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頓與賞賜

差不多五天之後,也就是在至正十一年冬臘月二十五日這一天,張世華他們這些人也終於是回到了他們的大本營——舞陽xian城。

按說在往年,一般到了這個時候,無論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們,還是底層那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掙扎求活的百姓們,都會相繼放下手中的工作,準備開始迎接新年的到來。

但是在今年,張世華卻顯然不肯能再像往年那般悠閒了。

畢竟張世華這一次可是將上蔡城的僅存萬餘百姓全部打包帶來了,如此多的百姓,多次多張嘴,要是不能在第一時間即使的安頓好,那可就真的是好事變壞事了。

所以在回到舞陽xian城之後,張世華也根本顧不得和家人團聚,便着手準備起了繁雜的安頓事務。

要說,在這個生產力無比低下的時代,一下子安頓足足一萬五千餘百姓,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萬幸的是,因爲張世華連連大勝,俘虜了大批官兵士卒的原因,張世華倒是不缺少勞動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爲剛剛繳獲了大批糧草的關係,張世華他短期時間內也不用擔心糧食的問題。

故而,也正因如此,安頓事務看起來雖說令人頭痛,但是真實施起來,問題倒並不大。

……

又是三天時間之後,也就是臘月二十八日這一天,在葉縣一處即將大規模開墾的荒地上,作爲葉xian知縣的李重三,卻也正在對着張世華稟報這些天的安頓事務。

李重三:“啓稟將軍大人,按照您的吩咐,在差不多十天之間,屬下便發動起了葉xian縣城、平頂山礦區以及魯山xian共計八千餘精壯漢子,着手準備起了上蔡難民的難民的安頓事務。”

“故而到了今日,要安頓與兩縣的五千上蔡難民的安頓事務也即將接近尾聲。五千難民,以戶爲單位,所有的難民房屋已然建好了九成。所以頂多再用一兩天時間,所有的難民便可以全部得到安置了。”

“恩,不錯。重三你這回做的很好,也實在辛苦你了。”張世華看着荒地上那一座又一座簡陋的茅草土屋,和熱火朝天正在勞作的丁壯百姓們,卻也不由面帶歡喜的對着李重三讚道。

而李重三聽到張世華這話,自然也是忙對着張世華行了一禮道:“此皆乃屬下分內事也,不敢居功言勞。”

張世華:“好,說得好。若我帳下文武都能像重三你這般,天下何愁不太平啊!哎,只不過……我看到這些百姓們拋家舍業隨我來此,我卻只能將他們安置在着茅屋陋室之中,心中便有些覺得對不起他們啊!”

“將軍真乃仁德之君!”聽到張世華這樣感化的話後,站在張世華身旁的李重三,卻也滿臉贊服的對着張世華彎腰揖了一禮。然而在揖了這一禮之後,李重三看着張世華卻也不由說道:“將軍您能這般想,可真真當得上仁德二字。”

“不過將軍您也要知道,‘樹有枯死日,人有力窮時’。爲了安置這些難民百姓,將軍您已經是竭盡全力了。且這些百姓雖然說是暫居於茅屋陋室之中,但是將軍爲了讓這些百姓安穩過冬,不但給了這些百姓每人一石的救濟糧,更是每家每戶免費賜予了他們足夠的石炭。”

“這些東西,已然可以讓所有的難民百姓們,都安安穩穩的過上一個好年了。再說將軍您還發動起了舞陽鐵廠所有的鐵匠給這些百姓們打造農具,好讓他們來年可以耕種過活。”

“像您這樣的人,可以說尋遍全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了,所以您也萬萬無需在自責了。”

“重三,多謝了。不過重三你說,咱們何時何日才能讓天下重歸太平、才能讓所有的百姓都能吃得飽穿得暖,讓他們安享太平呢?”聽到李重三這般勸解他,心情稍微好些的張世華再深吸了一口氣之後,卻也不由這般對着身旁的李重三問道。

然而李重三聽到張世華這話,卻是想都不想的便對着張世華說道:“將軍大人,聖人曾言:‘仁者無敵’。將軍您仁義無雙,今古難尋。所以屬下堅信,只要將軍您廣施仁德、布仁義於四方、行王道於天下,那天下之民必歸之如流水。”

“到時四萬豪傑雲集而相應、八方義士贏糧而景從,還怕天下不能太平嗎?漢高祖這樣做,不過五年便一舉擊敗了西楚霸王項羽。五年平楚,卻一舉奠定了大漢四百年江山。”

“將軍仁德武功絲毫當絲毫不亞於漢高祖,而元蒙韃虜之中卻並沒有西楚霸王那樣的英雄人物。所以屬下堅信,天下太平之日,必不遠也!”

然而聽到李重三這樣的話,張世華卻是哈哈大笑道:“重三之言太過矣,我張世華不過一中人而,豈敢自比與漢高祖,重三這話也只得對我一人言而,若讓他人聽見了,豈不是連大牙都要笑掉。”

“所以此話,當慎言而、慎言而。”

“屬下遵命!”聽到張世華的話,李重三嘴角微微一笑,卻也不由這般低頭道。

而張世華見其如此,在點了點頭之後,卻也不由將目光接着放到了在那個新出現的鎮子中,火熱朝天工作的百姓身上。

“新家終於建好了!”恰好就在此時,不遠處那個小鎮子上的最後一處房屋也建好,故而這座房屋的主人和那些個由上蔡遷來的百姓們,也不由這般振臂歡呼道。

而聽到他們這樣的歡呼,張世華轉而看着身旁站着的李重三卻也不由說道:“重三,聽到百姓們說的話了嗎。看,他們把這裡當成家,當成了他們的新家。”

“所以你且記好了,從今天開始,他們也就是這南陽府人、這葉xian人,而不再是從上蔡逃難來的難民。我希望他們都能像我治下的其他百姓那樣,都安安穩穩的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而不願意看到人離鄉賤的事情發生,你明白了嗎?”

“將軍大人放心,屬下明白,屬下一定會將這種事做到最好的。”李重三聽到張世華這話,在彎腰揖了一下禮之後,也便不由這般信誓旦旦的對着張世華說道。

而張世華聽到李重三這話,在再一次點了點頭之後,便也就大步的離開了。

……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張世華返回了舞陽城,這個時候關於上蔡百姓的安頓事務,在張世華以及麾下衆人的努力之下,已然是平穩的接近了尾聲,故而在今天張世華也可以將早就想處理的賞罰事務了結了。

當然這裡所說的賞罰事務並不涉及底層士卒,因爲張世華本人是一個及其信奉“賞不逾時,罰不遷列”的人,所以每到一場戰事結束之後,張世華絕對會在第一時間處理完底層士卒的賞罰。

故而此時的賞罰,說的其實是張世華麾下的那些個高級將官們。

畢竟這些人千戶、副千戶的官職也都當了有一段時間了,現在張世華既然成爲了樞密,並有了冊封萬戶官的資格,自然也該給手下人升升官了。

這也就算是臨近過年,張世華這個當老闆的給手下人的年終獎了。

也因此,此次冊封,絕對也算的上是張世華這個小團體建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冊封了。

而此次冊封的地點,也就是在舞陽城的將軍府之中,所以張世華麾下的諸多將官們,除了像李重三、薛玉龍、張明通這樣的因爲安置上蔡百姓的事務而一時之間脫不開身的,其他人可謂全部集結於此。

而一大早就來到將軍府的這些個將官們,對於這次即將到了的大冊封自然也是無比歡喜。因爲他們知道,按照張世華那有功必賞的性格,今天絕對就會是他們這些人升官發財的時候。

“將軍大人到!”話說就在堂下諸將官們三五成羣的在哪交談之時,親衛統領李五的一聲高呼,也不由將這些人全部的注意力都給吸引了過來。

故而這些將官再又仔細的整理了一遍衣着之後,便也不由按照各自官職的大小,相繼的低頭邁進了將軍府這處加高加大,修建的富麗堂皇的前堂大廳之中。

“我等拜見樞密大人,敬問樞密大人安!”諸將官們在相繼走進這處前堂大廳時,看到身着一身秀麗錦袍、腰配鑲金寶劍、面容英武不凡且高坐於主坐上的張世華之後,也便不由齊齊跪地,這般對着張世華高拜道。

而高坐主坐的張世華見此,自也是面帶微笑的對着堂下諸將官們擺手道:“吾甚安,諸位弟兄也速速免禮起身吧!”

“謝樞密大人!”聽到張世華這話,堂下的諸將官再又這般齊聲高呼了一聲之後,便也不由相繼的從地上站了起來。

而等到所有人都站起之後,高坐主坐的張世華看着他們便也不由道:“我張世華在太和初舉義旗時,還正是一個帳下兵卒不滿千人的小小千戶,但時不過半年,我不但佔據了這南陽府的半壁江山,更是被劉元帥賞識,成爲了這樞密之尊。”

“這其中辛苦功勞,可謂皆賴諸位弟兄了。在這裡,我張世華也對諸位弟兄說句大實話,這些日子來要是沒有諸位弟兄拼死輔佐,又豈會有我張世華的今日。所以今天在這裡我張世華也謝過諸位弟兄了。”

說完這話,坐在主坐上的張世華便也不由對着堂下諸人抱拳拱了拱手。

而堂下諸將官們見張世華如此,心中感動之下,自然也是慌忙擺手,連道不敢。其中趙九更是站出來對着張世華彎腰揖禮說道:“將軍言重了,若無將軍賞識提攜,我等鄉野匹夫早也成爲亂世之中一具枯骨。”

“故爲將軍效死,皆我等分內事也,又安敢受將軍大人之禮。”

“對,爲將軍大人效死,皆我等分內事也,不敢受將軍大人之禮。”見趙九這般說,堂下諸將官自然也是這般齊聲附和道。

而張世華聽到他們這樣的話,在無比感動的深吸了一口氣之後,自也不由對着堂下諸人說道:“有諸位兄弟輔助,我張世華何愁大事不成啊!”

說完這話,張世華再看這衆人便也不由道:“有道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諸位兄弟這般效死助我,我自當與諸位兄弟共患難、同富貴。今日我既以爲樞密,自當行樞密之責,論功行賞、報諸位弟兄之恩。”

“我等謝樞密大人!”聽到張世華這話,堂下衆人也終不由面露喜色,這般對着張世華齊聲高呼了一聲。

而張世華聽到這話,在面帶微笑的點了點頭之後,便也給李五使了個眼色。而早有準備的李五見此,再從身後的一人手中,雙手接過遞來的錦書之後,便也不由大步向前,緩緩展開錦書,這般對着衆人朗誦道:“古有言:‘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本樞密能成今日之業,可謂皆賴諸君之力。”

“故與今日,本樞密便行樞密之責,論功行賞、報與諸君。吾能成今日之業,帳下披甲執堅之將當爲首功,而諸將之中又有副萬戶趙九千戶郭羽、張世輝三人,功勳最甚。故與今日,吾特冊封前副萬戶趙九爲昭毅大將軍領上萬戶府萬戶職正三品;特冊封郭羽爲安遠大將軍領中萬戶府萬戶職從三品;特冊封張世輝爲定遠大將軍領下萬戶府萬戶職從三品。”

“而餘下諸將、如千戶趙二、張明通、白希,軍法官石十三四人亦頗有戰功,故特冊封前千戶趙二、張明通二人爲懷遠大將軍領上萬戶府副萬戶職位從三品;白希爲廣威將軍領中萬戶府副萬戶職正四品;石十三爲信武將軍領下萬戶府副萬戶職從四品。”

“而在下有功者,如鄧虎、李二牛、王十九、周特、陳韓郎、扎那等亦官升一級。”

“我等謝樞密大人,我等必爲樞密大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聽到這樣封賞的話之後,所有受封將官自也不由這般高聲拜謝道。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第四百六十八章 良臣擇主而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鋒 明通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閱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三十章 惡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官無膽氣援軍現第四百三十六章 洽談生意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聲奪人之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總攻4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敵之計第九章 練軍1第一百五十三章 較量第二百七十七章 衆人心思第三十六章 足球第五十章 平靜後的風波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兵買馬與新兵營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二百零八章 咬兒之死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第十九章 殺俘第五十二章 催稅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與賊匪(新書上架,求月票)第四百三十六章 洽談生意第九十一章 桀驁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戰常遇春(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六十六章 亂第三百五十章 初戰受挫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敵之計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五十章 平靜後的風波第七十二章 起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匯合郭羽第十九章 殺俘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處開源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戰常遇春(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二百四十八章 北上進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勝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古代各類攻城武器第三十二章 提親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九十二章 出發第一百四十一章 亂世求活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戰功成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處開源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戰再起第二十章 組建新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詐敗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三百零八章 大起大落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十八章 襲擊第一百零四章 夜襲2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得貴子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四十一章 決定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第二百四十五章 劍賞猛士第四百五十七章 詐城 攻堅第四百六十五章 交易丁口第一百六十七章 忠奸第一百六十九章 爭先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戰再起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決戰2第三百二十八章 ‘義軍’再起第九十三章 講故事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
第四百六十八章 良臣擇主而事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鋒 明通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閱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三十章 惡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官無膽氣援軍現第四百三十六章 洽談生意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聲奪人之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總攻4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敵之計第九章 練軍1第一百五十三章 較量第二百七十七章 衆人心思第三十六章 足球第五十章 平靜後的風波第三百一十三章 招兵買馬與新兵營第四百三十二章 混亂 南下 軍制改革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謀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四百七十一章 西川事罷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二百零八章 咬兒之死第四百三十章 張世華疆土再增 劉福通擁帝建極第十九章 殺俘第五十二章 催稅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兵與賊匪(新書上架,求月票)第四百三十六章 洽談生意第九十一章 桀驁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戰常遇春(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家人第四百五十一章 一切算計 付之東流第六十六章 亂第三百五十章 初戰受挫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敵之計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四百六十一章 士誠歸降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五十章 平靜後的風波第七十二章 起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匯合郭羽第十九章 殺俘第九十四章 信仰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處開源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戰常遇春(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談判無懸念 故人已南來第二百四十八章 北上進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勝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四百二十五章 調任判官及南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盡收貧民之心古代各類攻城武器第三十二章 提親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九十二章 出發第一百四十一章 亂世求活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戰功成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處開源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潰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保安站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戰再起第二十章 組建新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詐敗第七十五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殺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三百零八章 大起大落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十八章 襲擊第一百零四章 夜襲2第三百三十八章 喜得貴子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勝消息傳四方第九十八章 攻城(二)第四十一章 決定第四百七十七章 以假成真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戰而逃第二百四十五章 劍賞猛士第四百五十七章 詐城 攻堅第四百六十五章 交易丁口第一百六十七章 忠奸第一百六十九章 爭先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激戰再起第四百一十九章 醉酒 南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決戰2第三百二十八章 ‘義軍’再起第九十三章 講故事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