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又是一年

要知道,他脫脫不過就是元蒙朝廷的大管家。他在帝國的權利雖然大,但是這個帝國歸根結底也並不是他脫脫的。

成吉思汗所流傳下來的黃金家族,纔是這個帝國永遠的主人。名義上來講,他脫脫也不過就是在爲黃金家族打工罷了。

可如今倒好,爲了保住這個大公司,他這個打工的拼死拼活,忙的整天腳打後腦勺。可當老闆的卻整天跟個沒事人一樣,每天都在哪裡召開無遮大會。這般一對比,脫脫心裡沒氣纔有鬼呢。

所以這般一來,脫脫便也不由勸諫起了元天子。哪怕元天子不能站出來力挽狂瀾,也希望他能在天下人面前做出一個表率,給天下臣民一點精神上的安慰。

可,脫脫這樣的勸諫對於現在的元天子來講,顯然就跟放屁一樣。

因爲少年時,當時的權臣伯顏給當年的元天子留下了巨大的心裡陰影。所以從那時起,元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便就變成了一個極度厭煩政治的人。

在元帝看來,只要自己還能繼續這樣醉生夢死的生活。國家和朝廷的興亡對他來講實在沒有什麼關係。雖然到現在這個時候,在元帝國的建國史中,妥懽帖睦爾他已經成爲了一個在位時間僅次於元世祖忽必烈的人物。且在用人御下有着超乎尋常的天賦。

但對於中興大元之類的,元帝妥懽帖睦爾真的是一丁點的興趣都沒有。

所以脫脫的勸諫顯然碰了一個釘子。元帝不但將他的話當成了耳旁風,反而還因此厭煩上了脫脫。

畢竟沒有那個男人願意自己正在和女人不可描述的時候,跑出來一個傢伙不停的壞自己的好事,勸自己節制。還說些什麼,不節制一些,很有可能死得早之類的王八蛋話。

因而這般一來,脫脫便也就給了那個野心極大的佞臣哈麻一個機會。從而使得這個由他親手扶上去的傢伙,每天都在元帝哪裡煽風點火,讓元帝對脫脫越發的厭煩和不信任。

所以在現在這個時候,脫脫也真的不禁生出了一種心力憔悴的感覺。頭上面,那個得到自己效忠的大元天子除了會一手好木匠活和“活好”之外,跟明君這兩個字根本就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而下面,也是徹底的亂成了一鍋稀粥。舉旗子造反的人多如牛毛不說,當官吃俸的那羣混蛋也只知道趁這個時候保全自己或者大發國難財。

自己明明爲這個帝國付出了近乎全部的努力,可卻依舊只能一點點的看着這個帝國向着深淵劃去。在這樣的一個局勢之下,脫脫心裡滋味如何,自也是可想而知的。

不過萬幸,情況還並不算太糟糕。至少大元還有一個好儲君。

脫脫的心中如此想着,原本心煩意亂的他,再想到自己的那個弟子,也就是當年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時,眼神也終不由明亮了許多。

不得不說,和當今這個只知道拉着自己的小老婆和外人亂搞的元帝妥懽帖睦爾比起來,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無疑更符合脫脫心中那明君的形象。

雖然說和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接觸的時間並不長,但是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的好學、聰慧、膽魄還有抱負,無疑讓現在的脫脫有了一種得遇明君的感覺。

因而下意識下,對元帝妥懽帖睦爾已經絕望的脫脫,便不由親近起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起來。

當然,深受漢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影響的脫脫,並沒有想過要像他的伯父那樣,逼當今的元帝妥懽帖睦爾退位,然後立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爲帝的想法。

現在的他,只是一心想着要重新平定天下,然後爭取以自己的能力中興大元。

畢竟當年的脫脫大義滅親然後成爲中央樞密使的時候,也不過就二十多歲。年少等高位,且一手主持元統變法(注1)的他,骨子裡便也是一個高傲到無以復加的人物。

當年,他背叛將他一手養大的伯父伯顏,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因爲他覺得他的伯父伯顏只會將這個國家越搞越亂。他覺得這個國家,只有在他的手下,才最有可能實現中興。所以他背叛了親手將他養他,待他如親生兒子的伯父。

因而,像他這樣的一個人,又怎麼可能將全部的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呢?!

他脫脫只相信自己。他同樣也堅信,自己一定可以中興大元,併成爲大元建國以來,最偉大的丞相。

所以他絕對不會想到,在幾個月之後,心中還充滿着自信的他,將在絕望和痛苦中死去。並帶着他所鍾愛的大元帝國一起和他陪葬。

……

又是幾天時間轉瞬即逝,時間也不禁又一次到了寒冬臘月。

而因爲時間上到了臘月,也就是即將要過年了。所以已經變得越發繁華的襄陽路,年味也不禁漸漸變得濃郁。且又因爲今年農業上乃是一個大豐收,所以很多百姓便也不由拿着贊下的積蓄,準備去縣城或集市上採買一些過年用的年貨。

而在這之中,生活在襄陽宜城還不過一年時間的江陵移民呂甘,便就是其中的一員。

呂甘,也就是當初那個僅僅拿着一個包裹便就孤身一人離開江陵城的青年。不過現在來看,這個全部的積蓄僅僅有着幾百錢的青年,顯然已經過得很不錯了。

至少現在的他不但穿着一身厚實的棉衣,身旁還有了一個年歲和他相仿長相普通但顯得很有精神的婦人。

顯然,僅僅過了不到一年時間,曾經一無所有的呂甘便就有了一個妻子組建了一個家庭了。

是的,畢竟宜城這個地方曾遭受過嚴重的兵禍。當地的男丁幾乎快死乾淨了。因而在這般情況之下,像呂甘這樣踏實能幹長相不錯且還有十五畝田地的青年小夥子,在當地找個女人成家也就並不是一件難事了。

因而這般一來,娶妻成家的呂甘,便也不禁有了一種重生感覺。

甚至於到了這個時候,呂甘他大晚上摟着自己的老婆,回想着自己以前的生活,都不禁有種做夢的感覺。

要知道,在一年前,他呂甘還不過就是一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窮漢。而到了如今,像他這樣的一個窮漢,竟然就這般有了自己的田、有了自己的房甚至有了妻子。

這般日子,放在一年前的時候,對於呂甘來講,那真的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真的實現了之後,呂甘的心情可想而知。

所以這般一來,對於賜予了他這一切的張世華,呂甘也真的是發自內心的感激。別的不說,在呂甘的家中就爲張世華立下了生祠,並且對着張世華的生祠排位,呂甘早晚必拜,簡直就將張世華當成了活神仙一樣。

當然,在這個時候想呂甘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就比如和呂甘一起移民來的那些人。

畢竟張世華可真的徹徹底底的將他們的生命軌跡給改變了。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呂甘和自家妻子一起在集市上賣完豬肉以後,便也不由拉着妻子走向了一家雜貨鋪子。

“當家的,咱們去雜貨鋪子幹嘛?”妻子發問道。

“恩,給咱平章大人燒的香前兩天用光了,我現在再買一些。”呂甘笑着,如是說道。

……

而同樣,在這一天,在襄陽城的張世華也不由乘着戰馬,在一衆將官的陪伴之下,再度來到了距離襄陽城不遠的鎮子——葛鎮。

“小人姚平並及鎮中百姓,恭候主公蒞臨。”這一次,因爲張世華在昨天的時候給下面的人說過要來葛鎮這裡。所以在這一天,張世華來到的時候,作爲葛鎮里正的姚平在收到上面傳下來的消息之後,便也不由帶着鎮中百姓早早的來到了鎮門口,恭恭敬敬的迎接張世華的到來。

而張世華見到這樣的一幕,早就預料到會出現這一幕的他,也不由面帶微笑的搖了搖頭,然後對着跪在地上的姚平他們擺手道:“好了,都不要多禮了。地上涼,都快些起來吧。”

“謝主公(平章大人)。”聽到張世華這般說,顯然有事先練習過的葛鎮百姓,便也不由以一種儘量整齊的聲音向張世華道謝。

不過在相繼從地上站起來之後,因爲乘騎在戰馬上的張世華一時間並沒有說話。

所以這些個葛鎮的百姓包括姚平在內,也不禁拘謹的站在原地。這麼多百姓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但偏偏卻又是沉默無聲,也真的是怎麼看怎麼彆扭。

因而在這般情況之下,張世華笑着搖了搖之後,便也不由看着姚平頗爲玩味的問道:“怎麼,姚平。對姚平,你還有事嗎?”

“啊!”心中緊張不已,甚至就連手心都出汗的姚平忽的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也不禁變得更加緊張了。

“沒……沒事。”他結結巴巴的說着,眼睛也不禁下意識的向着週四九他們那邊看去。

不由的讓週四九他們生出了一種‘爛泥扶不上牆’的感慨。

不過張世華也就是和他開個玩笑。因而見姚平這般手足無措一番窘態之後,便也不由呵呵一笑,道:“好了,既然沒事。你也就不要繼續擋着路了!”

“啊!擋路?”聽到張世華這樣的話,姚平也不由下意識的回頭向後看去。

而這一看,也不由發現,局面果真像張世華說的那般。葛鎮的百姓們都下意識的爲張世華他們讓開了道路,唯有他這個里正,還像一根木頭一樣,在路中間戳着。

所以在發現了這樣一幕之後,他也忙不由邁開步子閃向一旁,給張世華他們閃開了一條進鎮的道路。

因而到了這個時候,在張世華的示意之下,這一行近百人便也不由紛紛翻身下馬。準備邁步牽馬進鎮。

“幾位老人家,今年的日子,過得還好嗎?”翻身下馬之後,邁步準備進鎮的張世華,看到人羣之前站着的幾名鬍子花白的老人,便也不由微笑着,對他們這般問道。

不過即便是張世華滿臉堆笑,整個人顯得十分的親和。

但是對於這些個鄉村老叟來講,張世華身上那常年累月積澱出的那種不怒自威的氣場,還是讓他們感受到了一種難言的壓力。

所以在這般情況之下,這些老人便也不由下意識、齊刷刷的向一旁看去。

不過,在這個時候,他們的目光卻並沒有看向葛鎮的里正姚平,而是看向了年初那個曾經招待過張世華的小女孩小丫的父親。那個張世華現在都不知道名字的中年漢子。

因而在見到這樣一幕之後,張世華便也不由笑着將目光轉向了那個漢子,以及牽着那個漢子和他身旁婦人的手的小女孩——小丫。

“回,回平章大人的話。託大人的福,今年俺們都是大豐收。所以倒也算是過了一個能吃飽穿暖的富裕年。”雖然在喝了點小酒之後,小丫的父親錢臘曾不止一次的向別人吹噓平章大人在他家喝過水。

但真的這般面對面的見到張世華之後,這個漢子卻還是不由緊張到結巴了。

所以見到他這樣一副模樣之後,張世華便也沒有了多少和他繼續交談了興趣。而是彎下了腰,看着那個記憶中乖巧聽話的小女孩小丫笑問道:“小丫,這是你爹爹給你做的新衣服嗎?”

“恩,大哥哥,這是小丫的新衣服。”好幾個月不見,等在見到張世華的時候,這個小女孩顯然也有些怕生。以至於回答張世華的問題是,兩隻小手都不由緊緊牽着身旁那名年紀在三十歲上下的婦人的手掌。

而見此,在看着那名婦人和錢臘,張世華自然也明白了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顯然,這個自己從來都沒有見過的婦人,也應該就是小丫的父親爲他找的繼母了。

不過在這看着小女孩小丫的舉動。顯然,這位新媽媽對她應該是很好的。

所以在這般情況之下,張世華笑着點了點頭,便也沒有再說什麼了。

第三百五十三章 糧毀 絕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返南陽府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較量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戰常遇春(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脫脫與太不花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五百零二章 援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亂世求活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零一章 兩張聯合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鏖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第十三章 大勝2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二百五十五章 飛虎軍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七章 呂思誠獻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呂思誠獻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敵之計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三百零七章 逼迫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三十三章 郭薇兒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十二章 大勝1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十八章 襲擊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決戰2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軍第九十一章 桀驁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八十二章 潁州城的反應第三百二十八章 ‘義軍’再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局二第二章 盜匪第三百四十二章 蘄春之戰第四百零七章 聯合第一百零五章 廝殺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兵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零四章 夜襲2第一百零六章 局勢翻轉第四百章 炮擊巴陵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二百五十五章 飛虎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撤第十一章 匪來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一百章 受阻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強敵 亂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夫妻 沈丘第三十二章 提親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四百二十二章 更名 醉酒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業決勝(五)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第九十七章 攻城(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敗第二百九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次啓程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三百一十七章 兵臨荊門州第三章 買糧第四百五十章 秘殺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來攻第一百一十章 氣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天之授??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臺第三十一章 縣官第三百二十二章 荒唐的戰鬥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
第三百五十三章 糧毀 絕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重返南陽府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較量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戰常遇春(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脫脫與太不花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五百零二章 援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亂世求活第一百八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零一章 兩張聯合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三百四十五章 伏擊圍殺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三百九十三章 接舷血戰第四百七十八章 鏖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第十三章 大勝2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二百五十五章 飛虎軍第八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七章 呂思誠獻計第四百一十七章 呂思誠獻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克敵之計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三百一十九章 輕而易舉下長林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三百零七章 逼迫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三十三章 郭薇兒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二百六十章 火炮之威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四百三十三章 推行改革及秋獵第十二章 大勝1第四百九十一章 池州第十八章 襲擊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決戰2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軍第九十一章 桀驁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八十二章 潁州城的反應第三百二十八章 ‘義軍’再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戰局二第二章 盜匪第三百四十二章 蘄春之戰第四百零七章 聯合第一百零五章 廝殺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兵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零四章 夜襲2第一百零六章 局勢翻轉第四百章 炮擊巴陵第四百七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三百四十章 測試火炮第二百二十二章 計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動盪 重病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二百五十五章 飛虎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撤第十一章 匪來第三百五十八章 德安撤兵第一百章 受阻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四百一十章 定邊之勇冠三軍第二百八十八章 強敵 亂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夫妻 沈丘第三十二章 提親第二十二章 南去剿匪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四百二十二章 更名 醉酒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業決勝(五)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第九十七章 攻城(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敗第二百九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四十六章 開戰汝陽城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謀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次啓程第三百三十四章 春季大移民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三百一十七章 兵臨荊門州第三章 買糧第四百五十章 秘殺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來攻第一百一十章 氣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天之授??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臺第三十一章 縣官第三百二十二章 荒唐的戰鬥第四百六十七章 天完動盪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