟也這麼粗魯。

姚宗文的兩個健僕大驚失色,大叫着跑過來:“老爺,老爺。”

車聲轔轔,西長安街那邊有馬車過來了,想必也是退堂回府的官員,張原握了握穆真真的手,衝她使個眼色,叫了一聲:“救人要緊。”返身跳下玉河奮勇救人——

這玉河是人工修整的河道,大約五尺深淺,姚宗文雖是生長在紹興水鄉,但卻不識水性,驟然落水,頓時懵了,胡亂撲騰,喊救命時又連灌了幾口水,張原下河後拽住他又多灌了幾口,這才抓住姚宗文後腰游到岸邊,岸上那兩個姚氏健僕趕忙把他們的姚老爺拖上來,張原也抓着穆真真的手上了岸,卻聽一人驚道:“介子,你怎麼落水了!”

張原轉頭看時,卻是內兄商周祚,還有都察院的堂官右都御史張問達,趕緊見禮,說道:“我出翰林院正待回去,這位姚大人卻把我截住,說我有僕人數日前驚了他車駕,我是莫名其妙,姚大人越說越氣憤,說他堂弟姚復充軍宣府乃是我陷害,氣勢洶洶推搡我,不慎失足落水,還是我把他救起來的,橋頭這麼多人都可作證,這兩位還是姚大人的僕人,他們都是親眼所見。”

張問達連連搖頭:“這成何體統,這成何體統!”

商周祚道:“人救上來就好,趕緊請太醫院的人來給姚給事診治一下——介子,你無恙吧?”

張原道:“我沒事。”

那姚宗文由兩個健僕架着,雙足顫抖無法站立,“呃呃”的往外吐水,耳邊聽得張原與張問達說話,卻苦於無力爭辯,氣得翻白眼、作牛喘。

這時又有太常寺、通政司的官員圍過來,紛紛詢問,聽說是姚宗文與新科狀元張原起了衝突,這些京官都知道姚宗文與張原的舊怨,現在鬧出這等有損官員體面的事,張原年紀輕輕涵養不錯,不念舊怨,勇救落水的姚宗文,可謂以德報怨,難能可貴!

姚宗文緩過氣來,向張問達嘶聲道:“張部堂,是張原小子,推我下水的,諸位大人,莫聽他血口噴人。”

張原一身六品文官便服溼淋淋的,站在一邊神色平靜,並不與姚宗文爭辯,任姚宗文說,他只是微微搖頭。

姚宗文上氣不接下氣地道:“張部堂、諸位大人,張原污辱誹謗於我,更推我下河要害死我,罪大惡極,咳咳咳——”,又吐出一口水。

張問達皺眉道:“姚給事,還是先將養身體吧,莫說這些。”

姚宗文急道:“的確是張原推我下河,橋頭有多人見證。”

武陵怒道:“明明是你想推我家少爺下河,害人不成反害己,我家少爺救了你,你卻恩將仇報,還倒打一耙——”

張原制止武陵往下說,對張問達道:“部堂大人可以問問姚大人的這兩個家僕,看看他們怎麼說的。”

左右架着姚宗文的這兩個僕人面面相覷,然後道:“小人,小人沒看清楚。”

姚宗文怒極,死命搖晃兩個僕人的脖子,叫道:“蠢貨,怎麼會沒看清,分明是張原推我下河!”

張問達看着姚宗文那副氣急敗壞的樣子,“哼”了一聲,卻對張原和顏悅色道:“張修撰趕緊回去換衣裳吧,雖說現在天氣熱,也要預防受冷生病。”

張原向張問達和在場官員團團作揖,又對姚宗文道:“姚大人,令弟姚復充軍宣府是咎由自取,豈能怪得了我——姚大人好生將息吧,莫再爲舊怨矇昧了心肺,作出這等失態之舉。”說罷,與內兄商周祚乘馬車回東四牌樓去了。

————————————————————

四千三,沒碼足五千,明天繼續努力。

第54章 雪精第169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60章 澹然心亂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268章 張原出監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第44章 我意獨憐才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387章 落水第310章 砎園夜第23章 山陰縣衙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226章 怒雨第179章 赤須漢、姣長女第407章 慈母心第469章 筆談與手談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50章 息怒第190章 小人的中庸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219章 揚州瘦馬二說說蘿莉養成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174章 期待聊齋**第270章 梳攏書友蚊子mm論張原青浦之行伏筆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217章 翩然一羽雲間鶴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321章 瘋狂的石頭第275章 家書抵萬金第449章 葉赫那拉第106章 隔屏密語第161章 青樓與紅樓第382章 鴻漸於陸第183章 復古或者求新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193章 長袖善舞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345章 是拿來還是排外?第73章 一出門就相見第405章 奸臣第450章 坦白第92章 大宗師到書友天圖分香縱論賊道三癡歷史文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173章 磨鏡焚香說楊妃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152章 孺子護母第398章 從翰林院到文華殿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398章 從翰林院到文華殿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55章 湖心亭看蘿莉第23章 山陰縣衙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41章 秋葵之美第267章 司業與祭酒第80章 良師箴言第187章 居然草堂面試第201章 遙望薩爾滸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186章 痛毆董祖常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75章 天生此才第414章 說死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34章 雙鏡記第103章 誰解風情?第1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192章 怒其不爭第32章 金剛怒目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308章 女人心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466章 端陽雨第119章 龍門解衣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15章 將遊園第64章 驕兵之策第98章 少女蹴鞠第500章 漢奸可畏第413章 鴨宴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256章 波心蕩第503章 決戰前夕第222章 吳龍惡手第99章 芳心繚亂第423章 秋思第466章 端陽雨第135章 驛遞斟合牌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
第54章 雪精第169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357章 又見客印月第60章 澹然心亂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268章 張原出監第239章 女郎笑如王師妹第44章 我意獨憐才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387章 落水第310章 砎園夜第23章 山陰縣衙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226章 怒雨第179章 赤須漢、姣長女第407章 慈母心第469章 筆談與手談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50章 息怒第190章 小人的中庸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219章 揚州瘦馬二說說蘿莉養成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174章 期待聊齋**第270章 梳攏書友蚊子mm論張原青浦之行伏筆第443章 敘舊武陵春第217章 翩然一羽雲間鶴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321章 瘋狂的石頭第275章 家書抵萬金第449章 葉赫那拉第106章 隔屏密語第161章 青樓與紅樓第382章 鴻漸於陸第183章 復古或者求新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193章 長袖善舞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345章 是拿來還是排外?第73章 一出門就相見第405章 奸臣第450章 坦白第92章 大宗師到書友天圖分香縱論賊道三癡歷史文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233章 摺扇之禍第173章 磨鏡焚香說楊妃第476章 北嶽山伏擊第152章 孺子護母第398章 從翰林院到文華殿第363章 指痕與活切頭第398章 從翰林院到文華殿第300章 幽蹤誰識女郎身第55章 湖心亭看蘿莉第23章 山陰縣衙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41章 秋葵之美第267章 司業與祭酒第80章 良師箴言第187章 居然草堂面試第201章 遙望薩爾滸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186章 痛毆董祖常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75章 天生此才第414章 說死第91章 有涯之生無涯之學第34章 雙鏡記第103章 誰解風情?第1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192章 怒其不爭第32章 金剛怒目第271章 三管齊下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308章 女人心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466章 端陽雨第119章 龍門解衣第22章 耕肥田告瘦狀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15章 將遊園第64章 驕兵之策第98章 少女蹴鞠第500章 漢奸可畏第413章 鴨宴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256章 波心蕩第503章 決戰前夕第222章 吳龍惡手第99章 芳心繚亂第423章 秋思第466章 端陽雨第135章 驛遞斟合牌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