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又忍不住了

“你說寡人該怎麼賞你呢?”官家微笑望着陳恪。

“官家不是已經賞過了?”陳恪裝糊塗道。

“那是平定嶺南的賞賜。”官家搖頭道:“其實寡人一早就想見你,是你那老師攔着了。他說,憑你自己的本事,中個二甲進士不成問題,還是等‘春’闈之後再說……寡人深以爲然。”說着笑笑道:“之所以改變主意,是聽績兒說,你遇到了些危險。”

“微臣謝官家厚愛。”陳恪真心實意道:“這段時間,時刻繃着弦,確實很辛苦。”

“還是要多加小心。”官家緩緩道:“你可知對方的身份?”

“應該是無憂‘洞’的人。”

“無憂‘洞’……”慈眉善目的官家,偶‘露’龍顏真怒道:“真是愈發放肆了!”

“叔父也知道無憂‘洞’?”一直保持安靜的趙宗績問道。

“寡人在這京城四十多年,無憂‘洞’的大名,還是聽過幾次的。”

“聽說這些人住在汴梁城下的溝渠中,搶劫行騙、擄掠人口、無惡不作,歷任開封府尹都無法剿滅……”陳恪道。

“繁華帝京,首善之都,卻容忍這樣的匪類存在,真讓人匪夷所思。”趙宗績憤憤道。

“向日聽聞,也沒有那麼惡劣,”官家緩緩道:“看來這任府尹不力。”

“王府尹是位有德君子,但治理京師,光想着不得罪人是不行的。”趙宗績毫不諱言道。

“嗯。”官家像是個看遍了世情的長者,似乎已經沒有什麼,能真正擾動聖心了:“是寡人的錯。”說着看向陳恪道:“這件事,朕不能不管,不然以後,他們會愈發猖獗。”

“官家聖明。”陳恪馬屁奉上。

“真要聖明,就不至於有無憂‘洞’的存在了。”官家自嘲的笑笑道:“寡人已不求盡如人意,但求能將就下去。”

“將就,也大不易。”陳恪感慨道。

“哦……”官家頗爲意外的望一眼陳恪,笑道:“你小小年紀,怎麼說這樣老氣橫秋之言?”

“微臣是有感而發。”陳恪道:“這一點小事,就讓微臣撓破了頭。想想官家,每天要面對全國內外那麼多煩人的事,就覺着極是不易。”

“唔,”官家頷首笑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愁。想不到今日,寡人還遇到一位知己。”

“微臣惶恐。”陳恪撓頭道:“微臣不知帝心,只是拿平常人之心,去想這件事。”

“寡人,何嘗不是平常人呢……”官家微微笑道:“小知己,六塔河的事情,你心裡肯定有話要說,現在可以跟寡人一吐爲快了。”

“微臣,無話可說。”陳恪卻搖頭道。

“無話可說?”官家笑道:“是不願跟寡人說,還是有顧忌?”

“不,這就是我要說的話。”陳恪沉聲道。

“無話可說……”官家面‘色’一凝,嘆口氣道:“確實讓人無語……”許久,他才緩緩道:“今年是極‘陰’之年,河東、河北、京東、京西、湖北、西川等路均遭洪水襲擊,幾百萬人流離失所,一切以救災爲要。”

“微臣不懂政治,不敢胡言‘亂’語。唯有一事不解,還請官家賜教。”陳恪起身抱拳道。

“問吧。”

“臣自幼聽聞,所謂術業有專攻,隔行如隔山。”陳恪沉聲道:“爲何我大宋的官員,卻可以不懂會計爲三司官,不懂水利爲河渠官,不懂軍事爲樞密官,不懂民政爲父母官?幹不了幾年河工,磨勘轉遷,又去管財稅,再過幾年,又爲營造官?”

“像這次六塔河之難,根本不是天災,而是人禍!相公們皆未嘗親見河流地勢深淺高下、亦對河工一竅不通,僅坐在政事堂中,看一套方案,聽幾次講解,便敢決斷回河與否、採用何法。事不目見耳聞,不明其內理,便臆斷其可乎,他們到底哪來的自信?這江山不是大臣的而是官家的,他們孟‘浪’的起,官家也孟‘浪’得起麼?”

陳恪一番連珠炮,皆是官家前所未聞之言,把趙禎說得一愣一愣。他自幼接受帝王教育,便被告訴,要將國事‘交’給能吏治理。但什麼是所謂的‘能吏’,而能吏真得就無所不能麼?比如文彥博和富弼,兩人是公認的治世之能臣,且都有輝煌的履歷,但這次,兩人在河工上的表現,可謂低能至極,不就是因爲外行麼。

官家感覺,一個簡單至極,卻又至關重要的問題,被前人忽略了,而這陳恪一句,撥開‘迷’霧點醒了自己。他沉‘吟’許久方道:“寡人觀史書,每每爲秦皇漢高、光武貞觀,以及我太祖皇帝之知人善用心醉不已。”頓一下,自嘲笑道:“然寡人乃庸常之人忝居帝位,雖每用一人,必先慮其可乎,卻每每有失察之過,奈何奈何?”

“微臣以爲,老百姓都知道,破了鍋找鍋匠、坍了牆找泥瓦匠、要生孩子找穩婆……把事情‘交’給行家,結果總能比較讓人滿意。”陳恪沉聲道:“國家的水利、農田、建築、稅務、財政、軍事……比老百姓遇到的問題,困難千萬倍,就更需要有方方面面的專家來處理了。”

“難道李仲昌不是專家麼?”

“紙上談兵的趙括而已。”陳恪冷笑道:“這種人也能大行其道,正說明朝廷缺乏真正的專家!”

“那麼你說,朕該怎麼去發現各方面的‘專家’?”趙禎的態度,已經十分的嚴肅了。

“沒有人生而知之,其所具有的經驗和本領,都是後天學習與實踐所得。所以微臣以爲,當從這兩方面入手——一個是從經驗豐富的老吏和工匠中發現人才;二者是對官員進行專業培訓。”陳恪頓一下道:“科舉取士,說白了,考的是文化課,選出來的是文學家。文學家做學問自然沒問題,但是經史子集上,沒有教我們水利、農政、會計、財稅……這些課,必須補上,才能實現從文學家到合格官吏的轉型!”

“微臣一時‘激’動,胡言‘亂’語。”陳恪最後深深一躬道:“但這確實是六塔河之後,微臣日思夜想的問題。”

離開皇宮後,趙宗績像不認識一樣,打量着陳恪道:“你太出人意料了,本以爲你會大罵那些人一頓,可是你沒有。本以爲你是不關心這些事了,沒想到,你卻高屋建瓴的思考起來了,還講出那樣一番大道理。”

“我懂什麼大道理,”陳恪搖搖頭道:“只覺着事情本該如此,不知道你們爲什麼,偏不這樣想。”

“……”趙宗績想一想道:“這應該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後果。”

“應該是吧。”陳恪撐着傘道:“這麼說,改不了了。”

“正相反,現在改的話,正當其時。”趙宗績想一想道:“漢儒那一套,已經沒人信了,現在那些學者們,都在尋找儒學的真諦。你有《字典》在手,就算是有了發言權,可以提出自己的主張和他們辯論,信得人多了,你的話就成了真理。”

“這個,倒蠻有趣的。”陳恪捏着下巴笑道:“扯淡比當官好玩。”

“什麼叫扯淡……”趙宗績差點摔到水窪裡去,他壓低聲音道:“但無論如何,你今天把官家給鎮住了。官家愛才惜才,我看你這個官,是不當也得當了。”

“胡言妄語而已,做不得數的。”陳恪搖搖頭,不把他的話當真。

兩人出了宣德‘門’,上馬車後,陳恪小聲問道:“對了,你知不知道,我爹,和那位的婚事,到底得拖到什麼時候?”

“這個麼……”趙宗績嘿然一笑道:“你還真問對人了。”說着,他在陳恪手上寫道:

“‘今‘春’,官家對宰輔言:‘朕居宮內,左右前皆皇后之黨。’上月,又對吾父言:‘廢后之事如何?’吾父對曰:‘閭巷小人,尚不忍爲,陛下萬乘之主,豈可再乎?’官家再未提及此事。”

陳恪知道,所謂‘豈可再乎’,指的是官家,當年已經廢黜過一位皇后了。而且那位郭皇后被廢不久,皇帝便後悔了,再想把她接回來,卻已經被人害死了……以官家之心軟,怎麼可能讓曹皇后,重蹈郭氏的覆轍呢?

陳恪不禁看了趙宗績一眼,這傢伙將如此隱秘之事相告,是不是也有,想通過自己,把這話傳到皇后妹妹耳朵去的意思?

不過趙宗績對他向來夠意思,就算有這樣的念頭,也是王公子弟從小養成的政治智慧,不可求全責備。

“這麼說,不久便能喝上他們的喜酒了。”陳恪開心笑道。

“兒子喝老子的喜酒,怎麼感覺怪怪的?”趙宗績搖頭直笑。

“唉,你這又帶我去哪?”

“到了就知道。”

繼續寫,估計得明早發了……

第201章 藍第282章 段氏(下)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50章 問題少年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第95章 狄漢臣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195章 危局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328章 七夕(下)第284章 刺陳(中)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3145章 返京(中)第49章 比鄰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上)第215章 星空第201章 藍第377章 黯然銷魂(下)第321章 點兵(中)第285章 獻土(下)第164章 品茶第336章 爲善政忙奔(上)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328章 七夕(上)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上)第287章 錢荒之解(上)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上)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中)第35章 給力!第359章 說客(中)第46章 天石硯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下)第157章 柳老太爺的刀第138章 雨一直下第160章 狄青危局第85章 醜聞第319章 誰主浮沉(下)第378章 賓天(中)第66章 重寶第361章 人選(中)第82章 驚變第359章 說客(上)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351章 冬(中)第377章 黯然銷魂(下)第32章 茱萸第316章 重逢(下)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378章 賓天(下)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325章 醜聞(中)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中)第93章 天聽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6章 拼命三郎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下)第209章 條件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151章 戰果第357章 暗戰(下)第5章 算計第84章 探監第363章 凱旋(中)第96章 人樣子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下)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156章 暖水瓶第181章 寫你妹的太學體第107章 禮物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中)第358章 日食(中)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下)第182章 大龍頭的寶藏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167章 論曲第101章 決戰-第379章 白虎堂(上)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上)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中)第145章 殺戮第373章 白龍魚服(下)第294章 港口之爭(中)第284章 刺陳(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359章 說客(中)第149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第307章 燕雲(上)第367章 破鼓(下)第329章 皇家武學(中)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306章 使遼(上)第286章 天賜之地(中)第271章 身毒道第223章 生財之道第357章 祥瑞(上)第163章 特立獨行第189章 觀禮第307章 燕雲(中)
第201章 藍第282章 段氏(下)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50章 問題少年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第95章 狄漢臣第153章 宰相的念頭第195章 危局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328章 七夕(下)第284章 刺陳(中)第330章 龍昌期(下)第3145章 返京(中)第49章 比鄰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上)第215章 星空第201章 藍第377章 黯然銷魂(下)第321章 點兵(中)第285章 獻土(下)第164章 品茶第336章 爲善政忙奔(上)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328章 七夕(上)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上)第287章 錢荒之解(上)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上)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中)第35章 給力!第359章 說客(中)第46章 天石硯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下)第157章 柳老太爺的刀第138章 雨一直下第160章 狄青危局第85章 醜聞第319章 誰主浮沉(下)第378章 賓天(中)第66章 重寶第361章 人選(中)第82章 驚變第359章 說客(上)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351章 冬(中)第377章 黯然銷魂(下)第32章 茱萸第316章 重逢(下)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378章 賓天(下)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325章 醜聞(中)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中)第93章 天聽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6章 拼命三郎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下)第209章 條件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上)第151章 戰果第357章 暗戰(下)第5章 算計第84章 探監第363章 凱旋(中)第96章 人樣子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下)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中)第156章 暖水瓶第181章 寫你妹的太學體第107章 禮物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中)第358章 日食(中)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314章 別了,耶律洪基(下)第182章 大龍頭的寶藏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167章 論曲第101章 決戰-第379章 白虎堂(上)第335章 花好月正圓(上)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中)第145章 殺戮第373章 白龍魚服(下)第294章 港口之爭(中)第284章 刺陳(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359章 說客(中)第149章 卻道故人心易變第307章 燕雲(上)第367章 破鼓(下)第329章 皇家武學(中)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306章 使遼(上)第286章 天賜之地(中)第271章 身毒道第223章 生財之道第357章 祥瑞(上)第163章 特立獨行第189章 觀禮第307章 燕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