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信德船隊

攻陷大城赫拉特後,高文的聲勢大振,他獲得了個在伽色尼汗國內縱橫馳騁的最重要的跳板和軍事基地。

整個伽色尼汗國的領地,以這座城市爲起點,實則被龐大險峻的興都庫什山脈劈成了南北兩塊,即巴拉克特地區和伽色尼地區,中間僅靠幾座山隘要塞互相通連,二者都是汗國不可分割的膏腴精華。現在高文在古爾人的引導下,佔據了赫拉特,實則就是同時獲得朝這兩個地區進軍的橋頭堡。

現在輪到高文主動,他不想冒然前去巴拉克特地區,那裡的陸上走廊太狹窄,且和奧克蘇斯河靠得太近,隨時都能遭到大公平王主力的襲擊;按照原定計劃,他當然要貼着興都庫什的南麓道路,直驅伽色尼城。

恰好皇帝的方案也得到古爾王伊茲的無比贊同,他也渴望攻陷這座仇敵的王都,將其付之一炬。

“發出致命一擊前,我們需要的是謹慎,等待敵人的動向和己方援軍的消息。”這時,高文在赫拉特的營地裡,反倒不甚焦急起來,只是要求諸將官、百夫長不要鬆懈,讓整個軍營的士兵和戰備處於“外鬆內緊”的狀態,並將奪取赫拉特的消息火速傳向伊斯法罕宮廷,要求對方儘快在克爾曼地帶組織反攻,將伽色尼汗伊斯萊爾驅趕回錫斯坦荒漠,並驅入他設置好的“口袋”當中。

十日後,摩西亞大旅團和塞爾維亞大旅團共一萬五千士兵,作爲後繼隊伍抵達。

而後皇帝迅速發佈行軍部署:

古爾王伊茲將所有赫拉特的城中民衆驅出城市,而後留下三千人固守,其餘兩千騎兵,會同高文的四個騎兵團和警備禁衛騎軍,再由梅洛統率,共八千鐵騎強渡阿爾岡達布河,直攻伽色尼城;

皇帝自領其餘的隊伍,即三翼旅團、摩西亞大旅團和塞爾維亞大旅團,包括炮兵們,沿赫拉特急速南下,準備搶佔德蘭加納城(即後來的扎蘭季),封死伽色尼汗的退路,逼迫他在錫斯坦荒漠和湖泊的邊緣和自己決戰!

在皇帝隊伍走了三個日程後,錫斯坦地區原本被塞爾柱蘇丹冊封的“奈斯瑞德小王朝”的埃米爾塔吉.哈拉夫帶着五百多名錫斯坦馬匪及百餘頭駱駝,風塵僕僕前來投靠皇帝行營,願意爲皇帝的嚮導。

這塔吉.哈拉夫也算是高門之後,他先祖是波斯薩法爾王族,世代居於錫斯坦,平日裡種地放牧,艱苦時就當馬匪出去搶劫。他統治的這個奈斯瑞德小王朝,先是當伽色尼汗國的附庸,後來又投向了塞爾柱帝國,其命運和古爾族相差不大,都在大國的夾縫裡求生存,現在不又傍上了高文皇帝的大腿了嗎?

奧克蘇斯河四周的“天災軍團入侵事件”爆發後,原本塔吉在錫斯坦荒漠抵禦伊斯萊爾的,但手頭上那點力量還不夠對方塞牙縫的,很快被打成了流亡狀態,得知高文來到後,才從沙漠裡跑出來迴歸組織。

高文很熱情地在御營裡接待了塔吉,並把伊斯法罕宮廷贈送他的八名“價值千金”的清秀突厥男童,都轉手給了塔吉。塔吉也是感激涕零,此外皇帝還許諾他,只要摧毀了伽色尼汗的勢力,那麼整個錫斯坦包括德蘭加納都是他的。

塔吉便盡情告訴皇帝此地的情況:

“錫斯坦地區整年大部分時間都是乾旱的,只有春季河流泛濫,才能帶來水源,所以農耕灌溉區都集中位於幾片湖泊和綠洲周圍,畜力靠駱駝,機械力靠風車,不利於大軍行軍。”

“那也就是說,伊斯萊爾在先前過去攻打克爾曼時,已.....”

塔吉贊同皇帝的猜測,“是的尊敬的陛下,伊斯萊爾在過去時已將當地所有現有和儲備的糧食席捲一空,也就是說他回軍的話,錫斯坦是沒有什麼補給可供他搜刮的,除非他食人。”

皇帝聽到這個,欣喜過望,他在地圖上指着德蘭加納的位置,“只要朕攻陷這兒,那麼伊斯萊爾的數萬大軍就只能首尾受困,爛死在錫斯坦荒漠裡,朕甚至不需要和他決戰。”

“是這樣的沒錯。”塔吉撫胸道,“至大的真主永遠站在您的這邊。”

這時候,營帳內的氣氛喜悅起來,而後又奇怪地凝結起來——所有人都看到,皇帝的眉頭又皺起來,似乎不相信勝利會如此輕而易舉。

畢竟他要面對的,是強盛百年、雄霸此地已久的大國。

щщщ● ttκд n● ¢ o

躊躇會兒,皇帝稍微更改了計劃,“所有軍隊圍攻德蘭加納的決定不變,但塔吉你的人要深入到錫斯坦,隨時給朕帶來伊斯萊爾的動向情報。”

數日後,情報傳來:伊斯法罕宮廷在得到赫拉特陷落的消息後,歡欣鼓舞,當即拼盡全力組織起一支萬人的精銳隊伍,屯守在設拉子城,激烈阻擊伊斯萊爾的前進;不久,伊斯萊爾也得到古爾族叛變、赫拉特喪失的噩耗,並驚知高文的軍隊已經開始抄斷他的退路,要讓他成爲袋中之鼠時,果然下令全軍後退,接着命令一支蒙古僕從軍扼守克爾曼關隘,其餘隊伍潮水般向錫斯坦退走。

“很好,真的是很好!”德蘭加納城下圍攻陣地前,高文興奮地捏彎了鞭梢,聲音洪亮,對來自錫斯坦沙漠的傳令如此說到,“另外告訴塔吉,不得放鬆斥候偵察,朕要掌握伊斯萊爾的後退路線,隨時捕捉他消滅他。”

而後皇帝轉身,看着眼前匠師們正在對着德蘭加納城堞方向,構築建造着大普拉尼砲,內心是躊躇滿志。

只要在合宜時間內打破目前這座城堡(以現在高文軍隊的火力水準來說,任何城堡的攻破就是個時間和軍力問題),而後憑藉此地高溝深壘,阻絕伊斯萊爾獲得給養和水源的道路,那麼他的數萬麾下必將不戰而自動瓦解。

但新的軍情在三日後傳來,讓高文大爲光火,“陛下不好了,伽色尼的伊斯萊爾並未走錫斯坦陸路,他在海邊登上信德土王們所提供的大批船隻,順着季風朝信德的塔塔港口飛速駛去!”

“混賬!”皇帝咬牙切齒,看來這伊斯萊爾頗有其先祖的狡獪和機敏,智商絕不是那麼低的。

第29章 呼羅珊守護者第49章 風暴前的平靜第50章 新口令第66章 驅虎吞狼第38章 倒戈第37章 伏殺第102章 用餐第85章 魂不守舍第88章 教唆第66章 驅虎吞狼第18章 沃爾特.桑薩瓦爾第52章 入城的召喚第68章 大風雨第2章 捐納錢箱第8章 稅吏菲奧比斯第16章 小翻車魚的發明(上)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59章 達拉賽娜第76章 Blet and Road第28章 貝特麗絲第95章 君士坦丁堡的日常(下)第57章 看破第17章 赫利斯托弗第80章 不平等條約第102章 更改命令第43章 濫封第71章 錦冊第89章 鐵刺木框第30章 經行漫記第93章 災難和罪第31章 安娜.科穆寧第85章 三百殉難勇士第8章 河原地血戰第12章 征服東方之島第20章 教宗密信第49章 耶律大石第55章 死亡通告第115章 新.城第36章 入營第5章 戰不戰?第49章 管家露相第18章 內情第107章 聖墓第29章 “皇帝的棋”第18章 君侯之死第35章 重燃鬥志第73章 saqaliba第58章 驢子尾巴第98章 應援第108章 米利奧塞法隆野營第80章 襲擊水門(下)第85章 澤菲利姆之戰(上)第56章 三支點第25章 和喬瑟蘭的談話(上)第29章 茶百戲第56章 對米哈伊爾的指令第92章 還印戰爭第92章 博希蒙德再起(下)第37章 石龍子第96章 高文出馬第58章 伏咚第88章 大公平王第26章 布拉赫納宮第75章 逆戰第61章 王子殞命第99章 古法淨化第51章 魯本出軍第3章 扎塔之王第25章 人形閘室第17章 圍城打援第49章 斯卡林的傳說第91章 重臼炮第45章 人選第20章 哈桑第69章 四教宗第96章 不近人情的指令第76章 公主禁臠第47章 揚帆西進第95章 安娜的契約第55章 舊戰場第24章 皇帝的告誡第32章 亂鬥第3章 片刻之箭第63章 新政第16章 奪佔教堂第57章 看破第38章 大方舟山稱帝第16章 越山第39章 最重要“盟友”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63章 競逐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28章 隱中的託孤第102章 更改命令第52章 入城的召喚第96章 並榻第80章 不平等條約第99章 何處之雪第49章 獅旗和葉凡杜尼旅團第3章 扎塔之王
第29章 呼羅珊守護者第49章 風暴前的平靜第50章 新口令第66章 驅虎吞狼第38章 倒戈第37章 伏殺第102章 用餐第85章 魂不守舍第88章 教唆第66章 驅虎吞狼第18章 沃爾特.桑薩瓦爾第52章 入城的召喚第68章 大風雨第2章 捐納錢箱第8章 稅吏菲奧比斯第16章 小翻車魚的發明(上)第31章 卡德米亞城堡下第59章 達拉賽娜第76章 Blet and Road第28章 貝特麗絲第95章 君士坦丁堡的日常(下)第57章 看破第17章 赫利斯托弗第80章 不平等條約第102章 更改命令第43章 濫封第71章 錦冊第89章 鐵刺木框第30章 經行漫記第93章 災難和罪第31章 安娜.科穆寧第85章 三百殉難勇士第8章 河原地血戰第12章 征服東方之島第20章 教宗密信第49章 耶律大石第55章 死亡通告第115章 新.城第36章 入營第5章 戰不戰?第49章 管家露相第18章 內情第107章 聖墓第29章 “皇帝的棋”第18章 君侯之死第35章 重燃鬥志第73章 saqaliba第58章 驢子尾巴第98章 應援第108章 米利奧塞法隆野營第80章 襲擊水門(下)第85章 澤菲利姆之戰(上)第56章 三支點第25章 和喬瑟蘭的談話(上)第29章 茶百戲第56章 對米哈伊爾的指令第92章 還印戰爭第92章 博希蒙德再起(下)第37章 石龍子第96章 高文出馬第58章 伏咚第88章 大公平王第26章 布拉赫納宮第75章 逆戰第61章 王子殞命第99章 古法淨化第51章 魯本出軍第3章 扎塔之王第25章 人形閘室第17章 圍城打援第49章 斯卡林的傳說第91章 重臼炮第45章 人選第20章 哈桑第69章 四教宗第96章 不近人情的指令第76章 公主禁臠第47章 揚帆西進第95章 安娜的契約第55章 舊戰場第24章 皇帝的告誡第32章 亂鬥第3章 片刻之箭第63章 新政第16章 奪佔教堂第57章 看破第38章 大方舟山稱帝第16章 越山第39章 最重要“盟友”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63章 競逐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28章 隱中的託孤第102章 更改命令第52章 入城的召喚第96章 並榻第80章 不平等條約第99章 何處之雪第49章 獅旗和葉凡杜尼旅團第3章 扎塔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