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三章 許正先叛逃

蘊城大將軍府

“王上鈞令...明日午時之前,許正先率兵鎮守西門...不能有誤!!”

一位傳旨的小太監,將鈞令傳完之後,就匆匆的離開。

而在小太監離開之後,許正先則是想也沒想直接將周陽文給的鈞令給燒了...跟着許正先帶着一絲輕蔑的表情道:“良禽擇木而棲,周陽文...你不看重我,我只有離開,但我不會害你,畢竟你是故主之子。”

說完,看着已經燒成灰燼的鈞令淡淡一笑。

第二天一早...周陽文早早的起來,因爲今天很可能就是大戰的開始,周陽文守的是北門,一大早,周陽文就看到士兵和民夫往城樓上搬着礌石,滾木,還有熬製金汁。

而守城器械也是從庫房中搬了出來。

這些守城器械有撞車、叉竿、飛鉤、夜叉擂、地聽、礌石、滾木等。

撞車:一種專門用來撞擊雲梯的工具,在車架上系一根撞杆,杆的前端固定有鐵器,當敵人的雲梯靠近城牆時,推動撞杆將其撞毀或撞到。

叉竿:是一種既可抵禦敵人利用飛梯爬城,又可用來擊殺爬城之敵的工具。當敵人飛梯靠近城牆時,利用叉竿前端的橫刃抵住飛梯並將其推倒,或等敵人爬至半牆腰時,用叉竿向下順梯用力推剁,竿前的橫刃亦可擊殺不少敵人。

飛鉤:有四個尖銳的爪鉤,用鐵鏈系之,再續接繩索,待敵人衝到城牆下,準備登梯攀城之時,出其不意,猛投敵羣,一次可以擊殺擊傷數人。

夜叉擂:又名“留客住”,這種武器是用直徑一尺、長一丈多的木頭爲滾柱,周圍密密地釘滿了“逆須釘”,釘頭露出木面5寸,滾木兩端安設有直接兩尺的輪子,再系以鐵索,連接到絞車上。

當敵人聚集在城下時,即投入敵羣之中,然後絞動絞車,可以起到連續碾壓敵人的作用。

地聽:一種可以聽察敵人是否挖掘地道的偵察工具。當守軍發現敵軍開掘地道,準備從地下進攻時,立即在城內牆角下深井中放置一口特製的薄缸,缸口蒙上一層薄牛皮,然後讓聽力敏銳的人伏在缸上,監聽敵方動靜。

這種探測方法是有一定科學原理的,因爲敵軍開鑿地道的聲響從地下傳播的速度快,聲波衰減小,容易與缸體產生共振,可據此偵察前敵所在方位及距離遠近。據說這種方式可以在離城五百步內聽到敵人挖掘地道的聲音。

“辛苦了...辛苦了...!”

周陽文一邊走一邊說着辛苦了,所有的軍士和民夫都感覺受寵若驚,說真的,周陽文這位壽王和他的父親相比真的是好的太多太多了。

周陽文一上位,立即就是大減賦稅,跟着將軍人的地位給提了上來,撤銷了軍戶,匠戶,這種不人道的律法,所以周陽文在壽國百姓的心中,那是真的太好了。

也是因爲周陽文這樣的聲譽,這次蘊城守衛戰,所有的蘊城百姓纔會上下一心。

只是周陽文做夢也不會想到,就在他認爲民心可用,可以和三王的三十萬軍隊一戰高下的時候,許正先在背後偷偷的捅了他一刀。

就在臨近中午的時候...三王軍隊下達了最後的攻擊前通牒,周陽文也是回敬誓死守城。

這就說明要開打了,就在此時,三王軍隊響起進攻的戰鼓,戰鼓聲聲勢浩大,周陽文卻不爲所動,而就在這個時候,天鷹衛士於胄前來稟報,許正先棄守西門,率軍五萬,從蘊城南門撤離。

不過,撤離並沒有搶掠,算是全了自己和老壽王的一個故主之禮。

當然了,這也是許正先的無奈...畢竟許正先的軍隊,都是壽國子民,按照許正先一開始的設想,就是自己和三王裡應外合直接將蘊城拿下。

不過,這雖然是拿下蘊城最好的方法,但是許正先也想了很多的麻煩,第一個麻煩就是,如果輕鬆的拿下蘊城,那他許正先以後還算什麼?

三王有三十萬的軍隊,帳下有百將,即使三王沒有出爾反爾,但是許正先深知,自己這個外來戶,在這百將的面前將什麼都不是。

這不是許正先想要看到的,所謂寧爲雞首,不做鳳尾,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許正先絕對不能和三王理應外和,讓三王輕鬆的將蘊城拿下。

反而,許正先還要希望三王和周陽文拼的你死我活,這樣,許正先率領的五萬人才會更加的珍貴。

第二個麻煩,那就是許正先的軍士,畢竟都是壽國人,如果一但和三王裡應外合,壽國人打壽國的都城,這很容易引起譁變。

這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許正先選擇默默的離開...然後給自己的軍士一個大餅,前往旭城,只要到了旭城,那麼他許正先就是那裡的王,而且也能讓自己有更充分的利用價值,不會被人棄用。

..............................

“爲什麼...爲什麼....!”

蘊城北門城樓上,周陽文雙眼赤紅,對着於胄吼道:“我周家有哪裡對不起他許正先,爲什麼要在此時棄我而去,我周陽文到底做了什麼得罪他的事情,讓他如此無情。”

周陽文是真的傷心了,現在大敵在前,許正先突然帶走了一半的戰力,這簡直就是置周陽文於死地呀。

不過,就在周陽文大吼的時候,於胄卻再次拱手道:“王爺...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你馬上抽兵七千,我會立即趕往西門,並誓死守住西門。

雖然壽國出了一個叛賊,但是請王爺相信,壽國還有更多的忠臣。”

“於統領...!”周陽文微微一個感動,跟着拍了拍於胄的肩膀道:“我馬上下令...!”

就這樣,於胄帶着周陽文的七千士兵和辰儒東門撥出來的七千人,一共一萬四千人上了西門,而就在於胄剛剛到達西門之後,三王進攻的號聲響起。

“殺...!”一股震天的喊殺聲響起。

三王三路並進,不分主次,全力攻打蘊城三門,可能是因爲知道許正先離開了,所以三王都知道蘊城兵力空虛,所以急着想要第一個打下蘊城。

要知道,誰第一個攻進蘊城,那蘊城的歸屬,就對那一方有利。

所以三王也是卯足了勁,第一次進攻,就使出了全力,五萬士兵,帶着攻城器械,衝向了前方那座已經屹立了不下百年的堅城。

只是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但周陽文前景絕不樂觀。

................................

第二百零六章 轒讟車第一百五一章 世代造紙第二百三七章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第一百四六章 大戰開始與結束第二百二四章 青山美名揚第四十七章 青山營餘秋第一百一四章 入境者,殺無赦第二百七三章 宰相的連環招第一百二五章 衝動的童心萍第一百九一章 第一位吃螃蟹的人第一百二十章 吃鱉的趙普第一百三一章 警部部長第一百八九章 竹紙成功第一百三三章 無書可教第一百四五章 青山軍遠程打擊力量第二百七三章 宰相的連環招第二百三二章 李皓月發現餘夏身份第十三章 活着很重要第三章 晚餐的溫馨第一百七二章 官位第四十六章 建造甕城第一百七六章 周陽文的道歉第一百二二章 上交給朝廷第二百四十章 騎兵的優勢第一百三二章 青山城六部第一百零九章 瘟疫來臨第二百六九章 釜底抽薪第七章 白龍之須第一百五一章 世代造紙第二百一十章 拿下荒城第六十九章 擒拿賤民餘夏第二十章 交鋒和救援第二百八十章 御林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黴素第二百三十章 百善孝爲先第二百七一章 難吃的御膳房第二百五一章 調查和圍捕第一百八八章 五石散第六十六章 天選之子第二百二七章 三萬大賊第二百五十章 對不起,你必須死第一百五九章 皇家禮儀第八章 齊種豆芽菜第一百八三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二百五八章 內衛保護第一百五九章 皇家禮儀第二百二九章 大戰開始了第一百一二章 陳芥菜滷第七十四章 到達青山第五十五章 同父異母的妹妹第一百八九章 竹紙成功第一百八八章 五石散第五十七章 不懼一戰第八十二章 開墾梯田第十五章 李葳蕤(weirui)第二百五四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四三章 鐵果和石弩第一百三二章 青山城六部第二百八一章 龍雀兵魂,死戰不退第一百四十章 心狠手辣祖文城第一百四六章 大戰開始與結束第三十四章 東嶽山匪第二百四九章 內衛四閣二百三八章 無情和無義第二百三十章 百善孝爲先第二百四十章 騎兵的優勢第一百六六章 葳蕤妥協第九十七章 不愛上學餘鼕鼕第三十六章 黑色箭雨第二百零八章 項上人頭第四十三章 第二次擴張第八十章 複合弓,馬刀,步人甲第二百五一章 調查和圍捕第一百三十章 餘夏的強硬第一百八七章 冷兵器巔峰迴回炮第二百五二章 逃離青山城第十七章 針對開始了第一百一六章 愛民如子公子夏第二百零八章 項上人頭第七章 白龍之須第七十一章 箭雨連連第六十二章 發現鐵礦礦脈第一百四六章 大戰開始與結束第十九章 兩夥劫匪第二百七十章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第八十三章 什麼叫躺槍第七十八章 包庇餘夏第八十一章 無人可招第四十章 我來露一手第二百一九章 三王攻壽國第二百七七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六十八章 我乃皇親國戚第一百九一章 第一位吃螃蟹的人第二百五五章 聖旨第十八章 兩雙眼睛第二百零八章 項上人頭第一百四十章 心狠手辣祖文城第六十七章 迷信與科學第一百八四章 留在青山城第一百零七章 一條毒計
第二百零六章 轒讟車第一百五一章 世代造紙第二百三七章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第一百四六章 大戰開始與結束第二百二四章 青山美名揚第四十七章 青山營餘秋第一百一四章 入境者,殺無赦第二百七三章 宰相的連環招第一百二五章 衝動的童心萍第一百九一章 第一位吃螃蟹的人第一百二十章 吃鱉的趙普第一百三一章 警部部長第一百八九章 竹紙成功第一百三三章 無書可教第一百四五章 青山軍遠程打擊力量第二百七三章 宰相的連環招第二百三二章 李皓月發現餘夏身份第十三章 活着很重要第三章 晚餐的溫馨第一百七二章 官位第四十六章 建造甕城第一百七六章 周陽文的道歉第一百二二章 上交給朝廷第二百四十章 騎兵的優勢第一百三二章 青山城六部第一百零九章 瘟疫來臨第二百六九章 釜底抽薪第七章 白龍之須第一百五一章 世代造紙第二百一十章 拿下荒城第六十九章 擒拿賤民餘夏第二十章 交鋒和救援第二百八十章 御林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青黴素第二百三十章 百善孝爲先第二百七一章 難吃的御膳房第二百五一章 調查和圍捕第一百八八章 五石散第六十六章 天選之子第二百二七章 三萬大賊第二百五十章 對不起,你必須死第一百五九章 皇家禮儀第八章 齊種豆芽菜第一百八三章 生米煮成熟飯第二百五八章 內衛保護第一百五九章 皇家禮儀第二百二九章 大戰開始了第一百一二章 陳芥菜滷第七十四章 到達青山第五十五章 同父異母的妹妹第一百八九章 竹紙成功第一百八八章 五石散第五十七章 不懼一戰第八十二章 開墾梯田第十五章 李葳蕤(weirui)第二百五四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四三章 鐵果和石弩第一百三二章 青山城六部第二百八一章 龍雀兵魂,死戰不退第一百四十章 心狠手辣祖文城第一百四六章 大戰開始與結束第三十四章 東嶽山匪第二百四九章 內衛四閣二百三八章 無情和無義第二百三十章 百善孝爲先第二百四十章 騎兵的優勢第一百六六章 葳蕤妥協第九十七章 不愛上學餘鼕鼕第三十六章 黑色箭雨第二百零八章 項上人頭第四十三章 第二次擴張第八十章 複合弓,馬刀,步人甲第二百五一章 調查和圍捕第一百三十章 餘夏的強硬第一百八七章 冷兵器巔峰迴回炮第二百五二章 逃離青山城第十七章 針對開始了第一百一六章 愛民如子公子夏第二百零八章 項上人頭第七章 白龍之須第七十一章 箭雨連連第六十二章 發現鐵礦礦脈第一百四六章 大戰開始與結束第十九章 兩夥劫匪第二百七十章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第八十三章 什麼叫躺槍第七十八章 包庇餘夏第八十一章 無人可招第四十章 我來露一手第二百一九章 三王攻壽國第二百七七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六十八章 我乃皇親國戚第一百九一章 第一位吃螃蟹的人第二百五五章 聖旨第十八章 兩雙眼睛第二百零八章 項上人頭第一百四十章 心狠手辣祖文城第六十七章 迷信與科學第一百八四章 留在青山城第一百零七章 一條毒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