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殿試(下)

貢士們的考卷送到彌封所後,先由排編官對摺,同時糊住姓名籍貫欄,再取《字書》中幾個字的偏旁,合成一個誰也不認識的字,作爲每份考卷的代號。將試卷依序排好後,交封彌官謄寫校勘,由點檢官檢查試卷無誤後,進士科的試卷送交進士考校所;諸科的試卷,送交諸科考校所。

單表進士考校所中,八位初考官,用兩天時間,初審三百二十四份進士卷。

其中第一等謂學識優長,辭理精純,出衆特異,無以比倫者。

第二等謂才學該通,文理周密,於羣萃中堪爲高等者。

第三等謂藝業可採,文理俱通者。賜進士出身必須三等以上。

第四等謂藝業稍次,文理粗通,賜同進士出身。

第五等謂文理疏淺,退落無疑。但現在除了棄考或者紕繆荒惡者,並不黜落一人,所以此等便形同虛設。

然後把判定的等次封上,送交覆考所,由覆考官再次閱卷,兩天後,覆考所將所定的等次呈交詳定所,由兩位詳定官,尚書禮部侍郎宋祁和知制誥劉敞,將初考官所定的等次揭開,與覆考官所定等次相比較,若二者一致,則依次奏聞。若二者有差別,就再審閱試卷,或者根據初考官所定,或者根據覆考官所定。

但如果詳定官認爲,初考、覆考的判定都不合適,也可以別於另立等次,所以這二位事實上就是殿試的主考。

此刻,是閱卷的第六天,初考覆考已經結束,所有試卷都呈到二位詳定官面前,將由他們排定名次。這不是個困難的工作,因爲不是極特殊的情況,詳定官還是以初考覆考的結論爲主。

撕開初考官的彌封,對照覆考官的判等,若是一致就直接定下等級。因爲判卷其實是有標準可循的。如學識、詞理之類,優劣之分不難判定,所以在七成的情況下,初考覆考的結果是相同的。剩下的三成考卷,到底該以初考還是覆考爲準,兩位聞名遐邇的大學者一目瞭然。

僅用一天多的時間,兩人就把所有卷子定完。還剩下最後的工作……從一二等卷子共二十五份中挑出十份來進呈御前,供官家最後欽定。

還有個問題就是。那份官家御覽過的卷子。在不在這二十五份卷子中?如果最後沒有呈上去,官家肯定會不悅的。

這可難壞了宋祁和劉敞,他倆誰都沒見那份卷子長啥樣。如何從三百多分卷子中挑出來?

但那考生的名字,兩人都知道,就是那大名鼎鼎的陳恪陳仲方。劉敞更知道。那是汝南王爺家的眼中釘,巴不得他落到三等以後呢,所以並不熱心。

宋祁卻執意要把陳恪的卷子找出,他一份份細看文字,試圖把嫌疑人全都包括進去……本屆會試,一共有兩篇《刑賞忠厚之至論》論名聲大噪,一個是眉山蘇軾所作,另一個是青神陳恪所作。這兩篇文章已是廣爲流傳,宋祁也曾看過。他知道前者講仁恕、後者60xs治。正好唱的是反調。

所以在宋祁看來,那蘇軾的文風必然溫和,陳恪則犀利敢言,他就秉着這個標準,盡選了些直言敢諫的卷子。

時間又過去半天,劉敞有些不耐煩道:“子京,不能爲這一個人。耽誤整個閱卷。何況這一科的俊才如此之多,你我只需秉公薦優,相信官家不會在意,前十名裡到底有沒有那份卷子的。”

“呵呵,我們詳定官。雖號稱主考,但不過是爲官家代選。當然要以聖心爲主了。”宋祁說着,又把一份犀利的卷子排到了前十。

“這又不是‘直言極諫科’……”劉敞不禁嘟囔道:“你這是給官家添堵……”

宋祁卻堅持己見,最後挑選出了官家‘中意’的前十份佳卷。

次日黎明,官家在崇政殿升座,考官們分左右列班,皇城司侍衛將全部考卷擡到殿中。宋祁呈上選出的十分佳卷。此時所有的卷子,包括這十份佳卷都沒有拆開彌封,誰也不知道哪份卷子是誰做的。

胡言兌接過托盤,呈送御前,官家將對這前十份試卷詳細閱看,最後欽定名次。

望着黃綢托盤中,平鋪相疊的十份試卷,趙禎的心情有些激動。儘管這已經是官家第十幾次閱卷了,但想一想一代代名臣就這樣從自己手下踏入仕途,開啓他們的輝煌人生,締造出一個空前繁盛的大宋朝,趙禎總感到十分的榮耀。

平復下心情,他拿起了最上面的一份試卷……這試卷的排放順序,就是閱卷官們初定的名次,只是殿試排名要由欽定,所以只用這種無聲的暗示。

官家一般情況下都認可閱卷官擬定的名次,只作個別改動,決定名次後再拆開彌封,但是拆封後還有可能更改名次,主要是更改狀元的人選。皇帝有這個特權,從全

盤考慮作出最後的調整,不過這種情況是極少發生的。

展開這份試官擬定的狀元卷,趙禎先看了看詩,然後翻到重中之重的《民監賦》上。只見這份考卷的破題是:‘天監不遠,民心可知。’皇帝一下子就沒了好心情,邊上的胡言兌不禁吐了吐舌頭,心說犯了官家的大忌了。

看到這一幕,宋祁登時手腳冰涼,看來這次的馬屁,拍在馬腿上了。

果然趙禎把這份卷子擱到一邊,去拿下一本,打開一看,還是那種犀利的文字,眉頭不禁微微皺起。再看一本,還是。忍住氣,又翻了幾本,都是一個鳥樣,趙禎終於忍不住道:“本科的卷子,都是這種言官腔調麼?”

這就是趙禎不喜歡這些文章的原因……這一年裡,爲了立儲之事,他被各種勸諫、苦諫、諷諫、死諫,搞得死去活來,以至於一看到這種義正言辭的文章,就頭大。

二位詳定官趕緊上前請罪,宋祁解釋道:“微臣以爲,這些文章才氣縱橫,有少年之鋒銳,正是朝廷緊缺之新血。”

“劉愛卿也是這樣想的麼?”趙禎看看劉敞道。

“微臣確有不同意見。這又不是直言極諫科,而是選拔未來宰輔的進士科。”這時候救場第一,至於宋祁的麪皮會不會太難看,就不是劉敞關心的了:“微臣竊以爲,還當以文字中正平和爲上。至於這些言辭誇張的考卷,縱使才氣再高,也不當給以顯名。”頓一下,給出他的理由道:“這些未入仕途的年輕人,知道多少內政外情?就誇誇其談,批評起國君國政來,此風實在不宜助漲。”

“那,你爲什麼同意宋卿家的排序?”趙禎的臉色緩和了些。

“微臣敬重宋侍郎,認爲這樣排序也無不可。”劉敞道:“不過微臣在閱卷時,倒也挑了了幾份文采斐然,頗爲大氣的文章,排在十名之後。”

“呈上來。”趙禎招招手,劉敞便將他中意的幾份卷子,呈到了御前。

趙禎拿起最上面一份,直接找到《民監賦》,便見開篇破題是‘運啓元聖,天臨兆

民,監行事以爲戒,納斯民於至純。’臉色便徹底緩了下來。當他讀到‘運啓元聖’時,動容嘆息曰:“此謂太祖。”讀至‘天臨兆民’,嘆息曰:“此謂太宗。”

讀‘監行事以爲戒’,嘆息曰:‘此謂先帝。’至讀‘納斯民於至純’,乃竦然拱手

曰:“膚何敢當!”說完便拍板道:“此賦雖不切題,然規模甚偉,自應作狀元。”

官家欽定,這還有什麼好說的?於是衆考官齊齊行禮道:“恭賀官家得真英才!”

趙禎笑笑,又看了幾份,道:“就依劉卿家的名次排,這個‘虭’字號的卷子第一,‘磼’字號第二,‘抶’字號第三。”他畢竟是個‘上下順也’的皇帝,又看向一臉尷尬的宋祁道:“後面的名次按照宋卿家排定的。”

“遵旨。”衆考官齊聲應道。

於是當場拆開試卷彌封。便見第一名是眉州人陳恪,第二名是建州人章衡,第三名是曹州人竇卞。

這時候問題來了,只見那狀元陳恪的名字邊上,寫着個‘官’字,這是有官人的意思,按照規定,有官人不得爲狀元,以示朝廷對平民士子的照顧。

只能落到榜眼,原來的榜眼章衡爲狀元。

三鼎甲後,傳臚是羅愷,之後是鄭雍、朱初平、呂惠卿、蔣之奇、蘇軾、曾鞏、章惇、朱光庭、曾布、林希、史元道、王韶、樑燾、蘇惟賢、蘇轍、劉元瑜、鄧綰、宋端平、陳愉、郟亶、張載……

五郎落在了三甲,不過看看和他同在三甲的程顥,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但這並非最後的名次,因爲還有一次針對前十名的面試,又叫小傳臚。

求票票啊……

第190章 狀元樓第136章 一個黑幫分子的自白第363章 凱旋(上)第318章 雲詭(中)第358章 日食(上)第306章 使遼(上)第347章 態度(中)第285章 獻土(下)第108章 迴歸第35章 給力!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285章 獻土(上)第354章 春風得意(上)第358章 日食(上)第361章 官司(下)第307章 燕雲(下)第328章 七夕(中)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193章 轟動第161章 理想第295章 國際騙子(中)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216章 星空第91章 大宋的良心第37章 新火第103章 大捷第310章 金風玉露(上)第10章 人要有文化第348章 春(下)第357章 祥瑞(上)第301章 全民偶像(上)第355章 國色天香(上)第361章 官司(下)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下)第40章 正版天下第357章 暗戰(上)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下)第73章 千萬不要得罪讀書人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上)第18章 謀生艱難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11章 書生意氣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下)第76章 清白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249章 新酒賦第357章 暗戰(下)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183章 多少錢?第168章 狄青保衛戰之開篇第11章 書生意氣第298章 真相大白(上)第308章 捺鉢(上)第287章 錢荒之解(中)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上)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上)第285章 獻土(中)第379章 白虎堂第220章 硝煙散去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中)第285章 獻土(中)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343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371章 狗急跳牆(下)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172章 滿江紅第142章 耳光第325章 醜聞(下)第245章 熬過寒冬第130章 燈火上樓臺第162章 對策第301章 全民偶像(上)第96章 人樣子第181章 寫你妹的太學體第109章 移民第332章 經筵(下)第50章 問題少年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中)第43章 沒有天生的大鬍子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163章 特立獨行第149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242章 擠兌第135章 千里鏡第261章 判卷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下)第23章 急症第36章 生意第369章 逆轉(下)第294章 港口之爭(上)第240章 禮物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中)第193章 轟動第366章 府尹難當(中)第304章 虛張聲勢(上)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103章 西南無戰事第123章 拉風的太學體!
第190章 狀元樓第136章 一個黑幫分子的自白第363章 凱旋(上)第318章 雲詭(中)第358章 日食(上)第306章 使遼(上)第347章 態度(中)第285章 獻土(下)第108章 迴歸第35章 給力!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285章 獻土(上)第354章 春風得意(上)第358章 日食(上)第361章 官司(下)第307章 燕雲(下)第328章 七夕(中)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193章 轟動第161章 理想第295章 國際騙子(中)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216章 星空第91章 大宋的良心第37章 新火第103章 大捷第310章 金風玉露(上)第10章 人要有文化第348章 春(下)第357章 祥瑞(上)第301章 全民偶像(上)第355章 國色天香(上)第361章 官司(下)第317章 裁軍起風波(下)第40章 正版天下第357章 暗戰(上)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下)第73章 千萬不要得罪讀書人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上)第18章 謀生艱難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11章 書生意氣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下)第76章 清白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249章 新酒賦第357章 暗戰(下)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183章 多少錢?第168章 狄青保衛戰之開篇第11章 書生意氣第298章 真相大白(上)第308章 捺鉢(上)第287章 錢荒之解(中)第335章 蘭畔照雙衣(上)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上)第285章 獻土(中)第379章 白虎堂第220章 硝煙散去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中)第285章 獻土(中)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343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371章 狗急跳牆(下)第320章 蘇家進京(上)第172章 滿江紅第142章 耳光第325章 醜聞(下)第245章 熬過寒冬第130章 燈火上樓臺第162章 對策第301章 全民偶像(上)第96章 人樣子第181章 寫你妹的太學體第109章 移民第332章 經筵(下)第50章 問題少年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中)第43章 沒有天生的大鬍子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163章 特立獨行第149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第265章 榜下捉婿第242章 擠兌第135章 千里鏡第261章 判卷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下)第23章 急症第36章 生意第369章 逆轉(下)第294章 港口之爭(上)第240章 禮物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中)第193章 轟動第366章 府尹難當(中)第304章 虛張聲勢(上)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103章 西南無戰事第123章 拉風的太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