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亨特拉爾外科學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士去做,這是約翰一貫的原則。

買地這種事情自然是要交給史蒂夫,這小子雖說因爲樂高玩具公司蒸蒸日上,最近幾年已經不關注家族產業了,但是既然家裡還做着房地產的生意,依然最適合幫約翰買地。因此給出了一個三十萬美元以下儘量往大了買的口頭標準之後,約翰就把這件事情全扔給他了。

至於說學校的設計工作,這次約翰可就不敢給他幹了。

說白了,現在的亨氏綜合醫院規模雖然不小,已經是紐約城中數得着的大醫院,但是約翰自己心裡很清楚,未來紐約城發展的速度將會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這種規模最多也就是堅持二三十年而已。再加上隨着建築技術的發展,高層建築早晚是要佔主導地位,所以醫院大多數建築早晚會因爲滿足不了需要而推倒重建。

但是醫學院的話,就完全不一樣了。

對於一所頂尖的大學來說,厚重的歷史往往是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地方,君不見那些歷時超過百年的名校,往往都有着標誌性的建築或者景緻?外人蔘觀或者新生入學的時候,看到那些歷史超過百年,但是依然在正常使用的建築物時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在這方面,虛榮的亨特拉爾先生可是很捨得花錢的。

所以像這種重要的工作自然不能輕易決定,約翰最後把事情託付給了自己的外公,希望人脈廣博的老亨特拉爾可以多找一些優秀的設計師。任何一個時代的建築都有着自己的特點,約翰希望百年後依然可以從醫學院的建築商看到這個時代獨有的味道。

同時給老亨特拉爾留下的,還有一疊關於醫學院的規劃資料。

這份資料裡面,是約翰所能想到的。醫學院需要具備的建築物和必須擁有的功能,至於說如何設計、建造就是設計師們的事情了。當然,設計師們有半年的時間來進行規劃,當約翰從歐洲回來的時候,也就是最終選擇方案的時候……

忙忙碌碌中,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

因爲這一次前往歐洲也要好幾個月的時間。所以在離開之前約翰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說穩步發展的幾家商業公司,比如說產銷量不斷增長的亨氏製藥公司和亨氏醫療器械公司,比如說已經成爲明星企業的紐約電力公司,比如說一直由史蒂夫掌控的樂高玩具公司,再比如說雖然成立但是隻有極少訂單的電梯公司等等。雖然這些公司約翰只是擁有大量的股份,並不進行直接的管理,但是在老亨特拉爾的要求之下,每過一段時間他都必須要親自去一趟,一方面必須顯示自己的存在。另外一方面的話,老亨特拉爾也要求他必須掌握這些公司的準確情況……

幾家公司的情況都非常良好,讓約翰極爲滿意。

發展速度最爲迅猛的無疑是紐約電力公司,這個在摩根一手掌控之下的電力公司已經開始隱隱展現出了電力巨頭的風采。在過去的幾年中,特斯拉的技術和亨特拉爾家族的資金讓交流電技術比歷史同期前進了好幾年,成功摘了桃子的摩根極爲舒心的發現,比起主要競爭對手西屋電氣和愛迪生電燈來說,紐約電力公司的技術幾乎呈現出壓倒性的優勢!尤其是在發電設備、輸電技術和鎢絲燈泡這三方面。很快就打得兩家公司擡不起頭來了。

樂高玩具和兩家亨氏醫療的發展比較平穩,前者是穩步開拓市場。後兩者則是逐步的提高產量,前景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唯一讓約翰有些不爽的,只有成立沒多久的電梯公司了。

雖說有亨氏綜合醫院的演示效應,但是這年頭的高層建築實在是太少了,而且電力供應也太少、昂貴,所以成立以來只賣出了三部。這讓約翰稍稍有些遺憾。如果不是考慮公司規模小,一年下來也就是虧損個幾千美元,而電梯這玩意兒最多十幾年就會迅速發展起來,約翰說不定早就讓它關門大吉了。

不過……

當約翰再一次見到特斯拉的時候,這些許的遺憾立刻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無線電的研究進展十分的順利。特斯拉甚至已經制造出了第三臺原型機,只不過可惜的是不知道哪一點有問題,無線電的信號實在是太差了,差到連向公衆演示並且搶佔專利的價值都沒有。好在約翰也不着急,耐心的安撫了一下略略有些着急的特斯拉,然後留下一大筆研究經費後就離開了。

以後非必要的時候,約翰不打算親自出手了。

只要特斯拉不和亨特拉爾家族鬧翻,約翰就想和這位大科學家一直合作下去。他出點子、出思路,特斯拉負責具體的研發,然後適當的時候再引入合作者負責資金的補充和企業的管理。畢竟約翰沒心思去管理具體的產業,特斯拉作爲科學家在這方面也沒有天賦,這樣做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就像現在的無線電一樣,約翰從未想過和特斯拉兩人獨佔。

馬可尼現在還是十四五歲的小屁孩兒,根本就不可能搶在特斯拉前面發明無線電,而有了亨特拉爾家族的支持之後,再有人想要剝奪特斯拉的專利可沒那麼容易。但是在這個時代無線電技術實在是太敏感了,牽涉到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所以約翰一直都在認真的考慮,將來的專利是要留在手上還是乾脆賣出去來着……

剩下的更多時間,約翰都留給了亨氏綜合醫院。

考慮到很快就要出發前往歐洲,所以約翰並沒有堅持繼續出門診或者做手術,只不過會經常的關注一下醫院收治的病例報告。多數時間,他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幾項研究上面,最後的一個月頻頻出現在埃爾利希的實驗室和幾個醫師的辦公室。

埃爾利希在抗毒素血清方面的研究,已經漸入佳境。

被感染了白喉桿菌的小白鼠們一隻只的被救活,如果不是約翰出於安全性的考慮。而且更關鍵抗毒素血清提純技術還沒有眉目,因此耐心的說服埃爾利希再等一等,恐怕對方早就迫不及待的把論文發表出來了。當然,因爲提出這項研究並且給出具體方案的是約翰,所以埃爾利希雖然有些不解,最終還是答應了老闆的請求:反正在約翰充足資金的支持下。他估計最多半年就可以解決血清的提純問題,半年的時間他覺得可以等一等。

此外,兩名內科醫師和實驗室合作的維生素研究,也慢慢的鋪開了。

在免費診治的大旗豎起來之後,亨氏綜合醫院收治的佝僂病、夜盲症等病人漸漸多了起來,給他們提供了相對充裕的病源。而在經歷了最初的懵懂期之後,兩人對這個領域的治療瞭解的越多,尤其是當他們發現動物實驗的效果非常顯著,而且隨訪的病人中有很多情況開始改善的時候。最初的新奇和不解慢慢就轉化成了興趣,讓他們對自己的工作越發的投入了起來。

因爲技術的限制,這個時代提純維生素確實很難,但是臨牀研究已經走在了前面。

最後……

當時間接近六月底,距離約翰出發只剩下一週多的時候,在一個天氣炎熱的星期一,他把托馬斯、保羅和羅伯特三人一起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裡。

在奧斯勒和凱利兩人還沒有到崗的前提下,這三個人現在就是約翰最爲看重的下屬。

托馬斯現在是醫院的副院長。兼着外科的主任,未來更是將要接過約翰的位置。成爲亨氏綜合醫院的院長。保羅和羅伯特兩人目前雖然職位上只是普通的外科醫師,不過約翰對他們的未來也早就有了相應的安排:保羅當然是主攻麻醉,將來很可能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專職麻醉師和亨氏綜合醫院的麻醉科主任,而羅伯特的話,約翰也漸漸發現他在醫學上的天賦着實不高,但是比較適合事務性的管理。所以嘗試着去培養他成爲托馬斯的助手……

“先生們!”

等大家都坐定了之後,約翰開門見山的說道:“大家應該都知道了,下週我將會啓程前往歐洲,時間很可能將會長達四個月,甚至半年……因此在我離開的這段時間裡。醫院的事情就交給托馬斯來管理,你們兩個要好好的做好輔助工作。”

“嗯,放心吧。”

聞言先是微微一愣,三人幾乎同時點了點頭。

三人此時都不由得有些疑惑,因爲這件事情他們早就已經知道了,所以不太明白約翰這次叫他們來是什麼意思。難道說,有什麼事情還要專門交代一下不成?

沒有讓他們疑惑太久,約翰很快就從桌上拿起了一個厚厚的文件袋,給托馬斯遞了過去:“先生們,在我離開的這段時間裡面,我希望你們認真的看看這一份資料。”

“哦?這是什麼資料?”

托馬斯連忙把文件袋接了過來,隨口問了一句。

對於約翰時不時的給大家一些資料,他們早已經習慣了,只不過今天這個文件袋在接過來的時候,托馬斯的手中瞬間一沉,文件的厚度和重量都讓他有些暗暗驚訝。

“準確的來說,這應該是一本書!”

微微一笑,約翰開口解釋道:“我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寫成的一本書,名字的話……唔,你們暫時可以叫他亨特拉爾外科學。”

“一本書?亨特拉爾外科學?”

聽到這句話之後三人心中同時一驚,保羅的一雙眼睛更是瞬間瞪的滾圓!

從很早以前開始,三人就知道約翰會寫一本書,把他對外科的理解和認知一一記述下來,而在他們看來,約翰確實也有這個資格——至少他在消毒、麻醉和腹部手術等領域的成就非常耀眼,足以支撐起這樣的一本書。保羅和羅伯特他們在私下裡討論的時候,甚至把這個時間定位到了醫學院成立的那一天,約翰寫的書將會成爲學生的教材。

但是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一天竟然來的如此之早!

倒是以亨特拉爾這個姓氏命名這本書,三個人都沒有太過在意。別說現在只是一個稱呼,不是最後的命名,就算是約翰用他的姓氏來命名這本書的話,似乎也沒有什麼值得質疑的地方,反正這年頭好像很多人都是這麼幹的。

“是的,一本書。”

深吸了一口氣之後,約翰正色道:“裡面記錄了我對外科的所有認識和理解,包括了無菌術、麻醉、手術前後的處理、外科感染的預防,以及闌尾炎等疾病的外科治療等。另外還有一些東西,是我長久以來總結出來的一些基本技術,比如手術體位、手術切口、組織的切開與分離、術中止血、最後的縫合等等。我希望在我離開的這半年時間裡面,你們把這份資料分發給醫院所有的外科醫師,並且全力支持他們去實踐這裡面的東西……”

……

1888年6月,亨特拉爾外科學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這一天看到這本書的只有三個人,美國紐約亨氏綜合醫院的托馬斯、保羅和羅伯特,三個最早追隨約翰?亨特拉爾先生的外科醫師。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本“僅僅”只有兩百多頁的原始資料,純粹的手寫而成,書中的所有插圖都是約翰自己一個一個的繪成。在這本外科學著作之中,內容還極爲“原始”,沒有移植,沒有顱腦疾病,沒有肺部、心胸等疾病的外科學描述,沒有外科病人的代謝與營養,沒有休克與圍手術期的概念,甚至沒有提及約翰本人已經發表過論文的外科輸血。

毫無疑問,第一版的亨特拉爾外科學極爲簡陋。

書中內容上大多是19世紀末外科學的水平,超出的部分基本全都是亨特拉爾先生本人的研究,而且僅僅只有兩百多頁的篇幅,比起上百年後經典的《克氏外科學》超過兩千頁的篇幅來,也是不值一提。

但是此時甚至連約翰?亨特拉爾先生自己都不會想到,這本書的出現對外科學的發展到底意味着什麼,對這門學科未來的發展到底產生了多麼深遠的影響……

第42章 最重要的一步第72章 亨特拉爾外科學第8章 兩個牛人第23章 世界最早的檢驗室第39章 失望第23章 離去第2章 1894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8章 飛行者一號第49章 再訪巴斯德第39章 焦點第7章 征服藍天第69章 真正的醫院第19章 慘劇第31章 分拆第1章 愛迪生的信第6章 李斯特第17章 資金準備第十五章第21章 做手術吧!第8章 到了第五十章第62章 屍體第2章 歡迎回家第27章 多事第10章 基礎培訓第7章 空院第51章 決定第二十一章第15章 瑟琳娜第16章 救人第7章 願意第26章 拒絕第31章 交權第二十二章第55章 追隨第15章 驚人的門診量第16章 救人第16章 爭第6章 選科第10章 大事第4章 副教授第25章 顯微鏡第30章 扭轉第9章 一百美元第十二章第55章 無題第51章 畫展第二十二章第38章 金礦第12章 兩萬美元第35章 捐贈第3章 徵兆第8章 幫幫我!第18章 上帝的禮物第8章 飛行者一號第45章 訂婚?第32章 二戰第19章 慘劇第21章 要結婚了第8章 辭呈第3章 改道第55章 追隨第59章 抗毒素血清第三十一章第42章 名與利第10章 老友第9章 大樓第14章 真正的手術第17章 資助第41章 日薪第40章 科赫與菲爾紹第10章 X線第1章 成了第二十九章第22章 龐大的數量第三十七章第37章 同船第十三章第7章 無題第43章 佈置第3章 阻礙第三十一章第17章 宴會第12章 阿德里安教授第24章 孤獨第十二章第6章 怪物第13章 迫不及待第48章 重磅交易第11章 醫院不掙錢?第58章 兩個體系第22章 腦膜炎第42章 1900第5章 第一個目標第16章 好機會第9章 倫琴第58章 兩個體系第39章 脫離
第42章 最重要的一步第72章 亨特拉爾外科學第8章 兩個牛人第23章 世界最早的檢驗室第39章 失望第23章 離去第2章 1894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8章 飛行者一號第49章 再訪巴斯德第39章 焦點第7章 征服藍天第69章 真正的醫院第19章 慘劇第31章 分拆第1章 愛迪生的信第6章 李斯特第17章 資金準備第十五章第21章 做手術吧!第8章 到了第五十章第62章 屍體第2章 歡迎回家第27章 多事第10章 基礎培訓第7章 空院第51章 決定第二十一章第15章 瑟琳娜第16章 救人第7章 願意第26章 拒絕第31章 交權第二十二章第55章 追隨第15章 驚人的門診量第16章 救人第16章 爭第6章 選科第10章 大事第4章 副教授第25章 顯微鏡第30章 扭轉第9章 一百美元第十二章第55章 無題第51章 畫展第二十二章第38章 金礦第12章 兩萬美元第35章 捐贈第3章 徵兆第8章 幫幫我!第18章 上帝的禮物第8章 飛行者一號第45章 訂婚?第32章 二戰第19章 慘劇第21章 要結婚了第8章 辭呈第3章 改道第55章 追隨第59章 抗毒素血清第三十一章第42章 名與利第10章 老友第9章 大樓第14章 真正的手術第17章 資助第41章 日薪第40章 科赫與菲爾紹第10章 X線第1章 成了第二十九章第22章 龐大的數量第三十七章第37章 同船第十三章第7章 無題第43章 佈置第3章 阻礙第三十一章第17章 宴會第12章 阿德里安教授第24章 孤獨第十二章第6章 怪物第13章 迫不及待第48章 重磅交易第11章 醫院不掙錢?第58章 兩個體系第22章 腦膜炎第42章 1900第5章 第一個目標第16章 好機會第9章 倫琴第58章 兩個體系第39章 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