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永濟渠東,清河崔氏,也一樣上演着這一幕。

只是與博陵不同的是,清河崔氏族中的異議幾乎與田產無關。

清河崔氏,一樣要追溯到東漢。

崔業的八世孫崔密,率族南遷。

崔密有兩子,一子特出名——崔琰。

崔琰也有兩子,崔諒、崔欽。

崔諒爲晉中書令。

由此逐漸蔓延開來。

直至北朝,清河崔浩歷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

只是到了如今,一樣被皇帝忌憚、遏制。

所謂脣亡齡寒,崔杼唯崔尚馬首是瞻,這就是其原因之一。

抱團取暖嘛。

“雍照兄,你與崔尚一起爲了當朝攝政王出了不少力,可如今博陵已經送女入了王府,來日至少一個攝政王側妃是跑不了了,可我們呢?”

“就是,我們出力不比博陵少,風險擔得不比博陵少,到頭來,便宜全讓博陵佔了。世人還道清河崔氏無女呢?”

“依我看,咱也得送一女入王府,不遑多讓,以使博陵專擅於前。”

崔杼聽得是頭都快炸了,他早已解說的是口乾舌躁。

可架不住這七嘴八舌啊。

幸好崔杼也有叔父,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世道,誰家沒一、二老者當鎮宅之寶啊?

崔逞是崔杼叔父,只是崔逞無子,僅有三女,皆嫁於其餘四姓人家。

崔逞在清河份量極高,一是輩分高,二是與其餘四姓皆有姻親。

所以,他的話語權僅次於家主崔杼。

此時,崔逞開口道:“杼兒啊,你族兄弟們說得對啊,我清河崔氏打有記載起,便顯赫於博陵,至北齊方被博陵追至平起平坐,到後來反倒是被博陵壓了一頭。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追平的機會,卻被你輕易放過,杼兒有過啊。”

崔杼一門子的官司,“叔父容稟,當日崔尚與李沐約定婚事之時,李沐尚未封王,僅僅是一個五品交通監正。當時崔尚用意,無非是想延攬李沐,以化解直道股份危局。原本是想嫁鄭氏庶女,不想李沐不僅拒絕,還當着衆人的面,羞辱了鄭之桓,說道要接回去作侍妾。崔尚這才動了嫁嫡孫女的念頭。侄兒並非有意讓崔尚專擅於前,還望叔父明察。”

崔逞點點頭道:“如果真如你所說,那倒真怪不得你。只是如今李沐已是攝政王,離那至尊之位僅一步之遙,如果讓博陵得逞,清河將自此淪爲博陵從隨,杼兒何以應對啊?”

崔杼爲難道:“叔父啊,侄兒心中明白叔父和諸位兄弟的意思,可如今李沐已經竄升至攝政王尊位,我清河崔氏若再上趕着送女入王府,與博陵女爭寵,豈不令天下人嗤笑?”

“糊塗。”崔逞厲聲訓斥道,“天下人嗤笑的永遠是失敗者,若你一輩子都屈居崔尚之下,那才真正令天下人嗤笑。”

此時有人站起身來,對崔杼道:“雍照兄若無嫁女之意,弟家中嫡孫女如今已是二八之年,可送入王府,爲清河崔氏出一份力。”

被這麼一逼,崔杼爲難了。

這哪是爲清河崔氏出力啊,分明是想搶自己的家主之位啊。

其實事到如今,誰心裡都清楚,如果李沐真有一日面南背北,那送入王府的至少是皇妃。

那麼,誰家送女兒入王府,就等於誰家日後有了染指家主之位的資本。

利益面前,沒有父子之情,更勿論兄弟之義了。

何況是族兄弟。

崔逞見崔杼還在猶豫,倚老賣老地說道:“杼兒若聽從諸人的意見,那麼就留你堂弟送女入王府吧。”

崔杼無奈之下只得應承,“叔父放心,侄兒這就回家與內子商議,最遲早日便給叔父和諸位兄弟一個答覆。”

崔逞這才緩和了臉色,點了點頭。

崔杼道:“只是賣地之事……?”

崔逞揮揮手道:“你只管回去籌辦送女入王府之事,賣地之事不必再議,看博陵如何行事便可,博陵若賣,清河便賣,博陵不賣,清河一寸不售。”

“侄兒遵命。”

……。

崔杼滿臉愁容地回到家中。

正好妻子盧氏與兒子崔亮在堂屋說話。

盧氏乃范陽盧氏嫡女,說起來,與被李沐下令當場誅殺的盧挺,是族兄妹。

五姓之間,嫡子女基本不外嫁,皆在五姓中通婚,這是慣例。

見崔杼愁容不展而來。

盧氏與崔平亮趕緊起身。

“見過夫君。”

“見過阿耶(父親)。”

崔杼隨意地擺擺手,坐下來,嘆了口氣。

“父親可是爲了出售田產之事煩憂?”

崔杼擡頭看了一眼妻子和兒子,將祠堂中發生的事,述說了一遍。

崔平亮和盧氏聽聞,臉色皆變。

特別是盧氏,直接就說道:“夫君此事萬萬不可,五姓嫡女,世人難求,豈能如此腆着臉地送入王府,而且只是側妃。幾年前,當今聖上欲娶鄭氏女也妃還不得呢。”

崔杼苦笑道:“你說得是輕巧,可笑那崔道固還爭着要送他家嫡女入王府呢。”

盧氏一愣道:“真有此事?”

崔杼道:“攝政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也說不準那天就坐上那位置,崔道固這是想憑女爭寵,圖謀家主之位罷了。”

盧氏聽了一激零,馬上改口道:“這可萬萬不能讓他得逞,既然如此就讓穎兒去吧。”

不說崔杼了,連崔平亮也目瞪口呆。

母親這改變也太快了些吧?

再怎麼說,他這個當父親的都沒有表態呢,做祖母的就定下了?

崔杼歉然地看了一下兒子,“亮兒啊,此事爲父可能要對不住你了,也要委屈穎兒了。原本爲父還想爲穎兒尋一門好親事,如今看來……哎。”

崔平亮能理解父親,父親膝下只有自己一子,而自己已是不惑之年,卻至今只有二女,無男丁。

崔杼的家主之位本就不穩。

這個時代,男丁代表着傳承,崔杼想把家主之位傳承下去,便須得兒子生兒子,也就是說有孫子才行。

否則,女子是不能承嗣,偌大的家業,只能拱手讓人。

如今,堂弟崔道固借送女入京之事,意欲染指家主之位。

第四百九十三章 圍城(四)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八百四十章 你若善終,天理何在?!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賊欺人太甚第四百四十八章 生死關頭第七百七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四十八章 李道彥慘敗第六十二章 戰場變化第二百六十四章 李淳風的預言沒錯第二百四十一章 孤聽舅舅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徹夜奏對(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許之以利第四百十一章 血戰突如其來第五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哀第六百三十六章 捨棄底線(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有內奸?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能戰,毋寧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血洗長孫府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綸第一百十三章 女俠?(第八更 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五章 無顏以對第六百二十七章 坐而論道(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坦誠相對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人(四)第七百十九章 二崔所圖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事要看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忌的貪婪第五百十三章 李靖舉家南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九百五十五章 還可以做的更完美一些第六十八章 莊子被襲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時刻(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一十章 敲竹槓第三百三十四章 反擊(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餘杭縣令張士衡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九百八十七章 心中的那份執念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孫無忌意圖不規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恃身份的李麗質第三百十六章 以舊換新第四百二十一章 毛野形名自殺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抽絲剝繭(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二個兒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略失誤第八百十七章 風雲漸起第五百九十章 據理力爭(加更)第八百七十七章 斯文人罵人的藝術第六百十九章 勸降程咬金第三十四章 李淵的賞賜第三百四十五章 被欺負慘了的張亮第二百十一章 美人計第六百十八章 樑仲業被處斬第四百五十一章 朱邪克勒第七百四十七章 救不救?如何救?第四百四十六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三十四章 反擊(一)第九百八十二章 騷亂第四十二章 合作第一百八十七章 本該是歡樂的夜晚啊第三百章 鄭觀音(一)第七百六十六章 想做劉禪第五百六十五章 以楊氏爲人質第二百十三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九百三十二章 當然得留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襄縣主第八百五十六章 是爲外戚之禍矣第四十章 李泰的怨念第一百十二章 再謀財源(第七更 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孫無忌意圖不規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姓異動(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旅遊?!第八百三十一章 殺尉遲者李恪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無忌發動兵諫第七百七十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七百零七章 鑄幣權(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朝會(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夥來歷不明之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那麼,再來!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藏王要降唐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臢之地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謀國第三十三章 暮年的李淵第二百三十三章 養虎未必爲患第八百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一百十一章 不起眼的孫福(第六更 求訂閱)第八百六十二章 再商議一下細節?第四十三章 少監楊務廉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六百六十五章 可願做孤的王妃?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二個兒子第六百八十二章 李世民善使美人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靖贈弓第九百十四章 親審辯機(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殺機已動第四百二十章 石見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禁婚令
第四百九十三章 圍城(四)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八百四十章 你若善終,天理何在?!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老賊欺人太甚第四百四十八章 生死關頭第七百七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四十八章 李道彥慘敗第六十二章 戰場變化第二百六十四章 李淳風的預言沒錯第二百四十一章 孤聽舅舅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徹夜奏對(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許之以利第四百十一章 血戰突如其來第五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哀第六百三十六章 捨棄底線(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有內奸?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能戰,毋寧死!第五百二十四章 血洗長孫府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綸第一百十三章 女俠?(第八更 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五章 無顏以對第六百二十七章 坐而論道(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坦誠相對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人(四)第七百十九章 二崔所圖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事要看人心第一百四十一章 長孫無忌的貪婪第五百十三章 李靖舉家南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九百五十五章 還可以做的更完美一些第六十八章 莊子被襲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時刻(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一十章 敲竹槓第三百三十四章 反擊(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餘杭縣令張士衡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九百八十七章 心中的那份執念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孫無忌意圖不規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恃身份的李麗質第三百十六章 以舊換新第四百二十一章 毛野形名自殺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抽絲剝繭(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二個兒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略失誤第八百十七章 風雲漸起第五百九十章 據理力爭(加更)第八百七十七章 斯文人罵人的藝術第六百十九章 勸降程咬金第三十四章 李淵的賞賜第三百四十五章 被欺負慘了的張亮第二百十一章 美人計第六百十八章 樑仲業被處斬第四百五十一章 朱邪克勒第七百四十七章 救不救?如何救?第四百四十六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三十四章 反擊(一)第九百八十二章 騷亂第四十二章 合作第一百八十七章 本該是歡樂的夜晚啊第三百章 鄭觀音(一)第七百六十六章 想做劉禪第五百六十五章 以楊氏爲人質第二百十三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九百三十二章 當然得留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襄縣主第八百五十六章 是爲外戚之禍矣第四十章 李泰的怨念第一百十二章 再謀財源(第七更 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九章 長孫無忌意圖不規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姓異動(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旅遊?!第八百三十一章 殺尉遲者李恪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無忌發動兵諫第七百七十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七百零七章 鑄幣權(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朝會(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夥來歷不明之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那麼,再來!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藏王要降唐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臢之地第二百零一章 老成謀國第三十三章 暮年的李淵第二百三十三章 養虎未必爲患第八百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一百十一章 不起眼的孫福(第六更 求訂閱)第八百六十二章 再商議一下細節?第四十三章 少監楊務廉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六百六十五章 可願做孤的王妃?第一百三十八章 十二個兒子第六百八十二章 李世民善使美人計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靖贈弓第九百十四章 親審辯機(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殺機已動第四百二十章 石見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禁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