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態度(上)

不出所料,上朝的時候,便有御史出班詢問,昨夜是否宮門大開。

衆目睽睽之下,趙禎只好點下頭。

“所爲何事?”

“這個麼……”趙禎面露爲難之色道:“此乃寡人家事……”

“天家無私事!”

以宋朝言官的操行,無理尚要爭三分,別說還被他們牢牢抓住話柄了。

在衆臣追問之下,趙禎只好將袞國公主中夜叩閽,監門使臣通奏之後,自己下旨開門納之的事情,說了出來。

“敢問公主有何要緊之事,竟要陛下破此非常之例?”言官們追問道。

“這……”趙禎眉頭緊鎖,轉個話題道:“諸位皆有兒女,不妨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你的女兒,深夜在外面敲門要見自己的父親,你們會忍心拒之門外麼?”

“陛下身系社稷,”言官們可不吃他這套,大搖其頭道:“豈能與臣子一概而論?!”遂於朝堂之上,大談嚴格宮禁、杜絕非常的重要性,以及歷朝歷代的血淚教訓。

趙禎自知理虧,耐着性子聽他們聒噪半天,待其噴夠了口水,方軟語道:“只此一次,下不爲例,諸位愛卿,咱們議正事兒吧?”

見皇帝又要和稀泥,大臣們哪裡肯讓,不依不饒道:“宮禁不嚴、社稷不安,此乃天下頭等大事。公主中夜叩閽,監門宦官如何辨明真僞?如此輕易通稟,略無提防。若有匪類趁機作亂,豈不可以直驅禁內,危害陛下?”

“故而奏請陛下,將公主所經皇城、宮殿內外監門使臣。交有司查辦。”言官們義正言辭道:“詳究其責,嚴懲不貸!”

好待趙禎這些年爲人不錯,大臣們手下留情,沒有朝他和他閨女開刀,只能拿幾個看門的宮人開刀。但所謂打狗欺主,處罰了他們,也就等於給了天家父女一次警告!

然而趙禎沒有拿身邊人做替罪羊的習慣,搖搖頭。明確作答道:“他們是奉皇命行事,寡人的錯誤,應該由寡人自己承擔。”

“陛下如此袒護內宦,定會助漲其輕慢之心。將來定要釀成大患!”

“至少,也是個失察草率之罪!”

言官們的執着,令趙禎大爲頭痛。只好祭出了看家本領——淵默以對!管你說得天花亂墜,我自一聲不吭。

陳恪可見識了所謂的名臣之世,寶貴的早朝時間。竟然用來爭執這種事。但官家也是有練過的,頑強的頂住了臺諫們的攻勢。終於撐到了相公們看不下去,出言把話題引開。

朝會的下半場,討論的是開年頭等大事——河工。

其實河工的問題。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了激烈的爭論。黃河隨心所欲流淌了三年。修是一定要修的。但是怎麼修?是順着自然形成的二股河修,還是阻塞北流。全力修築東流,百官對此爭執不休。

眼看着時間一天天過去,再不動工的話,就要等到下一年了,所以開年就議上了。宋朝的本事人太多……至少都自以爲學富五車、無所不能,自然要各逞擅場、痛快爭論一番。

這場景讓陳恪想到後世的一個西方笑話,說兩位律師在飯點時走進餐館,結果打烊了還沒點上菜,因爲他們對着菜譜,爲要點什麼菜吃,展開了持久的爭論。

宋朝沒有律師,但官員各個都是吵架王,有這麼多張嘴,你一言我一語,就吵開了鍋。

不過這裡沒有陳恪說話的份兒,他木樁子似的站在那兒,只留了三分心神在朝堂,其餘七分,皆用來尋思起,到底是何人的意識如此超前,居然會用戲曲宣傳來抹黑他。

而這本該是他最擅長的……陳恪建‘杜清霜大劇院’,當然不只是爲解決一干歌妓的生計問題,更重要的是,爲了打造自己的喉舌。再加上未來對報紙、書籍發行的壟斷,他相信這個世界會多多少少,聽從一些自己的意志。

誰知道未來的傳媒帝國還在襁褓之中,便有人先用這樣的方法,對他下手了。

對於這樣的對手,陳恪是很感興趣的。但對頭狡猾的很,事後追查,那戲本也是別人交給那癩頭阿三的,而那廝是個只認錢不認人的潑才,根本不知道東家是何人。

這條線斷了,追查也就沒了頭緒。

至於這齣戲造成的影響,因爲發現的早,危害微乎其微。但對手的挑釁,卻激起了陳恪的好勝心,他命大戲院的班子,以自己的婚姻經過,編寫出一部戲曲,等到搬上舞臺,效果自然比草臺班子好上百倍……正在胡思亂想之際,突然聽到官家的聲音:“陳恪,你算是半個河工專家,怎麼裝起了扎嘴葫蘆?”

“哦……”陳恪趕緊收起小差,捧着笏板出班道:“回稟陛下,臣其實不懂河工,只是知道一些粗顯的道理。到底是兩股河好,還是東流好,微臣不好妄下結論。不過爲臣知道,黃河之所以常修常決,蓋因其泥沙太甚。”

“現在已經知道,泥沙是從甘陝一代的黃土原上衝下來的,然而在甘陝一帶,黃河並不決堤,蓋因其落差太大,黃河呈奔涌之勢,自然裹挾滾滾泥沙而下。然而到了開封,進入平原地帶,水勢放緩,泥沙便沉積下來,導致河牀高度與日俱增,所以纔會出現地上懸河的恐怖景象。”陳恪接着道:“可見,河水流速實乃黃河是否爲患的重要因素,水流快,不但新沙不至沉落,舊沙也能卷帶人海。河牀必然越來越深,河道也一定愈來愈低,就不會有決堤之患……”

他這番道理表述的淺顯易懂,令不少大臣露出深思之色,卻也有純粹看他不順眼,比如已經彈劾了他七八本的左司諫周步道,出聲打斷道:“陛下問你,哪個方案好,卻不是要聽你長篇大論的。”

“下官的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要想根治黃河之患,一是減少上游的泥沙,二是保持中下游的水勢強大。二股河將河水一分爲二,從短期看,使河水有了兩條河道,自然利於泄洪。然而這也意味着,水勢也被一分爲二,流速自然大大降低,泥沙的沉積量必然暴增……所以分流減水之法,似乎遺患無窮。”

“你的意思是,支持東流了?”周步道追問道。

陳恪搖頭道:“據下官所知,其實這條東流本身,並非另闢蹊徑。實際上走的是西漢黃河改道時的一條舊道。朝代更迭,早就荒廢。如果以此爲河道,它定比原來的故道更加爲害。”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說說,到底怎樣纔信?”

“下官一開始就說過,我不懂河工,只是知道些粗淺的道理。”陳恪淡淡道:“用來挑挑毛病尚可,但只怕出不了正主意。”

“你這樣有何用處?”

“至少可以避免錯誤!”陳恪冷冷一笑,沉聲道:“何況這治理黃河,首先就是不能急功近利。從當年三皇五帝時,這條河就氾濫爲禍,肆虐了幾千年時間,不可能到了我們這裡,便能一蹴而就。”說着轉向皇帝道:“微臣奏請陛下下旨,就此詔告天下吏民,凡有知水利者,皆可到都水監投名。經考察合格後,授予其低品級官職,命其沿河岸考察,得出意見稿,交由尚書省與沿河各路討論,這樣決策,相信應該更可靠些。”

趙禎尋思一會兒,點點頭道:“有道理。”便讓陳恪退下。

諸位相公的臉上,也從滿懷期望,變成了失望。這主意固然穩妥,但誰有這份耐心?

陳恪無聲無息退回原位,他早就知道是這個結果……下朝時,趙宗績在宮門處等着陳恪,以兩人的關係,共乘一車完全不需要避嫌。

在車廂裡坐定,趙宗績笑道:“你這回,可是把人都得罪了。”

“我得罪總比你得罪強。”陳恪卻笑道。

“我知道,多謝你代我受過。”有了陳恪發言在先,趙宗績再持同樣態度,就不會招人恨了。

“這是我應該做的。”陳恪淡淡道:“只是這樣也於事無補,不過是把咱們自己,給摘出來了。”

“還是要儘量補救的。”趙宗績望着陳恪道:“那水泥和混凝土的方子,我準備獻給陛下。”

“哦……”陳恪微微吃驚,那是他爲趙宗績準備的秘密武器,這時候拿出來,豈不給別人做了嫁衣?

“我仔細想過了,無論最後採取哪個方案,都要勞師動衆,竭盡民力。”趙宗績輕聲道:“我們怎麼能敝帚自珍,爲了一己之私利,而罔顧國民呢?”

聽了趙宗績的話,陳恪笑了。

“怎麼,你笑話我?”

“不是。”陳恪搖搖頭道:“我是慶幸,自己選對了人……分割……繼續寫,但明早發……RQ

第285章 獻土(上)第32章 茱萸第320章 空額(下)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273章 迴應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145章 殺戮第308章 捺鉢(上)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下)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下)第157章 柳老太爺的刀第363章 凱旋(中)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21章 點兵(中)第360章 緋聞(上)第136章 一個黑幫分子的自白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371章 狗急跳牆(下)第351章 冬(上)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123章 拉風的太學體!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375章 困擾(下)第140章 又忍不住了第46章 天石硯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中)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322章 大宋禁軍(上)第298章 真相大白(上)第300章 黃金之地(中)第96章 人樣子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上)第42章 失傳的巨着第181章 寫你妹的太學體第199章 求種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下)第238章 一切只是開始第242章 擠兌第281章 大理國(下)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211章 老包第358章 日食(中)第36章 生意第199章 求種第24章 弱爆了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100章 崑崙關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235章 職業經紀!第86章 余文帥第77章 君欲東去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361章 人選(下)第369章 逆轉(上)第185章 投資第76章 清白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71章 擅闖民宅第375章 困擾(中)第355章 國色天香(上)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369章 逆轉(上)第361章 官司(上)第361章 人選(中)第30章 開業第190章 狀元樓第322章 大宋禁軍(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下)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中)第14章 砍斷腸第332章 經筵(下)第51章 中巖書院第225章 大生意第376章 曝光(中)第225章 大生意第140章 又忍不住了第255章 不屈第320章 空額(下)第354章 春風得意(中)第182章 大龍頭的寶藏第87章 大局第143章 白麪老包第360章 緋聞(下)第57章 送別第361章 官司(上)第60章 反制第108章 迴歸第95章 狄漢臣第36章 生意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332章 經筵(上)第294章 港口之爭(中)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297章 滇銅(下)第31章 一鳴驚人
第285章 獻土(上)第32章 茱萸第320章 空額(下)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273章 迴應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145章 殺戮第308章 捺鉢(上)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下)第279章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下)第157章 柳老太爺的刀第363章 凱旋(中)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21章 點兵(中)第360章 緋聞(上)第136章 一個黑幫分子的自白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371章 狗急跳牆(下)第351章 冬(上)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300章 黃金之地(下)第123章 拉風的太學體!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375章 困擾(下)第140章 又忍不住了第46章 天石硯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中)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322章 大宋禁軍(上)第298章 真相大白(上)第300章 黃金之地(中)第96章 人樣子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上)第42章 失傳的巨着第181章 寫你妹的太學體第199章 求種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下)第238章 一切只是開始第242章 擠兌第281章 大理國(下)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211章 老包第358章 日食(中)第36章 生意第199章 求種第24章 弱爆了第338章 射人先射馬(中)第100章 崑崙關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235章 職業經紀!第86章 余文帥第77章 君欲東去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361章 人選(下)第369章 逆轉(上)第185章 投資第76章 清白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71章 擅闖民宅第375章 困擾(中)第355章 國色天香(上)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369章 逆轉(上)第361章 官司(上)第361章 人選(中)第30章 開業第190章 狀元樓第322章 大宋禁軍(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下)第372章 似是故人來(中)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中)第14章 砍斷腸第332章 經筵(下)第51章 中巖書院第225章 大生意第376章 曝光(中)第225章 大生意第140章 又忍不住了第255章 不屈第320章 空額(下)第354章 春風得意(中)第182章 大龍頭的寶藏第87章 大局第143章 白麪老包第360章 緋聞(下)第57章 送別第361章 官司(上)第60章 反制第108章 迴歸第95章 狄漢臣第36章 生意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332章 經筵(上)第294章 港口之爭(中)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297章 滇銅(下)第31章 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