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楚國,郢都。

“趙國人的大軍已經到了鄧城?”楚國令尹李園聽着這個消息,臉色十分的難看。

說實話,李園也不是第一天知道趙國要對楚國進行滅國攻伐了,但是當趙軍真的已經抵達了漢水北岸,再過幾天就會進入楚國地界的時候,李園的心中還是止不住一陣陣的驚慌和恐懼。

那可是橫掃了整個中原,吞滅了其他五國的無敵雄師啊,這支軍隊的赫赫威名那可不是吹出來的,而是一仗仗的用無數敵人的屍體給打出來的。

現在,這支雄師正在李園的家門口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衝進來將李園給連皮帶骨的吞進肚子裡去,這讓李園如何不慌張?

“十五萬趙軍,竟然有十五萬趙軍這麼多!”李園咬牙切齒的狠狠拍了一下桌子,發泄着心中的憤怒,以及憤怒之中夾帶的那麼幾絲恐懼。

其實李園也很清楚,十五萬這個數字說起來也還真不多。

如果那位在邯鄲之中的趙國君王願意的話,一支五十萬的大軍隨時都可以出現在楚國的邊境線之上。

可是問題在於,就算是這“區區”的十五萬人,現在的李園也是抵擋不住的啊。

李園深吸了一口氣,朝着面前的幾名親信問道:“現在郢都城中還有多少兵馬?”

幾名親信面面相覷,看上去似乎都不太敢開口。

李園見狀心中更是煩躁無比,再次狠狠的一拍面前的桌案:“說!”

親信們見避無可避,只能答道:“回君上,現在郢都之中,大約有三萬左右的兵馬。”

“三萬?”李園一下子就瞪大了眼睛:“只有三萬?怎麼可能只有三萬?”

後面那一句話,李園幾乎是怒吼着說出來的。

要知道爲了應對趙國的進攻,李園這陣子可是千方百計的一直在楚國的各地抓壯丁。

根據半個月前的上報來看,郢都之中當時已經有了五萬兵馬。

雖然李園也很清楚這所謂的五萬兵馬倒不如說是五萬烏合之衆,但是有了這麼一支兵馬,至少李園還能夠有些希望可以對抗趙國。

至於投降趙國嘛……說實話,李園還真不是沒有動過這樣的念頭。

但是一來李園在楚國之中蟄伏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纔一朝翻身大權得掌,這種掌控一個國家權力翻身作主人的滋味實在是太過美妙,讓李園捨不得放棄,已經不願意回到之前那種俯首稱臣給別人當狗的日子了。

第二個原因嘛,不用說就是因爲毛遂了。李園至今仍舊對於自己被毛遂耍了這麼多次而感到無比的憤怒,再想到如果投降趙國之後天天都會看到毛遂這張臭臉,天天和毛遂同殿爲臣,李園就覺得自己心裡過不了這一關。

所以在短暫的動心之後,李園就否決了投降的可能性,專心的備戰了。

結果備戰就備戰吧,這備戰了幾個月的時間,五萬人備戰成了三萬人??

本來五萬人能夠守城成功的希望就已經很小了,現在再減少到三萬人,這還怎麼玩?

李園雙目之中幾乎都要噴出火焰來了,他幾乎是一字一頓的開口說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李園的話語之中顯而易見的帶着殺機。

李園的親信們被李園的這一通脾氣顯然嚇得不輕,硬是半天沒有人敢開口說話。

眼看着李園的怒氣已經漸漸的抵達了爆發邊緣的時候,終於有一個親信小心翼翼的開口了:“君上,其實……這些人都悄悄的逃亡了。”

“逃亡?”李園十分不滿的說道:“難道軍中就軍法官了嗎?逃亡的傢伙,抓回來斬首也就是了!”

親信乾咳了一聲,用更加小心翼翼的語調說道:“其實……軍法官也逃了。”

李園楞了一下,突然有些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事實上,這些親信們還是對李園說了謊。

逃亡並不是從半個月前就開始的,而是從趙國出兵消息傳來的時候就開始了。

作爲一個曾經稱霸一時的強大國家,楚國之中還是有不少明白人的。

想想吧,那麼多的國家就已經滅亡在了趙國的手裡,就現在這個弱的不像話,而且還被李園和三大家族分割成兩半,同時還自己內戰了兩年的楚國,又怎麼可能是趙國大軍的對手呢?

更別提趙**隊還擁有那種世人皆知的武器——震天雷。

震天雷對於楚國的許多平民百姓來說,那簡直是不要太出名了。

根據民間的傳言,這種震天雷乃是天神對於趙國的饋贈,任何軍隊只要對上趙國的軍隊,那麼就會被趙國人用這種來自天神賜予的力量給徹底的擊潰,無論是多麼高大的城牆和防線都不可能是震天雷的對手。

這是一個迷信的時代,而楚國又是戰國諸雄之中最爲迷信鬼神之說的一個國家。

歷代楚國的國君一直都有另外一個“兼職”的身份,那就是楚國的大巫祝。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種傳言對於楚國民心和士氣的打擊可想而知。再加上楚國之中連年外戰內戰,民衆的負擔早就已經達到了一個十分沉重的地步,可以說是不堪重負了。因此當得知趙軍真的已經開始南下之後,大規模的逃兵潮也就不可避免了。

也不僅僅是逃兵,事實上郢都的人口如今也正在以一個很快的速度在減少之中。

在這之前,郢都高大的城牆和衆多的將士會給這裡的人們很大的安全感,但是現在人們都知道了,這樣的城牆其實是擋不住趙國人震天雷的!

既然如此,那麼不趁着現在跑路,難道還要趙國人殺到眼前不成?

有些諷刺的是,就連李園面前的這幾名親信,其實也都已經暗中做好了跑路的準備了,只不過李園至今仍舊被這些屬下們瞞住罷了。

李園有些無力的坐了下來,半晌才道:“趙軍大約還要多久才能夠抵達郢都?”

親信答道:“多則半月,少則十天。”

李園沉默良久,最後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道:“從今天開始,封閉城門,進入守城狀態吧。”8)

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七章 趙括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
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七章 趙括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