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國崛起的源頭——普魯士
德國,位於歐洲西部,它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與挪威隔海相望。德國的領土面積雖然只有357000多平方公里,但它卻是一個顏具影響力的世界大國,也是歐洲的核心國家之一,自中世紀以來,德意志國家就是歐洲歷史發展中的一個強有力的因素。作爲德國曆史上的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曾經稱霸西歐,勢力盛極一時。但是在17世紀爆發於歐測大陸的“宗教戰爭”中,法國一舉打敗了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從而確定了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而從屬於奧地利治下的神聖羅馬帝國,則從此陷入了長期分裂的局面。在其後的一百多年中,德意志陷人了分崩離析的狀態。當西歐的英、法等國早已形成統一強大的民族國家之際,在德國的土地上,卻散落着三百多個大小不等的獨立諸侯和一千多個騎士領地。用法國著名學者伏爾素的話說,這時的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非羅馬,更談不上什麼帝國,它已經成了名存實亡的地理概念。
就在德國陷於四分五裂的時候,在德國東部地區,一個以柏林爲中心的邊睡小邦勃蘭登堡卻在不斷髮展壯大,進而形成了普魯士王國。普魯士王國的統治者霍亨索倫家族推行了一種實用主義的政策,把領土擴張和保持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當作自己的根本任務,到了18世紀中期以後,普魯士王國已經建立起了一支遠遠超過德意志各邦的常備軍。由於繼承了條頓騎士團的軍事專制傳統,普魯士王國的軍隊向來以教育素質高、紀律嚴明、驍勇善戰而著稱。在老威廉一世擔任普魯士國王以後,他對不是花在軍隊上的每一分錢都十分吝惜,他在赴柯尼斯堡舉行加冕典禮的路程上,總共只花掉2547個銀幣,而他父親爲此曾經花了銀幣500萬個。威一世以愛護軍隊著稱,他所制定的全部政策都是用來爲軍隊服務的,而他本人則是一直身着制服露面的第一位普魯士國王。在他在位期間,大大強化了普魯士的軍事國家色彩,當時普魯士人口只居歐洲大陸各國的第13位,領土居第十位,而軍隊卻居第四位。到威廉去世時,普魯士軍隊已經達到83000多人,普魯士國家收人的80%被用於軍隊,而同期歐洲大陸新主法國的軍費開支僅佔國家收人的60%。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法國大革命就像一聲驚雷,撼醒了沉睡於封建社會的德意志民族,法國軍隊對於奧地利和普魯士兩大德意志邦國的勝利,終於使德國人認識到,德國在政周已經嚴重落伍了。只有改革德國內部陳腐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德意志民族纔有可能重現中世紀的輝煌,德意志國家才能重返歐洲舞臺的中心。1806年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秦因開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柏林大學。同時又
開始對書魯土軍隊進行改革,經過在工業、農業和真業等各個領城裡的改革,到19世紀上半期,德國經濟已經出觀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這個時候,德意志的分裂狀態已經嚴重劇導了社公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道切要求德意志民族的統一。到19世紀中期,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要求結束分裂割據狀態、建立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的呼聲不斷高漲。雖然德國民族統一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但民族主義作爲一股強大的思潮和一種運動已經極大地震熱了德國社會的各階層,從而爲德國的統一奠定了思想基礎。
在德意志衆多的邦國之中,根深葉茂的奧地利歷來居於主導地位,與奧地利爭奪德意志霸權一直是普魯土虎治階級所迫求的夢想,自18世紀以來,普魯士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與奧地利爭奪德意志霸主地位的鬥爭。1848年3月,德意志聯邦的各邦代表,在美因問胖的法蘭克福召開了預備會議,會上對以誰爲核心組成統一的德國問題,出現了兩種意見。多數的代表主張,應該由奧地利來領導,建立一個統一的大德意志帝國,稱爲“大德意志派”,由於當時的奧地利疆域遼闊,民族衆多,所以這個“大德意志帝國”將是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少數代表則認爲,應把奧地利排除在外,建立一個由普魯士領導的統一的小德意志帝國,稱“小德意志派”,這個“小德意志帝國”則是一個純粹由日耳曼民族組成的單一民族的國家。這次預備會議上奧地利佔了上風,選出了奧地利的約翰大公擔任臨時帝國的首腦,但是在實際上,約翰大公並沒有任何實權,德意志各邦的王公們依然是我行我素,根本不聽他的調遺,所以這個首腦形同虛設,德意志仍然無法實現真正的統一。
在德意志各邦中實力較強的普魯士幾次嘗試統一德國,但都遭到了失敗,因爲歐洲各國是決不願意看到一個新的強國出現的,而奧地利也決不會輕易地放棄它在德意志聯邦中的霸主地位,德意志各中小邦的統治者們爲了保住自己的獨立統治地位,更是不會自願放棄他們數百年來一直捍衛的權利。當時還是普魯士親王的威廉一世在1849年以後就已經得出了結論:“誰要統一德國,就必須先征服德國”。1861年,威廉一世登上普魯士國王的寶座,當他即位之後,在所發表的第一次訓詞中就說:“在將來,普魯士的陸軍就要變成普魯士的武裝民族。”這句話改變了歐洲的命運,也改變了世界的命運。爲了實現統一德意志各邦的目的,普魯土立即擴充軍備,計劃建立一支擁有37萬常備軍和13萬後備部隊的小型軍隊,並在全國儲備16萬人的國民預備兵。這在當時的歐洲,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同時,威廉一世任命具有新思想的人物羅恩爲軍政部長,傑出的軍事家赫爾穆特·毛奇爲總參謀長,着手進行軍事改革。1862年,威廉一世又任命以“鐵血”著稱的奧托·馮·俾斯麥爲首相兼外交大臣,這一任命,標誌着普魯士王國加快走上了用王朝戰爭統一德意志的道路。
奧托·馮·俾斯麥是堅決主張用武力統一德國的強硬派,早就聲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上臺後的俾斯麥竭力推行他所謂的“鐵血政策”,着手策劃德意志的統一大業,從此致力於德國的統一事業,並且由於他在實際中所取得的成績而成爲19世紀後期德國乃至歐洲最著名的政治家。俾斯麥特別欣賞德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觀點,認爲要實現德國統一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通過劍,由一個邦支配其餘各邦”。1862年9月30日,出任首相不久的俾斯麥在普魯士議會上發表了著名的“鐵血演說”,他聲稱:“當前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人的決議能夠解決的,而是要通過鐵和血。”在俾斯麥的領導下,普魯士王國在19世紀中後期,通過與丹麥的戰爭、與奧地利的戰爭和與法國的戰爭最終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從此,在歐洲建立起了一個令歐洲各國側目的強大國家——德意志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