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

武承肅還未更衣,便聽說周紀被毒殺的消息。

他早猜測會有今日,只是苦於沒有太好的藉口留住周紀罷了,因此宮門上的內侍特意來報,武承肅只略怔了一怔,便吩咐人繼續更衣。

看來父皇找他應該也是爲的此事。

這個周道昭當真好手段!

從周紀進入臨水城起,燕國就處於被動,無論他們是將周紀團團圍住,看着他不教他死了,還是朝見之後便催着周紀立時返程,周道昭那邊定都有準備。無論如何周紀都是死定了的。

武承肅不敢耽擱,更衣畢便往宮裡去,留下一衆屬臣低聲議論。

真的打起來,燕國雖是兵強馬壯,又有無數良將可以上陣禦敵,民心卻不如魏國的穩。

午後武承肅回到東宮,見衆人還沒散了,知道他們必然關切外頭的情況和燕國的對策,特意在這裡等消息。

“衆位大人都用了午膳不曾?”武承肅問華青道。

“回太子殿下,奴婢方纔問過,衆位大人都沒心思用膳,推說不餓。”華青低聲道。

武承肅猶豫了片刻,忽然道:

“罷了!”

華青聞言,知道這是不在崇政殿賜飯之意,便不再多嘴,只應了一聲“是”,便遠遠地站開了去。

丁鑫依舊站在武承肅身旁,並不需要避諱什麼,連武承肅出入皇宮裡也是他陪着的,這會子自然也聽得,不需要刻意迴避。眼瞧着衆位大人是白在這裡等了一早上,丁鑫忍不住暗暗嘆息。

見衆朝臣滿眼期待,指望着他說些什麼話來,武承肅心裡雖在苦笑,嘴上卻不得不答道:

“事情是誰做下的,又是爲何做下,大家心裡都明白,朝廷上也有不少人清楚究竟,所無奈者,唯有百姓。可這天下,比的就是百姓歸心。

“如今若將實情說出去,百姓定不會信,若找個藉口搪塞,胡亂栽贓到旁人身上,也實在是說不通——六十九口人命不是小事,附近的百姓沒聽着喊聲,早起便聽說死了一宅子的人,憑誰也做不來這等大事。

“除非是父皇纔有這等實力,能在臨水城裡做下這等屠戮滅門的慘案。

“髒水一早就潑過來了,大燕國雖然沒接,可躲閃不及,總歸是沾上了身。這會子才說是人潑髒水,勢必沒人肯信,天下人的議論非但不會休止,反而會變本加厲。

“事到如今,只能光明正大地去查一查了。父皇與我商議了許久,竟沒有個好辦法,只能查,一直查,一絲一毫也不遮掩,讓衆人看看。

“所謂‘集衆思,廣忠益’,至於暗裡如何闢謠,說些什麼對燕國有利,還要衆位一同想想了。”

衆屬臣聞言無不應從,只是這闢謠的話要由誰說、說幾分,卻必須要慢慢計議。

武承肅也不多留衆人,打發他們各自回府歇息。

“且都回去罷!在這裡也是無用。這事又急不得,明日再一同議論議論也不遲。”

衆人不敢違拗,拜辭了武承肅便都散了。

原以爲事情雖然棘手,卻也不過如此,哪想到當天下午便有謠言散播出去。

說起來倒也不算是謠言,不過是說魏國世子年少時路過高陽國,曾隨父到高陽做客,盤桓了數日。這數日裡無意見着了高陽王主,魏國世子立即屬意,不料其祖母另外給其定了親事,這纔沒能與高陽聯姻。然而魏國世子自此時常思念高陽王主,欽仰之情日盛,以至於到如今還不肯或忘。

而那高陽王主不是別人,正是被衆人奉爲“天女”的大燕國太子妃陽筠。

“前幾日魏國世子與人喝酒時還說漏了嘴,這事臨水的貴公子裡哪個不知,哪個不曉!”不少人這樣悄悄議論。

於是便有許多人多心,想着這會子周紀還惦記着陽筠,甚至酒後說了出來,必然惹惱了太子武承肅。想到武承肅爲人甚賢,衆人便又想,許是武嶽知曉此事,覺得傷了皇家的臉面,容不下那個周紀也未必。

一旦聯想,勢必無止無休。

周府滅門本就蹊蹺,那麼些個精壯護衛竟連喊叫都無便直接死了,放眼天下,能在臨水城裡做這種事的也只有武嶽了。可武嶽這會子一本正經地查,雖沒查出個結果來,總算有個態度在,讓人不好太過懷疑他。

百姓們猜來猜去,雖沒有個定論,心中卻有了偏倚。

當天晚上,武承肅便聽說有這般傳聞。

此前他並沒聽說周紀思戀陽筠,然而事已至此,無論武承肅是否聽過什麼,竟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愛慕太子妃的那個魏國世子已經死了。

且不早不晚,偏在其啓程返燕之前,恰恰死在了臨水。

陪葬的,還有周府上下六十幾口人。

所有人都是被砍殺的,卻沒有打鬥的痕跡,仵作驗屍後輕易便知道真相,乃是那十餘個精壯護衛將人都殺了,接着便又互相殺害,或自盡身亡。眼瞧着都是周府裡頭自己做的手腳,說出去卻沒一個人相信。

京兆府將事情很快查明,也不敢再裝糊塗,如實將周府裡的情形報了上去。武嶽雖猜到必是如此,當京兆府尹來面聖陳述時,他卻還是忍不住動怒。

武嶽只恨自己早沒看透周道昭,不知道他竟是這麼狠心無情的東西,事發還不到三日,武嶽便氣得病倒了。

這一病可是不輕,半月後還不見氣色,直接下詔教太子監國,從此武嶽幾乎再不臨朝。

段良媛之父段盛槐正是京兆府尹,管的就是臨水及郊縣的治安、刑獄,當天正是他先派了人去周府,又讓人把整個兒宅子團團圍住,仵作也是他的手下,驗屍的結果也是他呈報的。

可是查來查去,卻沒什麼意義。

真相不能昭示天下,因爲沒幾個人會信,反而會給周道昭機會再狠狠咬燕國一口。

段盛槐將事情查明後便想要往段良媛這裡遞消息,還沒等他將消息遞進來,便聽說了關於周紀傾慕陽筠的話。當時他便覺得不妙,果不其然,還沒等上一晝夜,這事便扯上了武承肅。

好在武承肅素來口碑不錯,沒人懷疑他會心狠手辣,不過矛頭因此便倒向了武嶽。

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二五七回 兩相厭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一五二回 懸未決(翩雪生日加更)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二三七回 殺心起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十四回 賞秋梨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五十六回 無退路(補加更)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八回 鴛鴦譜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一九二回 量進退第二六四回 意難平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一零四回 當局迷第三零四回 如雲散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二九一回 短志氣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一三四回 佔先機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八十三回 探虛實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
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六十六回 反常事第二七零回 慌有悟第三一八回 暗相較第二五七回 兩相厭第三百回 前路漫第二八一回 恨失足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十七回 鳳求凰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七十三回 事違願第一七八回 喜若狂第一五二回 懸未決(翩雪生日加更)第一九一回 琉璃子第一五一回 力未逮(二更)第二二五回 淚洗面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二十三回 下階行第二二七回 傳乩文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二十五回 染風寒第二五九回 激將法第八十一回 明月夜第二七二回 窄肚腸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一二四回 擇其宿第二三三回 心生疑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二三七回 殺心起第七十五回 意外事第二十四回 賞秋梨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三三六回 幾人回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二四一回 序尊卑第一零九回 與君知(二更)第五十六回 無退路(補加更)第二二零回 守不嚴第二七八回 借緩坡第五十八回 大不易第一八六回 當畏言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二七四回 誠可鑑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一九零回 恭安遜第七十回 難言隱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八回 鴛鴦譜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五十二回 神難安第九十八回 陪入葬第一四六回 恩卓殊第一九二回 量進退第二六四回 意難平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九十一回 箭在弦第三十七回 三分話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二六九回 全套戲第一二八回 現高明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一六一回 無處訴第二一三回 講舊聞第一零四回 當局迷第三零四回 如雲散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一七二回 壘高臺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九十回 慈貽患第六十一回 想當然(補加更)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二九一回 短志氣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一三四回 佔先機第三一零回 背所向第十六回 肺腑言第一九三回 偏討嫌(二更)第三十四回 自盤算第一百回 詢表字第三零二回 非常事第八十三回 探虛實第二二一回 欲欺人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一七三回 衆人推第二十八回 金蘭語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二零八回 窺天機第二二六回 尋底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