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夕典故解疑難

不知道嘉靖是從什麼地方弄來的一副對聯的上聯,雖然意境不錯,但是細細一看,正堯卻覺得這副對聯怎麼看都有點邪惡的感覺呢?

孤山獨廟,單槍匹馬一將軍!

這一副上聯確實有些惟妙惟肖,上聯一共用了五個不同部位的一字來表示一的意思,沒有重複,卻讓人一看便明瞭,可以想象得到出這一副對聯之人的才華是多麼的出衆。

當然,這一副上聯隱隱還有着另外的一層意思,這使得正堯也暗暗的邪惡了一把,似乎只要是正常男子,都會如此的去想。

“怎樣?駙馬可有頭緒?柳卿家,皇弟你們也幫忙想想,這下聯朕是一定要對上來的!”

對着正堯詢問了一番之後,嘉靖又不忘把頭看向了一旁的柳彥靖王等人,似乎也期待他們能夠給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這幅對聯我好像在哪裡見過……”

在仔細端詳了一番之後,正堯不禁撓了撓後腦勺,若有所思的說道。

“哦?駙馬你見過?快!快說在何處見過?可有見過此對聯的下聯?”

聞聽正堯這麼一說,嘉靖的臉上頓時露出一絲興奮之意,立即激動的追問起來。

這一副上聯可是折騰了嘉靖好一陣子,現在恨不得立即就將其對出來,可是他想了又想,對了又對,終究覺得欠缺一點什麼,漸漸地,嘉靖也快要失去了耐心。

現在正堯說他見過,這不由地讓他感到十分的意外,不禁讓他又有了知曉答案的想法。

正堯抹了抹鼻尖,鎮定的問道:“敢問父皇。可知這一對聯出自何人之手?爲何父皇會如此的着急這一對聯?”

終於,正堯還是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雖然他明白嘉靖是一個糊塗的皇帝。但是他也知道,很多時候,嘉靖也是很清醒的。至少他知道嚴嵩有問題,至少他知道朝堂上面充滿了鬥爭,至少他也知道邊疆已經告急。

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若說嘉靖還有心思去玩別的事情不理朝政,顯然還不至於。

因此正堯認爲必定是因爲這一副對聯非同小可,大有來歷。

“駙馬緣何會這麼問?”

嘉靖不答反問,一臉疑惑的看向了正堯。

“其實很簡單,正堯知道父皇並非一個不分輕重的皇上。必定是因爲這一副對聯關係重大。所以父皇纔會什麼都不管的要將這一副對聯給對上!”

正堯肯定的說道,雖然他也只是猜測,但是他也有理由相信自己的猜測是絕對正確的。

不過一旁的靖王卻是在正堯這麼一番話之後臉上頓時閃出了一絲詭異的笑意,倒是意味深長。

當然,其他人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至於嘉靖,就更加沒有注意了,只見嘉靖不由地笑了笑,道:“呵呵,朕就知道駙馬聰明過人,不用提點一眼便能夠看出其中的端倪。沒錯,這一副對聯確實是大有來頭!”

“哦?願聞其詳!”

不僅正堯,就連一旁的靖王也不禁再次嚴肅起來,看向了嘉靖。

嘉靖點點頭。摸了摸那並不長的鬍鬚,道:“其實在你們回來之前,西蒙那邊派了一位使者過來,說有一樣寶物要進獻給朕。朕當時自然很高興,想來一定是他們覺得我大明實力強大,無法與之抗衡。特地來此求和的!

可是哪知當時在大殿之中,衆目睽睽之下將寶盒打開之後,卻赫然出現了這麼一副對聯,卻是讓朕感到十分的納悶!”

“蒙古使者送來的寶物就是這副對聯?他們的目的何在?”

正堯立即追問道,沒有道理平白無故送來這麼一副對聯,而且還只是上聯!

要知道,蒙古人大多都是一些未開化的人,叫他們木馬放羊還行,吟詩作賦寫對聯?除非是變天了,儼然不可信。

要說這一副對聯是蒙古人寫的,那隻能說這一個蒙古人實在太厲害,甚至比大明的那些大文豪還要強一些。

“嗯,蒙古使者來此就只是送了這一副對聯,然後還說這一副上聯乃是他們蒙古的一名女子所作,而且下聯已經有了若是大明沒有人能夠作答出來的話,那便證明大明根本沒有資格再向蒙古納貢,從此蒙古也只會與大明平起平坐,無需進貢。”

說到這裡,嘉靖的臉上又是一陣慚愧,自己堂堂一個皇帝,竟然還不如蒙古的一個女子,這要是傳了出去,他的顏面何存?

“呵呵!想不到蒙古人還會耍這種手段,竟然敢公然挑釁我大明文人,這個蒙古女子似乎也太目中無人了吧!”

一旁的袁海雲頓時一番激憤,雖說他不怎麼懂詩詞歌賦對聯之類的,但是他還真的不信偌大的一個大明就找不出一個人來對出這一個對聯的下聯。

“沒錯,蒙古人實在太過飛揚跋扈了。不過皇上無需擔心,大明文人雅士多不勝數,只要皇上立即公告天下,應招能人前來對對聯,微臣相信,定然會有對出下聯的一刻!”

柳彥也對蒙古人的行徑有些嗤之以鼻,旋即又寬慰的對着嘉靖說道,似乎這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然而聞聽柳彥所言之後,嘉靖卻是不由地搖了搖頭,道:“不行不行!如此大規模大陣仗,恐怕時間來不及。”

“什麼?時間來不及?難道這蒙古人還限定了時間的?”

聽到這裡,正堯不禁再次開口問道,沒有想到,這蒙古人還會有這麼一手。

嘉靖點了點頭,道:“嗯,昨日在朝堂之上,那蒙古使者便給出了一個限定,若是一個月之內不能夠及時的將對出來的下聯送到蒙古,那麼就證明大明無能人,蒙古也不需要臣服於大明瞭。”

“豈有此理!這幫蒙古人也實在太狂傲了!皇上,以臣之愚見。也犯不着理會這件事,反正蒙古人已經開始侵犯我大同地區了。不如直接開戰!”

柳彥早就想以身報國了,而最爲直接的辦法,就是上陣殺敵,建功立業。終究自己是朱家的一份子,有理由出一份力。

現在蒙古人已經快要跑到自己頭上撒尿了,沒有道理還任由他們這般的胡作非爲,囂張跋扈吧!

“不可——”

正堯卻是一把攔住了柳彥,旋即又道:“此事非同小可,不可魯莽行事。兩國開戰,受苦的終究還是百姓。請父皇一定要三思而行。正堯相信。一定能夠有辦法解決的!”

正堯最不希望的就是看見戰爭的發生,畢竟一旦戰火燃燒,各處都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這般殘酷的景象。不僅對經濟繁榮有影響,更對人心有着莫大的影響。

或許可以認爲正堯是太過優柔寡斷,不像個有血有肉的真男兒。但是,真正的男子漢並不是一定要血灑疆場,也並不一定要攻城略地,統御千軍萬馬,有時候,一份安定,一番和諧。已然是最好的表現了。

“嗯!朕同意正堯的說法,朕也不希望看見戰爭的發生,那種百姓流離失所,戰火橫飛的場景相信只要是有情有義之人都不希望看見的。對於對蒙古用兵一事,暫時就不要提了。還是先說說如何應對這一副對聯吧!怎樣,正堯可曾想起來在何處見過?又可知這副對聯的下聯該如何以對?”

其實嘉靖與正堯的性格還是有些相似的。至少在對待是否要對蒙古用兵開戰一事上面,二人的想法是一致的。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點,那便是嘉靖確實是一個相對膽小怕事的皇帝,之前對待安南使節的態度裡面就不難看出這一點來。

說到底,嘉靖對詩詞歌賦的興趣要多過對待用兵打仗的興趣,這或許就是性格使然。

看着正堯,嘉靖的眼神之中卻是充滿了期待之意。

“呼——”

正堯長長的吐了一口氣,右手在鼻尖上面抹了抹,旋即道:“回稟父皇,實不相瞞,正堯已經想起來了,而且也看過這一副對聯的全部。說到底,其實這一對聯是有一個典故的,不知道父皇和諸位可曾聽過?”

“典故?呵呵,那駙馬可要說來聽聽了,朕倒是想要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對於正堯知道這一對聯下聯的事情,嘉靖並沒有表現的多麼的驚訝或者意外,相反,他卻是對正堯口中所說的典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既然是一個典故,相信出這麼一副對聯之人應該也知道這個典故,沒有道理蒙古女子都知道,自己都不知道吧!

同樣的,一旁的靖王也好,柳彥也罷,甚至對文學什麼的完全都沒有興趣的袁海雲也都表露出一副期待之意,似乎這個典故也引起了他的好奇之心。

正堯點點頭,立即又道:“一次,宋文豪蘇軾蘇東坡路過四川夾江縣的一座小山,山坡上有三國名將張飛的廟宇。當時殿前的張飛塑像手指長矛,跨在烏騅馬之上,威風凜凜,霸氣不凡。店旁柱子上面就寫了這麼一副上聯,其實就是爲了讚歎張飛張將軍,故而曰:‘孤山獨廟,單槍匹馬一將軍!

蘇東坡見了之後,沉思的在廟門前走來走去,只見山下夾江碧波盪漾,江兩岸各有一名漁夫在垂釣,面對此情此景,突然靈感即至。於是立即往另一根柱子上揮筆,曰:’兩岸夾江,二漁叟對釣雙鉤!‘”

“什麼?兩岸夾江,二漁叟對釣雙鉤?”

衆人瞪大眼睛看向正堯,想也沒想的立即問道。

正堯點點頭,肯定的答道:“沒錯,下聯便是如此!”

孤山獨廟,一將軍單槍匹馬。

兩岸夾江,二漁叟對釣雙鉤。

一對二,單對雙,妙極!妙極!。。)

第44章 登門造訪欲要人第5章 建文密寶引來人第16章 太學樓才藝大賽(三)第21章 施針解穴廂房中第29章 以假亂真惑衆人第111章 一番抉擇惹煩惱第4章 朝堂爭論宮門外第30章 御花園吟詩作賦第1章 回宮報信夜上朝第12章 西宮深院夜起火第13章 只因刺客引分歧第45章 京城東郊廢院中第51章 師徒相見引爭執第43章 五味十方非尋常第35章 金家字號金鑲玉第11章 夕陽河畔下圍棋第79章 豐臣真武欲攤牌第14章 幽幽山林黑影過第22章 院前嚴嵩議正堯第83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二)第13章 問得是非還蹊蹺第103章 憤然離去暗自猜第56章 臨近科考遇疑難第13章 佛堂高僧來解籤第18章 各顯其能鬥琴藝(二)第23章 殘破棋局競相逐(四)第62章 再三思量終有果第44章 細說內情驚父子第40章 卻話往事憶當年第34章 公堂切磋來還原第13章 嚴氏父子發人思第45章 半路又有官差至第92章 寺院密道通石屋第12章 牀頭男屍問是誰第31章 大張旗鼓歸安南第81章 逃出山寨又遇險第12章 南方有港壕鏡澳第16章 胡扯亂侃驚四座第84章 一夜溫情引思量第48章 深夜潛行入嚴府第20章 正堯打擂欲拒婚第12章 詩才大會妙趣生第94章 靜夜東風一把火第50章 阿拉爾現身捉賊第39章 風塵女子也單純第40章 地牢探望布魯爾第44章 城東南去少華山第41章 遠行千里解危急第35章 陸家小姐遭人戲第81章 待得月圓入深山第49章 嚴氏父子顯身手第43章 五味十方非尋常第21章 正殿門前遇熟人第8章 金家少爺要找茬第84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三)第39章 客棧掌櫃非尋常第69章 無邊法力驚衆人第81章 逃出山寨又遇險第3章 初到廣州遇調戲第81章 待得月圓入深山第14章 廖三拳痛打三拳第47章 齊集王府道內情第58章 大堂議論和離因第33章 舞臺比鬥非比武第18章 周冰登臺生意外第19章 翡翠指環現隱情第17章 花壇賞花品寒蘭第34章 急中生智鬥詩才(一)第15章 張貼皇榜尋名醫第70章 韓琛回府有蹊蹺第29章 竹屋詳談推根源第61章 探得死因顯蹊蹺第34章 待到鏡澳談判時第4章 徐府家宴詩酒會(一)第10章 一罈香爐一抹紅第38章 翻箱倒櫃查書信第6章 把脈施針開良方第34章 嚴皓有愁妒忌生第89章 狂暴一掌自作難第36章 正堯出馬解難時第1章 朝堂之上兩相難第4章 河畔天橋遇紅顏第52章 厲喝一聲錦衣來第25章 蘭妃喊冤孔庚辨第21章 暴雨不休廂房內第50章 陽和衛中遇阻攔第37章 怪事連連或有隱第1章 朝堂之上兩相難第22章 新科武舉狀元郎第24章 細心智破盜佛人第32章 一幅素描難衆人第42章 縣令之子馬文韜第17章 夜探別院引爭鬥第57章 昨日之事多悲涼第39章 蒙古包裡遇故知第1章 初回京師對對聯第3章 施以妙法入城來第18章 峨眉山前百花香第32章 南城門外樹林中第12章 御書房中道疑難
第44章 登門造訪欲要人第5章 建文密寶引來人第16章 太學樓才藝大賽(三)第21章 施針解穴廂房中第29章 以假亂真惑衆人第111章 一番抉擇惹煩惱第4章 朝堂爭論宮門外第30章 御花園吟詩作賦第1章 回宮報信夜上朝第12章 西宮深院夜起火第13章 只因刺客引分歧第45章 京城東郊廢院中第51章 師徒相見引爭執第43章 五味十方非尋常第35章 金家字號金鑲玉第11章 夕陽河畔下圍棋第79章 豐臣真武欲攤牌第14章 幽幽山林黑影過第22章 院前嚴嵩議正堯第83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二)第13章 問得是非還蹊蹺第103章 憤然離去暗自猜第56章 臨近科考遇疑難第13章 佛堂高僧來解籤第18章 各顯其能鬥琴藝(二)第23章 殘破棋局競相逐(四)第62章 再三思量終有果第44章 細說內情驚父子第40章 卻話往事憶當年第34章 公堂切磋來還原第13章 嚴氏父子發人思第45章 半路又有官差至第92章 寺院密道通石屋第12章 牀頭男屍問是誰第31章 大張旗鼓歸安南第81章 逃出山寨又遇險第12章 南方有港壕鏡澳第16章 胡扯亂侃驚四座第84章 一夜溫情引思量第48章 深夜潛行入嚴府第20章 正堯打擂欲拒婚第12章 詩才大會妙趣生第94章 靜夜東風一把火第50章 阿拉爾現身捉賊第39章 風塵女子也單純第40章 地牢探望布魯爾第44章 城東南去少華山第41章 遠行千里解危急第35章 陸家小姐遭人戲第81章 待得月圓入深山第49章 嚴氏父子顯身手第43章 五味十方非尋常第21章 正殿門前遇熟人第8章 金家少爺要找茬第84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三)第39章 客棧掌櫃非尋常第69章 無邊法力驚衆人第81章 逃出山寨又遇險第3章 初到廣州遇調戲第81章 待得月圓入深山第14章 廖三拳痛打三拳第47章 齊集王府道內情第58章 大堂議論和離因第33章 舞臺比鬥非比武第18章 周冰登臺生意外第19章 翡翠指環現隱情第17章 花壇賞花品寒蘭第34章 急中生智鬥詩才(一)第15章 張貼皇榜尋名醫第70章 韓琛回府有蹊蹺第29章 竹屋詳談推根源第61章 探得死因顯蹊蹺第34章 待到鏡澳談判時第4章 徐府家宴詩酒會(一)第10章 一罈香爐一抹紅第38章 翻箱倒櫃查書信第6章 把脈施針開良方第34章 嚴皓有愁妒忌生第89章 狂暴一掌自作難第36章 正堯出馬解難時第1章 朝堂之上兩相難第4章 河畔天橋遇紅顏第52章 厲喝一聲錦衣來第25章 蘭妃喊冤孔庚辨第21章 暴雨不休廂房內第50章 陽和衛中遇阻攔第37章 怪事連連或有隱第1章 朝堂之上兩相難第22章 新科武舉狀元郎第24章 細心智破盜佛人第32章 一幅素描難衆人第42章 縣令之子馬文韜第17章 夜探別院引爭鬥第57章 昨日之事多悲涼第39章 蒙古包裡遇故知第1章 初回京師對對聯第3章 施以妙法入城來第18章 峨眉山前百花香第32章 南城門外樹林中第12章 御書房中道疑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