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

鮑啓勳那一笑似乎有些輕蔑,又更像是苦笑一般。

他緩緩搖頭,語氣頗爲無奈,道:

“陛下受天象所困,生怕朝上動盪,連禮部尚書盧宣清那般年歲,陛下都不肯教他辭官。我既不老邁,又時常陪着陛下說話,便是請辭,怕也不會被輕易放回。”

話說到這裡,鮑逸已經明白了大半。

父親因心中有愧,有意辭官歸隱,無奈皇帝陛下不準,萬般無奈之際,只得藉機燙傷了臉,以圖可以辭官。

鮑逸幾乎沒有猶豫,便贊同鮑啓勳的主意。

鮑啓勳不禁感慨,問兒子是否考慮清楚。

“若離開了臨水,我們便沒這麼大的宅院可住,也沒有如今的風光,怕是你也再不能聯絡如今這些朋友了。”鮑啓勳輕聲問道,生怕兒子不知何爲歸隱,也不知外界多沒臨水這般繁華。

“兒子明白。”鮑逸微微昂首,答得斬釘截鐵。

同門曰朋,同志爲友,雖說自己在學中有些合得來的朋友,倒不是真正志同道合之人,並不至於就捨不得。鮑逸想得明白,畢竟還是以雙親爲重。

“‘京城繁華地’,你在這裡長大,早就過慣了便宜的日子,咱們若要去個偏僻之地,酒樓也不如這裡,乾果蜜餞也都算新奇,怕你不能適應。”鮑啓勳眯着眼,面帶微笑問道,似乎在審視兒子一般。。

鮑逸聞言不禁先是一笑,待笑過立即正了顏色,道:

“兒子不是那三五歲的孩童,每天吵着要解饞的吃食,至於外頭繁華,本就與我無甚關係,去到哪裡都是一樣——便是隱居山林之間,又有何妨?咱們自成一片桃源,做個山中賢士,不比在這都中‘汲汲復營營’,來得更要痛快麼?”

鮑啓勳見他想得簡單,不免又是暗歎。

那歸隱山林,哪有說得這般輕巧?別的不說,只說他們一家子都不會耕田,就是頭一樁爲難之事。

所幸自己並非真要歸隱,而是另有所圖。

見妻子均無異議,鮑啓勳當晚便寫了告假的摺子,讓人遞去中書省。因他是顧問應對的殿學士,職屬門下省管轄,鮑啓勳另備了一封告假的信函遞進門下省。

武嶽聽說鮑啓勳告病,心中頓生不悅。

他才與鮑啓勳議論了天象,還不到一月而已,鮑啓勳就告病不來,也怨不得武嶽多疑。

待細細問過,知道鮑啓勳是讀書時走神,教燈燭燒了衣袖,燙傷了手臂,復又燎了頭髮,武嶽倒有幾分放心,心道這人未必是要棄他而去。

然而來回話的又說鮑啓勳破了相,武嶽聞言不禁皺眉,心中十分不是滋味。

“你說,他可是故意的?”待回話的人告退後,武嶽私下問魏世傑道。

“陛下是問,鮑學士可是故意燙傷自己麼?”魏世傑低聲確認道。

“月前我才和他說了天象之事,他便把額頭燙了。”武嶽沉聲道,“你說,是不是連他也不看好我大燕江山,有心要投奔魏國,或離開臨水避禍呢?”

魏世傑心中微驚,卻不敢露出分毫在臉上。

他實在沒想到,連陛下都會生出如此想法,以爲燕國江山飄搖。

“依奴婢看,鮑學士素來忠心,當不是有意傷的。”魏世傑低了頭,恭敬道,“司天監如何說,朝上早就傳遍了,鮑學士若有異心,恐怕早就沉不住氣要辭官了,斷不會等陛下召他對答之後才把額頭燙傷。如此惹人猜疑的事,不癡不傻的人,想都不會做的。”

武嶽只微微點頭,接着便不言語。

魏世傑見狀,笑着說起瑄哥兒的事,以圖寬陛下的心。

武嶽聞言果然來了幾分精神,二人又說起武承肅小時的事,當真感慨萬千。

又過了半月,鮑啓勳趁機辭官,武嶽拖了幾日,聽說鮑啓勳連門也不出,不肯見人,這才安下心來,賞了二十兩金、三百兩銀,作爲鮑啓勳回鄉安置的費用,準他還鄉去了。

聖旨到時,鮑家上下拜謝皇恩,鮑啓勳更是涕淚縱橫,聲稱自己愧對陛下。

仍舊是鮑逸送內侍官出扶,到門口時還不忘規矩,塞給那個內室一錠二十兩的銀子。

宣旨的內侍收了銀子,自去宮裡回話,說鮑啓勳一直低着頭,“想是破了相,不敢擡頭見人”。

武嶽聽了,心中又踏實了一些。

鮑啓勳將府裡的下人遣了多半,只留兩個忠心又沒成家的在身旁,一路回榆城老家去了。

然而在家呆了不到兩個月,鮑家上下便連夜出走,自此再無蹤跡。

武嶽聽說時,自然十分氣憤,以爲鮑啓勳果然認定了大燕會滅國,這才早早地跑了,連當初說鮑啓勳應無二心的魏世傑也被數落了一頓,受了好幾天的氣。可鮑啓勳用的是自家的馬車,且他聽說時人早走了月餘,倒不好追查,更怕查起來讓旁觀的人也生疑。因此武嶽雖然氣得不行,卻也只得作罷。

此乃後話。如今只說鮑啓勳被召入宮對答那日,武承肅也得知了陽曦自盡的消息。

消息是武嶽着人來報與他的,想來比正常的訃告要早一月,可他也不能等外頭沸沸揚揚了,才把這事告訴陽筠罷?便是沒有父皇相告,左不過三兩日後,自己的探子也該送消息過來了。

武承肅無法,只得忐忑地往八鳳殿去。

他昨夜就宿在這裡,二人還好一番恩愛,今日便送來了這樣的消息,也不知陽筠抵不抵得住。

陽筠見武承肅來得早,以爲他來這裡用午膳,忙讓人吩咐膳房換菜式。

“無妨,左右是一樣的份例,便和你一同用罷了。”武承肅攔道。

“若是太子殿下吃得慣的,也就罷了,午膳可都是殿下平日不愛吃的,不好不換。”陽筠說着抿嘴一笑,顏色有幾分俏皮,眼波流轉,說不清的嬌媚。

武承肅看在眼裡,愈發不忍心開口了。

他強自平定了心緒,由着陽筠去折騰,只站在一旁微笑看着,打定了主意午膳之後再說實話。

好歹也要她好好吃頓飯,消化消化,他纔好說罷?

原本就這麼坐着等午膳也是無妨,哪知關心則亂,武承肅竟生出心虛來。

他略想了想,總算找到話來與陽筠說。

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四十八回 步步錯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二六八回 勤探問第七十八回 情可憫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九回 喜登門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一四一回 退爲進第三三三回 英魂銷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叄一九回 真性情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三四零回 有取捨第七十六回 生枝節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三四零回 有取捨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二四二回 跳梁戲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七回 丹青閣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十回 蓄陰謀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四回 聽水榭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八回 鴛鴦譜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一六二回 解語花(二更)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一五零回 張聲勢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
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一五四回 染心疾第六十八回 蛇吞象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二五五回 無多路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四十八回 步步錯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二六八回 勤探問第七十八回 情可憫第二五零回 一傳十第一七七回 忌靡奢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九回 喜登門第一七零回 香襲人第一四一回 退爲進第三三三回 英魂銷第一九五回 莫輕賤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六十九回 興所至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二八六回 淡紅滋第一四九回 牡丹餅第叄一九回 真性情第四十五回 始定心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三三五回 醉沙場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二七一回 滿庭芳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三四零回 有取捨第七十六回 生枝節第二零九回 天有異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一三八回 形於色第三四零回 有取捨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一七九回 憶兒時第二四二回 跳梁戲第一零六回 無心眠(二更)第二零三回 起興致第七回 丹青閣第二六六回 言無稽(三更)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一四三回 孰憂喜第二九五回 三寶殿第八十八回 雙殺計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十回 蓄陰謀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三零九回 苦謀生第十四回 訴衷腸第二八七回 參差影第四回 聽水榭第三二二回 麗正殿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八回 鴛鴦譜第三十二回 喜盈門第九十三回 悔當初第三四六回 憶舊盟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二九七回 不勝煩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一六二回 解語花(二更)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二八四回 弘重恩第十八回 太子妃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一四五回 雨欲來第一五零回 張聲勢第二零一回 金蘭契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二四五回 不速客第三零八回 心不死第二百回 手足親第四十四回 無猶疑第一零五回 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