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做還是不做?

這件事傑斯特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這次突發性事件的關係,引發了一家銀行的倒閉。

這家銀行是一家有着百年曆史的老牌銀行。

巴林銀行。

要知道,巴林銀行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這樣的普通銀行,這是真正的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老牌的貴族銀行,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英國女王陛下伊利莎白二世也非常信任這家銀行,經常將自己財務方面的業務交給這家銀行打理,可以說,在整個金融界,雖然巴林銀行不如美國四大投行財大氣粗,但是影響力,是絲毫不弱的。

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倫敦創建了巴林銀行,它是世界首家“商業銀行”,既爲客戶提供資金和有關建議,自己也做買賣。

當然,它也得像其他商人一樣承擔買賣股票、土地或咖啡的風險,由於經營靈活變通、富於創新,巴林銀行很快就在國際金融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業務範圍也相當廣泛,無論是到剛果提煉銅礦,從澳大利亞販賣羊毛,還是開掘巴拿馬運河,巴林銀行都可以爲之提供貸款。但是,巴林銀行有別於普通的商業銀行,它不開發普通客戶存款業務,故其資金來源比較有限,只能靠自身的力量來謀求生存和發展。

1803年,剛剛誕生的美國從法國手中購買南部的路易斯安納州時,所有資金就出自巴林銀行。儘管當時巴林銀行有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一家猶太人開辦的羅斯切爾特銀行,但巴林銀行還是各國政府、各大公司和許多客戶的首選銀行。

1886年,巴林銀行發行“吉尼士”證券,購買者手持申請表如潮水一樣涌進銀行,後來不得不動用警力來維持,很多人排上幾個小時後,買下少量股票。然後伺機拋出。等到第二天拋出時,股票價格已漲了一倍。

20世紀初,巴林銀行榮幸地獲得了一個特殊客戶:英國皇室。由於巴林銀行的卓越貢獻,巴林家族先後獲得了5個世襲的爵位。這可算得上一個世界記錄,從而奠定了巴林銀行顯赫地位的基礎。

傑斯特記得,當巴林銀行破產倒閉的消息傳出之後,立即在亞洲,歐洲和美洲地區的金融界引起一連串強烈的波動。東京股市英鎊對馬克的匯率跌至近兩年最低點,倫敦股市也出現暴跌,紐約道.瓊斯指數下降了29個百分點。只是從這一點上面,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家銀行在世界範圍內的金融界,擁有着怎樣的影響力了。

造成巴林銀行倒閉的原因很多人有很多種分析方式。

有些分析,甚至是絕大多數的分析會將巴林銀行的倒閉原因歸咎在尼克李森的身上,但傑斯特個人覺得,這種歸咎是沒有什麼道理的,起碼,不能在這件事上面。佔據最重要的原因,與其說是這個,還不如說是巴林銀行自己監管不到位造成的。

尼克李森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國際金融界“天才交易員”。曾任巴林銀行駐新加坡巴林期貨公司總經理、首席交易員。以穩健、大膽著稱。在期貨市場上,他被譽爲“不可戰勝的李森”,也就是說,巴林給他的權限是相當大的。因爲他的能力確實很高,也確實能夠爲他的僱主賺到一大筆錢。

那麼整個巴林銀行的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

其實很簡單,因爲廣場協定。在九十年代跟八十年代之交的時候,日本經過了最瘋狂的短暫的金錢如糞土,打個的士都是一百萬日元起價的年代,很快的競技開始下行,但是在九四年的時候,日本的經濟實際上已經有了復甦的跡象,這也是很多金融界人士的共識。

而尼克李森因爲一些自己的內部操作,已經給公司造成了大量的虧空,金額高達五千萬英鎊,他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來將這個虧空來彌補出來。

所以,就有了這一次的巴林事件。

無論做什麼交易,錯誤都在所難免,但關鍵是看你怎樣處理這些錯誤。

在期貨交易中更是如此,例如,有人會將“買進”手勢誤爲“賣出”手勢,有人會在錯誤的價位購進合同,有人可能不夠謹慎,有人可能本該購買6月份期貨卻買進了3月份期貨,等等。一旦失誤,就會給銀行造成損失,在出現這些錯誤之後,銀行必須迅速妥善處理,如果錯誤無法挽回,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將該項錯誤轉入電腦中一個被稱爲“錯誤賬戶”的賬戶中,然後向銀行總部報告。

李森於1992年在新加坡任期貨交易員時,巴林銀行原本有一個賬號爲“99905”的“錯誤賬戶”,專門處理交易過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錯誤。這原是一個金融體系運作過程中正常的錯誤賬戶。1992年夏天,倫敦總部全面負責清算工作的哥頓.鮑塞給裡森打了一個電話,要求李森另外設立一個“錯誤賬戶”,記錄較小的錯誤,並自行在新加坡處理,以免麻煩倫敦的工作。

於是,李森馬上找來了負責辦公室清算的利塞爾,向她諮詢是否可以另立一個檔案。很快,利塞爾就在電腦裡鍵入了一些命令,問他需要什麼賬號。在國文化裡,“8”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數字,因此,李森以此作爲他的吉祥數字,由於賬號必須是五位數,這樣,賬號爲“88888”的“錯誤賬戶”便誕生了。

幾周之後,倫敦總部又打來電話,總部配置了新的電腦,要求新加坡分行按老規矩行事,所有的錯誤記錄仍由“99905”賬戶直接向倫敦報告。

“88888”錯誤賬戶剛剛建立,就被擱置不用了,但它卻成爲一個真正的“錯誤賬戶”存於電腦之中。而且,總部這時已經注意到新加坡分行出現的錯誤很多,但李森都巧妙地搪塞而過。“88888”這個被人忽略的賬戶,提供了李森日後製造假賬的機會,如果當時取消這一賬戶,則巴林的歷史可能會重寫了。

1992年7月17日。李森手下一名加入巴林僅1個星期的交易員金.王犯了一個錯誤:當富士銀行要求買進20份日經指數期貨合約時,此交易員誤爲賣出20份,這個錯誤在李森當天晚上進行清算工作時被發現。

欲糾正此項錯誤,須買回40份合約,表示至當日的收盤價計算,其損失爲2萬英鎊,並應報告倫敦總公司。

但在種種考慮下,李森決定利用錯誤賬戶“88888”,承接了40份日經指數期貨空頭合約,以掩蓋這個失誤。然而。如此一來,李森所進行的交易便成了“業主交易”,使巴林銀行在這個賬戶下暴露在風險部位。數天之後,由於日經指數上升200點,此空頭部位的損失便由2萬英鎊增爲6萬英鎊了,要知道,李森當時年薪還不到5萬英鎊。

此時,裡森更不敢將此失誤向上呈報。

隨着這樣類似的內部操作越來越多,尼克李森在這個88888賬號裡面積攢下的虧空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達到了五千萬英鎊,這也引起了巴林銀行總部的注意,他們數次的對尼克李森多出了調查,但是都被他用很巧妙的手段應付過去了。

比如說。尼克李森知道,巴林銀行很少會查那些真正的大客戶的賬,比如說花旗銀行,於是。他便做了一份花旗銀行有一份五千萬鎊存款的假賬用來對付總部對他的調查,成功的掩飾過去了他在88888賬戶裡面高達五千萬英鎊的鉅額損失。

不過,他也知道。他不可能永遠的這麼掩飾下去,他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把這個五千萬英鎊的虧空來填上。

憑藉他一年五萬英鎊的薪水加上十萬英鎊的獎金,他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所以,他必須要將自己的手伸到公司的賬戶當中去。

尼克李森也看到了這個時候的日本市場的,他敏銳的感覺到,現在日本經濟已開始走出衰退,股市將會有大漲趨勢。於是大量買進日經225指數期貨合約和看漲期權。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事與願違,1995年1月16日,日本關西阪神大地震,股市暴跌,李森所持多頭頭寸遭受重創,損失高達2.1億英鎊。

二點一億英鎊,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一般的數字,但是對於巴林銀行這樣的老牌投行來說,這個數字雖然龐大,但是仍舊在他的承受範圍之內,也不至於撼動巴林銀行在金融界的地位,但是,這樣龐大的損失,雖然撼動不了巴林銀行的損失,但是,足以撼動尼克李森這個前途無量的交易員在巴林銀行,甚至是在整個金融界的地位了。

試想一下,如果這件事就這麼算了,他認下了這兩億多英鎊的損失,加上他之前做的那個88888的假賬戶裡面的假賬都會曝光,那他之前積累的聲望,榮譽,都是一朝煙消雲散,不但巴林銀行不會再給他之前的那種超然的地位,甚至還會直接將讓他捲鋪蓋滾蛋,甚至會直接進入監獄,面臨不知道多少年的牢獄之災,這造成的後果就是他以後整個金融圈子,在整個交易員的圈子裡面都會聲名狼藉。

失去生存的機會。

他出獄之後,甚至都不會有人僱用他。

一個給自己的主顧,因爲私下交易,一次性造成了二億英鎊的交易員,誰敢僱傭?

嫌自己太有錢了嗎?

所以,尼克李森就做出了一次豪賭,這一次豪賭是他揹着巴林銀行進行的進行的,他憑藉着自己天才般的頭腦,敏銳的判斷出,日經指數肯定會反彈,所以他爲了反敗爲勝,再次大量補倉日經225期貨合約和利率期貨合約,頭寸總量已達十多萬手。

要知道這是以“槓桿效應”放大了幾十倍的期貨合約。當日經225指數跌至18500點以下時,每跌一點,李森先生的頭寸就要損失兩百多萬美元。

“事情往往朝着最糟糕的方向發展”,這是強勢理論的總結。

2月24日,當日經指數再次加速暴跌後,李森所在的巴林期貨公司的頭寸損失,已接近其整個巴林銀行集團資本和儲備之和。融資已無渠道,虧損已無法挽回,李森畏罪潛逃。

巴林銀行面臨覆滅之災,銀行董事長不得不求助於英格蘭銀行,希望挽救局面。然而這時的損失已達14億美元,並且隨着日經225指數的繼續下挫,損失還將進一步擴大。因此,各方金融機構竟無人敢伸手救助巴林這位昔日的貴賓,巴林銀行從此倒閉。

當然,尼克李森的確是在這件事當中負有很大的責任的,但絕對不是巴林銀行倒閉的真正原因。

真實的原因就是就是一個——遇到了不可抗力了,如果不是阪神大地震引發的日經指數的海嘯式的崩潰,那麼巴林銀行也不可能倒閉,尼克李森也可以成功的填補上88888的虧空,甚至反而會賺上一大筆錢呢。

畢竟,當時看好日經是世界金融界的一種趨勢。

而日經在當時也確實是有了很大的起色。

沒有阪神大地震的突發事件,日經能夠上漲多少不敢說,但肯定是會上漲的。

雖然傑斯特想到了阪神大地震,但是這裡面也有一個難題,這是不可抗力,是突發事件,他不可能利用之前自己的那種先見之明來說服桑迪.威爾來參與這場賭博的,畢竟,自己在別人的眼中有的只是先見之明,但絕對不是什麼預測未來之力。

在所有人都看好日經會有起色的情況下,自己一個人看空,最重要的是,現在日本又沒有暴露出太過嚴重的問題,自己也不是做空之王索羅斯,肯定是會被人嘲笑的。

最關鍵的是,嘲笑不是最關鍵的事情,最關鍵的事情,是因爲這件事如果不是阪神大地震的話,是不會發生的。

但是,如果這件事自己做了,的確是一個一本萬利的機會。

至少幾十億美元的盈利就放在自己的眼前。

這幾乎是自己目前財產的全部。

貪婪之心,在傑斯特的心裡開始蔓延,到底做還是不做?

第553章 醞釀着的大消息第568章 AMIIBO第393章 洛克人第332章 晶圓廠第843章 邀請第296章 PC-E的開門紅第219章 大航海時代發售第666章 金會員系統第623章 鈊象電子第526章 商品還是藝術品第505章 婚禮第154章 鴻海精密第681章 《暗黑破壞神2》第434章 飛去倫敦第353章 決裂第847章 要做出出色的遊戲必須要有出色的玩家第597章 Interplay第741章 開始國內遊戲佈局第409章 換一個宣傳口號第341章 暫避鋒芒第52章 超級巴洛特利第255章 聚會式的賽車遊戲第483章 選哪一個RPG神作?第480章 理查德·蓋瑞特的嘲諷第583章 探討第337章 小島秀夫的選擇第616章 幾個問題第246章 宴席第24章 桑迪·威爾的邀請第438章 小衆遊戲第17章 馬克塞尼的新遊戲第116章 火熱的巴洛特利警長第385章 面試第751章 等新主機發售之後第678章 準備發售第446章 拜訪牛蛙第475章 艾澤拉斯的第一塊基石第614章 留在HAL吧第859章 出色的跟缺陷的第408章 馬爾欽的未來掠影第319章 李健熙的電話第614章 留在HAL吧第539章 我的大門爲你敞開第353章 決裂第476章 傳聞第653章 更加深入第590章 前期籌備第842章 李可文第627章 名越稔洋第605章 借鑑第260章 足球遊戲的想法第440章 控制器是不會被取代的第813章 我會選忍龍第651章 抽象概念第540章 作出決定第179章 《復仇者》的電影改編第30章 說服第407章 收回資金第798章 同意第274章 鬆野泰已的劇情文本第344章 鈴木裕的新遊戲第727章 取勝第153章 雁行理論第756章 我們也有第三方獨佔第370章 分析優劣第549章 最後的選擇第337章 激烈的討論第752章 最終幻想7第641章 網絡版Diablo第414章 世界電子遊戲協會第189章 沉重的壓力第110章 技術測試第166章 可存檔卡帶第322章 如何改革第8章 拂袖而去第70章 咖啡第131章 我的意見?第214章 跟微軟聯盟?第513章 傅瓚的遊戲第349章 重新評測的分數第86章 配套廠商的問題第189章 沉重的壓力第599章 狂妄的遊戲與狂妄的遊戲第851章 歷史上崎嶇的體感遊戲之路第444章 遊戲工坊第342章 世嘉的手掌機進度第745章 到達日本第430章 第二屆嘉年華第266章 抉擇第472章 卡馬克的新引擎第239章 神戶的小波第139章 獨立工作室第357章 下一步該如何第120章 感謝你們第838章 見面第350章 另一家遊戲雜誌第221章 次時代主機的開發第789章 如果做不出新東西第869章 註定失敗的DC第855章 有沒有用來狙擊《莎木》的作品
第553章 醞釀着的大消息第568章 AMIIBO第393章 洛克人第332章 晶圓廠第843章 邀請第296章 PC-E的開門紅第219章 大航海時代發售第666章 金會員系統第623章 鈊象電子第526章 商品還是藝術品第505章 婚禮第154章 鴻海精密第681章 《暗黑破壞神2》第434章 飛去倫敦第353章 決裂第847章 要做出出色的遊戲必須要有出色的玩家第597章 Interplay第741章 開始國內遊戲佈局第409章 換一個宣傳口號第341章 暫避鋒芒第52章 超級巴洛特利第255章 聚會式的賽車遊戲第483章 選哪一個RPG神作?第480章 理查德·蓋瑞特的嘲諷第583章 探討第337章 小島秀夫的選擇第616章 幾個問題第246章 宴席第24章 桑迪·威爾的邀請第438章 小衆遊戲第17章 馬克塞尼的新遊戲第116章 火熱的巴洛特利警長第385章 面試第751章 等新主機發售之後第678章 準備發售第446章 拜訪牛蛙第475章 艾澤拉斯的第一塊基石第614章 留在HAL吧第859章 出色的跟缺陷的第408章 馬爾欽的未來掠影第319章 李健熙的電話第614章 留在HAL吧第539章 我的大門爲你敞開第353章 決裂第476章 傳聞第653章 更加深入第590章 前期籌備第842章 李可文第627章 名越稔洋第605章 借鑑第260章 足球遊戲的想法第440章 控制器是不會被取代的第813章 我會選忍龍第651章 抽象概念第540章 作出決定第179章 《復仇者》的電影改編第30章 說服第407章 收回資金第798章 同意第274章 鬆野泰已的劇情文本第344章 鈴木裕的新遊戲第727章 取勝第153章 雁行理論第756章 我們也有第三方獨佔第370章 分析優劣第549章 最後的選擇第337章 激烈的討論第752章 最終幻想7第641章 網絡版Diablo第414章 世界電子遊戲協會第189章 沉重的壓力第110章 技術測試第166章 可存檔卡帶第322章 如何改革第8章 拂袖而去第70章 咖啡第131章 我的意見?第214章 跟微軟聯盟?第513章 傅瓚的遊戲第349章 重新評測的分數第86章 配套廠商的問題第189章 沉重的壓力第599章 狂妄的遊戲與狂妄的遊戲第851章 歷史上崎嶇的體感遊戲之路第444章 遊戲工坊第342章 世嘉的手掌機進度第745章 到達日本第430章 第二屆嘉年華第266章 抉擇第472章 卡馬克的新引擎第239章 神戶的小波第139章 獨立工作室第357章 下一步該如何第120章 感謝你們第838章 見面第350章 另一家遊戲雜誌第221章 次時代主機的開發第789章 如果做不出新東西第869章 註定失敗的DC第855章 有沒有用來狙擊《莎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