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依附佟貴妃(6000字,二更到
無事不登三寶殿,貴妃近來雖時常讓兩個孩子玩在一起,但她自己並未露過面,今天特特跑來永和宮想必是要等自己要見一面,如今領着四阿哥,她倒能有藉口來去自如了。
“往後我不在時,貴妃若來看六阿哥,你們好好在邊上伺候就是了,不要慌慌張張地失禮,貴妃娘娘又不是洪水猛獸。”嵐琪笑着囑咐紫玉和其他人,她明白自己端得淡定,手下的人才會跟着安心,之後不疾不徐地進了家門,就聽見胤禛朗朗笑聲,一聲聲“弟弟”聽得人心窩子甜,他已經知道不是隻有“妹妹”了。
走進胤祚的屋子,見佟貴妃側身坐在炕邊,胤祚趴在炕上笨拙地還不會動,胤禛則圍着他轉,時不時湊過去跟他說說話,小弟弟咿咿呀呀幾聲,偶爾動一動藕節似的胳膊,貴妃則笑着拍手引導:“胤祚過來,胤祚過來我這裡,哎呀!胤禛你不能推啊,小心傷着弟弟,他還小你得哄他,要拿布老虎逗他,快跟弟弟說說話。”
如此安寧美好的景象,卻看得嵐琪心裡頭矛盾,貴妃明明是會教導胤禛不要“傷害”弟弟的,太子爲什麼卻說胤禛搶別人的東西?又記起昨晚玄燁抱着自己朦朦朧朧說一句:“你放心,胤禛不是壞孩子。”
“主子回來了。”乳母發現嵐琪歸來,與其他宮女上來行禮,嵐琪自己則到了貴妃面前,纔要屈膝,貴妃就不鹹不淡地說了聲“免禮”。
但之後卻抱過胤禛讓他下來給德嬪行禮,小傢伙大概是被教導過了,不再是之前那樣強硬倔強,像模像樣地磕了頭,但起來就躲進貴妃的懷抱,對生母依舊淡淡的。
貴妃把兒子抱回炕上讓他自己玩兒,理一理衣襟慢聲道:“本宮有些話與你講,在這裡,還是去別處?”
“臣妾中秋節得了一罐好茶,娘娘要不要嘗一嘗?”嵐琪說着也不等貴妃回答,就吩咐環春,“在正殿裡奉茶,用谷簾泉的泉水。”
佟貴妃傲然站起來,衝她瞥過不屑的眼神,“德嬪娘娘是金貴了,承乾宮裡用的還是玉泉水,你這裡千里迢迢從廬山弄來谷簾泉,永和宮的規格再往後是不是要趕上坤寧宮了?”
嵐琪不以爲意,引路請貴妃往正殿走,一邊應着這話解釋:“這些谷簾泉泉水是進貢上用的,慈寧宮、寧壽宮和乾清宮纔有,臣妾這裡有幾罈子,則是皇上讓李公公送來,好方便平日皇上來飲茶時用,昨晚開了一罈皇上才喝了半杯茶就走了,還有半壇泉水不用放着若弄髒了就太可惜。”
佟貴妃冷笑:“合着是給本宮喝剩下的?”
嵐琪從容應答:“不是剩下的,皇上今日若來,也用這半壇泉水,只因娘娘尊貴臣妾纔敢給您用,若您也不來,臣妾同樣不敢用。”
貴妃也不能再挑剔,本是要與烏雅氏有話說,再挑剔下去弄僵了之後的話也不好說,待入殿內坐了,環春那邊煮水也沒有這麼快,貴妃索性叫她們彆着急,讓把殿門關了,她好和德嬪說話。
嵐琪亦是有備而來,親自去關了門,回過身時見桌上有果盤,端過來放在貴妃面前,竟是主動問:“娘娘要來和臣妾說昨晚的事?”
佟貴妃垂首摩挲着自己腕子上一隻嵌寶鏤花金鐲,頭也不擡地說:“你倒聰明,那與本宮說說,你在慈寧宮都聽見什麼了?”
嵐琪避重就輕地回答:“惠嬪娘娘來了一趟,太皇太后安撫幾句後,答應兩日內查出結果。”
“兩日?是不是太倉促了?”貴妃不信,擡起眼狐疑地打量嵐琪,更奇怪,“你怎麼對本宮言聽計從起來了,本宮問你什麼,你就回答什麼?”
“臣妾只是照實說,娘娘既然問,臣妾當然要回答。”嵐琪朝後退了幾步,自行在邊上坐下了,兩人不近不遠地坐着,她從容等待貴妃繼續發問。
但佟貴妃並沒有再問慈寧宮裡的事,終於不再繞彎子,開門見山地說:“胤禛終究是你生的,你心裡一定不希望兒子不好,對不對?”
嵐琪點了點頭,但不言語,而貴妃則繼續說:“雖然他是你生的,可現在本宮纔是他的額娘,從今往後也只有本宮同他榮辱與共,本宮若有什麼閃失,他自然不會好過,是不是?”
“娘娘說得不錯。”嵐琪正視着貴妃,心裡已猜到她想說什麼。
“本宮曾經半路阻攔你,彼時你的身份還那麼低微,可本宮拉你站在一起,你卻斷然拒絕,那時候你心裡想着皇上,想着太皇太后,想着要做一個賢德的人,如今你一定也放不下這些心思,可你更放不下的,難道不該是孩子?”貴妃稍稍有些得意,彷彿勝券在握,“如今本宮再來與你說這句話,爲了胤禛的前途,爲了他的將來不要有任何閃失,咱們倆好好相處,有什麼事彼此互相照應,不爲別的,就爲了孩子,如何?”
果然是這些話,從紫玉等在路口告訴她貴妃來了起,嵐琪就在心裡想貴妃要找她做什麼,猜想該是爲了避免類似昨晚的事,興許她也希望在這宮裡能有左右手,能有人在關鍵時刻出來爲她說句話,畢竟背後孃家的勢力在大,遠水救不了近火,若宮裡真發生什麼要緊大事,等外頭家人知道再趕來,一切都晚了。
“娘娘希望臣妾做什麼?”嵐琪裝傻。
貴妃輕哼,傲慢之中透着濃濃的酸意,說着:“自然是因爲你在宮裡吃得開,乾清宮、慈寧宮進進出出就跟自己家似的,太皇太后對你百般信任,皇上對你恐怕也是言聽計從。本宮唸書不多,但看戲多,什麼叫寵妃,本宮還看得明白,咱們康熙朝後宮至今的寵妃,不是你德嬪獨一人嗎?所以才指望我們相處和睦,將來若又有人惦記往承乾宮裡下毒手讓本宮背黑鍋,德嬪你好站出來在兩宮面前提本宮周全,你周全了本宮,就是周全了四阿哥。”
嵐琪聽罷卻嚴肅地說:“臣妾不敢自稱什麼寵妃,娘娘若是這樣想臣妾,那臣妾哪怕生了四阿哥,也一輩子沒資格做她的額娘了,臣妾只是手腳勤快些,做過宮女的人會伺候主子罷了。至於娘娘說怕背黑鍋,相信萬歲爺和太皇太后最聖明,若是真出了那樣的事,他們一定會給娘娘清白,臣妾說幾句話根本微不足道。再說要和您好好相處,請您恕臣妾言語冒犯,您覺得臣妾敢不和您好好相處嗎?”
佟貴妃也不笨,這話聽着很明白,人家就是拒絕了嘛,不免心下憤憤,瞪着嵐琪道:“當初溫妃害本宮,你不是站出來替本宮說話了?在鹹福宮裡,皇上和太后都信你了,從前可以,往後爲什麼不行了?”
嵐琪平靜地回答:“那些是事實,臣妾說的是實話,溫妃娘娘自己也認罪了,太后和皇上談不上對臣妾信或不信,而臣妾早就對您說過,臣妾不是要幫您,只是容不得有人作惡。”
貴妃被自己繞進去了,滿腦袋的莫名其妙,皺眉頭想了半晌,才氣哼哼道:“你這張嘴實在厲害,那些你知道真相的事,你當然會站出來說真話,還要本宮來提醒你?不就是像昨晚那樣的事,誰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這個時候纔要你開口,纔要你去皇上和太皇太后面前替我說幾句話,你去說,他們纔會想起來顧及四阿哥,纔會不冤枉了承乾宮啊。你不是很聰明嗎?難道本宮說的話聽不懂?”
嵐琪當然懂了,她只是想如果能繞一繞讓貴妃放棄這個念頭就好了,曾經和太皇太后開玩笑,說別人會以爲她依附了貴妃,往後也不來欺負,可她沒真打算依附什麼貴妃,但人家找上門來了,還是第二次來“邀請”她,這一次再無情地拒絕,往後四阿哥大概又不能和六阿哥玩在一起,嵐琪這纔在覺得有些進退兩難。
可佟貴妃似乎志在必得,又退了一步說:“不是爲了本宮,是爲了四阿哥,你要爲了胤禛想想啊。”
嵐琪無奈地看着這個女人,她就不記得自己曾經對別人做過什麼了嗎?她不覺得初讓別人赤腳站在涼地裡受屈辱,可能會在人家心裡種下的仇恨?佟貴妃比起鈕祜祿姐妹,真是簡單太多,似乎在她的意識中,沒有對和錯的事,沒有值得不值得的事,只有她想做和不想做的事。
嵐琪在心底沉沉一嘆:她會怎麼教導胤禛?
而佟貴妃見她不言語,急得站了起來說:“你好歹給一句話,哪個有精力同你磨洋工。”
嵐琪心裡有了盤算,站起來稍稍欠身,一字一字清楚地告訴她:“娘娘的話臣妾都聽明白了,往後若有什麼事,臣妾會想着四阿哥爲您在太皇太后和皇上面前周全。但今日的話您再不能對第三人說,外頭的人若知道您和臣妾有了默契,皇上和太皇太后又憑什麼再相信臣妾。您說臣妾是寵妃,可您那天說的話是否還記得?您讓臣妾好自爲之,皇上能寵臣妾一時,不能寵一世,既然如此,爲了長久計,今日您和臣妾說的每句話,都不能對第三個人說,包括府上佟大人和夫人,不然您告訴了別人,從那一刻起,不是臣妾不再幫你,而是再也幫不了了。”
佟貴妃最煩聽這樣的長篇大論,又不願表露自己腦筋沒轉過來,皺眉頭使勁思考着,嵐琪見她如此,心裡一嘆,解釋道:“只有外面的人以爲您和臣妾依舊水火不容,臣妾的話纔能有分量,好像上一次溫妃娘娘要害您,誰會想到臣妾能站出來爲您說話呢?”
“這樣……”佟貴妃恍然大悟,又覺得尷尬不好意思,乾咳了兩聲,不屑地瞥了眼嵐琪說,“那就好,你答應了就好,本宮來找你也不光是爲了自己,到底還是爲了胤禛。子以母貴,本宮但凡有什麼事落魄了,他身上可就揹負養母不堪的污點了。”
這幾句才真正說得嵐琪動容,貴妃多少有爲了孩子着想,剛纔她那麼溫和地哄着胤祚,自有她柔軟的地方,只是嵐琪沒福分消受罷了。
佟貴妃竟是心情大好,面上神情都明媚起來,和剛纔氣急敗壞的樣子全然不同,可又不願對嵐琪表露,不冷不熱地就說要走了,不想乳母卻來稟告四阿哥和六阿哥一起睡着了,佟貴妃竟大方地說:“等胤禛醒了再領回來,本宮先回了。”
嵐琪恭送貴妃離去,去者步履生風輕鬆得意,連環春都看得出來貴妃好像特別開心,來問嵐琪怎麼了,但嵐琪自己也要好好履行承諾,敷衍拿慈寧宮的事搪塞,而後忙不及過來看兩個孩子,瞧見炕上胤禛和胤祚一起躺着,一大一小依偎在一起,當做夢也想見見的場景真真實實在眼前,竟是心酸難耐地落淚了,看得邊上乳母宮女都很心疼。
“娘娘不要傷心,四阿哥可疼六阿哥了,每天都惦記着要來看弟弟。”卻是胤禛的乳母來勸慰嵐琪,“一會兒阿哥們醒了,您陪着玩一會兒,就說四阿哥還睡着,奴婢晚些領四阿哥回去,貴妃娘娘不會計較的。”
嵐琪則想,乳母如今終究是在承乾宮當差,自己還是要謹言慎行纔好,笑着說不要緊,而且她本就傍晚要帶六阿哥去慈寧宮,不能耽誤時辰,胤禛的乳母也不敢強求,之後識趣地和其他人一起退到外頭去,只留母子三人。
倆孩子足足睡了兩個多時辰,嵐琪就坐在邊上足足看了兩個時辰,都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怎麼看也看不夠,之後是哥哥先醒了,突然在陌生的地方醒來,胤禛沒回過神,憋着嘴就要哭,嵐琪立刻抱他哄,而他看到胤祚就安心了,似乎是知道自己和弟弟在一起,所以不怕了。
胤祚也很快醒來,奶娃娃難伺候,嵐琪不能顧此失彼,只有讓乳母把四阿哥領回承乾宮,但這次看着兒子離去的身影,她頭一回不覺得心痛,彷彿明白兒子總是她的,將來長大懂事後,她定能聽見一聲真心實意的“額娘”。
度過寧靜溫暖的下午,嵐琪抱着胤祚去慈寧宮,半路上軟轎停了停,外頭有人說話,之後又重新前行,因爲有環春盯着她不怕有從前類似的事,只等在慈寧宮門前下轎,才停說是遇見了覺禪氏一行,那邊也是一乘軟轎,後頭還跟了好些拿包袱箱子的太監宮女,說是幫着把覺禪常在送去鹹福宮。
嵐琪纔想起來說:“午膳後定下的事,我也沒記得告訴你,這個覺禪常在也怪有意思的,她這搬來搬去的,到底要住多少地方。”說話時一個激靈,自言自語着:“鹹福宮和翊坤宮好像離得不遠。”
自然這些事不該她操心,這邊覺禪氏晃晃悠悠來了鹹福宮,溫妃娘娘竟是讓人開了西配殿給她居住,覺禪氏不敢當,人家笑着說:“聽說布貴人老早一個人在鍾粹宮時還是個答應,也住西配殿,你如今都是常在,怎麼住不得?德嬪住進鍾粹宮東配殿時,也還稱烏常在不是?聽說你入宮時間比我還長些,可我知道的事不比你少。”
覺禪氏記得自己剛到翊坤宮時,宜嬪和郭貴人也是很和氣的,她並不會因爲溫妃客氣而忘了分寸或自此得意,謹慎地應付着一言一行,但終究拗不過溫妃盛情,在西配殿住下了。
“你真是生得很好看,那天中秋宴,所有人都被比下去了,貴妃也沒了光彩。”溫妃越說這些看似親熱的話,越讓覺禪氏渾身不自在,可她沒得選擇自己的去留,唯有盼着往後不要和溫妃多接觸,自己能悶在屋子裡沒人搭理就最好。
可溫妃卻又在她屋子裡晃悠,四處瞧瞧,指揮宮女添一些擺設,心情甚好地說着:“你來了真好,我這鹹福宮冷清得烏鴉都不願飛過來了,除了皇上每月來那麼幾天,我就天天看着冬雲她們,天天看呀看得,她們臉上多一道褶子我都清楚。”之後又突然問覺禪氏,“你說皇上爲什麼把你送過來?”
覺禪氏被她一句句問的心裡毛躁,加上害喜嚴重,竟然不等回答就先吐了,這才嚇得溫妃退到門口,時不時問一句:“你好些了嗎?”
覺禪氏推了推香荷,香荷會意,尷尬地出來說:“娘娘,常在要睡了,有什麼話明兒給您請安時再說好嗎?”
溫妃不強人所難,囑咐她缺什麼只管開口,就高高興興地走了,香荷鬆口氣,關了門跑回來對主子說:“這個溫妃娘娘可真囉嗦,怪不得宮裡的人都說她怪,不曉得會不會將來也像郭貴人她們那樣呢?畢竟皇上還會招幸您的吧,皇上若不在意您,幹嘛給您挪到這裡來呢,這樣一來,溫妃娘娘也早晚會吃醋的。”
香荷話音才落,門就突然被拍響,她趕緊去應門,是溫妃帶着冬雲又折回來了,她滿面笑容地跑進來說:“剛纔問你話呢,皇上爲什麼送你來?”
覺禪氏一臉茫然,搖了搖頭:“臣妾不知。”
溫妃卻笑:“我故意問你呢,我可知道爲什麼。”她指着覺禪氏的肚子說,“太皇太后下旨了,等你肚子裡這個孩子生出來,阿哥也好公主也罷,從此就留在鹹福宮,是我的孩子了。”
“真的?”覺禪氏不敢信。
溫妃卻問:“怎麼,你不樂意是不是?可你要知道,皇上是疼惜你才這樣安排的,不然往阿哥所一抱,或去別的地方,你就不能見面了。”
覺禪氏怎麼會不樂意,只要撫養孩子的女人不是惠嬪,哪怕送給一個宮女她都樂意,她纔不在乎能不能見到孩子,更不在乎溫妃能不能照顧好孩子,竟是難得歡喜起來,朝溫妃欠身說:“臣妾太願意了,臣妾多謝娘娘。”
“這就好,我可不想做孽,撫養你的孩子還要被你在背地裡詛咒。”溫妃好像纔是鬆了口氣的那個,便叮囑她好好休息又走了。
香荷送客後再折回來,卻見主子滿面紅光,也恭喜她得償所願,不管鹹福宮往後的日子怎麼樣,至少孩子的去留定下了,香荷更好奇地問:“您說會不會是德嬪娘娘求情的?剛纔咱們遇見德嬪娘娘,她又要去慈寧宮呢。”
覺禪氏卻懨懨:“是不是她都無所謂,我只這一個心願罷了。”
六宮之中對於此事也無甚大的動靜,皇帝素來是佟貴妃有的溫妃也要有,除了品級上的差別,其他什麼都一樣,覺禪氏的恩寵又自六月就淡得不值一提,終究比不上當初把德嬪的四阿哥送去承乾宮所引起的轟動。
三四日後過去,大阿哥中毒的事也有了結論,御膳房裡幾個疏忽大意的廚子以及負責採買的太監爲此付出了性命,說是誤用了毒菇,看似敷衍潦草但也一板一眼地處理得很乾淨。而經此一事,玄燁下嚴旨,各房各司各處需職責分明,由內務府統一管理,如御膳房、針線房等各處,分例之外不得另接差事,後宮諸妃嬪有事亦需層層上報下達,一律不得僭越,以此肅清宮闈隱患。
毒菇一事,宮內宮外就此平息,但當日嵐琪和惠嬪都知道皇帝實則還繼續在查,嵐琪不知惠嬪何種心思,她則一直還好奇是誰下的毒手,也許是做了孃的女人,想要更好地保護兒子,又或許是那日茶水房裡蘇麻喇嬤嬤的話給她帶來了影響,在她心裡是個謎,自己也弄不明白。
而八月之後的日子,玄燁大多都在永和宮,間或去別處轉轉,都是數得過來的日子,佟貴妃之前當面說嵐琪是寵妃,其實嵐琪有自知之明,因此爲人處世更加謙和低調,好不叫人隨便在身後指指點點。
年末朝廷異常忙碌,宮內又緊着置辦年節,太平熱鬧之下,不知不覺又晃過一年,眨眼便進了康熙二十年,而開年第一件熱鬧的事,就是太子就傅,所有人都在議論皇帝爲太子千挑萬選的兩個漢人老師,大學士張英尚可,另一位李光地的名聲可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