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弟妹們的婚事(二)

謝知問:“他們家是何來歷?”

獨孤氏說:“他們的父親是將軍的親衛。家裡有這麼多孩子, 窮得都快揭不開鍋了。”

謝知聽得匪夷所思, 什麼時候他們謝家女兒已經淪落到被親衛之子污衊名聲的地步?她也不明白, 四娘怎麼會跟這樣的人家交朋友的?他們不是根本沒有見面的機會嗎?

獨孤氏見謝知滿臉困惑, 有些尷尬的解釋:“那家跟我外家有點親戚關係。”

謝知試探的問:“是母親的表妹?”

“不是。”獨孤氏搖頭,“我是舅母的外甥女。”

謝知聽說是獨孤氏舅母的外甥女,心中瞭然,阿耶在扶正獨孤氏前曾派人詳細打聽過她家的情況。打聽到的情況都送到京城給祖父過目,謝知也看過, 看完之後她心情有點複雜。簡單講, 獨孤氏全家都是軟包子, 任何都可以咬一口的軟包子, 唯一不軟的就是獨孤氏的母親, 然後獨孤氏的母親是個扶弟魔。這兩個前提就決定獨孤氏未出嫁前的日子有多痛苦。

獨孤氏先前也給阿耶做妾,也是因爲她表哥, 就是她舅舅的獨子生病需要錢,她娘準備把女兒賣給路過的胡商爲奴, 獨孤氏軟了十六年, 終於硬了一次, 跑到了族裡求族長做主。她容貌不錯, 性子柔順,是族中出名會照顧人的姑娘,正好當時獨孤雄讓李氏給謝灝找個會照顧人的貴妾, 李氏就選中獨孤氏當謝灝的妾。後來她運氣好, 謝灝不想再另娶高門貴女, 獨孤氏又比另外兩個姬妾身份高,所以他就扶正獨孤氏。

謝灝是謝簡的嫡長子,雖說謝灝不準備讓獨孤氏當宗婦,也要詳細瞭解獨孤家的情況。獨孤氏孃家這種情況一般人家避之不及,對謝家來說動動手指就能解決。獨孤氏扶正後,如果獨孤家安撫,謝灝不介意輔佐妻子外家,畢竟妻子孃家不好,他臉上也無光。可如果獨孤家太過分,謝灝又很多種手段讓他們消失的無影無蹤。幸好獨孤家都是老實人,獨孤氏的兄弟們本就心疼獨孤氏差點被母親賣了,現在她日子好過,他們只會捧着謝灝,讓謝灝對獨孤氏,不會讓獨孤氏爲難。

這樣你好我好大家好,謝家跟獨孤家相處一直很融洽,謝知沒見過舅家人,但逢年過節一份禮物是從來不斷的。她原以爲母親有了謝家撐腰,會報復她外家,或者跟外家斷絕來往,可沒想她居然還跟外家有來往,甚至還原諒了外家的人。謝知心中暗歎,她這舅母真是糊塗的老實人,差一點就害了自己女兒,“不是自家親戚就好。”這樣動起手來也不會有顧忌。

獨孤氏神色突紅突白,“如果他們真對四娘心懷不軌,我——我一定給她們好看!”她長這麼大就爆發了兩次勇氣,一次是不願意賣身爲奴,跑去族裡求情;一次是照顧疑似染上天花的庶子。這次他們家是觸了獨孤氏的逆鱗,兒女是獨孤氏最不可能退讓的。她從小看慣了母親爲了表哥,虧待他們兄妹,她發誓自己將來成親,誰都不能越過自己兒女。唔,當然跟夫君比起來,還是夫君更重要。

她對現在的情況很滿足,也覺得自己這輩子是有大福氣。她一輩子感激獨孤雄和李氏,要沒有他們,何來自己現在的好日子?日子好了,她就原諒了前來哭求自己的父母,連帶對他們家敲骨吸髓的外家也原諒了。謝灝因自身喜好問題,崇尚簡樸,但對妻子、舅家並不小氣,獨孤氏手頭寬泛,對孃家、外家多有資助,外家的外祖父母和舅舅在她每次回家時,都把她當貴客招待,連舅母都對她極好。

阿娜的母親是獨孤氏舅母的外甥女,未出嫁前兩人幾乎沒相處過,出嫁後因兩家住的還算近,一直帶着孩子登門拜訪。她的兩個孩子乖巧懂事,還知道照顧四娘,四娘驕縱任性,幼時時常欺負阿娜兄妹,兩兄妹也從來不跟四娘計較,反而對她很好,出門都很保護她。獨孤氏見三人處的好,也沒反對三人往來。可獨孤氏只把他們當女兒的玩伴,想讓她把女兒嫁過去是萬萬不可能的!

謝知問獨孤氏:“母親,這些事你可曾告訴過父親?”她猜應該沒有,不然阿耶早解決了,哪能鬧出這種笑話來。謝知說的笑話不是四娘,而是指阿娜的家人,他們到底有多可笑,才妄想以這種拙劣的手段來娶謝家女兒。母親真不應該把四娘帶回這裡,留在京城,哪怕多待上兩三年,四娘眼界開了,就不會出這種事。

“告訴郎君?”獨孤氏有些慌亂的說:“這種小事就不用告訴郎君了。”獨孤氏伺候謝灝多年,不說對他了如指掌,也明白他的脾氣,要讓郎君知道四娘都敢跟自己吵架,他肯定會懲罰四孃的。獨孤氏哪裡捨得讓女兒受懲罰?而且獨孤氏心裡總有自卑,她知道自己配不上謝灝,就是當妾都配不上,若非萬不得已,她真不想讓謝灝看到自己這麼不堪的一面。至始至終,獨孤氏都把謝灝當成天神般尊敬。即使後來扶正,她也沒有把自己放在跟謝灝平等的位置。

謝知暗想,你都知道這件事了,阿耶又怎麼可能不知道?謝知沒有讀心術,但就從她前世看論壇的經驗就大概明白獨孤氏的顧忌,她也不想獨孤氏失了面子,她轉移話題問獨孤氏:“四娘喜歡那家的男孩子嗎?”

獨孤氏搖頭,“她就會氣我,哪會想到這種事?她說她把阿力當哥哥,她有這麼多哥哥,還要去認別人家的哥哥?”

謝知暗想,別人的哥哥跟自己哥哥不一樣,別人的哥哥是寵妹狂魔,而自己的哥哥是會跟自己打架、搶自己零用錢,沒事嫌自己麻煩的壞哥哥,如果他們家真想找四娘當長媳,那個大哥肯定會在四娘面前做像一個好哥哥。沒有男女之情就好,謝知就怕四妹看上那家的大哥。

“阿菀你說現在該怎麼辦?這孩子一門心思的認定我是嫌貧愛富,看不上她朋友。”獨孤氏滿臉愁容,“阿娜分明居心不良,想把她推倒他們家的火坑裡去。這孩子傻乎乎的把什麼都給他們了。”謝家向來富養女兒,四娘又是唯一始終養在兩人跟前的女兒,謝灝忙於公務,沒時間管女兒,可錢財方面並不含糊。謝知感念父母恩情,她手上也不缺錢缺好東西,對弟弟妹妹們也大方,導致四娘手頭十分寬泛,小金庫足足的。阿娜和阿力兩兄妹把她哄得團團轉,她小金庫大半都流到兩人手裡。

這種事很好解決,謝知估摸着這些天阿耶忙,騰不出身來處理這種小事,等過上兩天這家子就要倒大黴。謝知對獨孤氏道:“四娘這會是跟您慪氣,耍孩子氣呢,等過段時間她想開就好。您要是放心,就讓我陪她玩幾天。”解決極品容易,重要的是要讓四娘懂事,這孩子被獨孤氏嬌慣太過,有點像寧馨姑姑般不知世事,可她不是寧馨姑姑,沒有公主母親給她撐腰,也沒有願意縱着她的父親。

“你肯教她再好不過。”獨孤氏痛快的把女兒交給阿菀,“她任性,要是說了什麼不中聽的話,你不用忍她,直接揍就是,你是她長姐,打她是應該的。”

謝知好笑道:“四娘是我妹妹,我哪裡捨得打她?”從血緣來看,這也是自己親表妹,她怎麼會打自己表妹?謝知從獨孤氏房裡出來,叫來搖光吩咐幾聲,就去找小叔說話。獨孤雄夫妻葬禮上,小叔雖是女婿,可這女婿做的幾乎都是兒子的事,謝知暗想幸虧獨孤雄眼光好,選了這麼一個女婿,不然他突然暴斃,獨孤家就癱了。

謝知去找謝洵時,謝洵在獨孤雄書房,獨孤雄好漢學,可兩個兒子只會說漢語,連漢字都不會寫,兩個標準文盲,獨孤雄一死,獨孤峻就豪爽的把書房送給了妹夫,讓妹夫揀自己喜歡的儘管挑,全部帶回去都可以,反正他以後都不會用這間書房了。謝洵對抱走他小兒子還有些猶豫,沒想在獨孤雄和李氏下葬當天晚上,獨孤峻就把小兒子抱過來了,很不見外的說以後這是他們的兒子了,如果這小子有不聽話的,不用在乎,儘管揍。

謝洵啼笑皆非,後來聽說獨孤峻居然把古氏生得長子、次子送到岳母孃家的書院讀書,兩個女兒也送到京城叔祖母膝下撫養,心中暗想這大舅子也不是糊塗到底。

崔氏在獨孤雄夫妻葬禮後就被獨孤阿難放出來了,她聽說兄長把古氏五個孩子都送離懷荒,不由呆了好一會,淚水再次洶涌而出,她知道阿耶、阿孃最愛的就是這五個孫子女,崔氏生的兩個孩子雖是嫡出,可人感情是處出來的,一個是從小承歡膝下的孩子、一個是出生就沒見過幾面的孩子,兩人理所當然的會偏心,他們要是知道自己死後,五個孩子一下分散,他們該有多傷心?

“這樣也挺好的,這兩個孩子武學上沒什麼天賦,或許在讀書上天賦不錯。”謝洵安慰妻子說。

阿難無奈的說:“也只能如此了。”她輕嘆一聲,“當年母親也是反對父親這麼做的。”李氏是漢女,純正的儒士家庭很少有這種兩頭大的婚姻,就是兼祧都很少,她擔心大兄以後後宅不穩,父親卻覺得有他在,不會發生這種事,沒想現在不是普通後宅不穩,而是獨孤家徹底亂了。

謝洵摟着妻子說:“以後若孩子們有出息,說不定他們能自己掙個柱國大將軍。”

阿難破涕爲笑,“你當柱國大將軍這麼好掙?”這是她家先祖用命掙出來的。

“小叔、小嬸。”謝知的聲音自花園裡響起。

阿難起身道:“阿菀來了,我去給你們下碗素面,我看你們這些天都沒吃好。”

謝洵說:“你給我下就是,我看她是吃飽了來的。”

阿難白了丈夫一樣,掀簾出門,先跟謝知打過招呼,纔去準備給這對叔侄準備午膳。

謝知給謝洵帶了些茶來,趁着謝洵品茶的時,謝知問謝洵:“阿叔,你最近有新研發紙幣嗎?”

謝洵好懸沒給侄女翻白眼,這三年這丫頭沒事就催自己改進造紙術,他先後都給她改進三版紙幣,他還不滿足?他似笑非笑看着侄女:“你又想做什麼了?”

謝知笑而不語。

謝洵敲了幾下書案,屋外的親衛立刻屏退所有人,謝洵打開書房窗戶,又讓僮兒取來紅泥小竈,他親自替侄女烹茶,一面倒水一面道:“說吧。”

謝知說:“不是我想做什麼,是扶桑想要我們的造紙術。”

謝洵愕然問:“他們要造紙術做什麼?”

謝知微笑地說:“造紙幣啊。”

“造紙幣?”謝洵一怔,“你們把紙幣給大伴清了?”

“大伴清不是送一個女兒給八弟當妾嗎?島上通用的紙幣自然瞞不過她。”謝知說,大伴氏或許不是有意要做細作,但她是扶桑人,又是大伴家的女兒,只要大伴清開口,她理所當然的會偏向大伴清,“只是這樣難免耽擱了小八親事。”哪個女人願意找個常年不在身邊的夫婿?

謝洵說:“找個願意陪他留在革島的妻子不就行了?”

“這樣的女孩子去哪裡找?”謝知說:“革島跟別的地方不同,去了那裡就真與世隔絕,而且生活什麼都不方便,她想見親人都見不到,哪個女孩子樂意?”不然大人早給小八定親,就是不想把親家變成仇家才遲遲不提親,“而且小八還婚前弄了一個貴妾。”

謝洵莞爾:“一個倭女算什麼貴妾?”謝洵是男人,自然比侄女更瞭解男人,他收下大伴氏大部分是看在大伴清的面子上,讓她生產也是安大伴清的心,哪會真把她當貼心人,哪天小八回魏國,最多隻會帶走孩子,肯定不會把大伴氏帶回來,“這是你別煩心,我去問問你小嬸是否有合適的人選。”

謝知點頭說:“好,您讓小嬸慢慢找。”私事聊完,謝知又迴歸公務,“小叔,改進的造紙術你準備賣多少錢?”

謝洵訝然道:“你真要把造紙術給倭人?”

謝知說:“我們不給,他們也總有一天會知道的。”自古日本就有派了不少間諜探聽華夏的技術的習俗,造紙術遲早要被他們學過去的。不過日本那麼窮,農業、商業都不發達,會技術又如何?難道還能發展大工業?日本要是現在能搞工業,她都能在大魏搞第一次工業革命了。謝知嘴角浮起一絲微笑,有時候跨越點亮科技樹並非好事。

“那也起碼是等我死了以後的事。”

謝洵口無遮攔的話得來侄女不滿的瞪視,“小叔你胡說八道什麼?我要告訴小嬸!”

謝洵一聽頭都大了,阿難這些天情緒不穩定,動不動就哭,要讓他知道自己這麼說,肯定要大哭,“好好,我說錯了!你大人有大量饒了我吧。”

謝知勉強坐下,跟小叔解釋她爲何答應幫助扶桑推行紙幣,“小叔,推行紙幣不是我現在這麼簡單的。如果扶桑現在推行紙幣,不出幾十年,他們經濟就會出現問題。”謝知說的含蓄,扶桑最後經濟崩潰都有可能。她現在這種紙幣就是她隨口制定價值,她說紙幣值多少錢就值多少錢,根本不穩定。可這對謝知來說不算什麼,因爲這些紙幣本來就是她給礦奴、鹽工的福利。

她只是以紙幣的形式發放,讓他們更有成就感,而紙幣只能從她開的小店裡兌換,這一切都掌握她手裡,一旦她撤資,他們就一無所有。這隻謝知有意造成的畸形金融環境,真正的紙幣不是這麼發行的,就算在現代,紙幣發行都有很多缺陷,金融更需要宏觀和微觀調控,不是上位者一拍腦袋就可以決定的。

謝洵一針見血的問:“扶桑島上還有什麼讓你看上的地方?”

“一個銀礦。”謝知說,一個起碼可以挖上五六百年的銀礦,曾經的世界第一銀礦——石見銀礦。

謝洵若有所思,他對金錢慾望不高,但也不是那種視金銀若糞土的蠢貨,金銀的用處很大,這幾年秦家源源不斷的從革島運來的金礦,就讓他看到家中顯而易見的變化,“你確定他們經濟垮了,我們就有可趁之機?”

“不確定。”謝知搖頭,“我就是埋下一顆種子。”她笑得無所謂,“我只要他們不發展就夠。”

謝洵忍了忍,終於沒忍住,“阿菀,你爲何特別忌憚扶桑?”依他看來,扶桑的威脅根本沒有高句麗大。 wωω ¤Tтkǎ n ¤c ○

謝知垂下眼睫說:“因爲他們以後可能會成長一個很強大的對手。”

謝洵反問:“有多強大?”

“我不知道,但兵法上說遠交近攻,我們附近的近鄰都是我們的敵人,我不出兵攻佔他們,可他們自己想作死,我難道還要阻止不成?”理論上她對鄰國都很忌憚,而且她又沒逼着扶桑天皇和貴族發行紙幣,是他們自己想要,謝知接到消息時都震驚了。她都沒出手,扶桑就這麼配合,簡直讓她感動,謝知決定一定要把最好的造紙術給扶桑。

謝洵揉揉眉頭,“既然你不想他們強大,就更不應該給他們造紙術,有了紙他們認字的人就會變多。”

謝知道:“小叔你想多了,就那窮地方,想要發展文化,他們首先要先有錢。”中國古代造紙術、印刷術那發達,也不見古代所有人都認字。就算後來建國,國家開辦掃盲班,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去上學,想要發展文化,率先就要有錢,能吃飽肚子,大家纔會考慮認字。

謝洵覺得侄女說的也對,他調侃道:“也虧得你不是陛下,不然鄰國都要被你滅了。”

謝知搖頭:“我又不是殺人魔,幹嘛去攻打鄰國,再說鄰國敵人,我們自己也沒了。”一個國家怎麼能沒敵人,沒敵人國家就會從內部瓦解,當然敵人太強大也不行。

謝洵莞爾:“就你道理最多。”

“小叔,價格!”謝知提醒謝洵,爲什麼小叔老是轉移話題。

謝洵對價格又沒數,“那你覺得我要多少合適?”

謝知歪頭想了想說:“我也不知道,要不你跟阿耶商量,這方面阿耶應該比我更熟。”

謝洵深以爲然,大兄在這方面絕對比他們知道更多。

叔侄兩人說話見,就見謝灝推門而入,聽到兩人提起自己,隨口問道:“你們找我有事?”

謝知謝洵同時起身喚道:“大兄。”“阿耶。”

謝灝坐下,示意兩人也坐下。

謝知貼心的給謝灝倒了一杯茶水,“阿耶,你嗓子好點了?”

謝灝欣慰的拍拍女兒小手:“好了。”

謝洵把謝知說的話挑重點都跟謝灝說了,謝灝問女兒:“你還想在扶桑開礦?”

謝知說:“現在不想,但是以後想。”

謝灝淡淡道:“那就白送,再讓他們把你要的那片地送給我們,說是我們需要一個通商港口。”

謝知和謝洵同時一愣,“可是這樣小叔就沒好處了。”謝知也想過這法子,但紙幣是小叔想出來的,她要讓小叔拿好處。

“我不用。”謝洵對身外之物完全沒有任何奢求,“再說你還會忘了我不成?”

謝知聞言也不多說,她跟小叔之間無需那麼客氣,就像小叔說的,她肯定不會忘了小叔的,她肅然起敬的對謝灝說:“阿耶,還是你最聰明。”阿耶這手這不是後世發達國家對非洲兄弟最擅長招數嗎?我看中某塊地方了,想建立個保護區,我投錢建立,然後在裡面開礦。

謝灝眉頭微抽:“沒大沒小。”他擡手輕敲女兒額頭,“你四妹的事你知道了?”

謝知就知道瞞不過阿耶,“我剛知道。”

謝灝吩咐道:“你回去的時候帶她回去。”

謝知:“……”阿耶語氣很平靜,可感覺很兇殘,他不會準備把那家人全部弄死吧?

謝灝無奈的看着女兒:“整天胡思亂想什麼,我就想讓他們認清自己身份而已。”他謝家的女兒也是這種下三濫的人家可以肖想的?

謝知說:“阿耶,這件事還是讓我來吧。”舅母不想讓阿耶知道這件事,他出手了,舅母怎麼想?爲了阿耶家庭和諧,還是她來做這件事。

第3章 謝家往事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97章 奔喪(下)第150章 婚禮(下)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142章 風生水起(九)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268章 南樑(四)第52章 年前(二)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2章 流亡北朝第61章 過年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65章 賞雪(三)第185章 生產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7章 書房談話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185章 生產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22章 入宮第7章 書房談話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51章 年前(一)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196章 奔喪(中)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268章 南樑(四)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69章 南樑(五)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185章 生產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93章 鑄金人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61章 過年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92章 失態的秦紘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13章 守城(五)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89章 母女談心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23章 書房議事第173章 瑤姬廟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65章 賞雪(三)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73章 瑤姬廟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章 宮亂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66章 謝修尚主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70章 叔侄談心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
第3章 謝家往事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97章 奔喪(下)第150章 婚禮(下)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142章 風生水起(九)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176章 千里託孤(三)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268章 南樑(四)第52章 年前(二)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230章 京城風起(八)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44章 秦家往事(五)第2章 流亡北朝第61章 過年第233章 京城風起(十一)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65章 賞雪(三)第185章 生產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7章 書房談話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185章 生產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22章 入宮第7章 書房談話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51章 年前(一)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196章 奔喪(中)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268章 南樑(四)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269章 南樑(五)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185章 生產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93章 鑄金人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61章 過年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92章 失態的秦紘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13章 守城(五)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89章 母女談心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23章 書房議事第173章 瑤姬廟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65章 賞雪(三)第262章 暫時的安定(四)第173章 瑤姬廟第148章 婚前準備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章 宮亂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66章 謝修尚主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70章 叔侄談心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