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我決定動筆寫下短暫的前半生記憶,完全是出於一時興起。部分文字寫好之後拿給好友看時,讓我很是吃驚。幾乎所有好友對我描寫記憶中性格陰暗面的部分非常感興趣。一些朋友更是狡黠的給我遞話,說原來我是和他一樣“陰暗的人”。對此我佯裝很傻很無知。其實他說的那些陰暗我何止是懂,只是我不想去摻和與之相關的一切,遠遠的避開,以一顆十足的敬畏之心虔誠的糊塗於人世。

回想起前段時間父親一早給我的電話,由於我工作在外地,父親基本上保持每隔一週都要給我一個電話,有時只是簡單的寒暄問候。但那天父親一早來電話時,可能之前經歷了什麼有所感悟,父親上來就開門見山跟我說:“在外面混世,武林四少的很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幾天,我一個人在家時常回想,覺得對不住你,你一個娃娃自小就在外面,很是不易,我們爺們對人都掏心窩子,來不得半點虛假,這在社會上非常容易上當受騙,之前我也一直教育你本分做人,最近我也在想,既然你現在也長大成人了,就放開了用你的聰明才智爲自己創造幸福生活,你老爸的那些本本分分不必成爲羈絆”。父親說的着的時候我已淚流滿面,父親是個極其聰明的人,但一生從不做半點虧心事,別人的陰謀詭計父親也從不拆穿,父親的善良已經刻到了骨子裡。電話末了我哽咽的告訴父親,“爸,你放心,我一個人在外面沒事的。”其實我本想告訴父親,您畢生堅守的善良我是不會丟棄的,天下熙熙攘攘,利來利往,唯君子恪守品行,千金不換。

我從父親身上學到很多做人的學問,記得很小的時候,父親的一句話深深的觸動了我。那天是這樣的,父親農忙之餘喜歡養些雞鴨,那年父親養了六隻鴨子,小小的黃毛鴨子很是可愛,每天我都趕着六隻鴨子在院子裡玩耍,可是突然一天六隻鴨子都不見了,母親滿村子找都沒有找到,真是出鬼了。到時父親,聽說鴨子不見了,然後在附近轉了一圈,回來告訴母親,別找了,找不回來了。母親問鴨子呢,父親說沒了,但是怎麼沒的父親

也沒有說,母親很是生氣,我也在旁邊哭泣着要我的鴨子。最後父親告訴母親,但前提是母親知道就算了,不必追究。母親同意了,父親說他發現隔壁鄰居家的糞坑裡有新鮮的翻痕,父親猜測鴨子被人悶死在糞坑了。母親不信,父親說不信就算了,反正也別找了,六隻鴨子也不值幾個錢,在養就是了。後來母親出去之後果然從糞坑了撈出了六隻可憐的屍體,這肯定是人爲的,意外的話不可能六隻一起慘死。那天母親最後還是忘記了父親的告誡,和隔壁鄰居鬧了起來。父親在家中看他的新華字典,並沒有參合母親的吵架。小小的我就問父親,爲什麼他知道鴨子被害死了,父親笑笑告訴我,人長腦袋是幹嘛用的,是思考問題的。父親並沒有說他是怎麼思考出鴨子被害死的,但小小的我很是觸動,第一次意思到思考是一個人的靈魂。多年之後我在回想起當時的事情,真的很佩服父親,因爲父親的思考其實不光是對蛛絲馬跡的一種推測,更有對人性醜惡的熟知,在那個荒蠻的農村,鄰里之間看似和睦表象背後是嫉妒。

關於這種嫉妒我分析過,爲什麼住在一個存在的人,鄰里之間,兄弟之間往往更容易心生嫉恨,這其實是一種扭曲的文化氛圍,長時間的農耕方式,讓農民的收入幾乎全部依賴土地,而這種收入基本上是定數,每年的收成閉着眼睛就可以算得出。這種情況下一些生活隨性的人不懂節約,日子就會過的貧窮,當貧窮和個人努力脫節時,攀比的虛榮就會倒像人性中陰暗部分。所以一個好的經濟環境,是能夠充分挖掘人的努力,多勞多得,如果收入不能通過努力拉開差距,那人們就會鋌而走險,通過卑鄙的手段削弱別人的收入來維持心裡平衡。可見人性的善惡不單單是個人修爲問題,還和社會的整體競爭文化有關係,是不是很奇妙呢。

父親常說我的聰明才智勝過他十倍,其實父親是出於一種愛子之心這樣說的,相比於父親的大智來說,我的小聰明顯得多麼微不足道。多年之後又一件事讓我深刻體會父親爲人的大學問。父親自小有個非常要好的朋友,父親每次帶我路過

朋友村子的時候,都會到朋友家裡喝點茶,然後邀約朋友有時間去我家做客。父親也經常在我面前說他和這個朋友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的品行他很是佩服。朋友的家境也比我們家要殷實很多,前些年由於我和姐姐雙雙讀書,經濟壓力很大,母親就讓父親開口找這個朋友借點錢。父親不同意,說他開不了這口,後來母親自己偷偷的跑到朋友家借了錢,然後還立了字據。多年之後母親還錢時才告訴父親。那晚母親還了錢之後,朋友拿出母親寫的字據,母親說這只是個形式,然後隨手就把字據扔到了門外。又過了兩年,朋友的兒子大了,需要在城裡買房,朋友晚上夫妻兩人帶着母親寫的字據找上門來要那筆錢。當父親看到那揉的皺巴巴的紙條時,告訴他朋友,錢明天他會和母親一起送上門。晚上母親埋怨父親,那是一筆不小的錢,父親只是笑笑,第二天還是給朋友送去了錢。那年趕巧我屁股上害瘡,化了很多膿,朋友的村子裡有個赤腳醫生,祖傳秘方治我這種病很是有效,一大早父親就帶着我去看病,看病完了,父親帶我去朋友家站了一會,一早上朋友家剛起牀,父親只是寒暄幾句,然後就回了,朋友神情的要求父親吃完早餐在走,父親還是推卻了。回來的路上,我問父親,那人不知好歹,騙你錢,你怎麼還去他家玩,父親說,之前交情了幾十年,出了這樣的事情,他也很難過,但是決定和一個人絕交,千萬不能立馬斷交。一來顯得自己胸襟狹隘,二來讓別人沒有臺階下,只會招來嫉恨,既然決定疏遠,也要溫和的疏遠,做到心裡有數就行。

父親就是這樣虔誠的生活着,父親在恪守善良的同時,還能夠站在邪惡的立場,給醜惡一個臺階下,真是讓人欽佩。相比於父親的這種睿智,剛開始的我並不能懂得善良的意義。我的很多朋友都在這個功利的世道里堅守成王敗寇的準則,這讓我有時候懷疑父親的這種善良其實是逃避競爭的一種自我麻痹,因爲修身養性這樣告訴的東西似乎只有在孔子和老子那個時代纔是一件聽起來不滑稽的事,現在的社會更看中你的年薪,你的地位。

(本章完)

第七十章第十六章第六十二章第三十章第七十一章第七章第三章第二十一章第四十七章第十九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四章第十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六章第八章第七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五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四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八章第二十五章第五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十八章第四十一章第五章第六十六章第七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三第二十九章第五十一章第三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十二章第十四章第三十六章第五十四章第十一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九章第八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三章第三十七章第六十三章第十四章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二十二章第七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三章第二十三第四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七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五十三章第九章第六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八章第七十三章第五十章第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八章第三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三章第四章第四章
第七十章第十六章第六十二章第三十章第七十一章第七章第三章第二十一章第四十七章第十九章第二十七章第六十四章第十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四十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六章第八章第七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五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四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八章第二十五章第五十七章第四十二章第十八章第四十一章第五章第六十六章第七十三章第四十四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三第二十九章第五十一章第三章第三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十二章第十四章第三十六章第五十四章第十一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九章第八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三章第三十七章第六十三章第十四章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二十二章第七十二章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三章第二十三第四十四章第二十八章第七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五十三章第九章第六十六章第五十九章第三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二十八章第八章第七十三章第五十章第十二章第三十九章第三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九章第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六十八章第三章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三章第四章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