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李孝恭的要求

PS :感謝書友“343921072”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高句麗軍隊的士兵最擅長的是“叢林作戰”。

這所謂的“叢林作戰”,指得是他們依仗地形,無孔不入,更善於奔跑。

長久的戰爭,鍛鍊了他們的腿。

他們的騎兵跑得最快,瞬間就只有小黑點了,步兵就慢了些。

但慢歸慢,李沐也追不上,因爲他還遠在十里以外。

不僅李沐追不上,先鋒騎兵也追不上。

因爲高句麗軍隊逃跑的方向不統一,三千騎兵要去追四散逃跑的數萬潰兵,太難了。

三千騎兵只能選擇重點,咬死了追下去。

這個重點,自然是淵男建逃遁的方向。

好在李沐及時下令,派出騎兵,拉網式的追捕高句麗散兵,最後總算皇天不負有心人,愣是捉了五千多潰兵回來。

也算聊勝於無了,李沐隨即下令,召回追擊的先鋒騎兵。

然後,李沐小心翼翼地來到李孝恭面前。

李孝恭依舊保持着戰鬥的架式,手持橫刀,目視北方。

如同一尊屹立多年的雕像。

爲了不被李孝恭橫刀錯劈,李沐還特意從士兵手中取過一盾,護在身前。

“大都督……河間郡王……老王叔。”李沐隨手撿起一根被丟棄的長矛,捅了捅李孝恭。

“咣啷”一聲,李孝恭手中的橫刀掉落在地。

李孝恭這時總算是清醒過來了,他“撲通”跪在地上,嚎嚎大哭起來。

哭得是撕心裂肺,哭得令人鼻酸。

慢慢地,無數唐軍從四面八方向李孝恭聚攏過來,他們散亂地跪倒在李孝恭旁邊,一樣的嚎嚎大哭。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此役,唐軍以少擊多,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陣亡三千多,傷者二千有餘,能戰之兵不足五千人。

但他們終究是守住了熊津城,守住了熊津江。

牽制了數倍於己的敵人十天時間,未曾讓敵人越雷池一步。

李孝恭睡了整整一天,直到第二天黃昏才醒過來。

醒過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吵着鬧着要見李沐。

見到李沐的第一件事,李孝恭就對李沐飽以老拳。

李沐沒有反抗、沒有躲,更是揮揮手令趕來的親衛退開。

李沐知道,李孝恭對他沒有惡意,只是……需要發泄。

好在李沐比較抗擊打,同時李孝恭畢竟有了年紀,加上前一天耗盡了氣力,此時的拳頭再用勁都是軟飄飄的,殺傷力不大。

揮舞了近一刻鐘之後,李孝恭才喘息着坐倒在地上。

“你小子早來一個時辰,唐軍就不會有如此大的傷亡。”

李沐沒有答話,取過一碗茶水遞給李孝恭,然後才說道:“從神丘到熊津,神機衛僅用了一天一夜。”

李孝恭怔了一下,然後閉住了嘴。

百濟的道路,與大唐直道是無法相提並論的,這一點李孝恭知道得比李沐更清楚。

“謝謝。”李孝恭低着頭道。

“王叔客氣了。”李沐明白李孝恭的心情,“不知王叔今後有何打算?是留在百濟繼續與高句麗拼殺,還是返回長安。對了,陛下的意思,是讓王叔回長安,統領羽林軍。”

李沐說得很平淡,語氣絲毫沒有起伏,彷彿就是在轉述一件平常事。

但李孝恭聽聞,就能從中品嚐出許多滋味了。

陛下的意思?

讓李沐轉告?

這不可能,陛下不可能讓李沐傳口諭,真要傳,就會另派內侍前來傳口諭。

就算非李沐傳不可,也會書寫敕令,白紙黑字,以佐實證。

不過李孝恭相信李沐沒必要撒這種謊。

唯一的可能,就是陛下確實有這意思,但被李沐擋了。

李沐擋,動機很簡單,那就是要拉自己站在他那邊。

李孝恭似笑非笑起來。

“那依殿下的意思,我是該走還是該留呢?”

李沐正色道:“按理說,王叔年紀也大了,做侄兒的不該留王叔在此。只是王叔當初在李家莊對我說的話,一直在我耳朵縈繞。王叔當時說,有了天雷,只要三萬鐵騎,本王便能橫掃漠北。侄兒當時回答,王叔老當益壯,必能有機會再上戰場,到時侄兒一定奉上天雷,以助王叔再立新功。如今新式的天雷已經從杭州府源源不斷地運來,此地雖然不是在漠北,但此次國戰,一樣關乎大唐社稷,錯過這次,我保證,王叔定會後悔。”

李孝恭依舊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樣。

但他的心裡正在斟酌,李孝恭不是個喜歡陰謀詭計之人,但這不代表着他不懂陰謀詭計,或者不會使陰謀詭計。

戰場上的血腥,讓李孝恭熱血沸騰,可宗室中的血腥,讓他膽顫心寒。

他清楚,這個時候李沐問他是去是留,絕不是單純的去留,而是選擇站隊。

如果選李世民,李沐絕不會留他在百濟,也就是說,自己將無緣這場國戰,而這,恐怕是自己戎馬一生最後一場戰爭。

如果選擇李沐,他將成爲擁立新皇的宗親,會貴不可言,但如果李沐失敗,自己將永遠揹負從逆的罪名,禍及全家數代。

李沐沒有催促,靜靜地等着李孝恭自己決定。

因爲催促沒有用,在這種大是大非的選擇上,必須由李孝恭自己做決定,也只有自願,才能保證他會貫徹始終。

許久之後,李孝恭開口道:“我還有別的選擇嗎?你小子把我的命門掐得死死的,罷了,我留下了,至少我得對得住昨日戰傷的數千大唐好兒郎們。”

李沐聞言大喜,上前抓住李孝恭的手道:“能得王叔襄助,諸事可定。”

李孝恭卻輕輕抽回手,看着李沐的眼睛,正容道:“有件事,我要說在前頭。”

“王叔請講。”

“若有朝一日,你……我希望不要重演玄武門之慘象。”

“當然。我答應就是了,王叔應該知道,我不是嗜血之人……。”

“我說的,其中也包括陛下。”李孝恭幽幽說道。

李沐的臉色瞬間凝結起來。

看了李孝恭的眼睛,許久,李沐艱難地開口道:“這……恕我做不到。”

李孝恭道:“他畢竟是你的親叔父。”

“可他殺了我的父親、兄長。”

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四十八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被欺負慘了的張亮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南軍校第九百九十一章 戰備第六百九十章 可憐的史暕第六百零二章 攻城第三十九章 打了小的惹來老的第十八章 勝在狡辯第五百零二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不象第九百六十九章 八年的幽禁第八百二十二章 李慎、李恪的選擇第三十九章 打了小的惹來老的第六十七章 武林高手?第八百五十九章 家宴(一)第五十章 尉遲恭的報復第三百二十五章 殿下答對了第一百十七章 鬧除夕(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王的逆鱗第九十二章 李泰的幕僚團第三百七十九章 拜會秦瓊(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結案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會李懷道第一百八十章 長孫明月的詩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徵辟的唐僧(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五十四章 有心計的崔家女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三百三十二章 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羨慕嫉妒恨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孫無忌意圖不規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謀國第一百八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五百三十六章 有內奸?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賊欺人太甚第九百六十九章 八年的幽禁第九百十九章 該來的,終究會來第九百五十四章 都是決戰,都是孤注一擲。第四百零五章 所圖者,大海第九百五十六章 那麼,再來!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借糧第四百六十四章 官督商辦(一)第七百零七章 鑄幣權(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誰是曹?誰是漢?第五百六十八章 潛入京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元宵之約第七百六十章 圓桌會議(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義府第八百九十七章 萬國芳華第九百三十四章 李師的陰謀第六百三十一章 欲燒三把火(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高昌生變第九十一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五百十八章 謝謝舅哥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九十二章 圍城(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口與人脈第九百一十章 刺皇?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戰逼近第七百八十八章 帶甲入宮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戰逼近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沂大婚(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新年第一朝落幕(加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季良不是倿臣第三百零六章 找抽的長孫逸第三百三十八章 疑似線索重現(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美人如玉(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宮變進行時第六十一章 女孩的心思第七百四十章 漢州戰役(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叛旨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女兒紅第一百六十七章 逆案第二百八十八章 做人要厚道第九百四十七章 活着回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隱太子李建成第五百十三章 李靖舉家南下第六百零六章 再次和談(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誰是曹?誰是漢?第六百三十二章 欲燒三把火(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付束脩第七十一章 童謠第五百四十八章 許朱邪克勒以利害第二十七章 人臣的覺悟第六百八十四章 公道?!第二百三十四章 主母?虧你想得出來第十七章 李靖的背書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羅王換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既在其位,必謀其政第七百三十六章 慌報第一章 隱龍出世第九百三十五章 我有兒子了,知道嗎?第二百三十四章 主母?虧你想得出來
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六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四十八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被欺負慘了的張亮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南軍校第九百九十一章 戰備第六百九十章 可憐的史暕第六百零二章 攻城第三十九章 打了小的惹來老的第十八章 勝在狡辯第五百零二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不象第九百六十九章 八年的幽禁第八百二十二章 李慎、李恪的選擇第三十九章 打了小的惹來老的第六十七章 武林高手?第八百五十九章 家宴(一)第五十章 尉遲恭的報復第三百二十五章 殿下答對了第一百十七章 鬧除夕(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王的逆鱗第九十二章 李泰的幕僚團第三百七十九章 拜會秦瓊(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結案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會李懷道第一百八十章 長孫明月的詩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徵辟的唐僧(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六百五十四章 有心計的崔家女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三百三十二章 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羨慕嫉妒恨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孫無忌意圖不規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謀國第一百八十二章 吐露心聲第五百三十六章 有內奸?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賊欺人太甚第九百六十九章 八年的幽禁第九百十九章 該來的,終究會來第九百五十四章 都是決戰,都是孤注一擲。第四百零五章 所圖者,大海第九百五十六章 那麼,再來!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借糧第四百六十四章 官督商辦(一)第七百零七章 鑄幣權(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誰是曹?誰是漢?第五百六十八章 潛入京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元宵之約第七百六十章 圓桌會議(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義府第八百九十七章 萬國芳華第九百三十四章 李師的陰謀第六百三十一章 欲燒三把火(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高昌生變第九十一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第五百十八章 謝謝舅哥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九十二章 圍城(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口與人脈第九百一十章 刺皇?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戰逼近第七百八十八章 帶甲入宮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戰逼近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沂大婚(二)第六百四十八章 新年第一朝落幕(加更)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季良不是倿臣第三百零六章 找抽的長孫逸第三百三十八章 疑似線索重現(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美人如玉(一)第八百三十五章 宮變進行時第六十一章 女孩的心思第七百四十章 漢州戰役(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叛旨意第四百五十八章 女兒紅第一百六十七章 逆案第二百八十八章 做人要厚道第九百四十七章 活着回來!第六百二十三章 隱太子李建成第五百十三章 李靖舉家南下第六百零六章 再次和談(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誰是曹?誰是漢?第六百三十二章 欲燒三把火(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付束脩第七十一章 童謠第五百四十八章 許朱邪克勒以利害第二十七章 人臣的覺悟第六百八十四章 公道?!第二百三十四章 主母?虧你想得出來第十七章 李靖的背書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羅王換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既在其位,必謀其政第七百三十六章 慌報第一章 隱龍出世第九百三十五章 我有兒子了,知道嗎?第二百三十四章 主母?虧你想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