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大齊豈可無人赴死?(4.4K章節,第一更)

大殿之中,所有齊國大臣的臉色都變了。

趙國,竟然真的想要吞併齊國?

要知道在這一次的大戰之前,齊國還是當世霸主,是整個天下最強大的國家。

然而才短短不到一年的功夫,在兩場大敗之後的齊國,竟然……都已經要成爲被別人舉國吞併的對象了?

這個彎太急、也太迅猛了,別說是在場的齊國大臣,就連在一旁聽到主父這番話的衆多趙國將軍也紛紛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不過和齊國大臣們那如喪考妣的神情相反,趙國將軍們在吃驚之後,一個個都越發的振奮和激動起來。

主父並不打算給這些齊國大臣們多少思考的功夫,在說完了這番話之後只稍微等待了幾息時間,就繼續道:“現在,爾等可以做出選擇了。記住,爾等自己和家族的生死榮辱,就全在爾等今日的決斷之中!”

一片死一般的寂靜,所有的齊國大臣們或茫然、或驚懼、或疑惑、或猶豫、或憤恨,幾乎所有人類的負面情緒,都在這些大臣們的臉上和心中不停閃過。

突然,有人從大臣們之中走了出來。

這個人立刻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陣低低的騷動。

因爲走出來的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齊國的相邦——北平候呂禮。

在衆人複雜的目光之中,呂禮邁着步伐走到主父的面前,雙眼之中一度出現極爲猶豫的光芒,但這表情只不過一閃而逝。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呂禮噗通一聲,朝着主父跪了下來,大禮參拜。

“罪臣呂禮,願痛改前非,協助主父和大趙,完成伐齊大業!”

即便是在這樣的氛圍之下,一陣譁然還是從齊國大臣們之中爆發開來。

畢竟……呂禮可是相邦,是齊國大臣之首,是那個真正意義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

可現在,當面對着趙國人的時候,呂禮卻選擇了第一個屈膝投降!

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臣猛然出列,喝道:“呂禮,爾受大王信重而拜相,多年來大王將軍國大事悉數交於你手,你卻如此忘恩負義、投降敵人!實在是可恥、可恨、可笑之徒!”

主父微微皺眉,看着面前的齊國老臣道:“爾爲何人?”

老臣一揮袖,冷笑道:“老夫乃齊國太傅田經是也!”

主父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觀你這般言行,想來是不會臣服了。”

田經大笑,白色的鬍鬚隨着笑聲顫抖不已:“主父說笑了,田經乃是公族宗正,若向趙國投降,置天下田氏公族於何地!主父征伐大齊,大齊既敗,田經亦無話說,今日——唯求一死爾!”

田經昂然而立,雙目直視主父,原本有些佝僂的背被他努力的挺直,周圍無數趙軍士兵將領投來殺氣凜然的目光,卻被這名老臣全然無視。

雖千萬人吾往矣,況殿中不過三百趙人!

主父看着田經,半晌過後才道:“還有誰和田經一起的嗎?”

又是一陣沉默。

突然,一位看上去比田經小不了幾歲、兩鬢斑白的齊國老臣出列笑道:“田公年老,若冥路獨行,想必也是頗爲寂寞,便讓老夫陪田公一行吧。”

又一名老臣接着出列,笑道:“老夫的家小都在即墨,身邊不過幾名姬妾,正好活得也不耐煩了,便和兩位同行好了。”

一名又一名的齊國大臣陸陸續續的走了出來,最終,加上田經自己,一共一十二人站了出來。

站在了主父的對立面。

大殿之中的氣氛變得越來越凝重。

樂毅眯着眼睛盯着這些走出來的齊國大臣們,臉上的殺氣越發的濃烈,一旁的廉頗更是直接將手按在了刀把之上,恨不得主父馬上一聲令下,將面前這羣唧唧歪歪的齊國人砍個乾淨。

主父等了一會,見沒有人繼續站出來,終於忍不住嘆了一口氣:“爾等應當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田經朝着主父拱了拱手,道:“不瞞主父,老夫也並非什麼捨生取義之人,否則之前也斷然不會開府投降,想着要存此老命,將來也好襄助吾王和大齊東山再起。然今日至此,方知主父胸懷大志,竟是要併吞齊國全境,滅田氏之基業。老夫身爲田氏公族如今最爲年長之人,向主父投降本就是遭人恥笑之舉,若如今再助主父征伐齊地,豈不是遺臭萬年,成田氏之千古罪人?惟願主父不要連累他人,誅吾等全族即可,若在臨淄之中再造殺業,不但諸侯驚懼,對趙國統治臨淄亦是極爲不利,還請主父三思。”

主父沉默良久,突然笑了起來。

“爾等爲齊國之臣,亦爲齊國盡忠而死,此舉——善。寡父雖不認同爾等之舉,但爾等之請求——寡父準了!”

田經收起笑容,正色道:“多謝主父。”

自田經以下,一十二名齊國大臣齊齊朝着主父行禮。

行禮既畢,田經直起身來,對着身邊的十一名齊國大臣笑道:“諸位,田經老朽昏聵,卻是連累諸位陪田經走這一趟冥路了,且讓吾等地下再會吧!”

說完,田經一聲怒吼,整個人朝着大殿之中最近的一根柱子衝了過去。

砰的一聲,田經的腦袋重重的磕在了柱子之上,整個人發出一聲痛嚎,被柱子反震跌倒在地,血流滿面。

沒死。

……

主父揮了揮手:“還愣着幹什麼?”

一柄長劍刺入田經的心中,終結了這位在地上翻滾不已的田氏老臣性命。

廉頗、趙奢十分冷靜的上前,各自拔刀出劍。

一十二名齊國大臣們全部被殺,沒有任何的反抗,過程十分迅速。

鮮血在金鑾殿的大殿之上流淌,血腥味充斥着每一個人的鼻間。

主父將目光緩緩的移動到了剩下的齊國大臣身上。

這些齊國大臣們原本就驚懼不已,如今見到這一番當場殺戮,更是有不少人嚇得臉色慘白,完全說不出話來。

隱約間,似乎有尿臊味傳出。

主父眉頭一皺,道:“怎麼,爾等也要步他們的後塵嗎?”

主父話音落下,還站在死人堆之中的廉頗猛的擡起頭來,臉上露出期待光芒。

下一刻,所有在場的齊國大臣們紛紛跪倒,齊聲道:“罪臣見過主父!”

人羣之中,大司行蘇秦略微猶豫了一下,最後一個跪了下來。

這讓一直死死盯着蘇秦的呂禮多少有些失望。

主父臉色平靜,微微點頭:“很好。從今日開始,爾等……就好好的做爾等該做的事情吧。”

щщщ★Tтkā n★CΟ

片刻之後,樂毅帶着廉頗、趙奢以及一支上千人的趙國甲士,殺氣騰騰的開出了臨淄的宮門之外,朝着方纔的那一十二名齊國大臣的府邸而去。

降者免死,不降者族滅,這是主父之前在大殿之中對所有齊國大臣的宣告。而現在,就是這個宣告實現的時候。

廉頗策馬一路小跑,臉上帶着幾分不解和疑惑,似乎在思考着什麼。

樂毅的心情看上去還算不錯,回頭看了一眼廉頗,笑道:“怎麼了廉頗將軍,難道殺幾個齊國大臣就讓你手軟了不成?”

廉頗嘿了一聲,搖頭道:“只不過是區區幾個老朽,又不反抗,殺起來殊無滋味……樂將軍,某其實只是想不明白,既然他們都投降了,爲什麼卻又在投降之後求死呢?”

樂毅臉上的笑意漸漸隱去,片刻之後才道:“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爲他們都不是傻瓜,都知道主父說的話是真的。”

“哈?”廉頗顯然更爲疑惑了。

樂毅解釋道:“如今齊軍主力已亡,都城臨淄又都已經被攻破,若是方纔殿中的所有齊國大臣都選擇向大趙臣服的話,以這些大臣們家族在齊國地方的勢力,齊國……怕是真的要亡了。”

廉頗瞪大了眼睛:“那他們就更沒有理由反對了,不是嗎?畢竟他們都投降了,投降者又怎麼可能是爲了齊國死戰到底的人呢?就好像我廉頗,若是邯鄲被攻破的話,我必然是要死戰到底的,根本不可能對攻破了邯鄲的敵國投降。”

就在這個時候,另外一邊的趙奢突然開口道:“其實道理很簡單,他們之前之所以投降,是因爲他們覺得只有這樣做,纔是對齊國最好的選擇;而他們在得知了主父的意圖之後赴死,同樣也是因爲他們覺得只有這樣做,纔是對齊國最好的選擇。一爲苟且求生,一爲死中求活。”

樂毅頓了一下,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剛剛因功晉升爲偏將的趙奢,道:“你說的對。”

廉頗撓了撓頭,道:“……似乎有些明白了,但又似乎有些不太明白。”

樂毅笑道:“明白不明白又如何?吾等武人,既然見大趙之敵,殺之便是。”

趙奢同樣點頭,正色道:“縱死千萬齊人又何妨?吾等趙人,自當爲大趙而戰!”

三人相視而笑,不約而同的抽出了手中的刀劍。

前方,一座佔地頗廣的府邸遙遙在望,正是齊國太傅田經府。

這一日,自田經以下,一十二名齊國大臣於臨淄之中的所有家小僕役盡數被族。

……

這一天黃昏,蘇秦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又一次的見到了繆賢。

繆賢朝着蘇秦一拱手,皮笑肉不笑的說道:“恭喜蘇大夫成爲大趙臣子,將來你我同殿爲臣,還要請蘇大夫多多關照纔是。”

蘇秦面無表情,道:“這個笑話好笑嗎?”

繆賢正色道:“怎麼,難道蘇大夫不願意和大趙繼續合作下去?”

蘇秦嘆了一口氣,道:“某原本以爲趙國的目標只是想要削弱齊國,卻沒想到……嘿嘿,主父和趙王,真是好大的圖謀!盡滅齊國?真是將整個天下人都瞞在鼓中啊。”

繆賢聳了聳肩膀,對蘇秦話語之中的挖苦反擊道:“蘇大夫這句話就沒意思了,繆賢在這裡想要請問蘇大夫一句,若是燕國處在大趙現在的這個位置上,難道就會放棄吞併齊國的想法了?”

蘇秦默然。

繆賢說的一點都沒有錯,如果現在佔領了臨淄的是燕國,那麼燕王是無論如何也都要乘勝追擊,盡燕國所能將齊國給吞掉的。

他並不知道的是,在另外一個時空之中,燕國差一點點就成功了。

繆賢收起笑容,道:“蘇大夫,某明日就要出發了,若是你還有什麼事情最好儘快道來。”

蘇秦心中微微一動,下意識的道:“主父這就要繼續發動了?”

話一說出來,蘇秦自己都爲之失笑。

這時候不趁熱打鐵,難道還等着冬天來臨不成?

繆賢倒是沒有取笑蘇秦,而是點頭道:“是的,接下來某就要帶人前往齊國的各大城池之中,用今日你殿上那些同僚們的書信去聯絡他們的家族力量了。”

蘇秦沉默了一會,道:“你今日也看到了,其實大齊之中同樣也不乏熱血之人,或許有些人在大殿之中出賣了齊國,但是他們的家族卻未必和他們一般想法。”

繆賢笑道:“那又如何?大趙征伐天下,難道靠的是這些齊國人的投誠不成?能降者固然最好,不降,無非也就是多費一番手腳罷了。”

蘇秦凝視着繆賢,突然問道:“如今趙國滅齊,聲勢浩大。難道你主父和大王就不怕有一天趙國也步了這齊國後塵,爲諸侯所忌憚?”

繆賢正色以對:“正是因爲不讓邯鄲步今日臨淄後塵,所以大趙才需要更加的強大!”

房間之中一片短暫的沉默。

片刻之後,蘇秦又一次的笑了起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可笑我蘇秦和大燕處心積慮這些年,卻爲趙國做了嫁衣!”

繆賢搖了搖頭,道:“蘇大夫入齊之時,便是爲了削弱齊國而來,如今在大趙的幫助下願望也已經達成。若以繆賢來看,大趙和蘇大夫之間乃是互幫互助罷了。況且若是燕國不突然加入齊國一方,難道這一次的勝利會少得了燕國的好處嗎?這嫁衣之說,未免過於苛求大趙了。”

蘇秦長出了一口氣,儘量讓自己的情緒聽起來顯得平靜一些:“既然如此,那麼蘇某在這裡向趙國索取一些好處,想必不過分吧?畢竟若是沒有蘇某居中調度,這臨淄城能否被拿下,乃至趙國能否滅齊,都在兩說。”

繆賢道:“這是自然。大王早有命令,若是蘇秦大夫願意留在大趙爲臣,那麼趙國願意將燕國剛剛割讓的二十五座城池盡數歸還燕國,讓燕王那邊無話可說。”

蘇秦的目光微微一動,但片刻之後還是堅決的搖了搖頭,道:“吾爲破齊而來,如今齊國既破,那麼吾自然迴歸燕國爲臣,豈有另外投奔趙國的道理?”

繆賢有些遺憾,道:“若是如此的話,那麼大趙就只能歸還十五座城邑,以爲蘇大夫之功了。”

蘇秦笑了起來,道:“能夠攜十五座城池迴歸燕國,想必也足以讓吾王滿意了。事到如今,蘇某留在臨淄之中也是無用,明日蘇某便攜妻小離開,不知宦者令可否爲蘇某安排一二?”

繆賢道:“小事。蘇大夫只管收拾,明日自然有人前來府上領路。”

蘇秦拱了拱手,道:“多謝,不送。”

繆賢起身離開。

窗外的天空漸漸暗了下去,黑夜降臨。

黑暗中,一聲幽幽長嘆。

不勝惆悵。

第491章 失敗的消息傳到了大家的耳中(第二更)第416章 繼續打趙國!(第五更,求訂閱)第458章 傀儡政府,趙丹的應對(第二更)第354章 趙國好強,選擇好多,趙何好難(第二更)第279章 新舊更替,蘇秦使趙(第一更)第339章 請大王南巡!(第二更)第512章 大軍出征,收復遼西(第一章)第217章 大齊豈可無人赴死?(4.4K章節,第一更)第485章 龍驤軍顯威,機會到了(第三更)第351章 就這麼放過魏王了?(第一更)第77章 和秦國的談判第480章 是時候和趙國人決戰了(第六更)第390章 趙奢的“好”主意(第二更)第191章 何謂知己知彼(第二更)第206章 齊燕震驚(4.2K章節,第一更)第478章 率先打開僵局的地方(第四更)第396章 屈原亡(第二更)第266章 啓封破(第二更)第8章 如此,趙國中原霸主之位成矣第417章 西羌亂(第一更)第286章 燕國大危機(第一更)第380章 秦王出兵,白起定計(第一更)第460章 出漢中,下南洋(第二更)第354章 趙國好強,選擇好多,趙何好難(第二更)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525章 龍城(第二更)第497章 陽翟破,擒韓王(第二更)第334章 寡人給你看一個好東西(第二更)第435章 荀況簡直胡作非爲!(竟然還有四更)第348章 新年趙國的第一次廷議(今天就一更了)第235章 叛變(第二更)第266章 啓封破(第二更)第11章 太傅,你這個人思想出了問題第186章 燕國之爭(第一更)第96章 上郡戰報至第37章 平地起驚雷第363章 芒卯懵了(第二更)第28章 安陽君,完敗第350章 趙何斥楚王(第二更)第97章 齊王:趙國,今非昔比了第491章 失敗的消息傳到了大家的耳中(第二更)第499章 葭萌關有點煩,壽春有點茫然(第二更)第297章 白起攻鄢(第二更)第379章 廉頗南下,楚韓爲難(第二更)第160章 說魏冉第245章 午時已到(第一更)第366章 肥義求見(第一更)第373章 薛國亂(第二更)第121章 大王和主父果然是一個模子出來的第108章 韓魏各有憂愁第72章 敵退我……不需要追了!第176章 趙何得子,蘇秦使燕(第二更)第529章 月氏來客(第二更)第320章 廉頗要搞事?(第一更)第176章 趙何得子,蘇秦使燕(第二更)第404章 關中郿縣白氏(第四更)第155章 秦王的態度第113章 趙何的陽謀第233章 趙國人撤軍了?(今天就一更了)第201章 騎兵,那是什麼東西(第一更)第401章 趙國人的重炮威力太強了(第一更)第264章 白起示警,廉頗出擊(第二更)第333章 楚軍換將,暴鳶震驚(第一更)第278章 魏冉罷相,蘇秦復卿(第二更)第474章 甚至都還沒有來得及高興上一個時辰(第四更)第431 學宮試,楚國宴(第二更)第441章 少年荀況的掙扎(第二更)第48章 伊闕之戰第363章 芒卯懵了(第二更)第224章 尷尬的蘇秦(一萬五更新完畢,求訂閱)第49章 哪個年輕人不犯錯?第422 封賞功臣,蘇秦辭官(第二更)第1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494章 巨陽城裡的項氏(第一章)第310章 宜陽見韓王(第二更)第361章 水落石出?(第二更)第470章 圍住宛城,看他秦王這一次怎麼跑(第二更)第322章 廉頗的驚人想法(節日快樂)第49章 哪個年輕人不犯錯?第413章 滅魯國(第二更)第189章 聊城破(四更一萬兩千完畢,求訂閱)第54章 趙何的兩個計策第23章 封賞大典,揭露間諜第62章 趙國有王如此,非天下其他諸侯之福第179章 趙何的一番佈置(第一更)第188章 主父問樂毅,齊王問蘇秦(第三更)第116章 龍驤軍的優劣,誰是藺相如?第204章 匡章亡(4.6K二合一章節,第二更)第157章 各懷心思第370章 薛公,我們趙國是講道理的(第二更)第29章 李兌見趙成第76章 新城君羋戎第387章 不是關中人放棄了秦國(第一更)第287章 燕國牆頭草,楚國大爭吵(第二更)第38章 瞬息萬變第509章 謠言(第二更)第258章 問心有愧(第二更)第202章 龍驤軍發威(四千字二合一章節,第二更)第185章 陶邑破(第三更)第497章 陽翟破,擒韓王(第二更)
第491章 失敗的消息傳到了大家的耳中(第二更)第416章 繼續打趙國!(第五更,求訂閱)第458章 傀儡政府,趙丹的應對(第二更)第354章 趙國好強,選擇好多,趙何好難(第二更)第279章 新舊更替,蘇秦使趙(第一更)第339章 請大王南巡!(第二更)第512章 大軍出征,收復遼西(第一章)第217章 大齊豈可無人赴死?(4.4K章節,第一更)第485章 龍驤軍顯威,機會到了(第三更)第351章 就這麼放過魏王了?(第一更)第77章 和秦國的談判第480章 是時候和趙國人決戰了(第六更)第390章 趙奢的“好”主意(第二更)第191章 何謂知己知彼(第二更)第206章 齊燕震驚(4.2K章節,第一更)第478章 率先打開僵局的地方(第四更)第396章 屈原亡(第二更)第266章 啓封破(第二更)第8章 如此,趙國中原霸主之位成矣第417章 西羌亂(第一更)第286章 燕國大危機(第一更)第380章 秦王出兵,白起定計(第一更)第460章 出漢中,下南洋(第二更)第354章 趙國好強,選擇好多,趙何好難(第二更)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525章 龍城(第二更)第497章 陽翟破,擒韓王(第二更)第334章 寡人給你看一個好東西(第二更)第435章 荀況簡直胡作非爲!(竟然還有四更)第348章 新年趙國的第一次廷議(今天就一更了)第235章 叛變(第二更)第266章 啓封破(第二更)第11章 太傅,你這個人思想出了問題第186章 燕國之爭(第一更)第96章 上郡戰報至第37章 平地起驚雷第363章 芒卯懵了(第二更)第28章 安陽君,完敗第350章 趙何斥楚王(第二更)第97章 齊王:趙國,今非昔比了第491章 失敗的消息傳到了大家的耳中(第二更)第499章 葭萌關有點煩,壽春有點茫然(第二更)第297章 白起攻鄢(第二更)第379章 廉頗南下,楚韓爲難(第二更)第160章 說魏冉第245章 午時已到(第一更)第366章 肥義求見(第一更)第373章 薛國亂(第二更)第121章 大王和主父果然是一個模子出來的第108章 韓魏各有憂愁第72章 敵退我……不需要追了!第176章 趙何得子,蘇秦使燕(第二更)第529章 月氏來客(第二更)第320章 廉頗要搞事?(第一更)第176章 趙何得子,蘇秦使燕(第二更)第404章 關中郿縣白氏(第四更)第155章 秦王的態度第113章 趙何的陽謀第233章 趙國人撤軍了?(今天就一更了)第201章 騎兵,那是什麼東西(第一更)第401章 趙國人的重炮威力太強了(第一更)第264章 白起示警,廉頗出擊(第二更)第333章 楚軍換將,暴鳶震驚(第一更)第278章 魏冉罷相,蘇秦復卿(第二更)第474章 甚至都還沒有來得及高興上一個時辰(第四更)第431 學宮試,楚國宴(第二更)第441章 少年荀況的掙扎(第二更)第48章 伊闕之戰第363章 芒卯懵了(第二更)第224章 尷尬的蘇秦(一萬五更新完畢,求訂閱)第49章 哪個年輕人不犯錯?第422 封賞功臣,蘇秦辭官(第二更)第1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494章 巨陽城裡的項氏(第一章)第310章 宜陽見韓王(第二更)第361章 水落石出?(第二更)第470章 圍住宛城,看他秦王這一次怎麼跑(第二更)第322章 廉頗的驚人想法(節日快樂)第49章 哪個年輕人不犯錯?第413章 滅魯國(第二更)第189章 聊城破(四更一萬兩千完畢,求訂閱)第54章 趙何的兩個計策第23章 封賞大典,揭露間諜第62章 趙國有王如此,非天下其他諸侯之福第179章 趙何的一番佈置(第一更)第188章 主父問樂毅,齊王問蘇秦(第三更)第116章 龍驤軍的優劣,誰是藺相如?第204章 匡章亡(4.6K二合一章節,第二更)第157章 各懷心思第370章 薛公,我們趙國是講道理的(第二更)第29章 李兌見趙成第76章 新城君羋戎第387章 不是關中人放棄了秦國(第一更)第287章 燕國牆頭草,楚國大爭吵(第二更)第38章 瞬息萬變第509章 謠言(第二更)第258章 問心有愧(第二更)第202章 龍驤軍發威(四千字二合一章節,第二更)第185章 陶邑破(第三更)第497章 陽翟破,擒韓王(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