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四國同盟分道揚鑣(4.5K章節,第二更)

高唐城,城守府。

距離大戰結束已經足足過去三天的時間了。

主父坐在城守府上首的主位之上,整個人精神奕奕。

在主父的下首分別坐着秦軍主將白起、魏軍主將芒卯和韓軍主將暴鳶。

主父分別看了三人一眼,開口道:“好了,都說說你等的意思吧。”

說是在場三人,但實際上主父想要知道的自然是三人背後那三個國家的意思。

白起顯然早有預案,率先開口道:“主父,大秦只需要佔領陶郡,接下來的戰事便不參與了。”

這當然不是白起能夠做出來的決定,而是那位遠在咸陽的秦王早在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就對白起發出的指示。

對於白起的這個回答主父並不意外,又將目光投向了其他兩人:“韓王和魏王又是什麼意思?”

暴鳶略一遲疑,開口道:“回主父,這一次大韓出兵高唐,已經是盡了盟約之中的義務。況且大韓在高唐一戰之中也是損失慘重,故此……接下來的戰爭大韓也無法參與了,還請主父見諒。”

韓國這一次的出兵可以說是完全被秦趙魏三個老大哥挾裹着一起出兵,而且也沒有得到太多的好處,反而是人力物力消耗了不少。雖然說在高唐之中也撈了一些戰利品,但總體而言還是得不償失。

所以現在秦國既然說要散夥,那麼韓國當然也就不可能繼續跟着趙國幹下去了。

退一步說,誰知道秦國收兵之後會做出什麼事情?

要是韓國前面跟着趙國繼續攻伐齊國,背後卻被秦國突然捅一刀,這誰頂得住啊。

秦韓兩國相繼表態之後,魏國主將芒卯卻有些遲疑。

過了好一會之後,芒卯才苦笑道:“主父,大梁城那邊尚未傳來命令,還請主父再給末將幾天時間。”

主父有些奇怪的看了芒卯一眼,過了好一會才點頭道:“好。寡父明日便要率軍繼續出征,若是到時候魏王想通了,那麼芒卯將軍儘管從後方跟上便是,不過……”

主父伸手輕輕的敲了敲面前的桌案,微微加重了語氣:“寡父希望你等都要記住,這高唐跟河間地,都是屬於大趙所有的!而且既然你們的大王不願意參與到接下來大趙伐齊的進程之中去的話,那麼你我四國在出徵之前簽訂的盟約就到此結束。接下來大趙所獲得的所有土地和戰利品,都和你們三國無關!”

對於主父的這番話,白起等三人自然是沒有任何異議,點頭應是。

片刻之後,三人起身向主父告辭,各自離開。

在門口,三人碰到了急匆匆走進來的趙國將軍樂毅。

暴鳶和芒卯的腳步一頓,同時笑着向樂毅打招呼:“樂毅將軍。”

樂毅也停下腳步,向着兩人回禮。

白起哼了一聲,跟樂毅擦肩而過。

樂毅回頭看了白起一眼,也不說話,直接走入了大殿之中。

看着這一幕的暴鳶和芒卯不由對視一眼,各自搖頭。

兩人並肩朝着外面走去。

必須要指出來的是,雖然暴鳶和芒卯在戰陣之前有一些口角,但那只是因爲他們都希望能夠儘可能的保存自己國家的實力罷了。

將目光放到整個戰國七雄的局勢之中來說的話,魏國和韓國之間的盟友關係反倒是最牢固的。

從地圖上一看,魏韓兩國的東邊是齊國,西邊是秦國,南邊是楚國,北邊是趙國。

這一個個要麼是以前的霸主級國家,要麼是現在的霸主級國家,要麼是雄心勃勃準備成爲新霸主的準霸主級國家……就沒有一個好惹的。

所以爲了生存,韓魏兩國的友誼自然是必須得源遠流長才行了。

因此,暴鳶和芒卯聊天的時候氣氛是相對而言比較輕鬆而誠懇的。

暴鳶邊走邊道:“芒卯將軍,你看這白起和樂毅之間明顯不對付,怕是將來必有一戰啊。”

芒卯聳了聳肩膀,有些無所謂的說道:“齊國戰敗,七大戰國之中必然有一個新的國家取代齊國成爲霸主。以如今這天下局勢而言,新霸主非趙即秦,這兩人分別是趙國和秦國大將,若是能夠看得對眼,那反倒是咄咄怪事了。”

暴鳶一想好像還真就是這麼一個道理,看了看左右無人,便笑道:“若是這趙秦相爭,對於你我兩國而言倒也是好事了。”

當年秦齊相爭的時候,兩大強國就是爭先恐後的拉攏韓魏兩國,那段時間韓魏兩國可是得了不少好處。

別的不說,函谷關一戰韓魏兩國就賺得盆滿鉢滿,只可惜後來伊闕之戰全都輸回去了。

一想到這裡,暴鳶就不由得看了一眼面前幾十步之外那個已經快要走到大門口的秦國將軍身影。

該死的白起。

芒卯並未察覺到暴鳶心中的思緒,或者說他此刻的注意力並沒有在那方面,稍微思索了一下之後,芒卯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道:“暴鳶將軍所說的前景固然是好,但是在某看來,可真就未必啊。”

暴鳶愣了一下,道:“芒卯將軍爲何有此一言?”

芒卯道:“暴鳶將軍莫非忘了,這秦國和趙國實際上行的都是法家之道,也便是所謂的霸道。只有齊國因爲稷下學宮之緣故,行的乃是儒家之王道。王道之下,方纔有了齊國和你我兩國聯合的函谷關之戰,但這霸道嘛……恐怕,將來的伊闕之戰又要再一次的發生了。所以某覺得,恐怕將來你我兩國的日子,會更加的難過了。”

暴鳶聽了芒卯的這番話,微微睜大了眼睛,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作答是好。

……

大梁城的宮殿之中,正在進行着一場氣氛相當激烈的討論。

孟嘗君整個人的臉色漲紅,說話的時候口沫橫飛:“大王,如今正是大魏崛起的大好時機啊!只要魏趙一同進軍,攻破了臨淄之後便可平分整個齊國!到那個時候,天下諸侯雖多,又有誰敢瞧不起大魏?文侯、武侯之盛世再臨,亦並非空談啊!”

面對着孟嘗君的極力進諫,魏王卻多少顯得有些遲疑。

過了好一會之後,魏王才道:“孟嘗君啊,你的意思寡人自然是瞭解的,但是你也要考慮一下,這臨淄……當真有那麼容易被攻破嗎?”

孟嘗君十分激動的說道:“大王,齊國在陶邑和高唐兩次大敗之後,早就已經喪失了能夠防守的力量,難道大王沒有發現那趙主父力主繼續進攻嗎?這便是因爲趙國人也看出了這一點!如今齊國兵力空虛無比,加上人心震動,只要打到臨淄城下,那臨淄必然被攻克!臨淄一克,便是齊國滅亡之時。大魏若是不參與進去的話,一切就和大魏無關了!大王,請三思啊。”

面對着孟嘗君的勸說,魏王只是沉吟不語,直到被孟嘗君說得急了,才道:“且讓寡人考慮考慮。”

孟嘗君再三勸說未果,心中也是憤怒,乾脆負氣而去。

看着孟嘗君離去的身影,魏王的眼底也不由得閃過幾絲陰霾。

孟嘗君離開之後,在場的幾名魏國大臣面面相覷,終於有人忍不住說道:“大王,這孟嘗君身爲臣子卻如此咄咄逼人,實在是太過分了!”

又有人道:“大王,孟嘗君如此極力勸說大王伐齊,無非是想要藉機擴大他的薛邑封地,將周圍齊國土地吞併。大王不可爲了他的一己之私而讓大魏利益受損啊。”

還有人道:“大王,齊國如今雖然大敗,衰落已經成爲定局,但是孟嘗君所言的攻破臨淄覆滅齊國,未免也太過匪夷所思了一些,臣以爲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如今秦韓都已經開始退兵,若是大魏繼續攻伐的話,萬一被秦韓來了個背後偷襲又該如何?爲今之計,應當穩穩吃下大宋和方與兩郡,便足矣。”

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

孟嘗君偌大的名氣,從齊國入魏直接出任相邦,也不知道絕了多少魏國大臣的念想。

加上孟嘗君其人心高氣傲,行事又頗爲霸道,自然又更加不爲衆人所喜,以至於今日一走之下竟然遭到了同僚們的羣起而攻之,就連幾個往日和他頗爲親善的魏國大臣也是一言不發,沒有任何想要爲他解釋的意思。

而且這些大臣們的話也不是單純對孟嘗君的攻訐而已,魏王仔細一想,發現他們說的其實都挺有道理的。

魏國畢竟不是當年的那個霸主魏國了,和趙國一起平分齊國?孟嘗君作爲曾經的霸主國相邦自然是敢這麼想也敢這麼做的,但從魏王這麼一個朝不保夕的二流國家大王立場而言,他更願意安安穩穩的開疆拓土,小富即安。

一舉滅掉齊國,這樣的想法實在是太大了,對於魏國來說,野心太大不是好事,甚至反而可能會把自己個撐死!

飯,還是得一口口吃才行啊。

況且,現在魏國又不是沒有好處。

宋國的富裕那是天下皆知,陶郡是秦國的,寡人也不去和秦國搶,只管拿到剩下來的大宋郡和方與郡,同樣美滋滋不是?

魏王一念及此,長出一口氣:“行了,寡人明白了。傳令到高唐,讓芒卯速速回師,駐守大宋郡和方與郡吧。”

……

秦國,咸陽。

秦王高坐上首,臉上帶着掩飾不住的笑意。

不僅僅是秦王,穰侯魏冉同樣也是喜上眉梢。

兩大秦國頭面人物都是如此,大殿之中的秦國衆臣無論是身爲哪一派的,自然也都是喜氣洋洋。

打了勝仗,自然是開心的。

魏冉開口道:“大王,高唐城一戰大破齊軍,爲大秦之前的函谷關之戰而雪恥,究其原因乃是大王領導有方,臣不勝敬服!”

魏冉說完之後,恭恭敬敬的朝着秦王行了一禮。

魏冉這麼一帶頭,大殿之中自然是一片馬屁如潮。

秦王面帶笑容的看着魏冉,心中卻好像吃了個蒼蠅一般,原本的好心情一下子少了不少。

這魏冉爲什麼跳出來對秦王大加吹捧呢?當然不是因爲魏冉突然想明白了,不再跟秦王爭權奪利了,而是因爲……陶邑。

衆所周知,魏冉一直以來都想要陶邑作爲封地。

現在這高唐都打下來了,陶郡眼看就是秦國的領土了,魏冉這時候跳出來示好,那意思就再明顯也不過了。

趕緊把陶邑封給我啊!

秦王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番,有些不情願的朝着身邊的一名寺人招了招手。

老寺人會意,立刻向前兩步,拿出一份早就已經擬定好的詔書唸了起來。

“穰侯魏冉公忠體國,對大秦多有功勞……今將其封邑遷至陶郡,食邑十萬戶!”

魏冉聞言頓時大喜過望,直接朝着秦王拜倒:“臣謝大王隆恩!”

秦王看着魏冉這個樣子,心中別提多膩歪了。

依照秦王的心思,別說是陶郡了,就是一個陶邑城他也不想給的。

但沒有辦法,魏冉不但有太后的支持,而且在外面還有趙國給他背書,這一裡一外兩大壓力之下即便是秦王也無可奈何,乾脆大筆一揮將整個陶郡都給了魏冉,也算是在太后那邊賣個好。

總有秋後算賬日。

秦王忍住心中的不適,好生勉勵了魏冉幾句,一時間大殿之中一片君臣相得的景象,也是引來了無數讚歎,作爲大殿角落的史官更是奮筆疾書,頗多褒揚。

終於,雙方的演戲節目圓滿結束,進入了真正的議事環節。

議題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白起究竟要不要從中原抽身。

秦王咳嗽一聲,道:“從眼下的局勢來看,那趙主父如今明擺着是想要繼續進攻齊國,攻克臨淄甚至謀求更多的東西,有人向寡人建議大秦應當也在其中插上一腳,讓白起繼續率軍配合趙國伐齊,所得收益自然是和趙國平分,不知諸卿以爲如何?”

這個問題其實早就已經有了答案,只不過秦王在接到了高唐城的戰報之後又產生了新的心思,這纔再次拿出來作爲討論。

主要是……齊國輸得太慘了,幾乎是連底褲都要輸掉了。

這讓秦王覺得,自己和大秦或許可以從齊國那邊得到更多的東西。

然而秦王的這個議題剛剛拋出來,就遭遇了魏冉爲首衆多秦國大臣的反對。

魏冉正色道:“大王,白起將軍在中原征戰已經將近半年,士兵們多已開始思鄉,況且如今中原又是雨季,加上秋收將至,實在是不宜繼續作戰下去啊。再說了,就憑那趙國一國之力,又能從齊國那邊得到多少東西呢?”

秦王看了魏冉一眼,知道自家這個舅舅其實就是巴不得秦國這邊早點結束戰爭,他好趕緊派人去接手陶郡。

只不過魏冉這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理由也是相當充足,加上附和者甚多,倒讓秦王一時間有些無法反駁。

再轉念一想,陶郡雖然是魏冉的封地,但本質上還是秦國的領土,秦國獲得了陶郡之後就等於是在中原打下了一顆釘子,戰略意義十分重要。

更何況秦國還把義渠也拿了回來,兩個郡的土地和人口擺在這裡,收穫不可謂不豐厚了。

這麼一算的話,魏國的大宋郡和方與郡也就那麼回事。

至於四國伐齊的發起者趙國,現在的收穫也就一個高唐城和小半個河間地,算起來甚至還沒有秦國多呢。

退一步說,趙國就算真的能孤軍攻破臨淄,難道還能滅了齊國不成?

一想到這裡,秦王自己都忍不住露出了一絲微笑。

或許是寡人真的想多了。

罷了罷了,既然如此,那麼就讓這趙國人放手好好的撈一次吧。

第50章 大王,真當世兵家也!第82章 看看王兒究竟搞的什麼名堂第224章 尷尬的蘇秦(一萬五更新完畢,求訂閱)第341章 咸陽危情(第二更)第161章 藺相如,寡人的和氏璧呢第123章 義渠王子懷雕,商人烏氏倮第260章 白起又如何(第一更)第367章 趙王楚王秦王,王王有計(第二更)第183章 蘇秦,我看你也是個間諜!(第一更)第151章 狡兔三窟第137章 太后,蘇秦,藺相如第255章 趙王穰侯來相會第494章 巨陽城裡的項氏(第一章)第280章 燕王求和,廉頗求戰(第二更)第362章 趙何這個無恥之徒(第一更)第96章 上郡戰報至第112章 先想辦法除掉白起!第42章 收尾第449章 荀況上任,新政暗潮(第二更)第149章 誰爲大趙往咸陽一行?第442章 霸王之論(第一更)第512章 大軍出征,收復遼西(第一章)第434章 老夫有一孫女(咦居然有三更)第481章 宛城之戰揭幕(第一更)第343章 廉頗至(第一更)第92章 樂毅,不過如此第309章 白起獻計,趙王見鼎(第一更)第281章 破林胡,定河南(第一更)第489章 秦王之死(今天就三更了)第180章 白起得勝(第二更)第80章 穰侯定計,蘇秦自得第478章 率先打開僵局的地方(第四更)第530章 戰月氏(第一更)第63章 孟嘗君的怒火,趙何的糾結第333章 楚軍換將,暴鳶震驚(第一更)第455章 昭齊出兵,景陽問計,白起下船(第一更)第316章 宜陽破(第二更)第296章 廉頗北上,白起南下(第一更)第69章 敵駐我擾第455章 昭齊出兵,景陽問計,白起下船(第一更)第354章 趙國好強,選擇好多,趙何好難(第二更)第464章 昭齊亡,趙國動(第二更)第448章 大趙明年先滅誰?(第一更)第109章 某些西方國家第400章 炮轟大梁城(第三更)第34章 趙何,你也該死得心甘了吧?第446章 楚國的戰火(第一更)第426章 開科舉(第一更)第407章 大梁城破(第三更)第264章 白起示警,廉頗出擊(第二更)第2章 我親哥要搶我王位?第367章 趙王楚王秦王,王王有計(第二更)第259章 白起的上中下三策(一萬二更新完畢,求訂閱)第414章 忙碌的趙何(第三更)第388章 屈原想要和寡人見面?(第二更)第468章 今夜註定無眠(第二更)第286章 燕國大危機(第一更)第269章 戰白起(第一更)第373章 薛國亂(第二更)第166章 你看什麼看(第四更)第488章 死亡地帶(第二更)第24章 安陽君,給寡人退下第398章 進軍大梁城(第一更)第380章 秦王出兵,白起定計(第一更)第444章 魏冉口中的好機會(第三更)第509章 謠言(第二更)第279章 新舊更替,蘇秦使趙(第一更)第364章 蘇代必須死(第一更)第15章 安陽君的五百甲士第167章 秦王,寡人和你打個賭(第五更)第482章 戰鬥剛開始就無比激烈(第二更)第490章 戰後清點,三路進軍(第一更)第1章 穿越成趙惠文王第3章 我沒事,我真沒事第261章 啓封城的夜晚靜悄悄(第一更)第66章 趙國人究竟用了什麼邪物!第395章 決定勝負的一刻鐘(第一更)第132章 懟信期第113章 趙何的陽謀第135章 鄒衍的五行之秘第230章 諸卿,寡人打算親征(萬更求訂閱)第400章 炮轟大梁城(第三更)第524章 匈奴(第一更)第131章 信期誤我第157章 各懷心思第520章 箕子朝鮮(第一更)第405章 白氏襲北關(第一更)第427章 邯鄲紙貴(第二更)第254章 首戰(第二更)第519章 東北都護府(第二更)第249章 大戰將起第212章 臨淄被圍(6.2K章節,第二更,萬更完畢求訂閱)第169章 請秦王鼓瑟助興(第七更,求訂閱!)第507章 未來(第二更)第26章 安陽君的臭棋?第320章 廉頗要搞事?(第一更)第521章 破襄平,定箕氏(第二更)第97章 齊王:趙國,今非昔比了第221章 田單,即墨(4.5K章節,第一更)第169章 請秦王鼓瑟助興(第七更,求訂閱!)
第50章 大王,真當世兵家也!第82章 看看王兒究竟搞的什麼名堂第224章 尷尬的蘇秦(一萬五更新完畢,求訂閱)第341章 咸陽危情(第二更)第161章 藺相如,寡人的和氏璧呢第123章 義渠王子懷雕,商人烏氏倮第260章 白起又如何(第一更)第367章 趙王楚王秦王,王王有計(第二更)第183章 蘇秦,我看你也是個間諜!(第一更)第151章 狡兔三窟第137章 太后,蘇秦,藺相如第255章 趙王穰侯來相會第494章 巨陽城裡的項氏(第一章)第280章 燕王求和,廉頗求戰(第二更)第362章 趙何這個無恥之徒(第一更)第96章 上郡戰報至第112章 先想辦法除掉白起!第42章 收尾第449章 荀況上任,新政暗潮(第二更)第149章 誰爲大趙往咸陽一行?第442章 霸王之論(第一更)第512章 大軍出征,收復遼西(第一章)第434章 老夫有一孫女(咦居然有三更)第481章 宛城之戰揭幕(第一更)第343章 廉頗至(第一更)第92章 樂毅,不過如此第309章 白起獻計,趙王見鼎(第一更)第281章 破林胡,定河南(第一更)第489章 秦王之死(今天就三更了)第180章 白起得勝(第二更)第80章 穰侯定計,蘇秦自得第478章 率先打開僵局的地方(第四更)第530章 戰月氏(第一更)第63章 孟嘗君的怒火,趙何的糾結第333章 楚軍換將,暴鳶震驚(第一更)第455章 昭齊出兵,景陽問計,白起下船(第一更)第316章 宜陽破(第二更)第296章 廉頗北上,白起南下(第一更)第69章 敵駐我擾第455章 昭齊出兵,景陽問計,白起下船(第一更)第354章 趙國好強,選擇好多,趙何好難(第二更)第464章 昭齊亡,趙國動(第二更)第448章 大趙明年先滅誰?(第一更)第109章 某些西方國家第400章 炮轟大梁城(第三更)第34章 趙何,你也該死得心甘了吧?第446章 楚國的戰火(第一更)第426章 開科舉(第一更)第407章 大梁城破(第三更)第264章 白起示警,廉頗出擊(第二更)第2章 我親哥要搶我王位?第367章 趙王楚王秦王,王王有計(第二更)第259章 白起的上中下三策(一萬二更新完畢,求訂閱)第414章 忙碌的趙何(第三更)第388章 屈原想要和寡人見面?(第二更)第468章 今夜註定無眠(第二更)第286章 燕國大危機(第一更)第269章 戰白起(第一更)第373章 薛國亂(第二更)第166章 你看什麼看(第四更)第488章 死亡地帶(第二更)第24章 安陽君,給寡人退下第398章 進軍大梁城(第一更)第380章 秦王出兵,白起定計(第一更)第444章 魏冉口中的好機會(第三更)第509章 謠言(第二更)第279章 新舊更替,蘇秦使趙(第一更)第364章 蘇代必須死(第一更)第15章 安陽君的五百甲士第167章 秦王,寡人和你打個賭(第五更)第482章 戰鬥剛開始就無比激烈(第二更)第490章 戰後清點,三路進軍(第一更)第1章 穿越成趙惠文王第3章 我沒事,我真沒事第261章 啓封城的夜晚靜悄悄(第一更)第66章 趙國人究竟用了什麼邪物!第395章 決定勝負的一刻鐘(第一更)第132章 懟信期第113章 趙何的陽謀第135章 鄒衍的五行之秘第230章 諸卿,寡人打算親征(萬更求訂閱)第400章 炮轟大梁城(第三更)第524章 匈奴(第一更)第131章 信期誤我第157章 各懷心思第520章 箕子朝鮮(第一更)第405章 白氏襲北關(第一更)第427章 邯鄲紙貴(第二更)第254章 首戰(第二更)第519章 東北都護府(第二更)第249章 大戰將起第212章 臨淄被圍(6.2K章節,第二更,萬更完畢求訂閱)第169章 請秦王鼓瑟助興(第七更,求訂閱!)第507章 未來(第二更)第26章 安陽君的臭棋?第320章 廉頗要搞事?(第一更)第521章 破襄平,定箕氏(第二更)第97章 齊王:趙國,今非昔比了第221章 田單,即墨(4.5K章節,第一更)第169章 請秦王鼓瑟助興(第七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