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這些上古聖人,是歷朝歷代讀書人膜拜的偶像,是天下士子心中共同的聖人。長年累月的信仰膜拜,自然使得這些上古聖人如同神佛享受萬民香火一般,積累了衆多的信仰之力。”卓不凡心中突然有了一陣明悟。
“拜!”李淳風肅然道。
恍惚間,卓不凡感應到,此刻的李淳風身上竟然也充滿着浩然之氣,當即不敢怠慢,規規矩矩地慢慢地拜倒,匍匐在地,臉幾乎貼在地面之上,眼睛離地面僅僅數寸距離。
第一拜,卓不凡的額頭上就隱隱滲出了細密的汗珠。先聖殿中的浩然之力一陣波動,那股波動攪動得他體內的能量一陣激盪。
昨天晚上“封天鎮魔印”中滲透出來的一點混沌魔氣,早已經融入到經脈血肉當中,此時卻彷彿要被從身體內拘出來一樣。
“難道這便是聖人辯忠奸?”據說在聖人面前,任何凡夫俗子都無所遁形,此人是忠是奸,是善是惡,聖人看一眼便知。
卓不凡心中不由得涌過一絲喜悅。看來李淳風說得沒錯,浩然正氣果然有鎮邪祛魔的效果。
第二拜,卓不凡腦海之中思緒紛飛,跪拜的動作卻不敢停下來。李淳風似乎查覺到卓不凡的變化,眼神中閃現一絲凝重。
第三拜,卓不凡感覺自己體內的那點混沌魔力幾乎沸騰了起來,心中暗暗焦急,額前已經有細密的汗珠滲出。正當他不知道如何應對時,丹田中的“封天鎮魔印”突然盪出一陣柔和的光芒,本要被拘出的混沌魔氣,被光芒一照,又緩緩地消退,要慢慢融回卓不凡體內。
卓不凡心中暗暗奇怪,“封天鎮魔印”怎麼會幫混沌魔氣呢。
第四拜,李淳風剛要說些什麼,突然看到卓不凡又安詳地跪拜了下去,剛到嘴邊的話又縮了回去,只是臉上的表情有些疑惑,思索了半天,並不得要領,也就沒有再說什麼了。
第五拜,卓不凡這才清楚,“封天鎮魔印”在浩然正氣的幫助下,逼出了混沌魔氣中的負面情緒,只讓混沌魔氣做爲一種純能量,融回卓不凡身體。
……
後面的跪拜卓不凡越來越輕鬆,當他完成九拜後,覺察到體內的混沌魔氣已經徹底轉化爲自身能量,和血肉融合得更加緊密了。
而那些負面情緒,卻在先聖們浩然之氣下,被逼出了體表,消散於空中,使卓不凡意識變得無比清明。
“呵呵,不凡,你真有大氣運啊。能夠獲得古聖賢們的青睞,
爲你驅散體內戾氣,培養浩然正氣。”李淳風顯然感應到了卓不凡體內有暴戾等邪異氣息散去,他雖然不知道那是混沌魔氣中的負面情緒,但也知道那對於卓不凡來說,肯定是好事一件,所以由衷的稱讚道。
“先聖們的浩然之氣,果然厲害,我現在感覺到神清氣爽,連身上的傷勢都有所好轉。”卓不凡站起身,上下打量着自己,高興地對李淳風說道。
其實在卓不凡心中更加震撼不已,他發現這些先聖們雖然只是讀書著說的人,並不像武聖那樣習武,卻和武聖一樣擁有着無形的威勢,否則絕不可能憑几幅畫像就能拘動自己體內的混沌魔氣,雖然自己體內的這點混沌魔氣很少很淡。
更讓卓不凡感到驚喜的是,先聖們的浩然之氣竟然真的可以驅散混沌魔氣中的負面情緒,這是他目前親身經歷的,能夠驅除負面情緒的唯一途徑。
這讓卓不凡心中升起一絲希望,一絲轉化混沌魔氣,將它當成一種純能量吸收的希望。
從本質上來說,混沌魔氣也是一種能量,只是這種能量與至邪魔性夾雜在一起,與生俱來。現在浩然正氣可以排除負面情緒,而“封天鎮魔印”和“無極混沌訣”又可以幫助卓不凡吸收混沌魔氣中的能量,那也就意味着,卓不凡或許真的可以轉化吸收混沌魔氣。
“呵呵,那是自然。我儒家法門,在於接受教化以修善去惡,誠意修身以明心見性。凡儒家士子,皆以仁德爲本,心存正氣、身行正義,效歷代聖賢之昭德,自然能養浩然之正氣!”
李淳風不無自豪地道。
“明心見性,養浩然正氣!正是對抗混沌魔氣中負面情緒的利器,也正符合了盤古祖神‘意識越強大,心性越堅定,就越不容易被混沌魔氣所影響’的告誡。看來讀書做學問,並不像普通人理解的那樣膚淺。只不過有些人雖然也在用功讀書,但更多的是讀死書,以讀書做爲進入仕途出人頭地的跳板。雖有些書生意氣,卻沒能真正領悟到浩然正氣。”
卓不凡越想越覺得儒家其實也並不簡單,嘴中當然更是連連稱讚,惹得李淳風也是老懷大慰。
拜完聖賢像,卓不凡又主動提出想到太學院藏書館中看看書,李淳風自然滿口答應。雖然太學院今天正好碰到月末放假,但李淳風還是特例叫人爲他開了藏書館的門,
在太學院藏書館,卓不凡特意地翻閱了歷史典籍,他更加肯定了真正的儒家文人士子們並不是百無一用的。
這些文人學士們也是能安邦定國,福澤社稷黎民的。
自古所言文治武功,都是文治在前,武功在後。可見聖賢們文治教化的重要。
天地鴻蒙時期,人族也不過茹毛吸血,與野獸無異,是先聖先賢們不竭餘力地教化,才使得人族有了今日繁華之文明。其所謂的教化,當然遠非蠻霸武力那麼簡單。
遠古時期,有燧皇鑽木取火教人熟食,又創造結繩記事之法,爲禽獸命名,立傳教之臺,興交易之道;有伏帝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教化於民;有“造字聖人”觀察星宿運動趨勢、鳥獸足跡,依照其形象首創文字,開創文明之基。教化之功感動上蒼,以致“天雨粟,鬼夜啼”,被後世尊爲“文祖”;有神農大帝教民刀耕火種,墾荒種糧。
後來,更有聖人制禮作樂,推廣禮樂教化,於衣食住行喜怒哀樂之間教化衆生,妙手成文,施仁布道,將諸多仁義良種廣佈於人族。
歷史上功勳卓著的秦漢大帝,在橫掃六國統一天下後,立馬頒佈了“統一文體”“推崇聖言”“重定禮法”等一系統措施,以育天下教化萬民,才穩固了秦漢帝國千百年基業。
更有傳言,曾經存在過修爲極強的文聖,以文入道,讀書成聖,談吐之間,浩氣沖天,可藉助天道之力,令龍鳳俯首,號令天地,言出法隨,令人心向而往之。
…………
凡此種種無不說明文治的重要,可見文人士子並非無用。“百無一用是書生”那隻能用來指那些只會死記硬背書本的書呆子罷了。
讀着這些典籍,讓卓不凡更加感受到了先賢大聖們,自信無畏、公正爲民、大義無私等等大儒風采,意識更加清明,隱隱有浩然之意涌起。
“我卓不凡並不奢求能夠治國平天下,立下不朽的教化之功,也不奢求 “內聖外王”成就文聖之道,只想通過養浩然之氣,能夠對抗混沌魔氣中的魔性。”
瞭解了這些歷史典籍後,卓不凡又翻閱起了記錄古代聖賢言行思想的《聖言》。卓不凡以前在太學院就曾經讀過,只是現在讀起來,卓不凡更加覺得字字珠璣。
直到日暮時分,李淳風過來喊時,卓不凡才依依不捨地放下書籍,跟隨李淳風回到了他家中。
卓不凡沒有想到自己這一看居然就是一整天,李淳風見他如此用功,非但沒有責怪,臉上反而極爲高興。
兩人剛進入李淳風的府弟,裡面突然傳來一陣搶奪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