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崑崙關

中軍大帳裡,聽到餘靖失蹤的消息,狄青和陳希亮面面相覷。

別人以爲是意外,他們卻明白,這定是陳恪幾個小子乾的……早些時候,陳恪問過狄青,你真打算殺人?狄青說,不殺不足以明軍紀、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足以讓官家出了這口氣。

陳恪便沒再問,和他三兄弟離開了軍營,半天之後,便傳來橋塌人亡的情報……而陳恪他們幾個,至今都未歸來。

“三郎他們幾個,不在營裡的消息,”狄青看看狄詠道:“是最高機密,走漏者,斬!”

“喏!”狄詠抱拳行禮退下。其實他真想跟陳三郎他們一起去,無奈軍職在身,擅離軍營乃是死罪。”

待狄詠退下,大帳裡便只剩下狄青和陳希亮,後者面帶憂色道:“這幾個孩子,實在是膽大包天。探大牢、闖官衙、劫王子……如今直接發展到,對一代名臣下手。唉,早晚要惹出潑天大禍……”

“某卻覺着這幾個小子,一點都不莽撞,”狄青卻不這樣看,他呵呵笑道:“現在是戰爭時期,人命賤如草。從四月到現在,死去的文武已達二百多人,餘靖不過是其中一個罷了。朝廷不可能大張旗鼓的去調查他的死因。最多戰後算作忠烈,給其哀榮罷了。”頓一下,面無表情道:“西北鏖戰的時候,不知多少人就這麼被陰死了,也沒見有秋後算賬的。”

“……”陳希亮聽得毛骨悚然,戰場,果然是沒王法的地方。

一場驚心動魄的大事,就這樣過去了。血淋淋的人頭懸在轅門,軍營中比往日更加肅靜。之前西北軍的悍卒們,只是表面上遵守軍紀,現在,他們卻從骨子裡畏懼軍法了。

賞罰分明,才能號令三軍、如臂使指,古來名將不外如是。

但狄青肩上的壓力更重了,他很清楚,自己殺人立威的消息,還有餘靖的死訊傳到京城,必將掀起軒然大波。京裡的大人們,肯定說啥得都有,什麼狄漢臣殘暴不仁啊、順昌逆亡啦……這還是輕的,就怕有人往擁兵自重,圖謀不軌上攀扯。

官家的心事用不着多說,賦予自己前所未有的權力,一是絕對的信任,二是無非是急着想打好這一仗,以此來穩定四方。如果自己能速勝,自然不必多說,這一仗要是拖得久了,怕是再堅定的信任也會動搖。到時候,自己的處境就危險了,這場戰爭也會生出許多變數。

夜已很深了,狄青還在帳外踱步,他要借這秋夜的涼風,幫助自己清醒一下紛亂的思緒,慎重的考慮下一步的行動。

這首戰的戰場,究竟放在哪裡?何時開戰?

見贊畫帳篷中還有亮光,狄青走了進去,便見是陳希亮在燭下伏案疾書。 全文字無廣告 他感到有些奇怪,便悄悄地走上前去看他在寫什麼。

陳希亮還是聽到腳步聲,回頭一看,忙擱下筆,要起身道:“大帥。”

“坐。”狄青把他按回折凳上,自己坐了一把胡牀,輕聲地問:“這麼晚了,你怎麼不睡?”

“回稟大帥,明日軍議,”陳希亮不好意思的笑道:“明日又是軍議,爲了避免上次那樣兩眼一抹黑,下官向陳參軍討要來卷宗,提前做些功課。”

“哦……”狄青十分客氣道:“能讓在下看一下嗎?”

“大帥言重了。”陳希亮趕緊呈給他道:“胡亂寫給自己看的,讓大帥見笑了。”

狄青微笑接過來,湊在燭臺前,先對那方正有力的一筆字讚不絕口,然後才被他寫的內容吸引住。這是一本詳細的軍事日記,對軍隊每一天的行動,都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具體到了紮營的樁數,營地的尺寸、地形、佈防、士兵的身體、伙食、情緒……爲將者,僅憑這本日記,就能對軍隊的狀況瞭若指掌,自能防微杜漸,或者對症下藥。

“好、好!你有心了。”狄青一邊看一邊讚賞,翻到了陳希亮正在寫的一篇,這是對明天會議的準備。雖然談不上多精到,但一些話還是讓狄青眼前一亮。他指着其中一句笑道:“爲什麼說‘首戰定勝負’?這也太着急了吧。”

“屬下自然是外行,說出來貽笑大方。”陳希亮不好意思道:“我只是覺着,儂智高自起兵以來,除了在廣州城下,攻城損失不小外;其餘十餘戰,仗仗大勝。其士氣正盛、心氣正高,所以首戰他一定會盡全力。”

“不錯。”狄青點點頭,示意他說下去。

“儂智高見官軍勢大,便毫不猶豫的放棄兩廣,縮回進可攻、退可守的邕州,這說明他性情謹慎,重實力不重地盤,”陳希亮接着道:“這樣的敵人,如果不能一戰而滅,則必會棄邕州,退回山林,絕不會給我們甕中捉鱉的機會。”

“說得好,”狄青拊掌讚道:“公弼很睿智啊!”

“大人謬讚了。”陳希亮誠實道:“這是我與三郎他們討論出來的。”

“這是事實。”狄青頷首道:“不錯,我們只有一戰的機會,如果不能全勝,被他逃進十萬大山,清剿起來不僅曠日持久,效果也不會好。”說着嘆口氣道:“我大軍勞師遠征,時間一久,自己就把自己拖垮了。”

“那這一仗,可真要慎之又慎了。”

“是的。”狄青看完了,遞還給他道:“再不用多久,你就是個合格的贊畫了。”說着嘿然一笑道:“但是,你還不夠敏銳,最爲扎眼的一件事,你卻沒有注意到。”

“請大帥執教。”這一點不丟人,陳希亮虛心道。

“陳曙戰敗的地點。”狄青淡淡笑道。

“在金城,怎麼了?”

“這地方,太不可思議了。”狄青站起身,端起一盞燭臺道:“你來看。”

兩人端着盞燭臺,走到帳中的沙盤邊,雖然已經誇了這玩意好幾次,但狄青還是忍不住讚道:“這沙盤比地圖好,地形一目瞭然,也不知三郎是怎麼想出來的。”

“他從小就有些奇思怪想,”陳希亮跟了過來:“習慣就好了。”

“呵呵……”狄青笑笑,拿起根木棍,一指金城所在的位置道:“看出來了麼?”

陳希亮趕忙盯着看,也沒看出什麼。

狄青畫了個圈,示意他把視野放大點。

陳希亮便看到,賓州在北,邕州在南,中間隔了一道崑崙關,而金城,則在崑崙關以南。他終於發現哪裡不對勁了:“既然在金城接戰,爲何戰報上,隻字未提攻克崑崙關之戰呢?”

“這就是問題所在。”狄青笑起來道:“某向參戰士兵求證過了,儂智高居然沒有在崑崙關上設防。”

這簡直讓人無語。要知道,狄青一路上最費心思的,就是如何攻克崑崙關——崑崙關是邕州的門戶,好比食道之咽喉,扼守南北往來之要塞,素有‘雄關獨峙鎮南天’之譽,實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天險

這樣的雄關,不是光靠人海戰術就能拿下的,必須要出奇謀!就在狄青苦思良計之時,卻發現那裡沒人把守,真叫他萬幸之餘,又有些哭笑不得。哪有這樣打仗的啊?

思來想去,應該是儂智高壓根沒把邕州當老巢,隨時準備閃人,所以纔沒有分兵……畢竟,從邕州城到崑崙關,也有百里之遙呢,駐軍的話,各方面都是麻煩。對於採取敵進我退游擊戰術的儂智高來說,可能實在沒有吸引力。

若大軍能安然越過崑崙關,勝利的天平必會向宋軍傾斜。但可恨的是,陳曙上次的冒然出擊,必然已經提醒了儂智高。經歷一次風險,只要稍有些軍事常識的人,都會及時彌補漏洞的吧……

從陳曙戰敗到現在,已經過去七天時間,只要有心,足夠亡羊補牢了。

巨大的誘惑就在眼前,但狄青沒理由說服自己行險,身爲大軍統帥,怎能把賭注壓在對方的失誤上呢?

苦思之後,第二天,狄青取消了會議,只命後勤官徵調十天的糧草。

這對後勤強大的宋朝來說,根本毫無難度。人們都在猜測,這位大帥到底想幹什麼?

難道想十天之內就打完收工?開什麼玩笑?那可是橫掃兩廣、戰無不勝的儂智高啊!

好吧,就算你天神下凡,一戰而勝。可儂智高滑不留手,他是會逃的!這可是十萬大山的廣西啊,你能跑過山裡長大原住民?那時候沒有糧草,讓軍隊餓着肚子追?

所以不太費力,大家便得出共識,大軍肯定是要先行休整,再作計較。果然,第二條帥令又發出來……徵調廣西境內的醫生,前來營中效力。

怪不得呢,大家恍然大悟……都是北方士兵,萬里跋涉來到這瘴毒瀰漫的嶺南之地,不生病纔怪呢啊!

看來戰爭,短時間內不會爆發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儂智高和他的漢奸謀士們,也是這樣想的。

欠得補上。今天再寫三章沒問題。我發現一個規律,只要前一天寫了四章,第二天就只能寫三章……反之亦然。

正文字數夠了,看到大家書評區裡的留言,說幾句題外話:

對一個人物的評價,不要以百度百科爲準。大家要知道,現在是名人經濟時代,那些名人的百科都是他們家鄉人編寫的,肯定要粉飾,甚至顛倒黑白的。餘靖的那條就是例子,不信我複製一段,奇文共賞之:

知人善用:

狄青是行伍出身的大將,頗立戰功。曾委任爲獨當一路的涇原帥,兼知渭州。餘靖連續寫了四個《論狄青不可獨當一路》的奏本,認爲他雖是“剛悍之夫”,但性品粗暴,臨事不主精詳。如專統一路兵馬,未能服衆。應當選派才望素著者狄青分工合作,各司其事。最後餘靖不惜舍官以諫。後來狄青有感,折節讀書,熟讀歷代兵法。當廣西儂智高起事反宋時,餘靖受命經制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知桂州,後在狄青統屬之下;狄青節制嶺南各路軍馬,在崑崙關外大破儂智高。儂高的母、子、弟主人均爲餘靖遣人擒獲,可見餘的知人善任。

看了這條,範公哭了,狄青哭了,連孫沔也哭了……就是的yy小說,也沒有這樣寫的吧?

和尚雖然不能保證,對每個人的評價都客觀,但至少是盡力去做,更不會隨意扭曲哪位。每個主要人物,我都會找十餘種資料相互印證……沒辦法,誰讓宋朝的史料昏亂到讓人髮指呢。

第361章 人選(下)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348章 春(中)第332章 經筵(下)第306章 使遼(上)第二六七章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238章 一切只是開始第219章 暗戰第245章 熬過寒冬第229章 開張第198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368章 火災(下)第192章 璇璣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下)第26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下)第205章 老薑辣第275章 殿試(下)第107章 禮物第374章 好傢伙(上)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中)第352章 和親(上)第316章 重逢(下)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113章 一賜樂業人第275章 殿試(中)第199章 求種第246章 宣戰第356章 制科考試(上)第150章 手術第50章 問題少年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中)第87章 大局第3145章 返京(上)第361章 官司(中)第358章 決堤(下)第332章 經筵(上)第176章 罷相第361章 人選(下)第51章 中巖書院第197章 計將安出第358章 日食(上)第307章 燕雲(上)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298章 真相大白(中)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6章 拼命三郎第67章 可憐父母心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下)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100章 崑崙關第284章 刺陳(下)第138章 雨一直下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32章 茱萸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258章 雷厲風行第181章 寫你妹的太學體第142章 耳光第205章 老薑辣第354章 春風得意(上)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下)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下)第96章 人樣子第184章 鬥智第322章 大宋禁軍(中)第350章 秋 下第23章 急症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中)第229章 開張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中)第371章 狗急跳牆(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57章 送別第371章 狗急跳牆(上)第182章 大龍頭的寶藏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上)第303章 汴京春寒(下)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190章 狀元樓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中)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下)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262章 水刑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347章 態度(下)第46章 天石硯第219章 暗戰第368章 火災(下)第38章 生子當如陳三郎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366章 府尹難當(下)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
第361章 人選(下)第115章 千年世家第348章 春(中)第332章 經筵(下)第306章 使遼(上)第二六七章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238章 一切只是開始第219章 暗戰第245章 熬過寒冬第229章 開張第198章 一切從這裡開始第368章 火災(下)第192章 璇璣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下)第26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下)第205章 老薑辣第275章 殿試(下)第107章 禮物第374章 好傢伙(上)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中)第352章 和親(上)第316章 重逢(下)第116章 皇帝的苦惱第113章 一賜樂業人第275章 殿試(中)第199章 求種第246章 宣戰第356章 制科考試(上)第150章 手術第50章 問題少年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中)第87章 大局第3145章 返京(上)第361章 官司(中)第358章 決堤(下)第332章 經筵(上)第176章 罷相第361章 人選(下)第51章 中巖書院第197章 計將安出第358章 日食(上)第307章 燕雲(上)第208章 凡事總有例外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298章 真相大白(中)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下)第6章 拼命三郎第67章 可憐父母心第36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下)第329章 皇家武學(上)第100章 崑崙關第284章 刺陳(下)第138章 雨一直下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32章 茱萸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258章 雷厲風行第181章 寫你妹的太學體第142章 耳光第205章 老薑辣第354章 春風得意(上)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下)第373章 白龍魚服(上)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下)第96章 人樣子第184章 鬥智第322章 大宋禁軍(中)第350章 秋 下第23章 急症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169章 還治其身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中)第229章 開張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中)第371章 狗急跳牆(上)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上)第57章 送別第371章 狗急跳牆(上)第182章 大龍頭的寶藏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上)第303章 汴京春寒(下)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中)第190章 狀元樓第334章 宜男花正好(中)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下)第269章 夜不眠(上)第262章 水刑第344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347章 態度(下)第46章 天石硯第219章 暗戰第368章 火災(下)第38章 生子當如陳三郎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353章 單刀入敵營(中)第366章 府尹難當(下)第224章 違章建築第39章 人人都愛陳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