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姐妹情深

謝知送走謝洵, 也回到書房準備寫清靜經註釋, 見赫連鳳容在給自己磨墨, 她詫異的問:“阿容怎麼是你在磨墨?”

赫連鳳容說:“玉蔓她們在忙,幾個小丫鬟磨墨不好, 正好我也沒事,就一邊磨墨一邊看書了。”

謝知笑道:“那麻煩你了。”她也不跟赫連鳳容客氣, 她們當年讀書時同學間也是這麼相互磨墨的, 只要是在看書的人,都會手裡拿個墨塊磨墨, 不是給自己磨就是幫同學磨。

謝知鋪開蠶繭紙,先提筆端正的默寫了一篇清靜經,這一次謝知徹底沒有掩飾自己真正水平,全篇五百餘字一氣呵成,全是端莊美秀之極的小篆, 即使赫連鳳容這種看不懂篆書的人,也覺得謝知寫得着實好看。

謝知默完篆書, 就開始寫她對清靜經的理解, 她已打好腹稿, 準備先寫一篇自序,寫她對清靜經理解,然後比照原文,寫她對清靜經的理解, 最後再寫一些她修煉時的感想, 同時引入一些內丹修煉之法。

清靜經並不涉及內丹修煉, 它是一篇純粹修心的經文,沒有任何神異內容,但時下內丹修煉法門已有萌芽,黃庭經已問世。謝知來自後世,後世道家修行以內丹爲主,謝知也不可避免的受後世的影響,她將來準備出家,道家門派不知凡幾,她準備入內丹門派的,就要現在開始鋪墊。

寫書不容易,尤其是在沒有電腦的情況下,謝知寫寫停停,不知不覺寫了一下午,赫連鳳容一直在沉默的照顧她,等她悄悄給謝知點上燭火,謝知才恍然回神,看到赫連鳳容還在書房,她訝然道:“阿容你一直在?”

“是啊,反正我也沒事。”赫連鳳容也看了一會謝知寫的東西,只可惜上面的字她大半都不認識,有些認識的,她也不知道組合起來是什麼意思。

謝知放下筆,“阿容你找我有事?”她這模樣似乎有話要跟自己說?

赫連鳳容遲疑了一會,謝知耐心的等着她,也沒有催促。赫連鳳容下定決心對謝知說:“阿菀你知道我的家世吧?赫連家的家產,我祖父原本是準備給我的,但是被我父母強奪走了。”

赫連鳳容譏諷一笑,如果母親是要跟自己奪權,她奪走祖父的財產她都不會那麼不甘心,畢竟母親生養了自己,可是母親居然情願給庶子也不願意給她,赫連鳳容心目中的恨就不是語言可以形容的。

如果祖父泉下有知,看到她把赫連家的家產給父親的庶子,他恐怕會嘔血吧?早知道如此,他又何必給她招婿?把她嫁人,他從外面另外過繼一個嗣子不更好?這樣就不會便宜了赫連家。母親真不知道祖父跟他那幾個哥哥都不合嗎?她肯定知道,她只是被父親哄得願意假裝不知道。

“我知道。”謝知想了想,斟酌勸赫連鳳容道:“阿容我知道你委屈,但我不贊同你現在跟你父親翻臉,我們年紀還小,我們可以慢慢籌謀。”她能理解她的委屈,但現在真不合適。起碼要等赫連鳳容手裡底牌夠足,才能讓繼父和五哥答應整治鳳容的父母。

赫連鳳容笑了,笑容明媚燦爛:“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祖父對我母親知之甚深,也知道他去世後我會面臨什麼下場,所以他不是沒留了後手給我。”

謝知一怔,她不是奇怪赫連鳳容祖父留底牌給孫女,而是奇怪鳳容爲何要跟她這事,這不應該是鳳容的秘密嗎?五哥也應該不知道這個秘密吧?

“我祖父給我留了二萬斤銅錢,還留有一個約有千人的小部落給我。部落裡青壯不多,但很多老人都是隨我祖父早年走商路的老人,裡面還養着百來匹我祖父留下的良種馬。他跟我說,如果實在過不下去了,就去找以前的叔伯爺爺,離開大魏,天大地大,我們何處去不得?”赫連鳳容一口氣說完自己的底牌,目光灼灼的看着謝知。

“所以?”謝知不動聲色的看着赫連鳳容。

“所以——”赫連鳳容一下跪在謝知面前,“無論你想做什麼事都可以帶上我,我赫連鳳容對天發誓,願一生一世效忠謝知,絕不背叛,若有違誓,天道不容,讓我五行俱滅。”

赫連鳳容說完,緊繃的身體一下放鬆,自從祖父離開後,她的日子過得太憋屈了!只有跟着謝知時纔是她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她並不知道謝知在做什麼打算,但她能敏感的察覺道謝知似另有計劃,所以赫連鳳容將自己最後的底牌都對謝知交代了,只求她能願意接受自己的效忠,將來她去那裡都要帶上自己。

饒謝知向來聰慧,都想不到赫連鳳容會如此,她連忙扶起赫連鳳容,“阿容,你這是做什麼?你要是效忠了我,五哥怎麼辦?”謝知無奈的說,她怎麼能讓未來的五嫂效忠自己?謝知也不能完全信任她,她身上早打上秦家的烙印。

赫連鳳容說:“我跟五公子並非訂婚,五公子也不是非我不可,他選中我只是因爲我聽話,他完全可以再找個更聽話的人。”赫連鳳容見謝知滿臉愕然,簡單的將秦家的打算說了一遍,末了說:“五公子人很好,要是以前,我說不定也願意跟着他,爲他操持一切,但現在——”她看到了謝知,再想想祖父以前說的,她突然覺得她也可以換個活法,只要阿菀願意跟她聯手,她們兩人什麼地方去不得?

謝知聽得目瞪口呆,她都沒想到繼父對鳳容居然是如此態度,鳳容那麼好的女孩子,哪裡配不上五哥了?謝知想了一會笑了,繼父的想法也正常,因爲女人的價值本來就是依附父親和丈夫而存在的,她自身好有什麼用?不如一個出身。

“阿容你真願意跟我一起走?我這輩子可能不會成親了,而且後面甚至可能連身份都沒有?你願意跟我隱姓埋名的生活?”謝知正色問,既然赫連鳳容主動投誠,謝知也決定向她坦承自己的計劃,但她還要最後一次確定赫連鳳容的忠心。

“我赫連鳳容願……”赫連鳳容又要下跪發毒誓,謝知連忙阻止她,“誓言一次就夠了,不用多說。”謝知見赫連鳳容都如此,也不準備再隱瞞她,赫連鳳容那些走慣商道的老人的確很讓她心動,她想了想問赫連鳳容,“阿容,你對我瞭解多少?”

www▲Tтká n▲c○

赫連鳳容說着自己對謝知的觀察:“我知道你不想入宮,每次你給皇帝寫完信,心情都會低落一段時間,這次你見過皇帝,心裡就更不開心。他爲了懷孕的宮妃都可以委屈你,讓你去別莊,連見面都是偷偷摸摸來見你的,他到底把你當什麼人了?”

赫連鳳容並不喜歡拓跋曜,覺得他對謝知太不尊重,她知道按照漢人的規矩,男女未婚前是不可以如此私下會面的,這種會面在漢人看來就是無媒苟合!“還有你研究的織布機,要照你以前的習慣,你早讓皇帝和五公子知道的,可是你現在都牢牢的瞞着,我覺得你並不是在跟皇帝賭氣,你是另有計劃。”

“我跟陛下賭什麼氣?”謝知敏感的問:“宮裡又出什麼事了?跟我有關?”她連崔明珠的事都沒跟拓跋曜生氣,宮裡還有什麼事能讓自己生氣?

赫連鳳容遲疑下道:“我也是剛打聽來的,陛下前段時間新冊封了一個林貴人,現在極受寵愛。”

謝知若有所思的問:“有人拿她跟我相提並論?”不然鳳容不會認爲她會生氣。

“林季華小字秀媛,現在外面稱你們爲玉色媛姿,將她同你相提並論。”赫連鳳容恨恨道,“她算什麼東西?也配跟你相提並論!”謝知小字玉蕤,是人盡皆知的,因爲這是皇帝親自替謝知取的。

“她是貴人,我是無品階的臣女,按理她跟我相提並論才委屈。”謝知聽到後並沒有生氣,還有閒心打趣赫連鳳容的話,原來如此,難怪祖父想借此機會讓自己揚名。他們也想太多了,她又不是什麼人,別人想要跟自己比試一番不是很正常嗎?

“阿菀!”赫連鳳容沒想謝知還有心情開玩笑,“就算你這次在才學打壓了林季華,可又有什麼用?將來還有無數個林季華?你真想被宮廷關一輩子?你看我們莊子上的各種棉花機器都研究出來的,還有你養得那些孩子,我們完全可以帶上人離開。”

赫連鳳容詳細的跟謝知說着自己的計劃,“我聽祖父說過,在於闐國附近有不少邊民會種棉花,我們去那裡開個棉花莊園,然後織布外銷別國,生活肯定是比不上長安,但也不會過的太差,而且比京城自由太多了。”而自由的滋味嘗過以後就戒不掉了。

她以前不肯走是還存了從父母手裡奪回祖父一切的想法,可現在想想她又何必跟人較勁?與其將生命浪費在這裡,還不如離開,外面海闊天空,任她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如果謝知是普通的貴女,赫連鳳容也不會跟謝知說這些話,可通過這些天的相處,她發現謝知心裡的野心並不比自己少,她還比自己聰明,既然如此,她又何必委屈自己陪她並不喜歡的人嗎?

謝知搖頭,“阿容,我知道你是爲我好,但是我現在不能走。”她走了,留在魏國的這麼多親人怎麼辦?拓跋曜的怒火誰也承受不起,他第一個就會毀掉公主府。雖然謝知時常對祖父各種腹誹,可祖父畢竟養大了她,還對自己疼愛了這多的年,還有祖母、姑姑……更別說還有阿耶、阿孃和小叔,這麼多羈絆在這裡,她怎麼能走?

“你願意走?”赫連鳳容沒管謝知是什麼時候離開,只要她願意離開,“無論你準備什麼時候走,我都會跟隨你,如果你願意,我可以讓我祖父的手下秘密來京拜見你。”

既然赫連鳳容願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訴自己,謝知也願意信任,“你猜的沒錯,我發明紡織機是有緣故的。”

她把自己跟小叔說的事跟赫連鳳容說了一遍,謝洵是男人,很些事天生沒有女人敏感,赫連鳳容聽到這些話,問謝知道:“就算太皇太后不願讓你入宮,可皇帝不願意放手你能怎麼辦?你又不是馬上離開,你過幾年也該長大了,難道你真要當皇帝的——”

“當他情人?外室?”謝知輕笑,“想想我也沒什麼好虧的,有個當皇帝的情人,大部分時候還是他哄着我、替我盤算。”飲食男女,男歡女愛在正常不過了,謝知又不是不知人事的小女孩子,對這種事也沒什麼排斥。

“那等太皇太后不能阻止陛下了呢?他到時在讓你入宮你怎麼辦?”赫連鳳容問,在她看來女人有幾個情人再正常不過了,謝知願意接受這種關係也好,就怕皇帝不會答應。

“如果太皇太后真不讓我入宮,哪怕她不在,她也會留後手。”謝知很肯定的說,她對太皇太后的脾氣很瞭解。

赫連鳳容不以爲然:“死人又爭不過活人,那時候只要他願意,你還是要入宮。”

“他不會,那時候他早已習慣。”謝知搖頭漠然道,“讓人退讓會成爲一種習慣的。他如果漸漸習慣什麼事都是我先退讓,他就會越來越習慣,會一直讓我退讓下去,然後再從別的方面給我,他以爲的補償。如果哪天我突然不願意退讓,他還會覺得我不識大體。”

拓跋曜現在會喜歡她,是因爲他沒有徹底親政,他的女人還不夠多,還沒有給他生兒育女,等後宮女眷孩子漸多,他的政務也越來越繁忙,兩人有這麼聚少離多,他又能對自己有多少感情?再濃的情義都熬不過時間。

赫連鳳容默然,她再聰慧,到底年紀還小,不明白爲何有人會願意委屈自己的喜歡的人。

謝知知道,因爲人都是自私的,當傷害一個人代價過低時,他就會下意識的一次次的傷害這個人,因爲他覺得無論如何,那個人都會原諒自己,他永遠不會失去那個人。

就像現實中很多人對朋友同事都是客氣有禮,對自己的父母卻時常惡言相向。父母稍有做一點不順自己的意的事,就會暴跳如雷,因爲他們知道父母會輕易原諒自己,但外人永遠不會。拓跋曜對自己也是如此,他知道,自己除了跟着他,別無出路。

赫連鳳容遲疑的問:“如果——如果他真的有一天改了呢?”

“有些事開弓就沒有回頭箭。”謝知輕輕嘆道,“在他改之前,我已經改了啊。”謝知之前的十年一直在做心裡建設,逼着自己要去適應宮中的環境,她設想過很多種情況,也跟拓跋曜認真培養感情,她以爲自己坦然面對拓跋曜跟別的女人在一起,可真正面對時謝知還是受不了。

她不了古代的賢妻,做不到笑看丈夫跟別的女人談戀愛,還要在丈夫跟別的女人鬧矛盾時開解他,甚至在自己年老色衰時還要給丈夫挑小妾。說謝知驕傲也好,說她優越感濃也好,她就是受不了。

沒有男人可以讓她如此委屈,哪怕這個男人是皇帝!她覺得她要是真入了拓跋曜的後宮,她會忍不住殺了拓跋曜。兩人是青梅竹馬的感情,他從小這麼疼她,她還是遠遠的避開,給他們兩人的感情劃下一個休止符,希望他們可以好聚好散。

赫連鳳容說,“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要在皇帝還能庇護你前走。”赫連鳳容說的很含蓄,在她看來拓跋家皇帝祖傳的短命,拓跋曜估計也不會活太久,謝知在拓跋曜活的時候自然能生活無憂,等拓跋曜一死,她的日子就立馬不會好過了,她必須要在拓跋曜死之前離開。

“我會在合適的時候死遁的。”謝知說,她也明白,她敢這麼做,還是仗着拓跋曜的情義,一旦沒了拓跋曜的庇護,她必須馬上離開,華夏從古迄今都是君權高於一切,莫說她只是刷自己名聲,刷到太皇太后不願意自己入宮,就算她把自己刷成神女,皇帝想殺自己的時候也是照殺。

她從書房的博物架裡取出一卷畫展開,赫連鳳容屏息看着這卷畫,這是一張輿圖,一張跟她看過的輿圖都不一樣的輿圖。

謝知手指虛虛的在自己自制的亞洲地圖上畫圈,“阿容你看這裡,這裡都是魏國的領地,不是很大是不是?這周邊還有很多地方,你說去西域是一條路,去樑國也不錯,樑國這一帶有很多小島,島上水土豐美,我們可以去那裡隱居。”謝知說的是江南、浙江一帶的小島,那裡常年與世隔絕,有了占城稻的種子,他們也不怕沒有糧食。

赫連鳳容看着一會地圖說:“如果是這樣,我們兵力恐怕不夠,畢竟我們手下只能當騎兵,不能當水兵。”

“可以慢慢訓練,而且我們還能可以造|炮|防禦。”謝知說。

“炮?”赫連鳳容不解的看着謝知。

“就是類似投石機一樣的東西。”謝知說。

赫連鳳容大驚,“你會造投石機?”投石機是國之重器,尋常人怎麼可能有?

“不會,不過我們也不用造投石機。”謝知心裡暗暗補充,她不會造投石機,但是她有投石機的圖紙,這是當年甲一伯伯從宮裡帶出來的。

赫連鳳容認真的聽着謝知的計劃,謝知很多話很多心思,不好跟小叔說,但卻可以跟閨蜜說,所以她跟赫連鳳容說得更細緻,赫連鳳容聽得雙目異彩連連,她就知道阿菀跟她一樣,都是不甘寂寞的人,就如她不願意被秦紘關在後院,阿菀肯定不願被關在後宮,即使她們遇到的男人都是當世男兒的極品。

謝知從赫連鳳容處得知了林季華的事後,將玉蔓和零露嚴厲的罵了一頓,不許兩人以後再瞞着這種事,今天是林季華的事,以後更大的事?她不是要被兩人聯手矇蔽了?兩人連忙跪地認錯,謝知冷着臉讓她們起來,警告她們下次再這樣就不要待在兩人身邊了。兩人疊聲保證再也不敢了。

謝知讓人把林季華的詩集找來,認真的翻過一遍,翻過以後她終於知道爲什麼祖父自信滿滿的認爲她寫詩也能比過她,因爲林季華的詩詞大部分都是打油詩,偶爾有兩首相對好一些詩詞都是擬作。什麼叫擬詩?就是照着別人的詩詞再做一篇,用現代的話來說算深度借鑑,這幾首詩比打油詩略好些,但也只是略好一點。

如果以後世眼光來說,大部分十六歲的孩子經過幾年詩詞系統訓練,都能作出這樣詩作。但在絕大部分女人都不認字、且還沒經歷過詩詞時代薰陶的現在,林季華在十四歲時能出一本詩集屬於非常厲害了,她在詩詞方面肯定很有天賦。謝知將林季華的詩詞看了好幾遍,光從詩詞裡看,這位林貴人是個敏感多思、又善解人意的女孩子,拓跋曜真是好豔福。

謝洵接到侄女的傳訊,以爲謝知把註釋寫好了,他興匆匆的趕過來,看到謝知再看林季華的詩詞,不由尷尬的摸摸鼻子,“阿菀,你都知道了?”

“我早知道了。”謝知放下詩詞,將自己清靜經的註釋遞給謝洵。

謝洵迫不及待的翻看侄女的清靜經註釋,看着看着他就看入迷了,他本還想要是阿菀寫不好,他就給阿菀修改下,但沒想到阿菀能寫得這麼好,尤其是後面謝知關於內丹之道的衍生,謝洵看的如癡如醉,看完之後他拍案而起,“阿菀,下面呢?”

“什麼下面?”謝知不解的問。

謝洵興致勃勃的說:“下面的內丹之術,阿菀你都可以去寫內景經的註釋!”

謝知說:“我都寫完了。”

謝洵滿臉失望,“阿菀那你再寫一本關於內丹之道的?”

謝知沒好氣道:“小叔,我還又不是坤道。”寫點純理論的註釋還行,內丹之術還是等自己當了坤道再說,“您說這本書如何?”

“很好。”謝洵點頭說,“我都替你想好了,趁着林季華這次宣揚玉色媛姿,我替你宣揚這本書,我想陛下也會盛讚你的,等來年就說瑤姬念你誠心,夢中授你紡織之術。”

“爲什麼是瑤姬?”謝知奇怪的問,瑤姬跟紡織似乎沒關係?紡織跟嫘祖、嫫母有關?

“因爲瑤姬是神農大帝之女,你將來還要將稻種推出去,我替你想了好幾天,覺得讓你得瑤姬傳授較好。”謝洵說。

“好,我聽小叔的。”謝知對謝洵的安排沒有意見,她想趁着這次機會,先推廣紡織術,但她沒什麼名聲,貿然宣揚紡織術,誰理會自己?還不如先打點名氣再說。謝洵欲言又止的看着謝知,謝知問小叔,“阿叔你怎麼了?”

“林季華的事你別放在心上,我估計陛下是不知道,不然絕對不許她如此。”謝洵怕侄女多心,替拓跋曜說了幾句好話。

謝知好笑的說:“我沒放在心上,她拿自己跟我比,不是說明她覺得我比她好嗎?既然如此,我爲何要憤怒?”在大部分時候謝知都對女孩子都挺寬容的,林季華一個漢女,還是沒落世家的女孩,在鮮卑當道的後宮生活也挺不容易的的,謝知不想跟她正面對上。她詩詞方面還挺有天賦的,古代女詩人本來就少,她說不定將來能做個上官婉兒?

謝洵想到侄女都不準備入宮了,自然也不在乎爭寵,遂點頭說:“你把文章再抄寫一遍,然後我去給你寫序,我讓人去刻雕版。”

謝知微微點頭說:“好,你五天後來拿。”

謝洵捲了侄女的原稿,匆匆去找父親了,誰說阿菀沒寫書的本事!看她清靜經註釋的多好,他敢保證當世沒人對清靜經的瞭解超過阿菀。

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66章 南樑(二)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7章 書房談話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61章 過年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197章 奔喪(下)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2章 誠意(上)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68章 南樑(四)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7章 書房談話第13章 誠意(下)第161章 生波(三)第196章 奔喪(中)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267章 南樑(三)第137章 風生水起(四)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149章 婚禮(上)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106章 逃命第269章 南樑(五)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106章 逃命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83章 別後重逢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103章 敵襲(中)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152章 分家(下)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185章 生產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109章 守城(一)第51章 年前(一)第16章 試探第80章 瑤姬傳人第63章 賞雪(一)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66章 謝修尚主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2章 流亡北朝第83章 別後重逢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05章 戰勝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4章 內宅瑣事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
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66章 南樑(二)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7章 書房談話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61章 過年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197章 奔喪(下)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2章 誠意(上)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68章 南樑(四)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7章 書房談話第13章 誠意(下)第161章 生波(三)第196章 奔喪(中)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267章 南樑(三)第137章 風生水起(四)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149章 婚禮(上)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177章 千里託孤(四)第106章 逃命第269章 南樑(五)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275章 宮廷變(六)第106章 逃命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83章 別後重逢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25章 禪位的太上皇帝第103章 敵襲(中)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264章 暫時的安定(六)第95章 驛站逃離(二)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152章 分家(下)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210章 第三次南征(一)第274章 宮廷變(五)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185章 生產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109章 守城(一)第51章 年前(一)第16章 試探第80章 瑤姬傳人第63章 賞雪(一)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66章 謝修尚主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2章 流亡北朝第83章 別後重逢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55章 亂世起(六)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182章 各方反應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05章 戰勝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89章 母女談心第24章 內宅瑣事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26章 秦宗言的改觀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