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這個進攻時機,可是一開始司馬梗就已經想好了的。

司馬梗就是想要趁着魏軍立足未穩的時候打一個短短的時間差,率先發動進攻,從而利用這點時間來取得一定的優勢。

別小看這麼一點小小的優勢和先手權,對於這樣的一場大戰來說,任何一次小小的變化都很有可能導致最終戰局結果的不同。

司馬梗命令一下,他身邊的掌旗官立刻就揮動起了大旗。

“通,通,通!”在力士們的奮力敲擊之下,隆隆的戰鼓聲隨之響起,猶如自天外而來的怒雷,重重的敲擊着每一個人的耳膜。

在這片隆隆的戰鼓聲之中,秦軍率先發起了第一波進攻。

一百五十輛兵車自秦軍的最前方突出,整整八千名秦軍士兵緊隨其後,排成一個極其整齊的攻擊陣型,朝着魏軍的右翼而去。

這個先鋒陣型的最中央並不是像之前所配置的那般以一個秦軍校尉來指揮,而是直接由秦軍的副將蒙驁親自指揮。

很顯然,司馬梗這一次並不打算有任何的試探,上來就要和魏無忌玩真的。

由於這一次是秦韓聯軍共同作戰,所以秦軍並不是正面和魏軍相對,而是和韓軍形成了一個左右夾攻的態勢。

通常來說,側翼都是比較薄弱而且很容易被突破的位置。

當然了,司馬梗非常清楚的知道,以魏無忌的名聲和能力應該是能夠察覺到自己的意圖,並且能夠非常及時的做出應對的。

司馬梗所想的一點錯都沒有。

就在秦軍先鋒集團衝出去的瞬間,魏軍的陣地上同樣響起了隆隆的鼓聲,那面在司馬梗眼中顯得頗爲刺眼的紅色魏字旗也開始有規律的揮動了起來。

魏軍的陣型開始了變動。三個魏軍先鋒軍團整齊的從魏軍的本陣之中涌了出來,一個在前兩個在後,形成了“品”字形,毫不示弱的朝着蒙驁所率領的秦軍先鋒迎了上來,

每一個魏軍先鋒軍團之中都是五十輛戰車衝前,旁邊輔以三百名騎兵,騎士們之後是整整四千名步兵。

這四千名魏軍步兵並不是依照大雁陣或者方形陣這樣前進,而是排成了前後左右四個單獨的千人方形陣,以一個菱形的模樣前進,四個方形陣各構成菱形的一個角,菱形的中部則放空。

這便是原創於魏國的“魏舒陣”,平時行軍之時魏軍便是以此陣型一路前進,雖然看上去樣式古怪,但是在迎敵之時卻能夠極爲迅速的展開陣型開始作戰,正好應了眼下的情況。

如果仔細觀察的話,還可以發現第一個魏軍先鋒軍團的最前方那個千人方陣,和其他的三個方陣都有着顯著的不同。

這方陣之中的魏軍士兵每一個人身上都穿着鐵製重甲,頭戴珵亮鐵盔,雙手中拿着的是十二石的魏國勁弩,背後的箭囊裡放着整整五十支弩矢,除此外還揹負着一根長戈,腰間掛着一把長劍,一個個眼神兇悍神情冷厲,臉龐中帶着毫不掩飾的殺機但卻又無比冷靜,望之便知是一支精銳之師。

這便是曾經由大軍事家吳起一手創建並且訓練出來的,讓戰國初年的魏國曾經賴以稱霸天下的精銳部隊——魏武卒!

魏武卒,戰國四大王牌部隊之一,也是四大部隊中唯一的重甲步兵部隊。

這支魏武卒在創立初期,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尤其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更是如此。

吳起率領着這五萬魏武卒,大大小小歷經了六十四場戰役而不敗,成功的奪取了秦國河西的六百里地,將秦國的疆域壓縮到了整個戰國時代的最低點。

在著名的秦魏陰晉之戰中,吳起率領着五萬魏武卒、五百輛戰車和三千騎兵大破秦國五十萬舉國之師,令天下爲之震動,也是戰國時代最爲著名的一次以少勝多之戰。

正是在霸主魏國數十年如一日的強大壓力下,面臨亡國危機的秦孝公不得不孤注一擲起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才終於從那個被壓在關中喘不過氣來的小弱雞一步步成長爲如今的戰國第一強國。

如果不是英明神武的魏文侯魏斯去世過早,繼任的魏武侯又聽信讒言趕走了吳起,那麼秦國甚至都撐不到商鞅變法的時候,就應該要被吳起率領着這支魏武卒踏平關中,將秦國徹底滅亡。

在吳起離開之後,魏武卒也仍舊長時間的活躍在戰國初年的舞臺之上。

公元前350年,魏國大將龐涓在著名的“圍魏救趙”一戰中便是先率魏武卒攻破了趙國都城邯鄲,然後才揮師南下和齊軍決戰,並在接下來的桂陵之戰中敗於田忌和孫臏這對黃金搭檔之手。

也正是從桂陵之戰開始,魏武卒和魏國一起走向了衰落。

九年後的馬陵之戰,龐涓所率領的魏軍又一次在田忌和孫臏手中吃到了一場超級大敗,龐涓戰死,魏武卒主力一戰損失殆盡,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到五萬人的規模。

但即便如此,每一代的魏國君主仍然竭盡全力的想要重建魏武卒,因爲那象徵着魏國曾經的輝煌和天下無敵的榮光。

然而當時間來到公元前294年,魏國曆經數十年時間好不容易再度培養出來的兩萬魏武卒又在伊闕之戰中和主將公孫喜一起盡沒於白起之手,魏武卒由此再度式微,幾近消亡。

到了今天,曾經名震天下的那支無敵之師,已經僅僅只有這一千人的規模了。

但即便如此,這一千名魏武卒士兵還是在今天的這場註定要載入史冊的大戰中,被魏軍主帥魏無忌派到了最前方,成爲了十萬魏軍的先鋒。

魏無忌這麼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因爲他們是魏武卒。

是曾經北吞中山,西拒秦戎,東打齊夷,南抗楚蠻,奠定了魏國霸業的魏武卒!

在整整一百年後的現在,那支天下無敵的魏武卒,又一次宛如宿命般的遇上了秦國人。

這一次,他們還能夠像一百年那樣取得一場讓天下震動的勝利嗎?

在如雷的蹄聲和漫天的煙塵之中,兩支軍隊的前鋒騎兵開始了接觸。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二十八章 趙異人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三十章 白起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二十八章 趙異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
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二十八章 趙異人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三十章 白起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斬,斬,斬,斬!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二十八章 趙異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