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

“小五沒有同母的胞弟, 多個同娶姐妹的兄弟也好。”謝灝完全是爲長女考慮,阿菀跟妯娌之間都不親近,柔娘是她從小帶大的,做妯娌也不錯。

謝知:“……大人不會答應吧?”

“他答應了。”這方面謝灝跟秦宗言早有共識,秦宗言爲秦五, 他也爲阿菀, 所以謝家跟秦家再次聯姻。

謝知想起阿孃以前也提過, 如果她跟五哥沒有孩子,就讓阿柔跟小八成親,讓他們過繼柔娘和小八的孩子。不過現在小八常年駐紮革島, 基本不回懷荒, 謝知也捨不得讓柔娘跟丈夫長期分離,估計大人也是這意思, 兩人才把聯姻人選換成小十,秦九很早已跟自己表妹定親,明年就要成親了。

謝知說:“萬一柔娘不願意呢?”柔娘倒是說過幾次要嫁到她身邊,要跟自己在一起, 那是她現在年紀還小, 從小缺失父愛母愛才會如此,等她以後成親生子, 有了夫婿孩子就不會如此黏着她。

“她怎麼可能不願意?”謝灝雖沒怎麼跟次女相處過, 但他確定次女很樂意做阿菀的妯娌。

“我回去問問柔娘再說。”秦十不歸她管, 但有她在, 柔娘總不會嫁她不想嫁的人, 她對謝灝道:“大父不是總說不讓你再跟秦家聯姻,要把秦家女兒娶進來嗎?阿柔嫁進來,大父答應嗎?”女兒嫁出去不一定是別人家的,但大部分女子生了孩子,肯定是以孩子爲重,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公,都會不由自主往後靠的。謝簡想到往秦家嫁了一個女兒、兩個孫女就糟心,謝家女又不是嫁不掉了?怎麼就往一家裡塞?

“你嫁到秦家他都答應了,柔娘有什麼不答應的?”謝灝不是很在意的說,只要不是兩家差距太離譜,父親不會管庶孫女的婚事。他也想娶個秦家媳婦,奈何謝家子嗣單薄,孫子中年紀都跟秦家女兒不合適,他也只能把女兒嫁過去。秦家子嗣別的不提,對妻子都不錯,婚後女子過得好不好,從她身上就能看出來,謝灝看着容光越勝的女兒,顯然女兒跟秦紘關係很好。他筆下一頓,若有所思的問謝知:“阿菀,你是不是不喜歡你兩個嫂子?”

謝知看着阿耶寫的字,頭皮都麻了,“阿耶你別告訴我,你連阿生未婚妻人選都定了。”不是謝知想太多,而是照着她爹跟她祖父的想法,肯定在阿生出生後就想着阿生未來老婆的人選。

謝灝沒好氣的看着女兒,“我會勉強你選不喜歡的兒媳嗎?”不過看着女兒真不喜歡兩個嫂子,他有繼續問女兒:“爲何?”她爲什麼不喜歡兩個嫂子

“我沒有不喜歡她們,但我是堅決不答應讓她們女兒當我兒媳婦的。”謝知如實說,說她是庸俗婆婆心態也行,“我的兒子娶的妻子,必然要跟他合得來的。”她就跟高平合不來,又怎麼可能跟高平女兒合得來。

“阿生和幾個孩子還小,你就這麼確定他們合不來?”謝灝問,他知道女兒給自己留了面子,她擺明就是看不上自己那幾個孫女,或者說是看不上他兩個兒媳婦。

“我更相信母親對女兒的影響。”古代女孩子不上課,不出門,母親的對她的影響巨大,“孩子遠在天邊,我不知道她們品性,當然要看就要看他們父母。”她兩個嫂子平心而論,除了身份沒有任何優點,她跟五哥早遊離在朝堂之外,對兒媳的家世沒有任何要求,她只要自己兒媳人好,陪得上阿生。

謝灝若有所思:“你心裡有合適人選了?”

“呃……”謝知沉默了一會,不好意思的說:“是有合適的父母人選,但不知道他們能不能生出來。”

謝灝無語的看着女兒,什麼叫生不生得出來?

“我看中鳳容和王瓚,且兩人目前也在備孕。”她聽鳳容說過,她準備生三個到四個孩子,她現在已經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姓王一個姓赫連,他們估計還要再生一個兒子姓於,要是他們能生個女兒,謝知就想讓他們的女兒當兒媳。

“王家女兒不錯。”謝灝若有所思,琅邪王氏門第高,尤其這還是王瓚的嫡長女,阿生要能娶到這樣的媳婦確實不錯,但前提是他們要能生出來。

謝知說:“阿耶,阿生年紀還小呢,等他大一點你再想他媳婦人選吧。”

謝灝頷首說:“阿生今年有三歲了。”

“是啊。”謝知不解的看着謝灝,她不覺得阿耶會不知道阿生的年紀。

“等滿五歲就送到我這裡來,我來教阿生。”謝灝說,他已聽阿鏡抱怨過幾次,說女兒把外孫寵上天了,這麼大的孩子,晚上都是配他們夫妻兩人睡覺,女兒還時不時的摟着外孫叫寶寶。這樣寵溺再好的苗子都被夫妻兩人教壞了,謝灝不教兒子、不教孫子,現在終於擔心起外孫來。

“五歲?”謝知一愣,下意識的想說阿生才五歲,哪裡能離開她跟五哥?但看到阿耶嚴厲的目光,她低頭嘟噥道:“你哪有時間教阿生?”阿耶連自己孩子都不教。

“時間總會有的。”謝灝不教子孫,是因爲兒子、孫子有父親在教,女兒由妻子管教就夠,哪怕是獨孤氏生的四娘,也不可能送入宮中,教起來也不用太費心。可阿生不一樣,他是阿菀的兒子,也是陛下的孫子……謝灝輕輕搖頭,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期待什麼。

“可是阿生長這麼大從來沒離開過我們。”謝知捨不得兒子。

謝灝沉沉的開口問女兒:“所以你想讓秦家那些幕僚教阿生?”秦家那些幕僚給人開蒙勉強可行,真正的學業怎麼能讓他們來教?謝灝根本看不上這些人。

“你不怕我弟弟妹妹們心裡不服氣?”謝知這次回來已經感覺弟妹對她微妙的感情,要是她把阿生送來,恐怕她幾個弟弟要哭了。謝知對弟弟妹妹還是有點愧疚的,從血緣上來算,她只是阿耶的外甥女,弟妹纔是阿耶親生的,結果阿耶對她比對弟妹還好。

謝灝呵了一聲,沒說話。他的行事何須子女同意?他們對自己不滿,可以離家,他兒子多,少幾個無所謂。

謝知問完就知道白問了,這會的大家長哪會考慮兒女的想法,“我回去跟五哥商量商量。”她頓了頓說:“我跟五哥還收養幾個養子,如果阿生過來,他們也會過來陪他,這樣會給你帶來麻煩嗎?”就是謝知就準備每年多跑幾次來看兒子,她不能讓阿生覺得爹孃拋棄了他。

謝灝淡淡道:“教一個是教,教十個也是教,關鍵看他們資質如何。”資質好就重點培養,將來輔佐外孫,資質不好就當外孫伴讀。

謝知對阿耶的說法簡直無語,阿耶跟祖父一樣,教孩子只看資質,資質不好,又不是嫡長的話,他們就直接無視,他們不知道這樣對孩子傷害很大嗎?

謝灝如何不知女兒所想,不過這丫頭向來心軟,謝灝也不跟女兒多辯解,只問女兒自己想知道的問題:“你們有收養女兒嗎?”

“我們有過繼三個孤女。”兒子不能隨意過繼,女兒無所謂,謝知就選胚子好的過繼了三個,一個比阿生年紀大,一個跟阿生同歲,一個比阿生小一歲。

謝灝頷首:“高門配不上,六鎮這邊豪強弟子夠了。”女兒子嗣單薄,需要多過繼幾個女兒聯姻。

謝知不否認自己過繼女兒是爲聯姻,但也不是隨意把這些女孩子配給阿貓阿狗,既然收養了就要負責,她會好好教導這些女孩子,給她們找個門第品貌都合適的夫婿。

謝知又叮囑女兒道:“你家翁可能要去建德養傷,讓他替阿生找幾個好的拳腳師傅,他來我們這裡上學時拳腳功夫也不能落下。”

“嗯。”爲了能讓阿生建康長大,謝知都要培養兒子從小鍛鍊習慣,“阿耶你別說話,不然一會嗓子又啞了。”

謝灝莞爾,果然不再說話。謝知讓他回房休息,他當真先去浴室洗漱了一番,回房午休。獨孤氏見他終於肯定休息了,連忙伺候他歇下。

謝知則坐在書房裡想着前世的幼兒讀物,大家都說謝知太寵兒子,其實謝知寵歸寵,教歸教歸,阿生是自己親兒子,她還會害阿生不成?她可不想跟獨孤李氏一樣,死前都擔心子孫將來。阿生才三歲,教他太多的東西,他能懂嗎?還不如讓他吃好玩好,每天精力旺盛的玩耍,打好身體基礎。至於文化課知識,只要平時交一點就好了。謝知低頭認真的給兒子畫着連環畫,她小時候可喜歡看連環畫,她兒子一定也喜歡。不知道阿生現在做什麼?他現在應該起來玩了吧?

“一、二、三、四……”阿生雙手抱頭、彎着膝蓋,像只小青蛙一樣在花園裡蛙跳。這動作是謝知教他的,用來消耗兒子過於旺盛的精力。後來被秦紘看到了,規定兒子每天一定要跳三十個,當然不是一口氣跳完,而是分開跳。但數數是要阿生自己數的,他數少謝知就糾正他,讓他從頭開始。這種教導法讓阿生現在可以從一數到一百。

“阿生好棒!”照顧阿生的丫鬟們不停給阿生拍手鼓勁,謝知不讓下人叫阿生小郎君,只讓大家叫他小名。

阿生跳完了十個蛙跳,又咚咚的跑到坐在花園裡看公文的秦紘身邊。仰起胖乎乎的小臉,“阿耶,阿生想要爬梯子。”這是阿生最喜歡的遊戲,但是他年紀太小,謝知不許他單獨爬樓梯,怕他摔下來,一定要有大人看着才行,丫鬟都不行,一定要有武藝在身的親衛看護。不過要是有秦紘在,就不用上親衛。

秦紘尚未回答,甲一就笑道:“阿生,阿翁帶你去爬樓梯好不好?”

“好!”阿生雙目亮晶晶的向甲一伸手,他最喜歡跟阿翁玩。

秦紘失笑,“要聽阿翁的話,不許淘氣。”他現在沒空陪兒子玩,革島最近的一批貨物要運來。

“一定不淘氣。”阿生連聲保證,他纔不淘氣。他要是乖乖聽話,大家都愛自己,自己提什麼要求,大家都會答應,他要不聽話,就是阿孃都會打他,他纔沒那麼笨。

甲一看着幾乎跟陛下如出一轍的小臉,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他定要扶植阿生,讓阿生登頂,他長這麼像陛下,天生就該是天下至尊!他彎腰抱起阿生,讓阿生坐在自己肩膀上,阿生開心的咯咯直笑,“阿翁飛飛!”

“好飛飛!”

秦紘含笑看着甲一帶着兒子離開,纔對悶聲不吭的秦六說:“走吧。”

若非親眼目睹,秦六從來不知道五哥還要做慈父的潛質,兩人走出塢堡,帶上一衆親衛往附近農莊疾馳,建德城水道衆多,這農莊就在一個碼頭附近,衆人馳馬入農莊,農莊外鬆內緊,莊頭已經候在屋內,見秦紘、秦六入內,連忙上前行禮,“少郎君、六郎君。”

秦六問莊頭:“小八呢?”

“八郎君說他一會就過來。”

秦六嘖了一聲,“這小子又搞什麼鬼?”

秦紘走入內屋,屋內一陣金光璀璨,裡面全是擺放整齊的一塊塊金磚,若在兩年前,在場的人看到這麼多金磚都會失去理智,可這些年他們早見慣不怪。

秦紘的親衛進來清點金磚數量,裝在箱子裡一箱箱的搬走,兩人一箱子提出去,衆人舉止都很小心,這些金磚很重,不小心砸到腳,他們腳也廢了。

秦紘翻着賬冊,發現這今年金磚數量比去年多了三成,他心中滿意,金礦運行漸漸走上正軌,不然產量不會上升,看來小八在那裡做的不錯。

“哇——”幼兒稚嫩的哭聲響起。

秦紘和秦六同時擡頭,就見秦八滿臉無奈的抱着一個粉妝玉琢、約莫週歲左右的小女娃進來,小女娃揪着秦八的衣襟哭得抽抽噎噎的,小嘴裡吐出嫩嫩的聲音,說的是扶桑語,她不停的喊着“要阿孃”。秦紘和秦六同時揚眉看着八弟,這小子是把女兒帶回來了?

革島那邊需要一個鎮得住人的鎮守,秦六成親生子,不好長期離家,秦宗言就讓人沒成親的小八去革島長期駐守。小八以前悶聲不響,沒想去了革島倒是大放異彩,將革島治理得井井有條,還順着秦紘留下的線,助大伴清奪回家主之位,但因秦家有意放縱,暗衛放走大伴清成年的侄子,大伴清即使奪回家主之位,還要防備他侄子,他不得不依靠秦家,替秦家做事。

秦紘在革島整頓一番便離去,大伴清連他長什麼樣都不知道,秦八在革島是長期駐守,故也沒有掩蓋容貌。他年少俊美,又器宇軒昂,隨大伴清出現在京都時,引來不少貴族女子的愛慕,連大伴清的長女也看上秦八。大伴清身高矮了點,可長相俊美,他妻子也是美人,因此大伴清的長女也是京都出衆的美人兒。美人主動投懷,秦八來者不拒,順勢納大伴清女兒爲妾,一年前大伴氏給秦八生下他長女美娘。

秦八對秦紘嘿嘿笑了兩聲,“五哥,這是美娘,她娘不會養孩子,你能不能讓五嫂幫我照顧下美娘。”大伴清的女兒不認字,也不懂魏國禮儀,美娘是秦八第一個孩子,就算是女兒,他也疼愛,他看不上大伴氏,自然也不會把女兒給大伴氏養。家裡五嫂對孩子最好,別說阿生,就是他們收養的那些孩子她都愛護,秦八想來想去,還是厚着臉皮來找五哥,請五哥五嫂幫他養美娘。

“大伴氏沒隨你回來?”秦紘問。

“她還在革島,她回來做什麼?”秦八說,他收大伴氏就是跟大伴清加強合作關係,她回來了,難道讓大伴清再送個女兒過來?

秦紘猶豫下:“你要願意,下次可以把她帶回來。”秦紘和秦宗言對秦八都有些愧疚,要不是爲了革島,也不會耽擱他的終生大事,現在小十、小九都要成親了,只有秦八沒有定親。秦八常年在革島,誰家樂意讓自己女兒常年守活寡?要是秦八喜歡大伴氏,秦家也可以認她當兒媳婦。

秦八擺手:“別,她那樣子留在革島就好。”他怎麼可能娶個婚前就跟男人私通的倭女爲妻?要不是他留着大伴清還有用,他怎麼可能允許這種女人生下自己子嗣?秦八等美娘稍稍長大,就把女兒帶回秦家,就是不想女兒受大伴氏影響。他頓了頓說,“五哥,要是五嫂願意,以後美娘就是你們的孩子。”有五哥五嫂教導,將來美娘定能嫁個好人家,比跟着自己好多了。

秦紘看了八弟半晌,微微頷首:“好。”

兄弟三人說完家事,又談起公務,秦紘、秦六見秦八說起革島就眉飛色舞,心中暗定,看來小八還是很喜歡的革島的,兩人本來都商定好,要是小八不願意,就讓秦六、秦十輪流代替小八鎮守,現在小八喜歡那裡,兩人也就順着兄弟的意思,只是秦紘想着怎麼給小八找個正經的女人,他身邊只有一個大伴氏總歸不是事。這會秦紘無比想念阿菀,要是阿菀在,她肯定能給自己建議。

秦紘想着謝知,謝知此時卻沒空想着他,她正目瞪口呆的看着獨孤氏跟四妹吵架。母女吵架不奇怪,謝知前世就時常見母女吵架,可這輩子她真沒見過會有吵架的母女,大部分女兒都不敢,四妹膽子倒是大,她不怕阿耶嗎?謝知不敢想象父親知道女兒以下犯上後會發生什麼事,她上前一步,輕咳一聲,對四娘說:“四妹,你怎麼可以對母親如此大聲?母親是爲你好。”

四娘被謝知一打斷,也覺得自己太激動了,居然對母親如此大吵大鬧,她見長姐滿臉不贊同的看着自己,而母親有被自己氣得臉色發白,她眼眶一紅,眼淚就出來了,“她是爲我好,在她眼裡我做什麼都是錯的!我什麼都不好!”

“你——”獨孤氏被女兒氣得一口氣堵在心口,她看着趴在桌上哭泣的女兒,她深吸一口氣,“你這次難道不是做錯了?你看你領了什麼人回來?”

四娘哽咽道:“阿娜是我的好朋友,難道我不能領好朋友回來做客嗎?”

“她算你什麼好朋友?有好朋友會慫恿你做錯事嗎?”獨孤氏哆嗦的說,“要不是我發現的早,你不是要跟她兄長去私會?”

謝知一聽就暗道不好,果然四娘臉色一下白了,她今年也纔是十三四歲,正是最要面子的時候,被母親當着長姐的面說教,早就羞愧難當,如今聽母親這麼一說,她羞憤欲死,“原來在母親眼裡我是這麼不知廉恥?”她哭着跑了出去。

獨孤氏說完也自知失言,她想追上去,但又拉不下面子,只能對謝知說:“讓你看笑話了,這孩子被我寵壞了。”

謝知安慰她道:“四娘是個聽話的孩子,她現在只是在氣頭上,不一會肯定會來找您道歉。”

獨孤氏嘆氣:“我也不用她來道歉,只要她彆氣我就成。”獨孤氏好久都沒找到說話的人,謝知勸了她幾句,她把憋在心裡許久的話都給謝知說了。武川不比京城,對女子束縛也小,四娘性子活潑,喜歡出去玩,獨孤氏也不拘着她。

阿娜就是四娘從小一起玩到大的玩伴,本來獨孤氏是不反對她跟四娘一起玩。可最近這段時間,獨孤氏覺得女兒外出的次數越來越多,時間也越來越長,她心中狐疑,就派人去打聽女兒的行蹤,打聽到的結果讓獨孤氏氣不打一處來,外面居然好多人都在說四娘要嫁給阿娜的大兄!這讓獨孤氏怎麼能忍?

“我也不是有門第之見,可他們傢什麼人家?他家有十二個孩子,阿娜和她大哥是長子長女,下面有十個弟妹,聽說她母親又懷上了,這種人家怎麼能嫁?”獨孤氏是重男輕女,看重家裡的兒子,可四娘是她第一個孩子,她怎麼能不疼愛?這種火坑一樣的人家,獨孤氏考慮的都不會考慮。

家裡別的女兒都留在京城由母親教導,唯獨這孩子,自己離開的時候,她怎麼都不跟離開自己,獨孤氏心一軟,就又把女兒帶回來了,現在想想她真應該把女兒留在京城。要是把女兒留在京城,由母親來教導,說不定也不會出這種煩心事。

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265章 南樑(一)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159章 生波(一)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196章 奔喪(中)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96章 奔喪(中)第78章 打拐(上)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93章 暗中籌謀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13章 誠意(下)第195章 奔喪(上)第161章 生波(三)第1章 宮亂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93章 暗中籌謀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3章 謝家往事第173章 瑤姬廟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05章 戰勝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51章 分家(上)第8章 一見鍾情(上)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95章 奔喪(上)第65章 賞雪(三)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266章 南樑(二)第3章 謝家往事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266章 南樑(二)第80章 瑤姬傳人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160章 生波(二)第159章 生波(一)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章 流亡北朝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51章 年前(一)第83章 別後重逢第61章 過年
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265章 南樑(一)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159章 生波(一)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155章 秦家新婦(一)第196章 奔喪(中)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96章 奔喪(中)第78章 打拐(上)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215章 秦八的希望第93章 暗中籌謀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13章 誠意(下)第195章 奔喪(上)第161章 生波(三)第1章 宮亂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第93章 暗中籌謀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3章 謝家往事第173章 瑤姬廟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105章 戰勝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51章 分家(上)第8章 一見鍾情(上)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95章 奔喪(上)第65章 賞雪(三)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266章 南樑(二)第3章 謝家往事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266章 南樑(二)第80章 瑤姬傳人第249章 平城大亂(十二)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160章 生波(二)第159章 生波(一)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2章 流亡北朝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97章 驛站逃離(四)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51章 年前(一)第83章 別後重逢第61章 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