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做人要厚道

在魏徵眼裡,李沐代表着息王李建成。

他這些年一直揹負着背主求榮的惡名,如今得到李沐的認可,就等於洗脫了一般。

魏徵拜伏在李沐面前,嗓音顫抖地說道:“臣指天地起誓,自今日始,此生只效忠於殿下,若有違此誓,天厭之。”

李沐看到魏徵如此莊重其事的神態,心中泛起一絲激動。

他起身扶起魏徵道:“魏公言重了,眼下你我生死難料,說這些遠了。”

魏徵激動地說道:“朝聞道,夕死可矣,今日能得殿下諒解,重回息王門下,臣已經滿足了。”

李沐也笑了起來,道:“既然如此,魏公何不與我一同飲酒,聽聞酒醉之後,刀斬在脖子上,也不覺得痛了。”

魏徵皺着淚水尚未乾透的老臉,也大笑起來,“固所願,不敢請耳。”

……。

太極殿中。

羣臣們久等皇帝不至。

從竊竊私語,慢慢變成抱團取暖,最後演變成相互指責起來。

出身原太子府的、與前太子有牽連的官員們漸漸從恐懼中走出來,所謂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人在恐懼中呆得時間長了,反而會激發出一種亢奮。

在這個時候,他們變得勇敢無畏了。

他們聚集在一起,抱團取暖,以抵禦長孫無忌等人的惡言相向,甚至有膽大的開始出言反駁。

而長孫無忌正聲嘶力竭地指責着尉遲恭、程咬金等人。

“吳國公、宿國公,你們休要忘記李建成、李元吉是怎麼死的?你們今日如果再爲此子張目,一旦李沐被冊封爲嗣王,以他的能爲,不出十年,你們就會成爲冢中枯骨。”

尉遲恭、程咬金二人昨日爲李沐說項,爲得只是利益。

他們本以爲李沐不可能是李建成兒子,或者說,就算是李建成兒子也不會對他們造成威脅,這纔出言相助。

可如今,李沐當殿承認,且有了太上皇遺旨背書。

李沐成爲嗣王彷彿已經鐵板釘釘,這就給二人心裡帶來巨大的壓力。

二人相顧點點頭,旗幟鮮明地投入長孫無忌那邊的陣營。

長孫無忌旗開得勝,於是轉向他的舅父高士廉。

“等下皇上回殿之時,懇請舅父與甥兒等一起力諫陛下,萬萬不可冊封李沐爲嗣王。”

高士廉站在那紋絲不動,他回答道:“輔機啊,宗室之事,自有陛下聖裁,你越俎代庖,恐怕有僭越之嫌啊。聽老夫的話,靜候陛下聖旨便是。”

高士廉油水不侵的模樣,讓長孫無忌沒了辦法。

他悻悻然轉過去打量中立的那羣官員,突然一個人進入了他的視線。

“曹國公,你可願意與我等一起諫言陛下?”

曹國公李勣垂目道:“許國公言之有理,宗室之事,自有陛下聖裁。骨肉相殘,非大唐之福,某無意涉足此事。不過某有句話想與齊國公講。”

長孫無忌聽李勣前面的話,本已經失望了,可李勣最後一句,讓長孫無忌精神爲之一振。

“曹國公但說無妨。”長孫無忌急忙說道。

李勣幽幽道:“做人要厚道。”

這話引來朝堂中官員的“嗤嗤”笑聲。

令長孫無忌的臉忽紅忽白,轉而變黑。

長孫無忌忌憚李勣的實力,不敢惡言相向,只是狠狠地瞪了李勣一眼,將此恨記在了心裡。

長孫無忌又轉向太子李承乾道:“太子殿下,可願與臣一起勸諫皇上?”

李承乾不想當殿與長孫無忌意見相左,便道:“孤自然是要勸陛下的。”

於是朝堂之上,官員們分爲三派,經緯分明。

“皇上駕到……。”太監滲人的喊聲讓官員們一個個回到了原位,沉默起來。

李世民昂首挺胸地走了進來,坐在龍椅上。

羣臣們一個個擡眼瞧向御案前的李世民,想從皇帝的臉上瞧出些不什麼來。

可李世民面無表情,絲毫看不出喜怒哀樂。

而此時,李靖、秦瓊聯袂而來,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出身原太子府的、與前太子有牽連的官員們精神爲之一振,李靖、秦瓊是支持李沐冊封的,他們遲遲沒有顯身,讓官員們都紛紛猜測二人是不是被皇帝控制起來或者因爲懼怕皇帝責罰而不敢來參加朝會。

這便使得這些官員心中忐忑不安了。

但如今李靖、秦瓊聯袂而來,這就說明皇帝並未對二人不利,所以這部分官員被長孫無忌一派壓着的士氣驟然高昂起來。

反之,長孫無忌等人心中擔心起來,一方面是李靖、秦瓊帶來的壓力,更大的壓力是皇帝究竟是怎麼想的?

長孫無忌心裡已經焦躁起來,與皇帝已經商議好的事情,怎麼就突然發生了變化了呢?

皇帝出去的這段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會使得讓皇上放了李靖、秦瓊二人?

李世民木無表情地開口道:“既然太上皇有遺旨,那衆卿就議議該給李沐一個什麼封號?”

這話一出,羣臣都驚呆了。

皇帝話中之意,並非是議該不該冊封李沐,而是直接議該給李沐什麼封號。

這也就是說,皇帝心裡已經決定認可李沐的身份了。

長孫無忌反應非常快,他在李世民話音剛落時,便立即出列。

他奏道:“皇上且慢。就算有太上皇旨意,認可李沐是息王李建成之子,可息王李建成是逆臣無疑,被冊封爲息王,也是皇上仁慈,念及同胞之情義,才法外開恩。按律,宗室親王、郡王有過錯罪責者,子孫承嗣當酌情降一、二等。”

長孫無忌話音剛落,尉遲恭上前道:“臣以爲齊國公所言有理。”

程咬金也出列道:“臣附議。”

長孫無忌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心中顯然是不願意,他認爲父皇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不願意爲了此事去忤逆李世民的意思,讓自己本已經在父皇心中失寵的時候,再失分。

於是,李承乾將頭扭轉,沒有與長孫無忌眼神相對。

長孫無忌心中惱怒,此子真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李世民眼神一轉,看向李靖。...“”,。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求清名,只求聞達第四百六十二章 借雞生蛋第七百十九章 二崔所圖第七百十九章 二崔所圖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魯縣子的跋扈第七百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零八章 長孫無忌情緒失控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定方的底細第八百十三章 李師、李孝恭回京第四百四十三章 高昌生變第三百六十四章 舔犢之情第六百六十一章 韓仲良遇刺第三十五章 練兵第一百十七章 鬧除夕(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三百九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謀國第三百零七章 這只是利息第五百六十一章 休戰言和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何牧民?第九百二十三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三百二十章 而我,便是聖骨第一百三十五章 連升六級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口劇增第三十五章 練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抽絲剝繭(二)第七十二章 祭奠李淵第四百九十五章 圍城(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未開始便結束的初戀第五百七十八章 李道宗也是輔臣之一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言和第八百四十七章 這廝還有什麼不想要的?第三十一章 無意插柳第二百八十六章 是怪臣背主求榮嗎?第六百三十五章 達則兼濟天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嗣王府(二)第五章 吐谷渾來襲第八百八十一章 紅袖添香伴讀書第八十八章 探監(二)第八十六章 破繭第八百九十二章 倭國滅亡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還價第八百六十三章 朝堂出現另一種聲音第八百零五章 君臣之鬥第十二章 謊言與真實第四百五十章 故友重逢第九百二十一章 邠州城牆上一聲吼第七百二十三章 遼東有變第七百四十七章 救不救?如何救?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臢之地第二百十八章 常玉暴露第四十三章 少監楊務廉第四百七十九章 李祐反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朝會(四)第九百三十七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有榮焉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世民的怒火第四百八十六章 在商言商第六十八章 莊子被襲第八百五十二章 蘇定方復仇第七百七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四十八章 許朱邪克勒以利害第七百零七章 鑄幣權(二)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三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逃出長安第五百十九章 李靖祖孫第二百四十五章 驟聞驚變第四百九十章 圍城(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出朕之口,入卿之耳第二百二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七百八十章 用拳頭講道理第七百六十二章 突破鴨綠江第八百九十九章 糧食生產是基本國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世民的怒火第六百三十六章 捨棄底線(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袁天罡溘逝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三人第五十章 尉遲恭的報復第四百章 深以爲然第八百十八章 篡改史書者誅第七十八章 李泰,哪裡逃?第五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現第一百零六章 侯君集出征(第一更 求訂閱)第六十六章 李道彥的怨念第八百十二章 再遇催婚第六百五十二章 新政待發第五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三十二章 勇者無淚第三百八十五章 借糧第六百十六章 棄如弊履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能戰,毋寧死!第五百六十三章 樑仲業日子不好過第九百八十七章 心中的那份執念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恃身份的李麗質第五百二十六章 主僕遇難第四百六十六章 什麼女子不好娶第二百四十八章 要人(一)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求清名,只求聞達第四百六十二章 借雞生蛋第七百十九章 二崔所圖第七百十九章 二崔所圖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魯縣子的跋扈第七百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零八章 長孫無忌情緒失控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定方的底細第八百十三章 李師、李孝恭回京第四百四十三章 高昌生變第三百六十四章 舔犢之情第六百六十一章 韓仲良遇刺第三十五章 練兵第一百十七章 鬧除夕(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藏身處被發現第三百九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謀國第三百零七章 這只是利息第五百六十一章 休戰言和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何牧民?第九百二十三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三百二十章 而我,便是聖骨第一百三十五章 連升六級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口劇增第三十五章 練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抽絲剝繭(二)第七十二章 祭奠李淵第四百九十五章 圍城(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未開始便結束的初戀第五百七十八章 李道宗也是輔臣之一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言和第八百四十七章 這廝還有什麼不想要的?第三十一章 無意插柳第二百八十六章 是怪臣背主求榮嗎?第六百三十五章 達則兼濟天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嗣王府(二)第五章 吐谷渾來襲第八百八十一章 紅袖添香伴讀書第八十八章 探監(二)第八十六章 破繭第八百九十二章 倭國滅亡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還價第八百六十三章 朝堂出現另一種聲音第八百零五章 君臣之鬥第十二章 謊言與真實第四百五十章 故友重逢第九百二十一章 邠州城牆上一聲吼第七百二十三章 遼東有變第七百四十七章 救不救?如何救?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臢之地第二百十八章 常玉暴露第四十三章 少監楊務廉第四百七十九章 李祐反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朝會(四)第九百三十七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有榮焉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世民的怒火第四百八十六章 在商言商第六十八章 莊子被襲第八百五十二章 蘇定方復仇第七百七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四十八章 許朱邪克勒以利害第七百零七章 鑄幣權(二)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三人第五百七十三章 逃出長安第五百十九章 李靖祖孫第二百四十五章 驟聞驚變第四百九十章 圍城(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出朕之口,入卿之耳第二百二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七百八十章 用拳頭講道理第七百六十二章 突破鴨綠江第八百九十九章 糧食生產是基本國策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世民的怒火第六百三十六章 捨棄底線(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袁天罡溘逝第一百零三章 兄弟三人第五十章 尉遲恭的報復第四百章 深以爲然第八百十八章 篡改史書者誅第七十八章 李泰,哪裡逃?第五百九十七章 圖窮匕現第一百零六章 侯君集出征(第一更 求訂閱)第六十六章 李道彥的怨念第八百十二章 再遇催婚第六百五十二章 新政待發第五百八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八百三十二章 勇者無淚第三百八十五章 借糧第六百十六章 棄如弊履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能戰,毋寧死!第五百六十三章 樑仲業日子不好過第九百八十七章 心中的那份執念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恃身份的李麗質第五百二十六章 主僕遇難第四百六十六章 什麼女子不好娶第二百四十八章 要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