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談判(上)

“你們的領土?”趙宗績冷聲道:“恕在下孤陋寡聞,怎麼只知道你們佔了我們的燕雲,不知道我們還佔了你們哪兒?”

“就是燕雲。”耶律德容糾正道:“燕雲,是我們的燕雲,當年中原所獻的國書地圖俱在,燕雲十六州寸土可查。如今,尚有十縣之地,在南朝手中。”

“不知是哪個國家所獻之國書、地圖?”陳恪出聲問道。

“後晉皇帝石敬瑭。”耶律德容笑道:“聽說你還是個狀元,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

“且不說石敬瑭乃胡兒僞帝,焉能爲我漢家做主。”陳恪卻不以爲意的笑道:“單說他所獻燕雲一事,就大大的站不住腳!”

“怎麼就站不住腳?”耶律德容冷笑道:“連你們漢人所修的《五代史》上,也承認後晉是正朔王朝,怎麼到了陳狀元這裡,就成了僞帝了呢?”

趙宗績也暗暗捏一把汗,對呀,仲方怎會犯如此簡單的錯誤?

“還知道有《五代史》,不簡單啊。”陳恪沉聲道:“但我敢打賭,你肯定沒仔細看過《五代史》。”說着淡淡一笑道:“今天我就教教你,《五代史》上是怎麼描述這段歷史的——初,石敬瑭爲後唐河東節度使,因受後唐末帝李從珂猜忌,遂決意謀反。但是他擔心,自己的實力不夠,遂由掌書記桑維翰起草奏章,向契丹求援:請稱臣,以父事契丹,約事捷之後,割盧龍一道及雁門關以北諸州與契丹。”

“契丹太宗皇帝得表大喜。以兵援之,大敗後唐張敬達。同年冬月,契丹太宗皇帝作冊書,封石敬瑭爲大晉皇帝,改元天福,國號晉。並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於柳林。”陳恪說完,正色對那耶律德容道:“這段歷史,不僅我國史書如是記載,遼國的實錄上,也是同樣描述。事實充分證明了。是遼國爲圖謀我燕雲十六州,而與叛國賊石敬瑭串通一氣,悍然出兵中原,橫加干涉我中國內政。沒有遼國出兵,就沒有石敬瑭建立後晉。這個因果關係一目瞭然。從古至今。被異族擁立起來的王朝都是僞朝!請問我們稱呼石敬瑭是僞帝,有什麼錯誤?所謂獻燕雲國書,又如何站得住腳?”

“對!”趙宗績馬上來勁了,沉聲道:“要算老賬的話,燕雲十六州都是我大宋的,你打算繼續算下去麼?”

“這。這……”耶律德容這纔想起,前輩們總結的與南朝談判十誡之一。‘絕對不要和南朝官員比學問,他們是從小喝墨水長大的。’那麼該怎麼辦呢?他又想起十誡之二:‘我們從小騎馬長大的契丹人。要相信強硬勝於巧舌!’

“你們漢人最是狡詐,我們說不過你們。”想到這,他定下神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道:“我們就知道,那十個縣原先是屬於我們的,我們必須要回來!南朝不給的話,我們只能自己取了!”

“你們爲了十個縣就耿耿於懷,那我們爲了十六州,是不是要夙夜難寐呢?”面對這種赤裸裸的訛詐,陳恪火氣上來了,他知道,對策只有一個,那就是決不讓步!哪怕一寸的後退,都會惹來更大的貪婪:“我們之所以保持克制,無非就是因爲當年我們先帝與你家先帝的先帝,簽訂了澶淵之盟。當年澶淵大戰,我們先帝仁慈,念在孤兒寡母不易,念在兩國軍民塗炭,這才放你們一馬,並簽訂了明顯是我國吃虧的盟約。我們大宋子不改父道,所以雖然不痛快,但一直遵守着當初劃定的疆界。倒是你們,以重信守諾著名的遼國人,莫非把先帝盟約當成草紙了?”

‘這傢伙,怎麼老跟吃了炸藥似的?’耶律德容心裡暗歎、口中分辯道:“當然沒有,我們只是要回屬於自己的土地,並沒有破壞盟約的意思。”

“你們一定要割地,就是在破壞盟約,‘澶淵之盟’就此失效!”趙宗績斷然道:“真要這樣,割地就只是個藉口,我們南朝決不答應,唯有橫戈以待!”

‘怎麼南朝派了兩個二愣子來談判?’耶律德容習慣了文質彬彬,有理讓三分的大宋士大夫,對這兩個喊打喊殺的混小子,感到很不適應。他眉頭緊蹙道:“唉,你們南朝這樣固執,分明就是不想解決問題麼……”

陳恪和趙宗績差點氣樂了,還有比這更無恥的嗎?是誰先挑起事端?卻嫌我們不配合。莫非我們就該替你們磨快了刀,然後引頸就戮?

兩人調整了好半天,纔沒破口大罵:“本來兩國相安無事、和睦共處,是北朝無事生非,突然跑到我們南朝來,要求割讓我們的領土!我們沒有馬上發兵抵抗,就是最大的誠意了。有問題,也是你們自己的問題,要解決,也用不着我們做什麼!”

耶律德容想了好半天,發現竟不知該如何應對,急得他抓耳撓腮。這時,他身邊一直沉默不語的副使李英,終於不得不開口道:“要說破壞澶淵之盟的,是你們南朝在先,不是我們北朝。”聽他一口字正腔圓的漢話,顯然不是契丹人,而是燕雲十六州出身的漢兒南面官:“你們在西起保州西北,東至泥沽海口,利用河渠塘泊,築堤儲水,形成二百里的爛泥潭,不就是爲了限制我們北朝的騎兵麼?”

“閣下是哪裡人?”聽了李英的話,陳恪沒頭沒腦的問道。

“幽州。”

“漢兒?”

“是……”李英牙齒稍稍打顫,旋即瞪眼道:“但我祖輩都是遼國的子民,我更是遼國的大臣。”

“別激動,別誤會。”陳恪端起茶盞,呷一口道:“我的意思是,既然是漢兒,就應該比契丹人更清楚,我漢人乃農耕民族,什麼叫農耕民族,就是專門種地的民族。哪裡適宜耕種,我們就在哪裡種地,原先兩國交戰,河北的千里沃野無法耕種,才荒在那裡。澶淵之盟後,雙方成了友好鄰邦,百姓覺着邊境安生了,便在那裡拓荒種水道,這有什麼錯?”頓一下道:“要是覺着虧得慌,你們也在白溝河北開荒引水麼?若是不會種稻,我朝可以友情提供技術支持……”

趙宗績得強忍着,才能不笑出聲來。心裡那叫一個解氣……難道光興你們遼人信口雌黃不成?

“那絕不是民間行爲,有南朝的軍隊參與其中!”李英怒道。

“界河以南的事情,你們是怎麼知道的?”陳恪一臉奇怪道:“莫非派了間諜不成?”

“此乃天下皆知!”李英也說不過陳恪,惱羞成怒道:“無論如何,你們這麼搞,都讓我們遼國很不安。大臣們都說直接出兵,十萬鐵騎一人一麻袋土,把你們的塘泊填平!可我們皇帝陛下仁慈爲本,覺得還是先要回我們的關南土地再說。要是你們宋朝不答應,再出兵不遲。此事斷無商量,你們南朝要是不答應,我們只有兵戎相見了!”

遼國人就是這樣,道理講不過就不講道理,一點品位都沒有。陳恪哂笑一聲道:“我現在真懷疑,你們到底是遼國的忠臣,還是奸臣。”

“休要挑撥離間!”李英像被踩到尾巴一樣,登時聲調提高道:“耶律大人乃是我大遼皇帝最信任之人。而我,則是耶律大人最信任之人!”

“那你們就是一對蠢材了!”陳恪冷哼一聲道:“你們這是要陷北朝皇帝於危難啊!”

什麼叫危言聳聽,就是把人嚇得汗毛都豎起來。耶律德容顧不上追究他的無禮,黑着臉問道:“這話從何說起?”

“想過沒有,和平時,和開戰後,你們遼國的皇帝和臣子之間,會有怎樣的身份變化?”陳恪循循善誘道:“你們國家實行的是藏兵於民的動員兵制,在平時,除了皇帝的數萬皮室軍外,王公貴族手下並沒有軍隊,所以皇帝纔可以坐穩江山。但一旦進入戰時狀態,他們手下就會有二三十萬大軍,遠遠超過皇帝手中的皮室軍……據我所知,你們的皇太叔殿下父子,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南北院樞密使,掌握着全部的軍隊。”

“你到底想說什麼?”耶律德容感到一陣莫名焦躁。

“我是說,你們是不是想給他們父子,創造掌握軍隊的機會?”陳恪幽幽道:“若不是,你們有想過自己皇帝的安危麼?”

“一派胡言。”耶律德容嘴角**道:“皇太叔對我們陛下忠心不二,你知道他放棄過多少次登極的機會麼?”

“那是他手裡沒有軍隊,而你們陛下父子,卻有皮室軍。”陳恪哈哈大笑道:“不信,給他全國的軍隊試一試,這纔是檢驗忠誠的試金石。看看皇太叔會不會起兵清君側!”

還有一更,必須的……()

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283章 困龍(上)第367章 破鼓(上)第285章 獻土(上)第320章 空額(下)第369章 逆轉(下)第63章 蹴鞠第230章 黃金地段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第155章 生爲備胎的父子倆第170章 狄青保衛戰之大忽悠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135章 千里鏡第75章 過堂第93章 歐陽修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下)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276章 傳臚(中)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中)第369章 逆轉(下)第172章 滿江紅第298章 真相大白(上)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173章 摸上門第302章 狀元島(中)第9章 陳希亮第109章 移民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266章 拉郎配第二三六章 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下)第86章 余文帥第358章 日食(中)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第325章 醜聞(中)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212章 進門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309章 遼主(上)第149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第357章 祥瑞(上)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359章 說客(中)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中)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下)第286章 天賜之地(中)第175章 早朝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中)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中)第216章 星空第373章 白龍魚服(下)第245章 熬過寒冬第1章 三郎、五郎和六郎第151章 戰果第224章 商業機密第352章 和親(中)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348章 春(上)第281章 大理國(下)第352章 和親(下)第358章 決堤(中)第320章 空額(下)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268章 人憔悴第359章 說客(上)第378章 賓天(上)第84章 探監第371章 狗急跳牆(中)第291章 奇蹟之城(中)第184章 鬥智第275章 殿試(下)第276章 傳臚(上)第303章 汴京春寒(下)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第291章 奇蹟之城(下)第336章 爲善政忙奔(中)第223章 生財之道第358章 決堤(下)第126章 無言第305章 談判(下)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16章 天生大廚第113章 一賜樂業人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77章 君欲東去第196章 小郡主第47章 包黑子很稀罕麼?第54章 西昆和太學第69章 八娘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67章 可憐父母心第107章 禮物第249章 新酒賦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上)第333章 大師(上)第219章 暗戰第100章 崑崙關第316章 重逢(中)
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283章 困龍(上)第367章 破鼓(上)第285章 獻土(上)第320章 空額(下)第369章 逆轉(下)第63章 蹴鞠第230章 黃金地段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第155章 生爲備胎的父子倆第170章 狄青保衛戰之大忽悠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135章 千里鏡第75章 過堂第93章 歐陽修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下)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276章 傳臚(中)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中)第369章 逆轉(下)第172章 滿江紅第298章 真相大白(上)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173章 摸上門第302章 狀元島(中)第9章 陳希亮第109章 移民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266章 拉郎配第二三六章 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下)第86章 余文帥第358章 日食(中)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第325章 醜聞(中)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212章 進門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309章 遼主(上)第149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第357章 祥瑞(上)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359章 說客(中)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中)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下)第286章 天賜之地(中)第175章 早朝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中)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中)第216章 星空第373章 白龍魚服(下)第245章 熬過寒冬第1章 三郎、五郎和六郎第151章 戰果第224章 商業機密第352章 和親(中)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348章 春(上)第281章 大理國(下)第352章 和親(下)第358章 決堤(中)第320章 空額(下)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268章 人憔悴第359章 說客(上)第378章 賓天(上)第84章 探監第371章 狗急跳牆(中)第291章 奇蹟之城(中)第184章 鬥智第275章 殿試(下)第276章 傳臚(上)第303章 汴京春寒(下)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下)第291章 奇蹟之城(下)第336章 爲善政忙奔(中)第223章 生財之道第358章 決堤(下)第126章 無言第305章 談判(下)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16章 天生大廚第113章 一賜樂業人第286章 天賜之地(上)第77章 君欲東去第196章 小郡主第47章 包黑子很稀罕麼?第54章 西昆和太學第69章 八娘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上)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67章 可憐父母心第107章 禮物第249章 新酒賦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上)第333章 大師(上)第219章 暗戰第100章 崑崙關第316章 重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